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一般皇帝能忍魏征吗?他杀兄弟夺位可耻吗

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一般皇帝能忍魏征吗?他杀兄弟夺位可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37 更新时间:2024/3/3 22:57:48

优秀的帝王,不是说他私德有多好,而是要看他是否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老百姓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战争,因为战争可以摧毁老百姓若干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幸福以及稳定。

毫不夸张的可以说,李世民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帝王。他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时间虽然只有23年,却能够创造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

我们现在所强调的伟大复兴之路,其实就是复兴盛唐在当时那个时代的世界地位。那是一个万国来朝的伟大时代,能够创造这个时代的皇帝,当然是非常了不起的帝王。

01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父亲禅让,手段凶狠。

在李世民的人生中,最难忘的,肯定是玄武门之变。为了这场政变,李世民提前计划了很长时间。不仅将武将都召集在了一起,而且连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文臣,也都绑上了一条船上。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太宗乃纵禁苑所养鹰犬,并停诸方所进珍异,政尚简肃,天下大悦。---《旧唐书》

为什么要团结如此多的力量呢?因为这是杀头之罪,失败了甚至会抄家灭族。只有让尽可能多的人才都上船,才能保证这次政变的彻底成功。

玄武门之变的结果,其实是可以预料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必死无疑的。因为就算李世民怜惜兄弟之间的感情,他那些手下人,也不可能留着他们的性命,等着将来他们找这些功臣报仇。李建成和李元吉再怎么说都是皇室子孙,他们如果不死,或许会和李世民重归于好,这对那些功臣来说是致命的。不仅如此,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们,也都要被杀掉,斩草除根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当年陈平周勃,在发动灭亡诸吕的政变时,也将汉惠帝的几个儿子一并诛杀,原因很简单,他们如果将来掌握了皇权,铁定要找陈平周勃的子孙报仇雪恨,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吕家的血液。李世民在解决完兄弟们以后,又跑到金銮殿上把自己的老爸逼退位了。李渊可能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无奈的开国君主。

不过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件事,兄弟能够杀掉,不排除父亲就不能被杀。随便一个意外,李渊就会去世。所以李渊乖乖交出权力,李世民从而提前登基。由此可见,李世民是一个手段非常残忍,思虑极为缜密的人。

02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王世充,打下了半个李唐江山。

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这一点也没错。可是帮助李渊建立李唐王朝的最大功臣,到底是谁呢?其实就是李世民。

至少从目前的历史书籍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李世民的军事生涯实在是太丰富了。决定唐王朝生死攸关的几场大仗,基本都是李世民带人打下来的。

当时洛阳在王世充的手里,这里是隋王朝的腹地,拥有数不清的财富。李渊打算拿下这里,李世民带兵前往平定。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窦建德,窦建德在河北的名声非常好,他爱惜百姓,又非常讲义气,赢得一片赞誉。王世充请求窦建德前来相助,结果窦建德在半路上就被李世民给灭了。随后李世民又带兵攻下了洛阳。彻底平定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从此唐王朝拥有了河南和河北的控制权。在北方李世民又击败了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大军,稳定住了唐王朝的北方。所以李世民对唐王朝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没有李世民,或许唐王朝也只能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当然了,李世民是有篡改史书的嫌疑的,这些功劳到底是不是都是他一个人的呢?我们现在无从查证。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世民的确有些不厚道。不过厚道人也做不了他这样的皇帝。立下了如此大功,可是李渊却没打算将皇位传给李世民,换成是你,你来气不?

俄而众军合战,嚣尘四起。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太宗数之曰:"我以干戈问罪,本在王世充,得失存亡,不预汝事,何故越境,犯我兵锋?"建德股栗而言曰:"今若不来,恐劳远取。"---《旧唐书》

李世民不是没有继承权,他是李渊的嫡子,虽然排行第二,却也是皇后所生,为什么就不能继承皇位呢?

