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犯人临死前写了首诗,朱元璋听后后悔不已,一群监斩官倒了霉!

犯人临死前写了首诗,朱元璋听后后悔不已,一群监斩官倒了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15 更新时间:2024/1/24 14:09:26

前有刘邦后有朱元璋,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虽然不是开国将领,甚至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八品小官。但是也因为朱元璋的滥杀,结果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此人名叫孙蕡(xù),别的东西没有,但是却有一肚子的墨水。在古代的情况下,想要走上仕途唯独只能靠科考。而他也确实有真本事,后来考中了举人走上了仕途。

他最拿手的还是写诗,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稍微的停顿一下,就能吟出一首绝美的诗篇。不仅诗文写的好,还是一个清官,在当地百姓的口碑当中非常好。

后来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渐渐的被名臣宋濂所得知。宋濂、刘伯温和高三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甚至夸赞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因此在听说了有孙蕡这样的一号人,自然起了爱才之心。

于是就把他孙蕡提到了翰林院任职,然而古代官场都是讲的裙带关系。后来因为胡惟庸一案,宋濂被牵扯了进去。几个儿子都被朱元璋杀了,但是他本人在马皇后的保荐下,得已活了下来。

自己所有的靠山都倒了,孙蕡自然也没了好下场。而当时正在修筑长城,所以很多像孙蕡这样的小卒子,都被送去修长城了。不管是在什么朝代,修筑长城都非常辛苦。

然而孙蕡毫无怨言不说,工作之余还会吟个诗写个做。看守他们的官兵,感觉这个人挺不一样的,于是就把他写的几首诗带去见了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在耳濡目染之下,还是能分出个好坏的。毕竟俗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感觉孙蕡确实是一个人才,就把他调任苏州继续做官。

但是仅仅过去6年之后,由于孙蕡为官比较清廉,和当地的官员发生冲突,结果被摆了一道,弹劾孙蕡贪污受贿。距离当初已经过去6年时间,朱元璋又是日理万机,哪还记得这样一个小人物。

于是大笔一挥,把这个人给我发配到辽东。这是明朝人常被发配的地方之一,就好比是清朝的宁古塔。可谓是荒凉无比,来到这里基本上是永无出头之日。

不过发配还算好,毕竟如果到了期限,还是有可能回来了。然而更倒霉的事情还在后面。在胡惟庸一案结束之后,朝廷当中又发生了蓝玉叛乱的事情。

朱元璋把他剥了皮,填上草之后送到全国各地展览,牵扯进去的有几万人之多。按照道理来说,孙蕡这个芝麻小将,怎么和蓝玉有牵扯?

可不要忘记,他在最早的时候可是做过京官。像蓝玉、胡惟庸这样的人,他也是会经常碰到。虽然孙蕡为官清廉,但是最起码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他倒是曾经给蓝玉画过一幅肖像画,送到他家中。

结果后来朱元璋抄家的时候,发现了家里面的这幅肖像画,再一看上面的落款正是孙蕡。结果这就倒霉了,即使他已经被发配到辽东,单凭这幅画也可以要了他的脑袋。

曾经有人劝他可以写文章上诉,毕竟他的文笔这么好。但是孙蕡早已看淡了仕途,甚至有了求死之心。然而孙蕡在临死之前,还是念了一首诗,诗文曰:

“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鼓声响了很多声,是催促我赶快上路。如今太阳马上落山,天也要黑了。但是黄泉路上没有客栈,今天晚上我该住在哪里呢?如果没有黄泉二字,可能谁都想不到这是一首临死前的诗吧。

后来这首诗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面,朱元璋看后气愤不已。立刻把当时的监斩官找来,这么有才华的人,你怎么也不留着?随后为了以儆效尤,把当时监斩的官全部杀了。

其实孙蕡临死前写诗可能是真的,就算说是没有写诗,最起码也是牵扯进了蓝玉一案。但是要说朱元璋杀监斩官,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为就算朱元璋再残暴,事情的对错还是拎得非常清楚的。自古以来皇权不可违,如果当时监斩官把他的命留下来了,那么可能最后还是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出去1趟,吃了2块瓜,说了1句话,为何死了1个瓜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朱元璋死前说的三件事,朱元璋是得什么病死去的

    小时候的朱重八,为地主放过牛,在寺庙里当过小和尚,甚至拿着一个破碗在外面流浪过三年。小小年纪尝遍人间冷暖,因此他对于廉政这方面特别看重,对贪污腐败的事情深恶痛绝。不仅自己每天勤勤恳恳,按时上朝处理政事。还号召官员向他学习,就差把节俭两个字写在脸上了。朱元璋微服私访的重点估计也是在民生方面。这一天,朱

