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菜也是原罪,决定北宋国运的一战,为何宋军如此不堪一击

菜也是原罪,决定北宋国运的一战,为何宋军如此不堪一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2/5 18:53:08

积贫积弱的宋朝,在中国历次对外战争的中是最差的,作为历代大一统王朝忠版图最小的王朝之一,宋朝可谓是内战内行(其实宋朝内部的农民起义,还真不少,只不过是规模太小了。),外战外行,特别是是在对辽国的战争中也是全面处于下风,甚至是在辽国已经快要被金国灭亡前后,面对着已是哀兵的辽国军队,大军出出征准备去“接收空城”的北宋禁军,却被绝地反杀。

这一战也让一直在暗中观察宋朝实力的金国大跌眼镜,重新评估了宋朝的实力,并发动了南下侵送战争,灭掉了宋朝。可以说这一站也从侧面决定了北宋的国运,在金人看来,面对这轶事败军之将的辽国尚且如此,面对我强大的女真铁骑更是倒贴,这种菜鸡的王朝,可取而代之。这一战则被后世史称“燕京之战”。

第一次燕京之战

众所周知,辽国在东北的邻居,一直都不是很安分,作为渔猎民族的代表女真人在辽国后期已经在东北站稳了脚跟,兵强马壮的他们,很需要对外进行扩张,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权女真人内部团结,在白山黑水这种恶劣环境中成长的他们与北方的老大哥辽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因此在辽天祚帝期间,双方在护步达冈进行了决战,2万多抱着必死决心的女真人击溃了70万辽国大军。(《金史·太祖本纪》记载

“辽兵大溃,我师驰之,横出其中。辽师败绩,死者相属百余里”

胜仗之后的女真人知道辽国离灭亡不远了,但他们也深知,以他们这些人口想要吃掉辽人这个大的地方不太可能。这个时候他们想到了以前辽国的小老弟宋朝(宋辽双方《檀渊之盟》后兄弟相称)。而看到女真人大败辽人之后,一直想要重振祖宗风采,打败辽人,赢回幽云十六州,走上人生巅峰的宋徽宗立马就和女人真对上眼了——合作。

双方在政和七年在海上会盟,(金史·太祖本纪》,“是月,宋使登州防御使马政以国书来,其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破勍敌。若克辽之后,五代时陷入契丹汉地,愿畀下邑。”并约定:

一、宋金夹击辽国,燕云十六州以北由女真人攻打,燕云十六州以南(此时自信心爆棚的北宋,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由北宋占领。

二、夹击胜利之后,宋收回燕京一带汉地,宋将原来输辽之岁币如数转给金朝。

三、宋金不能单独与辽讲和。

其实这种约定正好符合女真人的战略,女真人少,管理不过来辽国土地,卖个人情给宋朝,还每年都可以坐着数钱,何乐而不为……

在1122年,也就是宣和四年的时候,看到女真人已经攻陷辽国中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在盟友面前大秀肌肉的宋徽宗,仓促命童贯种师道率军15万人北上攻辽。开始了第一次的“燕京之战”。而对于大太监童贯来说,燕云十六州的辽国主力已经没了,这些被女真人吓破胆的辽人不足畏惧,只要大军一到辽军必降。

于是宋朝在没有完成战争准备的前提下分两路北进:一路由种师道率东路军趋白沟。其实名将师道是反对北伐的,所以曾经谏言不要出征,《宋史·种师道传》记载:

“今日之举,譬如盗入邻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焉,无乃不可乎?”。

一路由辛兴宗率领进趋范村。在北宋摩拳擦掌出兵的时候,这边辽人则是没有想到北宋大兄弟会在他背后来一刀子,于是乎同仇敌忾的他们在耶律大石、萧干的带领下,起兵3万余人迎战宋军。

辽人贯彻了拼命抵抗宋军,等后边过来的女真人踢我们屁股的命令。分别在两路击破了轻装和傲慢的宋军,一直打到宋军求和。宋徽宗闻宋军战败,急下诏“班师”,宋军第一次攻燕京之战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燕京之战

