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第一义士,三次救友,却三次失败

明朝第一义士,三次救友,却三次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5 更新时间:2024/1/17 18:57:35

古人有云:“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读书人多负心,若能逢上讲义气的,那就是奇逢了。

说起“奇逢”,历史上还真有个叫孙奇逢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举人,史载“先生少年慷慨有大志”。

孙奇逢14岁去拜访一位杨姓前辈,杨前辈问他,若是碰到围城,“内无粮刍,外无救援,当如之何?”他不假思索,答道:“效死勿去。”即使战死,也绝不逃跑。

正因心存壮烈奇气,孙奇逢早年也曾京漂求遇明主,意在领份职务,报效国家。京漂期间,职务没领到,却与左光斗魏大中及周顺昌等结了好友,臧否人物,高评时事。

但好日子不长,“天乙丙间,逆阉魏忠贤窃柄,毒虐忠良”,孙奇逢那三位好友,恰在忠良之列,也恰在魏忠贤毒虐之中。

魏忠贤虽是太监,但他在官场也混了许久,晓得绾罪之法,他起诉左光斗等人,不说左等反对他,而说其犯了贪腐,“佥院(指左光斗)竟拟赃二万,科都(指魏大中)五千,严期追掠”,所谓严期,就是规定日期须交还“赃款”,否则“格杀勿论”。

魏忠贤是精确算过的,左光斗与魏大中是交不起钱的,二人都是清节之士,家境不好,也不曾贪,哪去找这么多钱?他们在京都一起喝酒的人倒是很多,每人凑几百,按理说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都是读书人啊,不是屠狗辈,朋友大难来了,赶紧飞,飞得没踪影了。

左光斗与魏大中遭罪之际,孙奇逢不在京都,他听说两人出事,已有时日,来不及流眼泪,没时间发感慨,更没心思奋笔疾书去写时评,他想的是救人要紧,乃翻箱倒柜,把自家存款找出来,代左与魏交款赎命。

孙奇逢家境也差,卖了家产,也不足魏忠贤给左与魏之“被赃款”的零头。于是,一方面,孙奇逢在家门口树了一块牌子,牌子上书“为提学左御史醵金还赃之椟”,几比行乞;另一方面,冒着酷暑,骑着驴,挨家挨户去筹钱,募得“数百余金”。

屠狗辈讲义气多啊,魏大中与村民市民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大家听了孙奇逢说其事迹,有鸡蛋的送鸡蛋,有母鸡的卖母鸡,准备买盐的,盐不买了,盐钱做了捐资……

集腋成裘,只一两天,五千金全凑齐了,孙奇逢包了这些爱心救命钱,飞奔去京都,“赉送都门”。可是魏忠贤是要钱吗?他起意是要魏大中的命,魏忠贤赶在孙奇逢交款之前,“科都已毙杖下矣!”钱到了,命没了!

魏大中死在左光斗之前,他救命金只须五千,左光斗的“赃款”是二万,魏忠贤给的时间宽限些,其实也是猫逗老鼠。孙奇逢相信大明朝廷,以为只要“赃款”到了,人命可保,来不及给魏大中擦眼泪,又赶紧上路,给左光斗筹款,“约乡民凡十三场子,亩捐一文,可得数十万緍”。

乡民都是屠狗辈啊,义气,“于是输者云集,数日之内,义凑数百”,也是马不停蹄,星夜赶京城,结果呢?“甫送至,而佥院亦毙杖下!”

一年以后,孙奇逢的好友周顺昌又被魏忠贤复制大罪,孙奇逢也复制筹钱,周顺昌其命如何?也是复制左光斗与魏大中的命运了。

孙奇逢有侠气,不单在钱上,而是深深烙印在义上。别以为魏忠贤绾罪左光斗等人,只是经济问题,其实是立场问题,魏忠贤要杀与他作对的人,你去帮魏忠贤的对立面,这是什么问题?

当时的读书人都懂,所以他们都躲开了,孙奇逢号召捐款的时候,他们也都掩了耳,听见了也当没听见。不过事后,文人还不错,都夸孙奇逢,“海内高其义”。文人做时评,不但特积极,而且很正义。

从那以后,孙奇逢好像再没去过京都,他归隐了,归隐于河南境内的苏门夏峰村,潜心搞研究,初主陆,晚又潜心程朱之学。后来大明亡了,大清兴起,曾11次来请他出山,做官,孙奇逢都是“累征不起”。

孙奇逢最后活了92岁,在那个时候绝对是高寿了,天公这回算是勘对了贤愚没枉做天,让我们印证了一回“仁者寿”。

更多文章

  • 马皇后下葬当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说了句话救了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皇后死朱元璋大哭原视频,皇后朱元璋,马皇后去世朱元璋发疯

