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逸闻轶事:此人一语道出朱元璋未来,却因猜忌不得善终

逸闻轶事:此人一语道出朱元璋未来,却因猜忌不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90 更新时间:2024/1/23 22:11:00

但世事无,这种情况不是必然的。明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曾有人给明太祖朱元璋算命,并一语道出其未来,但在卦相应验后,相士却没有落得好下场。

朱元璋出身卑微众人皆知,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个人能诞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并不能由自己选择。朱元璋家中兄弟姐妹共六人,而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又是个最低等的佃农,因此整个家庭的收入来源稀少,生活极其困难。

也因此朱元璋从小就很懂事,八岁时就在地主家放牛,以此补贴家用。但这个脆弱的家庭,在一场突发旱灾和瘟疫下变得支离破碎,而朱元璋也成了孤家寡人。

也许是这些困苦的经历,让朱元璋形成了坚韧的性格,并敢于反抗命运的不公,也因此有了后来参军起义的故事。朱元璋加入义军后,凭借精明强干、身先士卒,很快地在义军中有了一定地位,也有了自己的“革命”伙伴,并有独自招募军兵的权力。

在一次回乡招募兵员的时候,朱元璋巧遇相士刘日新,并且听说他相术极高,在当地有些名气,而朱元璋作为古人,对相术也是认同的,于是有了试一试的想法。

朱元璋带上伙伴,一同找刘日新算命,而刘日新则回道:“占星卜卦,生辰八字,手相面相,你们要看哪些?”

朱元璋则答道:“我对这方面不懂,先生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相,不需要有什么顾忌。”

刘日新听得此话,又看朱元璋是能做主,于是便从头到尾,把所有人都相了一圈后,先对朱元璋的兄弟们说:“你们命中显贵,自有机缘,封侯拜相不是梦!”

朱元璋原本对刘日新还存有几分敬意,但听到这里有了些怒意,因为此人现在看着不像高人,说的话太不值钱。朱元璋心想,封侯拜相就真的这么容易吗?

于是朱元璋便想看看刘日新,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于是问道:“那我又是什么命理?”

却不想刘日新面露难色沉默不语,犹豫半天才说了句:“将军命中有极贵之相,不可说也。”

朱元璋听后气急,因为刘日新总是说些,是似而非玄玄乎乎的词语,比如说极富、极贵的词,却又不说富在哪里,贵在哪里,以后大概担任什么官职。

刘日新见朱元璋有恼怒之色,又怕被怪罪,于是连忙使了个眼神,好在朱元璋领悟到意思,屏去左右。刘日新见左右无人后,提笔写了一句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

朱元璋原本怒极,看到这句话后,心中突然有了几分窃喜,但因为对刘日新印象不好,因此半信半疑。然而朱元璋又细细一想,这相士连说都不敢说出口,应当是有几分可信的。

朱元璋虽然只信一半,但也将这话牢牢记在心底,而心态也跟着有所改变。也许正因为这种改变,朱元璋心中的目标不一样了,才会从一介草民成为开国皇帝。

朱元璋取得天下后,想起当年那位相士,心中感慨不已。洪武四年,朱元璋有了闲暇,于是将刘日新召到京城,赏他个富贵荣华。却不想刘日新摇摇头,一言拒绝了朱元璋的好意,并说明他不需荣华富贵,此生只想云游天下。

朱元璋一听,哈哈大笑,说此事好办,紧接着大手一挥,写下:“江南一老叟,腹内罗星斗。许朕作君,果应神仙口。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持此一握扇,横行天下走。”

写完后,朱元璋盖上印玺,并说道:“你凭此物,足以行走天下无阻!”

十二年后的某一天,刘日新突然心血来潮,于是掐指一算,发现自己竟然命中注定不得善终。刘日新只好先回家交代后事,之后循着冥冥中的感应来到南京。

此时恰逢大将军蓝玉自云南回京,听闻刘日新在南京便找上门来,请求刘日新务必给他算上一卦。刘日新不知如想的,原本不再为人算卦的他,竟然同意了此事。

算完之后,刘日新说道:“将军的将星在梁地,此次回朝后会被封为梁国公,只是受封七日内必有一险,到时我与你应当是一样的结局。”

蓝玉听得迷迷糊糊,因此不懂其中关窍,所以没把此话放在心上。蓝玉受封那天,穿着一身红袍站在西边,恰逢太阳照在他的身上,将灿烂的阳光反射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难以视物,心中因此不快,并对身边之人说道:“蓝玉不仅让番邦人畏惧,连朕都感觉胆寒。”

此言正好被张尚书听到,而张尚书又与蓝玉有仇,于是说了句谗言:“此人在陛下面前不算什么,但少主却未必能压得住此人,还请陛下明鉴!”

各种巧合下,朱元璋对蓝玉有了杀心,于是以“谋反”的罪名将蓝玉诛杀。此时距离蓝玉受封正好七天,因此蓝玉在受刑前感慨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朱元璋听后就留意上了,在派人打听后才知道,原来当初给自己算命的相士来京城了,他还给蓝玉算了一卦,于是立马派人把相士捉来问话。

朱元璋问道:“你是否给蓝玉算过命?”——刘日新回道:“的确算过。”

朱元璋说道:“你不该再给他们算的,事到如今,你不如算算自己何时殒命?”

