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并不是骂女人,大家别再错怪孔子了!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并不是骂女人,大家别再错怪孔子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902 更新时间:2024/1/14 6:19:54

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很多人都忽略了它下面的那一句——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后面这句话其实就是对“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解释。翻译成白话大概是这个意思:与之亲近的话,就欢呼雀跃,不能自已;与之疏远的话,怅然所失,心有所怨。所以“难养”中的“养”应该是“相处”的意思,这句话说的是两种不好相处的人。一种是小人,另一种是女子。

[var1]

《论语》中多次出现小人这个词,与君子相对立,是孔子深恶痛绝的那种人。那么“女子”跟孔子又有什么仇什么怨呢,为啥他要把女子跟小人相提并论?很多人认为那是因为孔子所处封建社会,对女性有性别上的歧视,觉得她们在地位上跟小人一样低下。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三从四德是法家的思想,源于韩非子所说的“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是天经地义”,三纲三从是汉代的儒家受韩非子的示提出的。在孔子所处的年代,这些束缚女性的礼教还并不存在。而对女性贞洁的要求到了代才最为明显,贞妇烈女也是那个时代最多的。当然孔子所处的时代,女性肯定是处于弱势,因为她们必须依附男人生存。但从化意义上来说,女性并没有像后来一样受到歧视。况且孔子喜爱的经典《诗经》中,有大量歌颂女性的诗句,这可以从侧面发映出孔子对女性的态度。

[var1]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呢?我认为他所说的女子和小人跟我们如今所理解的都存在一定偏差。其实在《论语》中小人的解释就不止一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中小人指的是舍本逐末的人,“小人哉樊须也”中的小人指的是没有志的人。

[var1]

而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中”,小人指的应该是那些心智不成熟喜欢从心理上依靠别人的人。正好这也跟《周易》中君子的概念相对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好那个时代的女子也是要依靠男人才能生存,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孔子这句批判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当然他还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没能看清女子依附男人的真实原因。

更多文章

  • 他是魏国将军,不害怕张飞、关羽等猛将,却唯独害怕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史和正史张飞和赵云谁厉害,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关羽死后张飞痛哭

    [var1]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在脑海中立马想起关羽这个人吧,他这个人不仅在实力上非常的强悍,而且在个人的品德上面也非常好,他不仅对自己的兄弟特别仗义,更是对自己跟随的人也都非常的忠诚,所以说你们能想起他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并不是他哦,而是别人,在三国时期,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将

  • 古代战斗力最高的3个兵团,岳家军垫底,战国2个兵团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最强的兵团排名,北宋的抗辽大英雄岳家军,正史中岳家军最强战将

    [var1]第一:李牧兵团李牧生于今天的河北隆尧县,战国时期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也是当时六个国家里面最厉害的一位降级,赵国当时风雨飘摇,是李牧一直苦苦支撑着赵国,世人是这样评价李牧的,“李牧死,赵国亡”,足以见得李牧的实力。当年李牧打匈奴的时候,对待士兵都很好,李牧定了一条规矩,就是让手下的士兵在匈

  • 看看这几个女人,就知道为什么说春秋重礼而战国重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7国,5分钟看懂春秋极简史,春秋几霸战国几雄

    [var1]一、《左传》重礼思想下的姜氏《春秋》云“郑伯克段于鄢”,《左传》用文史结合的叙事方式对这个历史事件展开了叙述: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

  • 他曾是春秋五霸之首,饿死后尸体腐烂无人知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5霸顺序,历史人物春秋五霸,春秋五霸里谁最后死的

    [var1]早年的齐桓公信任贤相管仲,曾经称霸中原,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在他的领导下齐国实力强盛,为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晚年却因为听信奸臣的话,把自己活活饿死在宫禁之内,直到六十七天之后才被发现,而那时据说尸虫都爬了出来,场景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说起齐桓公的登基过程也

  • 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为何还能存活30多年?魏无忌起到了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长平之战赵国败了会有多惨,长平之战赵国实力恢复得如何

    好家伙,说好的只争一个上党地区的呢?你坑了我赵国40万汉子,还要灭了我赵国的邯郸城?这还得了!于是乎赵孝成王连忙泣不成声地拉赞助,求支持。齐国、燕国表示:先看看再说。楚国表示:哎哟我去!有点儿远啊!韩国表示:大哥,我自身难保!这个时候六国里面,也就魏国既靠得近,实力又还凑合,最关键的是,魏国咱们有人

  • “战国七雄”秦齐楚魏赵韩燕,七国间的相爱相杀让人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七雄楚魏秦齐赵谁最强,战国七雄分别为齐焉秦楚韩赵,战国七雄韩国和赵国的关系

    [var1]七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尤其是韩赵魏三家,本来他们都是从晋国里分裂出来的,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三晋”,按理说同出一源他们应该关系不错,可是恰恰相反,其中的赵魏两国反而是经常大打出手,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就是魏国攻打赵国而齐国来救援的故事,但是在国力衰微之后,两国关系又变好了一点,这从信陵

  • 魏国为什么要劳师远征,宁肯隔着赵国,也要灭亡中山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国赵国的关系,魏国跨越赵国灭中山国,魏国救赵国视频完整版

    [var1]第一,魏国需要对外扩张魏文侯知人善任聚集了一大批响当当的人物,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成为了非常强大的国家。而魏文侯也并非只针对中山国,还有秦国。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氏,东边是新兴的韩氏,魏氏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这样的

  • 这个人,秦朝因为他壮大一统六国,但是也因为他为秦朝的灭亡埋下种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从秦始皇开始到秦朝灭亡,中间只用了短短15年时间,其中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秦始皇的暴政,失去了民心等等,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鞅变法。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打江山靠的是拳头,做江山靠的是智慧,但是在秦始皇建国以后,还用商鞅那一套去治国,用得好可以披荆斩棘

  • 他是齐国名相,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也是青楼业的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国霸主齐桓公,齐国历代国君齐桓公,对齐桓公霸业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var1]当姜子牙帮着周国的武王,灭掉了商朝后。他立下功劳很大,把齐国那块地封给了他,国都是在临淄城。最开始的时候,齐国那片地很小。但到了桓公上台后,成了各国里面最强的。周边的小国都巴结齐国,不然怕齐兵灭了他们。所以当桓公给其他的大国送信,要聚起来选个霸主,其他的都答应了,让齐当上了首个霸主。[v

  • 屈原投江只是为了殉国铭志吗?了解他才知道,答案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呢,屈原投江的故事300字,思美人屈原投江的视频

    点击关注,阅读全部文章。本文为娘娘说历史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屈原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救国。很多人说,他最后投江是因为绝望。可是娘娘不愿意相信这种说法,按照屈原百折不挠的性格,他不应该是甘心寻死的人,一定还有别的原因。细查屈原的身世生平,发现他这么做,是有别的缘故在的。[var1]屈原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