    同甘苦共患难,夫妻情深惹人羡。马皇后早年丧母,父亲过世后就跟随养父郭子兴生活。郭子兴揭竿起义以后,朱元璋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后来一高兴便把养女马氏许给了他。马氏自幼聪慧机灵、略读诗书。嫁给朱元璋后更是尽职尽责地伴其左右。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51岁的马皇后因病离世。同年九月正准备将其下葬于明孝陵时,一

  • 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其他儿子在干什么?只有2个人有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反朱元璋了吗,朱棣死时朱元璋有几儿子在世,朱棣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之一吗

    按理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尚且年幼,朱棣造反。这种天下大乱对于其他藩王来说绝对是争夺天下的最好时机。但仔细查阅这段历史,笔者发现在朱棣造反过程中,他的兄弟们都没有出来跟他分一杯羹的打算,这是怎么回事?相信各位可能都十分好奇,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其他的儿子都在做什么?原来朱元璋的儿子虽多,但其中有2个

  • 古代皇帝谁的帝王心术玩的最6?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嘉靖,你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题/嘉靖的帝王术有多牛?20年不上朝,还能执政国家45年!文/繁星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

  • 刘伯温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十几年后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颗梨两颗枣,马皇后告诉刘伯温早早离去!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难道是功高震主?还真不一定是!其实马皇后和刘伯温的关系非常好,她曾经给过刘伯温暗示。提起朱元璋,很多人都说他火烧庆功楼。而在这之前,朱元璋请很多人吃饭。在这场饭局上,朱元璋给大家提供了红烧兔子肉、红烧狗肉、燕窝粥。整个饭局上面大家吃的都

  • 云南和贵州这两个姓氏,原是明朝随军居住!看看有没有你的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贵州十大姓氏,明朝威宁八大指挥姓氏,贵州明朝汉族后裔

    明军驻扎云贵地区?——所为何事?其实中国现在的人口分布,是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才形成的。而在历朝历代的迁移当中,又是以明朝的规模最为宏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当中,极大的改变了云贵地区的人口组成。明朝初年有一次江西填湖广,当时江西省的人口是云贵等5大“省区”的人口总和。由于元朝末年经常打仗,各地人口极

  • 太子死后,朱元璋为何不从剩下的儿子中选太子?而是执意要立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继承人之选但在考察回来之后朱标就生病了,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因病逝世。朱标这一病故,把朱元璋给弄着急了,一时之间,朱元璋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确定了下一个继承人是谁,他的孙子朱允炆。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不从剩下的儿子中选一个,而是

  • 如何看待庙号“代宗”一个不被承认的皇帝朱祁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祁钰下一位皇帝,孙太后为什么不让朱祁钰当皇帝,穿越成大明皇帝朱祁钰

    题/如何看待大明头号“顶包师”,景泰皇帝的苦闷帝王生涯?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引言:宣德皇帝朱瞻基有两子,长子朱祁镇,次子朱祁钰。无论按什么来说,朱祁钰与皇位是绝对无缘的,偏偏历史就爱开这个玩笑,震惊整个大明的“土木

  • 皇权与相权天平上砝码,浅谈宋代的台谏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台谏制是指什么,宋元时期台谏制度,台谏和宋代党争有什么关系

    一、宋代台谏制度的由来01.宋代的台谏制度的改革北宋政权建立在后周开创的统一大业基础上。台谏是御史台官与谏官的合称,是秦汉至明清时期的监察与谏官制度。秦汉开始设置台谏官,后来历代均设有这项制度。名义上自汉代唐宋历代相承,实际上宋代的台谏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宋代在传承这项制度的同时,对台谏制度进行

  • 郑和本来姓马,原名马三宝!靖难之役有功,为何赐姓郑而不是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和为啥赐姓郑,郑三宝是不是郑和,姓郑的历史名人郑和

    据史册记载,郑和原是云南昆明人。云南当时有很多元朝时的官吏,后元朝被灭,这些官吏自立为王,不受朱元璋管束。朱元璋可是个暴脾气,哪里能让他们这般快活。即刻派兵攻打,战争时期,郑和被大将军傅友德当作俘虏抓走。郑和从小就聪明伶俐,保全了性命,只被阉割送进宫里,被派作当时的四皇子燕王朱棣身边做太监。郑和赐姓

  • 包拯一个人下葬,为何用了二十几口棺材?原是为了躲有人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给包拯下葬的人,包拯出殡时有多少口棺材,包拯下葬时用21口棺材

    包拯一生清正廉洁,为民除害,是北宋人民心中的救星,关于包拯也有一个传说。北宋末年的中原地区天灾不断,人祸横行,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玉皇大帝见到人民生活如此困苦,于是决定派自己手下的赤脚大仙去凡间做皇帝,以此来拯救民间百姓。无奈赤脚大仙在天庭当中是出了名的懒,而且一直以来都享惯了福分,就是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