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05 更新时间:2024/3/13 12:06:56

太平军一开始就是不断的裹挟各种势力,最后变得强大起来,而这些不同的势力,后来也就成了太平军中的敌对势力,他们或是直接给清军送消息,或是投靠清军,当然,叛逃的也有太平军自己的老兄弟。比如,江苏巡抚薛焕的学生徐佩瑗就是被迫投降太平军,他长期和自己的老师保持联系,为清军送情报,甚至在1862年底,联络在太平军中熟悉的人,准备反叛太平军。而太平军自己人反叛,更是举不胜举,太平军常熟守将骆国忠、韦昌辉的亲人韦俊、陈得才的前锋官黄中庸、羡天义倪隆怀、偏天义范立川、祜王蓝成春、李秀成部下大将郜永宽。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城东南建立江南大营,扬州城北郊又建起江北大营,这两个大营就像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天京的安全。而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太平天国的北伐军虽已全军覆没,但西征军进展顺利,皖北等地区均落入了太平军之手。1856年初,在东王杨秀清的指挥下,太平军先击破镇江城外及扬州之敌,并击溃江北大营;随后,太平军在石达开部队的回援下一举打破江南大营。此战后,天京围解,天王洪秀全总算长舒了一口气。

最关键的是,经此一役后,洪秀全对异姓王不再信任,处处掣肘和牵制。当年一起开国起义的就只剩下一个翼王石达开。但洪秀全因为天京事变,处处对洪秀全进行防备和牵制。终于导致了石达开的出走。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洪秀全,后期杨秀清因为大权在握,根本不把天王洪秀全放在眼里,而洪秀全也早有除掉他的心思。洪秀全为了维护自己的最高权威,下密诏给北王韦昌辉,借他之手除掉杨秀清,然后又把韦昌辉杀了灭口。

更多文章

  • 和珅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在乾隆没死之前拥立太子找到靠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临死前一晚才知乾隆用意,和珅给乾隆送美女,乾隆问和珅的问题

    乾隆朝,众所周知,和珅的大靠山就是乾隆皇帝,这个大靠山已经是稳稳的矗立了整个乾隆朝,其中,和珅还给自己儿子丰绅殷德找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就是乾隆之女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直接让儿子娶了乾隆的宝贝闺女,自己成为了皇亲国戚,这里面有个小插曲,和珅本人你们也看到了,长的非常英俊,所以儿子自然也遗传了老爹的长

  • 戊戌变法失败,慈禧撒下天罗地网,康有为是怎样成功逃脱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慈禧 康有为,慈禧对康有为的评价,走向共和慈禧评价康有为

    题/戊戌变法失败,慈禧撒下天罗地网,康有为是怎样成功逃脱的?文/土老帽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

  • 金庸笔下的康熙英明神武为何雍正却被写得心机险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和雍正谁功绩更大,金庸为什么丑化雍正,康熙与雍正是什么关系

    金庸的作品里面,有好几部都是以清朝作为小说的历史背景。而清朝的几位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在金庸的塑造之下,都成为了小说中有血有肉的人物角色。金庸小说创作的一座高峰,是其封笔之作《鹿鼎记》。如果说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不靠谱的男主角,那么康熙则是其中最完美的男二号。在《鹿鼎记》中,年仅10多岁的康熙皇帝

  • 金庸为何盛赞康熙、成吉思汗,却痛批崇祯是昏君?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金庸歌颂成吉思汗,崇祯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还是昏君

    不过,金庸对于一些历史的把控或者评价却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比如他盛赞康熙,成吉思汗,耶律大石等异族皇帝,称他们为一代雄主,但是对于明朝皇帝崇祯,他却直斥其为昏君。这种评价引起了很多“大汉族主义”的人的不满,甚至有人说金庸姓“金”,是满族后裔。拜托!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他的祖上有一个名叫查

  • 年羹尧乱棍打走老师的儿子,雍正知道后大笑:年羹尧的死期已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处死年羹尧,年羹尧犯了什么错会被雍正处死,年羹尧为何被雍正教训

    清朝因为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并且这个王朝经历过康乾盛世,也面对过八国联军侵华的欺辱,因此这个王朝的历史也就格外的引人关注。大家都知道,雍正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将领叫做年羹尧。这个人曾经是力保雍正坐上皇位的大将,但是熟知历史的人就知道,这个人的结局却并不好,在雍正坐上皇位之后,年羹尧也变得日益猖狂,因

  • 清朝最悲情的贵族世家,虽然出了3位皇后,但她们全都命途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最惨的皇后19岁进宫,清朝最悲惨的皇后是谁,清朝最苦命的皇后

    虽说都有皇后之名,但大家的情况也有所区别,有的人生前就坐上了皇后之位(如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有的人是死后被丈夫或者儿子追封为皇后(如孝献皇后董鄂氏);有的人生前受尽皇帝万千宠爱,有的人生前与皇帝毫无感情可言,帝后夫妻形同陌路,困守宫中。清朝十二帝,首位就是被尊为清太祖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满清大业的

  • 清朝猛将被包围,送出一封信求救却无人能懂,曾国藩看后:糟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未解之谜曾国藩,清朝不重用曾国藩后果,曾国藩怎么叛变的

    曾国藩,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历史上很厉害的人物,并且他是晚清的朝廷重臣。他不仅文采好。还练得一身武功,能文能武,可谓全才了。在他的手下有一名大将—鲍超,他是湖南人,不识几个大字,但是非常英勇,是一名厉害的武将。他至少打过500次战争,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但他依然坚持着。同时和他不分上下的,还有一名武将

  • 和珅被赐死时,笑着打开乾隆的“保命诏书”,看到3个字后傻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给和珅的免死诏书,和珅被赐死前皇帝遗诏,和珅被嘉庆赐死乾隆给的保命诏书

    当时在位的乾隆皇帝,对于和大人干的这些偷鸡摸狗的事儿都是一清二楚的,但是乾隆皇帝并没有杀掉他,原因如下。当时的和珅能够帮助乾隆赚钱,他当上内务府总管后,从各种途径搞来的银两,全都进献给了皇帝,让皇帝过上富奢的生活。其次是和珅善于拍马屁,让乾隆帝很喜欢,而且事情办得很好,深的乾隆老爷的喜爱。尽管乾隆爷

  • 她给皇太极生下了著名的“建宁公主”,娘家却被皇太极带兵攻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建宁王妃,皇太极的5位著名妃子,皇太极的几位皇后

    生下建宁公主的人,是一位来自蒙古察哈尔部的女子,史书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奇垒氏。我们知道,清朝一开始国号不叫清,而是女真建立的后金。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建州崛起后,统一了女真各部,为了继续统一天下,女真就有了和蒙古联姻的习惯。皇太极身为努尔哈赤的继承人,改国号为清,建立大清,又延续了娶蒙古女

  • 清朝时,为什么人人都不愿娶宫女?说出原因你估计都不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宫女也叫宫人,从汉朝起,开始出现,指的是进宫服侍君主的人,通常都是普通人甚至奴隶。起初的宫女都是战俘,汉朝以后,可以从民间挑选进宫。她们大多年纪很小,或者是正值芳龄,运气好的可以被皇帝宠幸升个官职,不用再做下人,运气不好的也可能老死宫中或被惩处致死。虽说能被挑进宫的宫女都应该是长相不错,且机敏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