但还没过去多久,辽国内部也乱了,于是乎宋徽宗又认为有机可乘,这次又命童贯、蔡攸(蔡太师的长子)攻辽,以刘延庆为都统制,率军20万人,再出雄州向燕京进军。九月间,辽易州(今河北易县)知州高凤及驻守涿州的常胜军(即“怨军”)将领郭药师,率8000人投降宋朝,为宋军打开进军燕京的门户。当宋军渡过白沟进至良乡(今北京房山区)时,先头部队遭辽将萧干军阻击战败,急忙烧营撤军。

众宋军不敢前行,只能将出头鸟的锅甩给郭药师。本来投降过来的郭药师,以为投靠了大腿,但没想到原来老大这么菜,得!看老大的意思是还得自己上,谁让自己是降将呢。于此乎郭药师就建议夜袭,本来商量好了自己带人先上,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后来南宋的中兴四将之一)援军跟上,但刘延庆虽然打仗还过得去,但儿子真的是草包。刚开始郭药师也发挥大腿本色,进展还可以,但没有援军,还是败退了下来,还差点被活捉《宋史·郭药师传》记载

“药师以宋兵六千人奄至燕京,甄五臣以五千人夺迎春门,皆入城。萧妃令闭城门与宋兵巷战。药师大败,失马步走,逾城以免”

随后辽人又借势掩杀出来,一直杀到雄州城下(第一次战败也是退到这里)。一时间,宋军自相践踏,死者无数,遗弃之军资辎重达百余里,自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储存之军械装备损失殆尽。宋军第二次进攻燕京,以更大失败告终。

当然了如果是这样,自己灰溜溜的走也就完了,但是出门已经打包票的童贯看到手下这么弱鸡,也不好和宋徽宗交代啊,于是乎就出了一个馊主意——“凑钱请女真人帮自己打燕京”

于是乎他们暗中约金军攻打燕京。金国人顿时傻眼了……这是什么操作,这钱多的烧的吗?还是燕京这一批辽人太牛逼了?但女真人本着契约精神还是在十二月进攻了燕京。《金史·》记载“就只爱十二月,上伐燕京。宗望率兵七千先之”,阿骨打的二儿子完颜宗望轻易地占领了燕京。

20万大军打不下的燕京,却被宗望轻取,从此之后,金人开始重新审视宋朝,在吞并和消化完辽国之后,将爪牙伸向这位盟友。

结语

纵观这两次燕京之战,反应出来的宋朝实力,成为了压死这个朝廷的最后救命稻草,后生仔觉得,这两次燕京之战失败不外乎几个原因。

武备太差:其实这两次攻打燕京,除了种师道这一路是正经的西军,其余的都是河北的禁军和开封的中央禁军,这些军队在檀渊之盟后,就没有正经的打过仗,在宋徽宗的时候,武备很松弛。很多禁军都变成了大户人家和官员的家丁,要么打杂要么当手艺人,根本没有好好的训练。而虽然种师道是西军,但是西军更擅长于山地和防守作战,面对着比西夏人还彪悍的契丹人,在开拓地带作战也是有劣势的。

制度弊端:北宋自古以来就有“冗兵”的现象,将不识士兵,而且几次出正都是文官在旁边挑大梁拍板(第二次为蔡悠),军队向心力不够,加上相互之间派系斗争激烈。这样的军队不败还真没天理。

师出无名:其实从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以后,辽人对燕京的管理还是不错的,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在经过几代人的融合,正统的汉人已经很少,大家对于回归北宋不是很感兴趣。而且就辽国人来说,北宋做得很不仗义,你和女真人私下沟通我忍?和我兄弟联盟,你不帮我,我忍?但是你当插刀教,对不住了,就算是亡国我也要怼你!

参考资料

《宋史》《金史》

更多文章

  • 明朝时,锦衣卫遍布全国各地,他们是如何领取俸禄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锦衣卫俸禄一览表,锦衣卫小旗俸禄,明朝锦衣卫相当于什么单位

    锦衣卫的存在,极大地维护了皇权。任何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官吏军民,都在锦衣卫的惩罚范围之内,所以锦衣卫的耳目众多,可以说遍布当时的全国各地。同时这些锦衣卫也是经常在全国各地执行任务。然而在当时那个年代是没有火车汽车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的,所以出一次任务很多时候要半年一年,甚至更久。那么在那个不可能存在银

  • 朱元璋肃贪有多狠?连自己的女婿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铁腕治贪结果,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朱元璋严打贪腐却让子孙尸位素餐

