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通鉴的职场权谋:从郭威和王峻这对错位君臣看韩非子八奸之威强

通鉴的职场权谋:从郭威和王峻这对错位君臣看韩非子八奸之威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717 更新时间:2024/2/1 10:41:29

[var1]

韩非子在《八奸》中分析了人臣弄权作奸,以至失控架空君主的路径和方法有八种:一是同床,二是在旁,三是父兄,四是养殃,五是民萌,六是流行,七是威强,八是四方。

其中第七条威强,韩非子认为:国君只所以有“威强”的原因在于能够为臣下百姓谋福利,并用强制力震慑异己为分子,这点如果被臣下窃取,就被称为威强。

人臣威强典型的就是田氏代齐,田氏渐进性地架空国君,最终取而代之,另外后周郭威王峻这对错位君臣中,王峻也符合威强。

王峻在后周建立过程中发挥了巨功至伟作用,但他居功自傲,排斥异己,连皇帝郭威,最终为郭威收拾。

我们来看看王峻跌宕人生。

1 音乐家王峻曲折起家路

王峻(902年-953年)河南安阳人,五代后周大臣和音乐家,乐营使王丰之子。

受父亲王丰影响,王峻善于唱歌,受到节度使张筠赏识。

张筠设宴招待赵岩,王峻唱歌助兴,得到赵岩喜欢,王峻转投赵岩。

后梁灭亡,王峻投靠后唐的三司使张延朗。

后唐灭亡,王峻改投刘知远。

王峻之前投靠的主人都将王峻视为优伶般的存在,追随刘知远后,王峻命运出现重大转折。刘知远称帝后,王峻从客将窜升至宣徽北院使,成为手握军权的重臣。

《新五代史·王峻传》:峻为客将。高祖即位,拜峻客省使。汉遣郭从义讨赵思绾,以峻监其军。累迁宣徽北院使。

2王峻为后周立首功

在后周建立过程,王峻主要功绩有三个。

一是鼎助郭威黄袍加身

948年20岁的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不愿受权臣控制,950年刘承祐一举诛杀杨邻、史弘肇和王章三位辅政大臣,950年3月刘承祐派郭崇诛杀镇守邺城的大将郭威和监军王峻,派李弘义诛杀王殷,事情败漏,王峻便和郭威一起谋划兵变,杀回首都,控制政权,立刘赟为帝。

随后郭威假借契丹入侵领兵出京,途经澶州时,再次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太后授为“监国”,夺取国政,951年3月5日,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在此过程中,王峻在京城则配合郭威,派出郭崇和马铎分赴宋州和许州,以防意外,使郭威领兵顺利地到达京城控制局势。

二是败刘旻解晋州之围

王峻采用避敌之锐乘弊败之的策略,轻易打败刘旻解了晋州之围,在此过程中王峻远见卓识地提醒慕容彦超会反叛。

三是讨伐慕容彦超立大功

慕容彦超真如王峻判断那样在兖州反叛,952年,郭威派曹英和向训去镇压未果,王峻想领兵去讨伐未被同意,952年3月,郭威亲征,王峻也随同出征,他率领的部队率先在南城攻入,又为破慕容彦超立下大功。《新五代史·王峻传》:从讨慕容彦超,为随驾都部署,率众先登。

3王峻脑白的作伤路

王峻没有在功成后身退,反而骄傲自大,在做伤的路上越走越远。

一是王峻弄权威逼欺君

951年3月

《资治通鉴·后周纪一》

【原文】枢密使王峻,性轻躁,多计数,好权利,喜人附己,自以天下为己任。每言事,帝从之则喜,或时未允,辄愠怼,往往发不逊语。帝以其故旧,且有佐命功,又素知其为人,每优容之。峻年长于帝,帝即位,犹以兄呼之,或称其字,峻以是益骄。副使郑仁诲、皇城使向训、恩州团练使李重进,皆帝在籓镇时腹心将佐也,帝即位,稍稍进用。峻心嫉之,累表称疾,求解机务,以诇帝意。帝屡遣左右敦谕,峻对使者辞气亢厉。又遗诸道节度使书求保证,诸道各献其书,帝惊骇久之,复遣左右慰勉,令视事,且曰:“卿倘不来,朕且自往。”犹不至。帝知枢密直学士陈观与峻亲善,令往谕指,观曰:“陛下但声言临幸其第,严驾以待之,峻必不敢不来。”从之。秋,七月,戊子,峻入朝,帝慰劳令视事。重进,沧州人,其母即帝妹福庆长公主也。

