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皇后下葬当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说了句话救了大家

马皇后下葬当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说了句话救了大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0 更新时间:2024/1/19 2:37:27

甘苦共患难,夫妻情深惹人羡。

马皇后早年丧母,父亲过世后就跟随养父郭子兴生活。郭子兴揭竿起义以后,朱元璋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后来一高兴便把养女马氏许给了他。

马氏自幼聪慧机灵、略读诗书。嫁给朱元璋后更是尽职尽责地伴其左右。

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51岁的马皇后因病离世。同年九月正准备将其下葬于明孝陵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

这可惹怒朱元璋了,愤怒不已的朱元璋险些将送葬官员一行人全都处死。

虽说朱元璋脾气属实暴躁,但这次发火也不是没有原因,因为马皇后对他太过重要。这里就给大家讲几个帝后的故事。

史书记载“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意思是起义之初,时运不济。朱元璋又被郭子兴猜疑关押在军营之中,吃不饱饭。马氏便偷偷到后厨偷来刚烙好的大饼藏在怀中前去探望。

等到给朱元璋打开时,饼还是热腾腾的。只不过马氏的胸前皮肉都被烫焦了。朱元璋一看甚是感动,泪流不止。

朱元璋在前线带兵打仗期间,马氏就号召起其他在家的妇女。带着她们在家做饭,缝衣服做鞋子,供给前线打仗的士兵。战士们打了胜仗,马氏还会自己准备些奖励鼓舞士兵。

聪慧识大体,朝堂之事也敢直言。

从一无所有到问鼎天下,马氏不仅将朱元璋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朝政上也是帮朱元璋少走了不少错路。

执掌凤印后,马氏依然喜欢读书,倡导后宫勤俭之风。同时也时刻不忘仁之一字。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脾气。动不动就喜欢杀个大臣,马皇后总会适当阻拦或挽救。比如野史中“一梨两枣”的故事。

据说明朝开国之初,开国功臣之一著名谋士刘伯温也曾在朱元璋的斩杀名单之中。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他担心这些昔日左膀右臂构成威胁,企图一网打尽。

可此行径无异于暴君,马皇后得知后担心引起民愤。于是一次宫宴之后,马皇后悄悄叫住了正要回府的刘伯温,送与他一个篮子,告诉他回去再看。

毕竟,她一个妇人不便干涉朝政,只好作此暗示。刘伯温心领神会,回到府邸打开一看,篮子中只有两个枣一个梨。

他身为一代谋士,一看便明白了马皇后这是在暗示他“早早离去(枣枣梨去)”。一想到当时朝堂局势,刘伯温不久便告老还乡了。

虽说最后难逃一死,可马皇后也是尽力给了他一个预防针。马皇后自知没办法彻底治好朱元璋随便杀人的脾性,只好仗着往日情分尽力阻止,好在后宫妃嫔四十余人,朱元璋偏偏只听她的。

马皇后病重之时,不想再吃药,身体状况也就越来越糟。宫中太医也是束手无策。朱元璋看着爱妻不见好转,气急之下下令处死庸医。

马皇后见跪着的太医们手脚发抖,连忙安慰朱元璋,让他少动杀机,为自己积点功德。这一句话倒确实保住了这群太医的命。

高僧一句话,杀机变生机。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所以面临耽误下葬的大雨,朱元璋的小暴脾气自然噌的一下就上来了。

虽然能为之求情的马皇后已仙逝,好在这次有位机灵的和尚。眼看众人的脑袋命悬一线时,一位和尚站了出来,说到:

“皇上息怒,这天上下雨其实是老天爷在哭泣啊。说明马皇后德行感动上苍,连苍天都为之动容,此次仙逝,皇后必定能早登极乐啊!”

此番说辞,若是别人听了可能会以为信口开河。但是朱元璋毕竟出过家,信仰佛家之说,所以听了和尚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挥一挥衣袖,不再降罪了。这时一众人等才彻底松了口气,毕竟,命保住了。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在朱元璋身旁服侍无异于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所幸帝后二人夫妻情深,马皇后不似妲己祸国殃民,幸而少了很多冤魂。

更多文章

  • 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其他儿子在干什么?只有2个人有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反朱元璋了吗,朱棣死时朱元璋有几儿子在世,朱棣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之一吗

    按理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尚且年幼,朱棣造反。这种天下大乱对于其他藩王来说绝对是争夺天下的最好时机。但仔细查阅这段历史,笔者发现在朱棣造反过程中,他的兄弟们都没有出来跟他分一杯羹的打算,这是怎么回事?相信各位可能都十分好奇,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其他的儿子都在做什么?原来朱元璋的儿子虽多,但其中有2个

