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清朝最有福的太后 12岁出嫁儿子做皇帝 享尽富贵活86岁

她是清朝最有福的太后 12岁出嫁儿子做皇帝 享尽富贵活86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15 更新时间:2024/2/10 15:08:21

钮祜禄氏,出生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凌柱,其家世真算不上高贵。但是她的曾祖父却是大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并且她跟康熙初年的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是同一个曾祖父。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年仅十二岁的钮祜禄氏被康熙皇帝指给了还是贝勒爵位的皇四子胤禛。那一年,已经二十六岁的胤禛早已经有妻有妾有子女,而钮祜禄氏的出身又寒微,所以只得了个“格格”的名号,并且一直持续十七年没晋升过(格格本意是满族人家的女儿,但是在宗族皇室中那些名分太低而又不是奴婢的女人也称格格。说再通俗点,无非就相当于古代的通房大丫鬟了。汗,堂堂四品官的千金,嫁了皇子竟成了“大丫鬟”,悲凉)。

雍正皇帝胤禛,不管是做皇子的时候还是做皇帝的时候,他绝对不是一个贪图女色的男人。从他的儿女出生情况来看,最受宠的有两人,一个是齐妃李氏,她生下三个儿子,分别是弘昐、弘昀、弘时,可是却只有弘时一人活到成年,并且在二十三岁的时候死得不明不白;另一个得宠的女人是敦肃皇贵妃年氏,大将军年羹的亲妹妹,她在齐妃李氏之后独享恩宠十余年,陆续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可惜的是这四个孩子竟无一个成活。

再说雍正的嫡妻孝敬宪皇后乌拉纳拉氏,她虽然只生过一个儿子还夭折了,可是人家身世显赫背景雄厚,也是雍正的贤内助,所以一直受雍正尊敬,两人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是合作伙伴更贴切。

如此,出身不显赫也不受雍正宠爱的“格格”钮祜禄氏,夹在以上三个女人之间,成了偶尔被临幸的“小菜”而已。但是,她的运气非常好,不但怀了身孕还生下一个儿子弘历(将来的乾隆皇帝)。虽然古代女人都是“凭子而贵”,但是钮祜禄氏却没贵起来,名分丝毫没被提高,还是个“大丫鬟”格格,好在她不是争名夺利的俗人,就这样清闲富足地自己过小日子。

儿子弘历十岁那年,康熙皇帝在圆明园设宴才第一次见到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子,不由得大加赞赏称赞其以后之福要超过自己。然后康熙还特意召见了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也是连连称赞:“有福之人,有福之人啊。”此事后,康熙不仅将弘历接到宫中亲自抚育,钮祜禄氏也受到丈夫雍正的另眼相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底,雍正皇帝胤禛正式登基,他大封后宫的时候先想到的就是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先封其为熹妃,不久又晋为熹贵妃。可怜从出嫁到现在,当了十七年的“格格”后,钮祜禄氏终于也熬成贵妃了。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秘密立弘历为储君,将其名字写好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暴亡,弘历得以顺利继位,其生母熹贵妃钮祜禄氏马上被尊为皇太后,当年钮祜禄氏是四十三岁。

乾隆皇帝以孝道闻名天下,视自己的母亲为国母,简直是有言必遵从不反驳。不仅平日里乾隆与母亲朝夕见面,就连数次南巡、数次外出围猎都要带着太后同行。每年太后的生日,乾隆操办的一年比一年隆重盛大,尤其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钮祜禄氏八十大寿时,已经六十一岁的儿子乾隆皇帝还亲自披挂彩衣上台献舞祝贺。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老太后钮祜禄氏寿终正寝,享年八十六岁。乾隆皇帝悲痛不已,令全国致哀,尊谥号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葬于泰东陵。钮祜禄氏的一生是真正的享尽了人间的“福、禄、寿”,可谓大清朝最有福的太后了。

更多文章

  • 孙殿英盗掘东陵,为何要把乾隆的牙齿全部敲掉?为了这个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殿英挖东陵为啥被谴责,孙殿英盗东陵纪录片,孙殿英挖东陵电视剧

    孙殿英绝对是一个负面人物,这一点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他已经被官方顶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或许孙殿英盗掘东陵有出于民族主义的考虑,但是这不足以为他恶劣的行为辩护。我们也应该知道,他盗墓或许有家国情怀之类的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搜刮财富,他所谓的情怀更像是个幌子。出于家国情怀,就去拿死人出气?这是一种说不

  • 孙殿英盗皇陵,挖开一看,发现清朝皇后“面目如生,有如古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殿英真的只挖过清朝的皇陵吗,孙殿英电视剧全集,孙殿英老婆和阎锡山