    欧阳伦(1359年-1397年)进士出身,洪武十四年(1380年)娶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嫡出的安庆公主为妻,官至都尉。众所周知,朱元璋由于自己是穷苦出身,自小受尽了苦难,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为了他的子孙后代们不用再吃他曾经吃过的苦,因此,他为这些子孙后代制定了丰厚的俸禄制度,只要是他老朱家的人,也就

  • 从朱瞻基的成长历程,看教育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高炽教育朱瞻基经典语录,朱瞻基子女一览表,朱瞻基与孙若微吻戏

    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与嫡妻张氏所生的嫡长子,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初九,说起他的出生,还颇有神话色彩。据《明史·本纪第九》记载: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说的是朱瞻基出生前夕,爷爷朱棣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父亲太祖皇帝朱元璋赐了他一个大圭,并向他交代说:“传之

  • 朱元璋为何可以一统天下?看他的3步走战略,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朱元璋统一天下,朱元璋是怎么统一天下的,朱元璋为什么25年就能一统天下

    明朝的统一战争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完成的,朱元璋,字国瑞,政治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由于家里贫困从小在村里放牛,后跟随儿时伙伴汤和加入起义军,且很快得到赏识并任命当差。元末的残暴统治,中原广大地区纷纷起义,朱元璋作为起义军的首领,相继消灭汉帝吴王,统一江南后,审时度势决定率军北伐,于是召集手下,寻求

  • 建文帝削藩及“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靖难二十六功臣,建文不削藩,靖难之役建文帝

    明朝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每个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所以通常每个王爷都有一支九千人到五万七千人的部队,但也有例外,因为有北方九个王爷肩负着守护边界的重任,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

  • 大明王朝叛逆贪玩皇帝荒诞不羁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持肯定评价的人觉得他处事刚毅果决,谈笑之间,诛刘谨、平安化王叛乱和宁王叛乱,御驾亲征,打败蒙古小王子,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史书甚至还有他亲手斩杀一人的记载。持否定态度的人则认为朱厚照荒淫无度,沉溺玩乐,离经叛道,导致国力衰微,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不好的名声。其实,之所以有这么争议的评价,皆因爱玩,用一

  • 明英宗朱祁镇,三大污点显庸主气质,一大闪光点现人性光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英宗朱祁镇简介,明英宗朱祁镇有何功绩,明英宗朱祁镇历经劫难

    纵观朱祁镇的一生,要说他是一个好皇帝,恐怕谁都不信,但要说他是一位昏君,那恐怕也是不对的,应该说,他是一位污点与闪光点并存的皇帝,他人生中的三大污点令他背上了昏庸、无能、自毁长城的骂名,而他临终前的一项决定却成为了他一生中最耀眼的闪光点,尽现人性光辉。三大污点朱祁镇的三大污点,就是信错一人、打错一仗

  • 朱元璋自幼丧母,他称帝后,为何却有人专程找上门,声称是他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父母去世不久,少年朱元璋为了生存,无奈之下,只得到皇觉寺出家,当了一名小和尚,可在当时的乱世之下,天下竟没有一处是安身之所,寺中也很快揭不开锅。大家只好顶着化缘之名,外出四处行乞讨饭,朱元璋由此开始了他的乞丐生涯。自古以来,行乞讨饭一直就是最没有尊严的行当之一,不仅要受尽世人的冷眼谩骂,而且还很难讨

  • 北宋第一大文豪,却屡次被此人戏谑,可称世外第一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大文豪简历,北宋第一位出名的文豪,历史上真实的北宋文豪

    导读:宋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柳永、周彦邦等等,太多了,实在是数也数不过来啊,如果说唐朝是诗的王国,那么宋朝就是词的王国。而这些名人之间还有着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宋朝苏轼和他的小伙伴佛印那些有趣的故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

  • 朱元璋给太子找老师,老师:“不听话能打么?”朱的回答令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罚太子,朱元璋痛失太子朱标,朱元璋太子被逼跳河

    后来问鼎天下后,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后代教育十分重视,因为打小他就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认为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再重蹈覆辙。所以,朱元璋就安排自己身边的名臣将相,从小就对他的儿子开展各种教育。比如他自己就曾经以身作则,讲了自己成功的经历;大将军徐达曾经给皇子们教授军事课程;谋士刘伯温更是教给皇子们各种智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