刘日新说道:“我早已知晓,今日罢了。”——刘日新说完此话,闭口不言,朱元璋见此心领神会,双方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命人将其诛杀。

刘日新的确不愧是“神算子”,所算之事都一一应验,但相术再高也改变不了命运。并且占星卜算之道,最是容易引来权贵猜忌,刘日新有如此下场,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当然,此事出自四库全书《金华府志》,算不得正史,当故事一听即可。

更多文章

  • 梁山好汉能大吃牛肉要还感谢宋徽宗:林冲那把宝刀,可以换三十二点五吨牛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林冲宝刀,梁山林冲个人简介,杨志与林冲的宝刀

    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道理,因为在古代禁止私自屠宰耕牛,真是写进律条的。但是上有律条,下有办法,且不说其他朝代如何,我们细看宋朝史料就会知道,梁山好汉吃牛肉根本就不犯法:宋朝有一个奇葩规定,让牛肉变得物美价廉,正好让收入不高的江湖人物大快朵颐。读者诸君可能想象不到:宋朝的牛肉是限价的,有些牛肉,每斤不得

  • 修城墙不结实怎么办?朱元璋:给每块砖上刻名,造就世界最牛质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建城墙图片,朱元璋造城墙刻名字,朱元璋修城墙的目的和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上是诞生了几百位皇帝,有一些皇帝是出了名的狠,也就手我们常说的铁腕皇帝,比如说雍正,朱元璋等皇帝。而这些皇帝的严格也是收到了成效,比如说在朱元璋统治的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很快,社会也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朱元璋的这种狠,其实和朱元璋的经历有关。大家知道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从小就给地主放

  • 靖康之耻:耻辱到哪种程度?皇帝被逼行“牵羊礼”,皇后羞愤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靖康三耻,宋徽宗宋钦宗牵羊视频,靖康耻中的韦贤妃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国学大师,研究红楼梦最权威的学者周汝昌,曾经在讲水浒传的时候,就表达了一个观点,他说水浒传中的造反者,反的其实是贪官污吏,而不是皇帝。说到那个时候的皇帝,就是牵扯到靖康之耻的宋徽宗。靖康之耻指的是两个皇帝被俘到了金国之后,所受的那些屈辱,这两个皇帝除了宋徽宗,还有他的儿子宋钦宗。搞艺术的人,更多

  • 郑和七次下西洋,不是为了找长生不老药,而是为了这种海洋生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和下西洋的真实原因,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及影响,关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信息

    这要从远古时期说起,传说猿猴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但是地质不稳定,地理产生变化,猿猴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生存在陆地上,一部分生存在水里慢慢变成了鱼类,这期间两种生物一直和平共存,航海业的兴盛使人类的文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郑和出场了,明朝时期,由于战争原因他成了一个太监,进了朱棣的府中,跟随燕王左右,

  • 道衍帮朱棣造反成功后,为何又回去当了和尚?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道衍与朱棣,朱棣第一次见道衍和尚,道衍与朱棣的关系怎么样

    道衍14岁出家当和尚,不过之后多年都没有任何建树,直到有一次他出游遇见了一位道士袁珙,他给道衍算了一命,然后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如果是平常人,听到这些话估计要跳起来打他,没想到,道衍听后却非常高兴,奇人果然是奇人。马皇后去世后,朱元

  • 这个锦衣卫坐到三公三孤,当庭打死大臣,扳倒首辅,最后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锦衣卫首辅是什么人,锦衣卫指挥使首辅,被文官打死的锦衣卫

    陆炳是个官二代,后来袭受了父亲陆松的爵位。而且他的母亲又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乳母,从小就能够和母亲一起出入宫中,跟嘉靖皇帝是很好的玩伴。后来嘉靖皇帝到南方巡视,半夜里行宫起火,陆炳背着嘉靖从火堆里脱离危险。于是嘉靖对陆炳极为宠信。很多大臣们都容易在得到皇帝的宠信之后飞扬跋扈起来,但是陆炳却偏偏不这样。

  • 魏忠贤集团毁灭的真正原因?不仅是崇祯,更是他得罪过的这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621年,一个改变大明朝历史的年份,明熹宗这年到了年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后,从河南开封出发,一个叫张嫣的十五岁女孩就这样被送进了宫里,很快因为出众的美貌“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被选为皇后,而当时无比强大的魏忠贤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他最终就被这个女人毁了。张嫣独立且刚毅的性格

  • 马未都:司马光砸缸假的,宋朝没大缸!学者:这个成语也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未都司马光辩论,马未都司马光砸缸故事是假的,马未都点评司马光砸缸

    故事就是这样,我们从小就听,也没有人怀疑过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一次节目录制过程中,马未都讲到,这个故事其实是假的,因为在如今全国的文物系统中,我们没有发现一个宋朝时期的大缸——能淹人的大缸口径应在一米左右。马未都说,我们有证据表明,宋朝的人是没有能力烧出这么大的缸的,这个技术一直到宋朝之后才被完

  •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登上帝位,那他是如何对待年仅24岁的嫂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死时赵光义不在身边,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做了什么,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有关系吗

    宋家在当时算是名闻望族,宋氏的母亲为义宁公主,因而宋氏从小就经常出入宫廷,赵匡胤成立宋朝后,宋氏的父亲被任命为华州节度使,16岁时宋氏随母亲前往皇宫给赵匡胤贺长春节,因而进入到赵匡胤的眼里,第二年,宋氏便应召进入皇宫,当上了赵匡胤的第三任妻子,也成为了赵匡胤的第三位皇后,当时她才17岁,与赵匡胤相差

  • 这名明朝官员先投降李自成,后投降大清,最后却在康熙十年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灭亡史里,出了很多可歌可泣之人,当然也有不少专门祸害明朝的人。而这里面也有的是两者兼顾,比如说杨嗣昌,他由于政见不和直接迫害逼死了卢象升,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忽视他为了挽救明朝而付出的那么多努力,甚至最后以身殉国的悲壮。还有如吴三桂,虽然他引清兵入关,虽然他杀了永历帝,但也不能抹杀他抗击清军拒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