  • 宋朝最野蛮的将军,专吃俘虏的耳朵,吓得西夏人不敢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最惨的十大名将,宋朝西夏,宋朝十大将军简介

    据说人是世界上最杂食的动物,此话真是不假,大千世界,貌似没有人不能吃的东西。今天要讲的这位,口味更是独特,专门爱吃人的耳朵,更让你想不到的是,他还是生吃。这么野蛮加荒谬的创意是谁发明的呢?这人叫王彦升。王彦升可谓是一个跳槽的专业户,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当过差,五代十国差点儿被他玩了一个遍,最

  • 成吉思汗墓穴位置,困扰考古界多年时间,为何一直找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墓的准确位置在哪里,墓葬考古纪录片成吉思汗,考古发掘成吉思汗墓

    别说是成吉思汗了,基本上元朝皇帝的墓穴都找不到,这关系到他们特殊的丧葬制度。成吉思汗死因成迷古代皇帝的死一直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成吉思汗则是死在了西征回来的路上,虽然已经是60多岁高龄,但是从他打仗的劲头上来看,完全不像这个年龄的人。正史当中记载其摔落马背,又因为当时是攻打西夏的关键时刻,最后因

  • 历史巧合的“大英风华”?英国版靖难之役竟与国版靖难发生于同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靖难天下,奉天靖难全过程,朱棣靖难二十六功臣

    题/历史巧合的“大英风华”?英国版靖难之役竟与国版靖难发生于同年文/free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

  • 崇祯皇帝励精图治,为何大明却亡在他手上?答案只有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可问题在于,可千不该万不该,大明亡在崇祯皇帝手上。当时明朝的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他独断专行,祸乱后宫,把持着朝纲。结果怎么样呢?1627年8月,17岁的崇祯刚一上位,就着手收拾魏忠贤。他先是把魏忠抓了起来,然后派他给朱元璋守陵。11月,魏忠贤自知回天乏力,就上吊自杀了。也就是说,才几十的功夫,崇

  • 明朝最奇葩的一对大活宝,策划了一个活动,前所未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皇太孙朱雄英爬出棺,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明朝败家子

    都说魏晋时期多奇葩,文人雅士们轮着番地搞行为艺术,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在明朝的文人更奇葩,耍起花样来,一点也不比魏晋名士差。比如苏州的张献翼跟张孝资,就是一对超级大奇葩、大活宝。有一年,张孝资要过生日了,就对张献翼说:哥们儿,咱生是过了很多回,死还没过一次,这回咱不过生,你来陪我玩过死吧。张献翼满

  • 成吉思汗埋葬在了哪里?四个可能性,有一个最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埋葬哪里,成吉思汗最有可能埋葬哪,成吉思汗玩法技巧

    之所以一直没有任何的定论,是因为元朝特殊的密葬制度。不仅仅是成吉思汗墓没有,而且其他元朝皇帝的墓穴都没有。因为元朝属于蒙古族,他们一直是信仰萨满教。在萨满教的教义当中,认为灵魂的重要性要大于肉体。所以元朝很多人都是用的天葬甚至是火葬。而且作为元朝皇帝,他们更是要求不立标志、不公布地点、不记录内容等,

  • 这俩大将如果不打架,保证能打败清军,收复明朝失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抵御清军的将领,清军攻打明朝,明朝四大将军的战斗力

    张献忠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大西政权,孙可望位列群将之首,以平东将军,另加监军,节制文武。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李定国是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与孙可望相同的是,他们同为张献忠的爱将。张献忠死后都归顺了南明政

  • 朱棣靖难之役杀进皇宫,不急着坐皇位,为何先杀光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靖难二十六功臣下场,朱棣起兵靖难各个版本,靖难之役后朱棣杀了多少人

    明成祖朱棣在侄子朱允炆登基后,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文韬武略,自己的父皇为何不传位给自己,除了自己的爹,我想朱棣几乎瞧不起任何人,包括已经贵为皇帝的朱允炆。朱允炆登基之初,就匆匆削藩,这给了朱棣造反的口实,朱棣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凭借着自己军事上超人的天赋和

  • 明朝哪个皇帝,把皇位传给了朱元璋太子朱标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死后朱元璋大哭,朱元璋只认为马皇后朱标是一家人,朱元璋与朱标

    他的父亲朱元璋是皇帝,他的儿子朱允炆也是皇帝,只有他自己不是皇帝。那么他既然没当上皇帝,又是谁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呢?当然是朱元璋了,也只有朱元璋。先说说这位英年早逝的太子朱标。朱标自出生以来,就被朱元璋寄予厚望,他既是皇长子,又是嫡长子,地位非同一般。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被立为世子,被视为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