而且李世民的功绩比李建成高太多了,他能够继承皇位,其实是很多功臣们众望所归的事情。

03李世民听从教诲,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皇帝。

皇帝好不好,不是看这个人的人品怎么样,而是看他是不是真的为天下考虑。李世民在历史上之所有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就是因为他跟其他皇帝不一样。

其他皇帝听到有人骂他,那肯定是拖出去宰了。天下必须要是一片赞颂之声,皇帝才会感到开心。可是李世民不同,他喜欢有人骂他,骂得越痛快,李世民越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培养出这么一个习惯,要多亏一个人,那就是魏征。魏征是个人才,过去给李建成干活,曾经策划过刺杀李世民的行动,结果李建成妇人之仁,错过了这个机会。在李建成倒台以后,魏征加入了李世民集团。可他从来都不给李世民任何面子,只要看到李世民不对的地方,他就会严厉斥责,就跟训儿子没什么区别。这谁受得了呢?天下都是李世民一个人的,根本就没有人可以管他,为什么李世民可以忍受魏征的管理呢?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徵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辩,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其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旧唐书》

因为李世民心怀天下,他希望成为一个好皇帝,希望为天下百姓打造一个太平盛世。有这种想法的皇帝,本身就不多。能够切实实行二十多年的,那就更少了。

总结:李世民挨骂的本事,成就了他千古一帝的美誉。

不是谁都愿意挨骂的,就算是换成普通人,其实也不愿意让另外一个人一再指责。现在的年轻人,领导随便骂两句,可能就要甩辞职信走人了,更别说皇帝了。

作为一个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李世民居然能够接受魏征的谩骂,而且心甘情愿。对魏征提出的各种问题,知错就改。

这样有自律性的皇帝,天下哪里还能找到第二个呢?规矩是对普通人定的,皇帝当然可以不守规矩。可皇帝如果带头守规矩的话,那天下人岂不是更加不敢违反规定了吗?

这就是李世民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能够成为千古传颂的好皇帝,不是没有理由的。不管人家私德如何,他对天下黎民百姓是有功劳的。

参考资料:《旧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母亲43岁才嫁人,身世却成为千古历史遗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母亲的悲惨下场,武则天母亲个人简介,武则天与母亲的照片

    那时的女人没有独身主义,也没有自由恋爱,都是包办婚姻,女人十几岁就被父母嫁了出来,不管她愿意不愿意。但为什么杨牡丹这么晚婚,她父母为什么不给她主持婚事?史料记载,杨牡丹出身显贵,她的伯父是隋朝四贵之一的观王杨雄,她的父亲是宰相杨达,她的弟媳妇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女儿桂阳公主。有这么显贵的出身,杨牡丹

  • 如果唐玄宗不用胡人为将,安史之乱还会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玄宗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时唐玄宗的逃亡路线,安史之乱唐玄宗不逃离洛阳

    后世学者在研究安史之乱的诱因的时候,将这场叛乱的矛头推向了唐玄宗,他们认为是唐玄宗在民族问题上的无限度妥协、大肆封赏边镇将领,信任安禄山等人,任用胡人士兵(河北边疆紧邻契丹、奚和渤海等国),最终导致安禄山等人有了反抗大唐的是实力。虽然历史不能重来,但是居于现代的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的过程和后世的影响,

  • 他作为闻鸡起舞的主角,为何坚守北方数十年?始终没等来东晋援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晋胸怀大志闻鸡起舞的爱国名将,东晋名将闻鸡起舞,东晋失去北方的原因

    桓温打小就崇拜两个人,一个是晋朝的立业者司马懿,一个则就是刘琨。这个老妇人自称是刘琨的婢女,这可把桓温高兴坏了。没想到老妇人一看到桓温以后,居然激动地哭了出来。桓温就问她为啥哭了啊?老妇人含着泪告诉刘琨:将军您和刘琨将军太像了!我一看到您就想起了刘琨将军,所以才潸然泪下。桓温喜笑颜开,自己跟偶像长得

