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看这几个女人,就知道为什么说春秋重礼而战国重利

看看这几个女人,就知道为什么说春秋重礼而战国重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38 更新时间:2024/2/7 21:55:19

[var1]

一、《左传》重礼思想下的姜氏

《春秋》云“郑伯克段于鄢”,《左传》用文史结合的叙事方式对这个历史事件展开了叙述: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据此我们知道了庄公和弟弟共叔段交恶的缘由及经过,原来庄公是个难产儿,因此而被母亲姜氏厌恶;姜氏偏爱小儿子共叔段,武公在位时就曾怂恿武公改立共叔段;庄公即位后,姜氏又帮助共叔段作乱,庄公早已洞悉一切,但却直到共叔段作乱之时才采取行动;最后共叔段逃往了共地,姜氏被囚禁在颖城。

[var1]

这个故事刻画出了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一个是老谋深算的庄公,一个是因偏爱而僭礼最终导致兄弟相残的姜氏。此时其实已经清楚而完整地解释了“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的这个故事,但《左传·隐公元年》还接着叙述了姜氏被囚禁之后的故事。

庄公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这辈子都不想再见母亲姜氏,但庄公很快就后悔了。通过前文的叙述我们知道庄公工于心计,不仅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责任,反而故意纵容弟弟和母亲谋反,因此庄公亦有僭礼之处。姜氏偏爱共叔段,先是怂恿武公废长立幼,后又配合共叔段谋反,这些都是不合礼之处。

[var1]

监禁母亲明显有违孝道,庄公“既而悔之”说明亲孝观念最终在他心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此为合礼之处。之后庄公在颍考叔的建立之下“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就是掘地挖至有泉水处,和姜氏在隧洞中相见,借此达成“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而母子相见后和好如初,亦说明氏亦早有“既而悔之”之意。

“亲孝”最终消解了庄公和姜氏不合礼行为带来的不幸,姜氏这个有大过错的女人也因此有了一个好的结局。《左传》中的姜氏之幸,是因为庄公重孝,亦是因为作者重礼,若不是因为想要宣扬亲孝观念,作者完全可以在“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停止叙事。通过故事结尾处的“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亦能看出作者希望借此进行说教的苦心。

[var1]

二、《战国策》重利思想下的女性叙事

在《战国策》中,我们再难看到纯孝的颍考叔、“继而悔之”的庄公及因子孝而免难的姜氏。在崇实重利思想的作用下,《战国策》中出现了好几位不顾亲情、不顾国情的势利女性,如《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的苏秦妻嫂及《楚围雍氏五月》中的秦宣太后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讲述了苏秦说秦失败后落魄归家以及说赵成公后风光路过洛阳,父母妻嫂的态度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故事。当初苏秦说秦失败,神色憔悴形容枯槁,穿着草鞋背着一箱破书挑着行囊落魄归家。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说的是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var1]

而在苏秦说赵成功封武安君、受相印之后,当他路过洛阳之时,父母出城三十里迎接他,妻子不敢与他正视,更为可笑的是嫂嫂跪在地上不敢站起来,像条蛇一样在地上爬行,一再磕头请罪。书中这样写道: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形匍伏,四拜自跪而谢。于是苏秦忍不住问嫂子:嫂,何前倨而后卑也?苏秦嫂嫂直言道: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意思是因为现在你地位尊贵钱财富足,所以我以这样卑贱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

苏秦妻嫂显然是无情的势利女人,但值得注意的是苏秦父母亦是不顾及亲情之人,而苏秦其实亦能接受这种状况。不受待见之时,苏秦将原因归结为“是皆秦之罪也”,意思是如果自己得到了任用,父母妻嫂就不会这样对待他了。而在看到嫂嫂前倨后卑的态度之后,苏秦总结道: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在世,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var1]

因此,《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妻嫂这两个典型的势利女人形象,并非作者对女性的丑化或批判,而是重利思想的集中体现,作者只不过是通过她们突出苏秦的前后境况,以此展现时代风貌。

《战国策》中除苏秦妻嫂之外,典型的重利的女性还有《楚围雍氏五月》中的秦宣太后。楚国围困韩国的雍氏城长达五个月,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最后秦宣太后被尚靳“唇揭者齿寒”的说法打动了,便召见了尚靳。

[var1]

秦宣太后问尚靳: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也就是说秦宣太后已经明白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她仍然要问尚靳:救韩的话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银两,但我却不能得到一点好处?也就是说秦宣太后不是没有长远的目光,但她就是不想做没有切实可见利益之事,一位崇实重利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更多文章

  • 他曾是春秋五霸之首,饿死后尸体腐烂无人知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5霸顺序,历史人物春秋五霸,春秋五霸里谁最后死的