  • 古代皇帝谁的帝王心术玩的最6?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嘉靖,你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题/嘉靖的帝王术有多牛?20年不上朝,还能执政国家45年!文/繁星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

  • 刘伯温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十几年后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颗梨两颗枣,马皇后告诉刘伯温早早离去!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难道是功高震主?还真不一定是!其实马皇后和刘伯温的关系非常好,她曾经给过刘伯温暗示。提起朱元璋,很多人都说他火烧庆功楼。而在这之前,朱元璋请很多人吃饭。在这场饭局上,朱元璋给大家提供了红烧兔子肉、红烧狗肉、燕窝粥。整个饭局上面大家吃的都

  • 云南和贵州这两个姓氏,原是明朝随军居住!看看有没有你的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贵州十大姓氏,明朝威宁八大指挥姓氏,贵州明朝汉族后裔

    明军驻扎云贵地区?——所为何事?其实中国现在的人口分布,是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才形成的。而在历朝历代的迁移当中,又是以明朝的规模最为宏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当中,极大的改变了云贵地区的人口组成。明朝初年有一次江西填湖广,当时江西省的人口是云贵等5大“省区”的人口总和。由于元朝末年经常打仗,各地人口极

  • 太子死后,朱元璋为何不从剩下的儿子中选太子?而是执意要立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继承人之选但在考察回来之后朱标就生病了,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因病逝世。朱标这一病故,把朱元璋给弄着急了,一时之间,朱元璋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确定了下一个继承人是谁,他的孙子朱允炆。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不从剩下的儿子中选一个,而是

  • 如何看待庙号“代宗”一个不被承认的皇帝朱祁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祁钰下一位皇帝,孙太后为什么不让朱祁钰当皇帝,穿越成大明皇帝朱祁钰

    题/如何看待大明头号“顶包师”,景泰皇帝的苦闷帝王生涯?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引言:宣德皇帝朱瞻基有两子,长子朱祁镇,次子朱祁钰。无论按什么来说,朱祁钰与皇位是绝对无缘的,偏偏历史就爱开这个玩笑,震惊整个大明的“土木

  • 皇权与相权天平上砝码,浅谈宋代的台谏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台谏制是指什么,宋元时期台谏制度,台谏和宋代党争有什么关系

    一、宋代台谏制度的由来01.宋代的台谏制度的改革北宋政权建立在后周开创的统一大业基础上。台谏是御史台官与谏官的合称,是秦汉至明清时期的监察与谏官制度。秦汉开始设置台谏官,后来历代均设有这项制度。名义上自汉代唐宋历代相承,实际上宋代的台谏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宋代在传承这项制度的同时,对台谏制度进行

  • 郑和本来姓马,原名马三宝!靖难之役有功,为何赐姓郑而不是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和为啥赐姓郑,郑三宝是不是郑和,姓郑的历史名人郑和

    据史册记载,郑和原是云南昆明人。云南当时有很多元朝时的官吏,后元朝被灭,这些官吏自立为王,不受朱元璋管束。朱元璋可是个暴脾气,哪里能让他们这般快活。即刻派兵攻打,战争时期,郑和被大将军傅友德当作俘虏抓走。郑和从小就聪明伶俐,保全了性命,只被阉割送进宫里,被派作当时的四皇子燕王朱棣身边做太监。郑和赐姓

  • 包拯一个人下葬,为何用了二十几口棺材?原是为了躲有人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给包拯下葬的人,包拯出殡时有多少口棺材,包拯下葬时用21口棺材

    包拯一生清正廉洁,为民除害,是北宋人民心中的救星,关于包拯也有一个传说。北宋末年的中原地区天灾不断,人祸横行,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玉皇大帝见到人民生活如此困苦,于是决定派自己手下的赤脚大仙去凡间做皇帝,以此来拯救民间百姓。无奈赤脚大仙在天庭当中是出了名的懒,而且一直以来都享惯了福分,就是不肯

  • 同治年间的黄崖之案,到底怎么回事?披着儒学外衣的起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崖,黄崖之变真实事件,黄守恭之父黄崖

    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这起事件的定义一直争执不下。是什么致使民众大规模的“叛乱”?为何如此多的普通民众会遭到屠戮?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起义?据清史记载,这次反叛事件的主谋是一位叫张积中的人。看似是他导致了近万人的死伤,但其实不然。张积中本是扬州的一个地主官僚,他家族里好多人都在清政府当差,而且职位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