  • 唐朝有一名妃子得宠,怕自己伺候不好,还叫上了自己的姐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后宫受宠妃子,唐朝各个妃子排名,历史上的唐朝妃子

    三个国夫人行为方式也十分的嚣张、奢侈。她们如果发现谁的房子比她们的大比她们的好,就要拆除重建,每建一次都要花费千万以上。其中以虢国夫人最为奢侈浪费。天宝十年正月,虢国夫人的车队居然要和广宁公主的车队争抢谁先过西市门,传说虢国夫人的家奴竟然还敢用鞭子打公主的衣服,导致公主坠马。后来公主向唐玄宗伸冤,唐

  • 唐朝故事:窦参因“树上藏人”知自己将死,留遗言愿婢女为他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贞元壬申年春三月,宰相窦参本来在园中赏月,谁料,他的贴身婢女上清,却发现树上藏了一个人。于是,她就将此事告诉了窦参。一听这话,窦参就明白自己早已被人盯上了。所以,他就拉着上清的手,说道:“我怕是命不久矣,此人恐怕是陆贽派人来的,我跟他一直不对付。现在专门有人埋伏在此,怕是要趁机诬陷我。一旦皇上知道后

  • 安史之乱期间,为什么陇右和河西兵这么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多少年才平定,安史之乱完整版,安史之乱唐朝为啥缺兵

    复盘这一场叛乱,很多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当年虽然远在河北和东北的安禄山,拥有三镇一共十九万兵力,但大唐十大藩镇中,朔方、陇右和河西的军队也是百战之军,为何除了在灵武的朔方军之外,曾经大唐的荣耀——河西和陇右两军为何在安史之乱中毫无存在感?成为叛军升级经验的提款机?河西和陇右军队无论是河西还是陇右这

  • 刘备和李白,白帝和江陵——人生的境遇与感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朝辞白帝城为什么要去江陵,历史上刘备和李白谁最厉害,白帝和江陵

    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之后不久倾巢出动,讨伐东吴。一方面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重新夺回荆州。刘备亲率蜀军以白帝城为大本营,沿三峡推进。从白帝城算起至夷道,缘山逶迤长达七百里,这就是后来所谓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奋斗了一生,终于打下了一片基业。然而仅仅称帝一年后,就遭遇了夷陵之战的惨

  • 他是唐代书法家,相貌丑陋,竟有人写书编故事说他是猴子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曾在长沙城北书堂的唐代书法家是,唐代书法家刘炳森

    欧阳询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和父亲都为南朝大将,后来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率兵反叛,被陈宣帝杀掉,全门抄斩,只有13岁的欧阳询逃了出来,被父亲的好友江总收养。后来到了唐朝,欧阳询入朝为官,他和长孙无忌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开玩笑,长孙无忌作诗调笑欧阳纥:““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狝猴。”

  • 唐宫秘史:李白和杨贵妃有何渊源,流放只因为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贵妃秘史李白和唐玄宗,杨贵妃秘史电影香港版,杨贵妃秘史惊艳片段

    早年,《杨贵妃秘史》这部电视剧可谓风靡一时,讲述杨玉环从民女到贵妃的传奇一生。当然,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那么,诗仙李白与杨贵妃有何渊源。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据历史记载,杨玉环生于公元719年,李白生于公元701年,二人年龄相差18岁,合理想象才子佳人曾经有

  • 宇文家族是北周政权正统,到了隋朝却成了杨坚的臣子,他们甘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周宇文族最后一个皇子,宇文成都与北周的关系,宇文邕死后为何是杨坚继承北周

    北魏王朝的祖先是拓跋家族的人,后来改姓元,到了孝武帝的时候,北魏政权开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就是权臣高欢弄权,搞得皇帝完全没有权力。那人家皇帝当然不会答应,所以孝武帝就在暗中联系了宇文泰,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脱离险境。宇文泰又不是傻子,绝不会为了忠心而去迎接这位仁兄,可是他偏偏这么做了,其实就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