    令妃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她是在乾隆20年到乾隆40年影响乾隆最大的女人,还在于她也是清朝生育最多的后妃之一,她为乾隆生了6个儿子。又有乾隆的宠爱,又生了6个儿子,令妃为何一直到死后才被奉为皇后呢?这就又要说道她独特的血统了——她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有汉人血统的皇后。令妃出身并不高,而且又有汉人血统,当

  • 他是乾隆弟弟最喜欢家人给自己哭丧还大吃死者祭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最宠爱的弟弟,武宣婆哭丧,哭丧一边哭一边说什么

    雍正在这方面如此自信的结果,就是跟他父皇康熙相比,子嗣显得单薄。雍正育子10人,其中夭折6人,只有4个儿子长到了成年。所以雍正晚年的储位之争,远没有康熙朝的九子夺嫡那么激烈。而雍正驾崩时,幼子弘瞻才刚3岁,三子弘时又因忤逆雍正,早早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剩下来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只有四子弘历和五子

  • 为何说清朝的衰败,乾隆有很大责任?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回归现实,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十全老人,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第一罪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苦难与耻辱有大半可以追究到他头上去,这又是怎么回事?自以为“千古第一完人”,结果后世认定他是千古第一罪人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9岁,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在位60年,且禅位后以太

  • 清朝一小官36岁,连生了36个儿子,上司惊讶道:你有多少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七品官可以娶多少老婆,清朝一个小官生了三十六个儿子,清朝下层男对上层女的问候方式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少能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而在封建社会因为一夫多妻、多子多福的影响,一个家庭生上五六个小孩都是常见的,平民需要男丁劳作养家,富贵高门需要男丁继承家业,因此历来中国对于子嗣传承都非常重视,而在《坚瓠集》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清朝小官子嗣过多的奇闻。在清朝康熙年间,江南一知府手下

  • 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为何会哭不停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在富察皇后坟前哭,乾隆哭刘统勋,雍正去世乾隆哭

    自古以来都是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乾隆新君继位后对于老皇雍正的驾崩痛哭不已不论是亲情来说还是程序来说都是正常的,如果他高兴的合不拢嘴那才是真的不正常了。自雍正登基以后,对乾隆是重点培养,满天下找博学鸿儒亲自授课,并时时派弘历办差增加历练。对乾隆可谓无微不至。甚至为了乾隆以后扫清障碍,杀了儿子弘时,真是用

  • 秦始皇修长城,石头能绕地球3圈,常年驻兵100万,康熙却说没啥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没死只是无法走出地宫,秦始皇建造了多长的城墙,秦始皇修长城的功绩

    试问谁这么大言不惭,竟敢妄称我大中华千年神迹?说这话的人也不是泛泛之辈,此人甚至称得上“千古一帝”,他就是清“康熙”皇帝;乍一看总使人联想到“康熙”非我中原土人,说这话也不过是为了贬低汉人而已,但仔细一看却也有几分道理。当然,勤劳的中国人肯定不会闲着没事干,耗费千年力气修着玩的,“长城”在古时的主要

  • 乾隆为何让愚钝的嘉庆颙琰继位?他是有其他的目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后期,真正可供选择的接班人已经不多了,只有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而两人性格却大为不同,永瑆做事有主见,永琰比较守规矩和孝顺。乾隆一生大权在握,欲把父祖开创的盛世持续下去,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地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的权威,任何方面的改弦更张都是无法容忍的,而忠

  • 曾国藩处世五字真言,让你三十岁以后再起波澜,请熟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曾国藩做人四字真言,曾国藩处世十六字诀,曾国藩五字威言

    四臣在后世或多或少都有争议点,但他们始终控制着国家命脉,这既是事实,也是他们人生成功的所在。四臣有很多优秀的人格气质,是非常值得后世去学习和瞻仰的。从一名普通的耕读少年,蜕变成一位把控满清朝局的掌舵者,曾国藩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他专属的为人处世原则,其实只是简单的五字真言。一为“诚”应表里如一

  • 为什么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平天国天京事变是怎么回事,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老梁说天京事变

    太平军一开始就是不断的裹挟各种势力,最后变得强大起来,而这些不同的势力,后来也就成了太平军中的敌对势力,他们或是直接给清军送消息,或是投靠清军,当然,叛逃的也有太平军自己的老兄弟。比如,江苏巡抚薛焕的学生徐佩瑗就是被迫投降太平军,他长期和自己的老师保持联系,为清军送情报,甚至在1862年底,联络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