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史书中记载的战例看唐高祖李渊的个人战斗力,敢战、勇猛、善战

从史书中记载的战例看唐高祖李渊的个人战斗力,敢战、勇猛、善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46 更新时间:2024/2/5 23:02:06

历代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属于最能打的那一批,还排在前列,他不但统军作战的能力强,个人战斗力也很强。

作战时,李世民常身先士卒,率小股精锐部队冲击敌阵,几乎所向披靡。

李世民的本事除了天生,自然还有后天的培养。

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就不缺乏文武之道的学习和锻炼,为他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李世民16岁时刚出道,在隋炀帝杨广雁门被围一役中,军事天赋和能力就显露无疑。

李世民都如此,跟他同样条件的长辈和同辈其实也不会差。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生出李世民的唐高祖李渊,其实统军能力及个人战斗力也很强。

早在李渊年轻时,就因个人射术突出,找到了人生挚爱窦氏。

当时,窦氏的父亲窦毅为女儿选夫,让人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规定射中雀目者才能入选,一大堆贵族公子来应试,结果,只有李渊“两发各中一目”

那时,隋朝还没有建立,根据史书上记载的李渊的出生时间,当时的他还不到15岁。

少时就这么厉害,有机遇的话,未必不能成为名将。

随后隋朝建立,李渊受到姨夫隋文帝杨坚及姨母独孤皇后的特别关照,虽然有做外州刺史的经历,但史书中没有他参与任何战争的记载。

等到杨广当了皇帝,他深知李渊这个表弟才干不凡,有些忌惮他,一直把他压着。

在放李渊短暂出去做过太守后,杨广就把李渊调到身边做了个专门伺候自己的官,即殿内少监.

这个官是专门管皇帝吃饭、更衣、看病,以及皇帝的出行车具、马匹,还有皇宫中的卫生打扫、装饰物品的采购、摆放等工作。

其实就是个帮杨广打杂的。

后来,杨广虽然给李渊也转了武职,让他当了卫尉少卿,可当杨广亲征高句丽时,也只让李渊搞后勤工作,为大军督运粮草。

因此,15岁前就武艺突出的李渊,一直没有展现军事才干的机会。

直到隋朝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李渊因为此前在杨广面前一直小心谨慎,“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焉”,才让杨广放心,正式放他出去。

当年,杨广北巡雁门前,为保证后方的完全,交给李渊的一项重要的剿匪任务,“命高祖往山西、河东黜陟讨捕。”

由此,李渊获得了亲临一线战场,用实战展现军事才干的机会,这一年,李渊已经49岁了。

即便岁数已近天命之年,李渊依旧神勇无比,他在剿灭山贼毋端儿一役中,亲率十余骑攻击有数千人的敌军,大败毋端儿。

《旧唐书·高祖本纪》中记载:

师次龙门,贼帅母端帅众数千薄于城下。高祖从十余骑击之,所射七十发,皆应弦而倒,贼乃大溃。

看史书中的这则记载,李渊在对敌时连射七十箭,每箭必中,这应该是运动中射出的箭,还能箭无虚发,可见李渊的骑射战斗力有多强。

仅凭此一战的战况,李渊就能落个勇猛善战的名头。

《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又给憋屈了几十年,如猛虎出山的李渊补充了两则战例。

击败毋端儿后,李渊“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

随后,李渊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率部击败过突厥,《新唐书·高祖本纪》中记载:

突厥犯塞,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击之。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虏见高祖,疑不敢战,高祖乘而击之,突厥败走。

几则战例看下来,李渊妥妥的名将种子,要是年轻时有机遇,哪会比唐朝开国后打遍北方几无敌手的李世民差?

史书中还记载了一则李渊当上太原留守后,跟李世民联手击败反隋义军魏刀儿部的战例,其中能看到李渊的求战欲望有多强。

《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

有高阳贼帅魏刀,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高祖击之,深入贼阵。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这时的李渊已经51岁了,还要亲冒矢石,且“深入贼阵”“万众之中”,他这是打仗打上瘾了。

历史上,到这个年纪,还亲自冲锋的主帅,还真是很稀少。

也是,少年时就能战,结果等到人生到了晚年,才有机会上战场,李渊是把一辈子的战斗欲望在几场战争中都充分发泄出来了。

此后,李渊起兵反隋,虽然在进军长安的路上,也还需要他亲临一线,但再也没有亲自冲锋了。

毕竟,拉起反隋大旗的李渊以后是要当皇帝的,不能再去冒一点风险,他敢上,他的儿子们和部下们也绝对不会让他上。

至于正式称帝后,李渊就更加没有机会上战场了。

就连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也只有一次亲征高句丽,且只能在后方督战,无法亲自冲锋了。

短短不到三年的军事战争生涯,已经能看出李渊的军事才能很强,个人战斗力也很强。

唐高祖李渊实实在在是一位年轻时被忽视,且被时间耽误了的“名将”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

更多文章

  • 被称:五代十国第一美女,为什么嫁给两老头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五代十国的20位美女,五代十国十大美女排名,十国第一美人照片

