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受世人敬仰的好官,却因为他的败家儿子被人砸了生祠。狄仁杰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狄光嗣,任户部郎中。二儿子叫狄光远,任州司马。三儿子叫狄光昭,任员外郎。三儿子后来为避讳改其名为狄景晖。
狄仁杰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虽然不像父亲那样精明能干,但也是恪尽职守,谨遵父亲的教诲。在任上是兢兢业业,为百姓谋福利。且为官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他的三儿子狄景晖就有些混账了。这家伙贪婪自私,平时骄横跋扈,仗着自己是狄仁杰的儿子四处为非作歹。简直就是唐朝的“高衙内”。
狄景晖刚开始上任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的,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可随着自己官位的提升,父亲又是朝中重臣,他贪婪暴虐的本性就流露出来了。所谓近墨者黑,整天和一帮二世祖混到一起想也不可能好到哪去。
狄仁杰在魏州做刺史的时候,因为一心为民,政绩显著,老百姓给他修建了生祠。后来狄景晖也到了魏州任职,但是他却一点没有乃父之风。狄景晖为人贪婪残暴,经常鱼肉百姓,老百姓对他是深恶痛绝。为了报复他就将之前给狄仁杰修的生祠也砸毁了。
《旧唐书》中这样写道:“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
后来狄仁杰知道了狄景晖在魏州的所作所为,他毫不犹豫的上书罢免了狄景晖的官职,并且停止了他的俸禄。这期间有不少大臣替狄景晖求情,让他给景晖一个改错的机会。而狄景晖也跪在狄仁杰面前痛哭流涕,表明自己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但狄仁杰不为所动,坚持要贬他官职,并语重心长地跟他说:“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