    [var1]早年的齐桓公信任贤相管仲,曾经称霸中原,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在他的领导下齐国实力强盛,为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晚年却因为听信奸臣的话,把自己活活饿死在宫禁之内,直到六十七天之后才被发现,而那时据说尸虫都爬了出来,场景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说起齐桓公的登基过程也

  • 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为何还能存活30多年?魏无忌起到了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长平之战赵国败了会有多惨,长平之战赵国实力恢复得如何

    好家伙,说好的只争一个上党地区的呢?你坑了我赵国40万汉子,还要灭了我赵国的邯郸城?这还得了!于是乎赵孝成王连忙泣不成声地拉赞助,求支持。齐国、燕国表示:先看看再说。楚国表示:哎哟我去!有点儿远啊!韩国表示:大哥,我自身难保!这个时候六国里面,也就魏国既靠得近,实力又还凑合,最关键的是,魏国咱们有人

  • “战国七雄”秦齐楚魏赵韩燕,七国间的相爱相杀让人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七雄楚魏秦齐赵谁最强,战国七雄分别为齐焉秦楚韩赵,战国七雄韩国和赵国的关系

    [var1]七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尤其是韩赵魏三家,本来他们都是从晋国里分裂出来的,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三晋”,按理说同出一源他们应该关系不错,可是恰恰相反,其中的赵魏两国反而是经常大打出手,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就是魏国攻打赵国而齐国来救援的故事,但是在国力衰微之后,两国关系又变好了一点,这从信陵

  • 魏国为什么要劳师远征,宁肯隔着赵国,也要灭亡中山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国赵国的关系,魏国跨越赵国灭中山国,魏国救赵国视频完整版

    [var1]第一,魏国需要对外扩张魏文侯知人善任聚集了一大批响当当的人物,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成为了非常强大的国家。而魏文侯也并非只针对中山国,还有秦国。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氏,东边是新兴的韩氏,魏氏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这样的

  • 这个人,秦朝因为他壮大一统六国,但是也因为他为秦朝的灭亡埋下种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从秦始皇开始到秦朝灭亡,中间只用了短短15年时间,其中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秦始皇的暴政,失去了民心等等,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鞅变法。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打江山靠的是拳头,做江山靠的是智慧,但是在秦始皇建国以后,还用商鞅那一套去治国,用得好可以披荆斩棘

  • 他是齐国名相,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也是青楼业的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国霸主齐桓公,齐国历代国君齐桓公,对齐桓公霸业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var1]当姜子牙帮着周国的武王,灭掉了商朝后。他立下功劳很大,把齐国那块地封给了他,国都是在临淄城。最开始的时候,齐国那片地很小。但到了桓公上台后,成了各国里面最强的。周边的小国都巴结齐国,不然怕齐兵灭了他们。所以当桓公给其他的大国送信,要聚起来选个霸主,其他的都答应了,让齐当上了首个霸主。[v

  • 屈原投江只是为了殉国铭志吗?了解他才知道,答案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呢,屈原投江的故事300字,思美人屈原投江的视频

    点击关注,阅读全部文章。本文为娘娘说历史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屈原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救国。很多人说,他最后投江是因为绝望。可是娘娘不愿意相信这种说法,按照屈原百折不挠的性格,他不应该是甘心寻死的人,一定还有别的原因。细查屈原的身世生平,发现他这么做,是有别的缘故在的。[var1]屈原的身

  • 魏国评选五虎上将,哪五人可以入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国哪一位大将最猛,战国魏国流失的八大人才,蜀国五虎上将vs魏国五虎上将

    蜀汉五虎,光照千秋,虽不见载于历史,但活在了民间,深受百姓爱戴。蜀汉五虎,最早出现在元杂剧里面,后来由罗贯中写进了《三国演义》,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历史上,只有四虎,就是前后左右四位将军,赵云是中护军,论职务地位,与上面四个有一定差距,但由于民间流传甚广的缘故,赵云入选五虎,而且高居第三位,似乎也是

  • 此人是建文遗臣,学荆轲刺秦欲图行刺朱棣,却反遭朱棣残忍屠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重用的建文旧臣,朱棣杀了多少建文旧臣,朱棣建文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离奇失踪,朱棣如愿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与此同时,朱棣也对建文帝的死党忠臣展开了残忍的报复和屠戮,一时之间,建文帝的三大智囊: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以及曾经在济南城给予他重创的铁铉等人都被他抄家灭族,其他被杀者不计其数,上演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人间惨剧。然而,却有那么一人,他同

  • 渑池会盟上蔺相如让秦国颜面扫地,换回10年和平,实则成最大输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蔺相如事迹简介资料,蔺相如简介表格,渑池之会赵王为什么让蔺相如陪同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值得说道的年代,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其中的人和事早已深谙人心。历史迷雾重重,想要认清背后隐藏的真相,单单靠课本上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幸好有一群人,能耐得住寂寞翻阅史海来寻求答案,我们才能坐享其成。[var1] 但历史是奇妙的,每个人都能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