    五代王朝的兴衰。(后周除外)据记载,花见羞出生于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她的父亲王氏在城里开了一家副食品店。因为她的自然美,看起来比春天盛开的花更美丽。远亲和邻居给她起了个好名字,“花见羞”。虽然他出生在一个卑微的家庭,但他的父母仍然邀请老师来教他女儿诗歌、书籍、文章和音乐。花见羞聪明机智,学习能力强

  • 唐太宗与魏征君臣关系如何?不是为你好,是只有为你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魏征以直言表达肯定,太宗李世民则以虚心接纳著称,这样的互动不仅建立在以政治搭建的桥梁之上,偶尔也会穿越桥梁的缝隙。李世民的妻子文德皇后生了一位小公主,这位小公主后来差点成魏征的儿媳妇。太宗开心地请诸位大臣一起吃满月酒,这应该是流传于唐代的一种习俗,唐高宗还曾在儿孙满月时,“大赦兼赐酺三日”,除了赦免

  • 公主嫌驸马笨拒绝同居,李世民闻之笑送一物,夫妻二人当夜同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唐全能驸马,公主比武招亲李世民,怪才驸马与公主成亲

    薛万彻是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的第四子。由于出身将门,因此他自幼好武,更在随父征战的年岁里磨练出了一身好本事。眼看隋朝大厦将倾,在其父薛万雄死后,他便与兄长薛万均共同降唐,此后加入太子李建成阵营,深受其信任。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率先暴起发难,袭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一时间,太子被杀的消息四处疯传

  • 从“诏”字入手,谈谈唐朝时期,南诏的王室与官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代南诏,南诏公主赵灵儿,白族和彝族争南诏

    一、“诏”唐朝与吐蕃对云南的封号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十分密切,十三代王中,有十个受到大唐王朝的委任和册封。南诏立国初期,唐王朝封给南诏王皮罗阁的称号是“云南王”。异牟寻重新附唐后,唐王朝册封他为“南诏王”,并赐予“贞元册南诏印”金印。唐王朝曾多次向南诏派遣过常设官职——册封使臣。近年,唐代长安城大明宫遗

  • 唐朝公主远嫁吐蕃,为两国邦交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还广为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与吐蕃和亲的公主,唐朝吐蕃故事,唐朝为何不在全盛时灭掉吐蕃

    文成公主(625-680),唐朝皇室远枝,任城王李道宗之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在吐蕃被尊称甲木萨汉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来自今尼泊尔)。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

  • 《唐朝诡事录》哪个案件令你印象最深?我觉得这个故事荒唐又讽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诡事录9个故事,唐朝诡事录最诡异的案子,唐朝诡事录讲的是哪一年的历史

    继续《唐朝诡事录》的剧评。上文谈完了甘棠驿怪谈,此文会聊聊石桥图案。下笔之前,叶秋臣在网上看了一些评论。好多人都表示对石桥图这个故事印象最深,看完大结局后还忍不住回想。一来是部分镜头的确拍得比较恐怖,属于手指缝观看的类型;二来是震惊于凶手的真实身份,竟以如此的乌龙杀害了这么多无辜的人,只为了满足一己

  • 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贵妃秘史杨贵妃怀孕挺着大肚子,关于杨贵妃的历史资料,杨贵妃秘史杨贵妃怀孕生子

    诸如武则天,虽为一介女流之辈,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到了皇帝身边,极尽恩宠之下逐渐掌握了大权,甚至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名垂千古。当然,也有一些女性也并不被世人所理解例如引得吴三桂临阵倒戈的“陈圆圆”,虽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举动充满男子气概,但是陈圆圆也因此被称为是“红

  • 李世民的斩草除根,李渊的一语成谶,谁都逃不过家门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对待晚年的李渊,李世民和李渊谁功劳大,李世民和李渊

    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成家后又讲给了我们的子女。而当“为什么”被摆到我们面前时,一场腥风血雨便悄悄袭来。平定乱世一统天下的隋朝随着荒淫无度的隋炀帝一同被拽下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便是至今仍被全世界传颂的“东土大唐”。唐高祖李渊,一位晋阳起兵入

  • 二刷唐朝诡事录:最不起眼的他背景才是最强大的,扫地僧般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斐济济上台时,一脸的粗鲁,衣衫褴褛,看到苏无名的时候,似乎有应激反应,说苏无名没有活着。就因为他闻到了苏无名身上的返魂香。他就像苏无名一样,精致,却会照顾臭臭的钟朗。他拿了中浪江的钱,给他买了一把威力强大的兵器,送给了他。后一种武器多次救了陆凌风。费济世破烂不堪的样子,给他增添了不少存在感,不容忽视

  • 隋文帝杨坚长得有多丑?亲生母亲被他吓到,陈后主连画像都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文帝杨坚详细资料,杨坚画像,历史上杨坚的画像

    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古今以来,不乏相貌平平甚至十分丑陋,但最终功成名就之人。可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千古一帝杨坚就是这样之人。杨坚,鲜卑姓氏为普六茹坚,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史称隋文帝。其母为独孤皇后,其父为杨忠,是北周名将之一。在位之时,开创“开皇之治”伟绩,是我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