【译文】枢密使王峻性情轻浮急躁,善于算计,贪图权利,喜欢人家奉承自己。自负得认为治理天下的重任只有自己才能承担。他经常谈论政事,后周太祖听从他就高兴,有时不同意,就怨恨,往往出言不逊;太祖念其元老旧臣,并且有辅佐创立帝业的功劳,又一向深知他的为人,常常宽容原谅他。王峻年纪比太祖大,太祖即位,仍然对王峻以兄相称,或者称他的字,王峻因此愈加骄横。枢密副使郑仁诲、皇城使向训、恩州团练使李重进,都是太祖在藩镇时的心腹将佐,太祖即位,逐渐提拔起用他们。王峻心中妒嫉,便多次上表称说有病,请求解除政务,以此试探太祖的意思。太祖屡次派遣左右侍者敦促劝慰,王峻回答使者的言词意气非常激烈厉害,同时给各道节度使去信寻求保举证书;各道分别进献保举王峻的书信,后周太祖阅后惊骇很久,又派左右侍者慰问劝勉,让他治理政事,并且说:“爱卿倘若不来,朕将亲自前往。”王峻仍然不到朝廷。太祖知道枢密直学士陈观与王峻亲密友善,便令他前去宣谕旨意,陈观说:“陛下只须扬言要亲自驾临他的家,王峻必定不敢不来。”春季,七月戊子(疑误),王峻上朝,太祖慰劳他并让他处理政事。李重进是沧州人,他母亲就是太祖的妹妹福庆长公主。

作为臣下,需要君主处处迁就,皇帝想用下几个人,王峻就嫉妒要挟。

二是王峻干涉郭威家事,凌欺储君

952年3月

《资治通鉴·后周纪一》

【原文】帝以河决为忧,王峻请自往行视,许之。镇宁节度使荣屡求入朝,峻忌其英烈,每沮止之。闰月,荣复求入朝,会峻在河上,帝乃许之。

【译文】后周太祖为黄河决口而忧愁,王峻自己请求前往巡视,后周太祖准许。镇宁节度使郭荣屡次请求进京入朝,王峻忌恨他英武勇烈,经常阻挠。闰月,郭荣又请求进京入朝,正好王峻外出在黄河边上,太祖就答应了。

三是王峻揽权集职

952年3月

《资治通鉴·后周纪一》

【原文】王峻固求领籓镇,帝不得已,壬寅,以峻兼平卢节度使。

【译文】王峻再三请求兼领藩镇,后周太祖不得已,任命王峻兼任平卢节度使。

这样王峻集枢密使、宰相和节度使于一身。

四是王峻直接要求更换宰相

952年3月

《资治通鉴·后周纪一》

【原文】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晚节益狂躁,奏请以端明殿学士颜衎、枢密直学士陈观代范质、李谷为相,帝曰:“进退宰辅,不可仓猝,俟朕更思之。”峻力论列,语浸不逊,日向中,帝尚未食,峻争之不已。帝曰:“今方寒食,俟假开,如卿所奏。”峻乃退。

【译文】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晚年性情益发狂妄急躁,奏请任用端明殿学士颜、枢密直学士陈观取代范质、李为宰相,后周太祖说:“调换宰相,不可仓促行事,待朕再考虑一番。”王峻极力陈述己见,言语愈来愈不恭敬。太阳已近正中,太祖还未进食,王峻争执没个完,太祖说:“如今正是寒食节,等待休假结束,就照爱卿所奏办理。”王峻这才退下。

王峻太膨胀了,想按自己意思更换朝廷两位宰相,不依不饶。

五是王峻对标皇帝求享受

王峻是典型双标,自己居处富丽堂皇,郭威建个小殿,王峻跑去指责,被郭威说得哑口无言。《新五代史·王峻传》:峻于枢密院起厅事,极其华侈,邀太祖临幸,赐予甚厚。太祖于内园起一小殿,峻辄奏曰:“宫室已多,何用此为?”太祖曰:“枢密院屋不少,卿亦何必有作?”峻惭不能对。

王峻直接拿国库库绫万匹,把国库当自个家的,《新五代史·王峻传》:又请借左藏库绫万匹,太祖皆勉从之。

六是郭威忍无可忍最终收拾王峻

952年3月

《资治通鉴·后周纪一》

癸亥,帝函召宰相、枢密使入,幽峻于别所。帝见冯道等,泣曰:“王峻陵朕太甚,欲尽逐大臣,翦朕羽翼。朕惟一子,专务间阻,暂令诣阙,已怀怨望。岂有身典枢机,复兼宰相,又求重镇!观其志趣,殊未盈厌。无君如此,谁则堪之!”甲子,贬峻商州司马,制辞略曰:“肉视群后,孩抚朕躬。”帝虑鄴都留守王殷不自安,命殷子尚食使承诲诣殷,谕以峻得罪之状。峻至商州,得腹疾,帝犹愍之,命其妻往视之,未几而卒。

癸亥(十三日),后周太祖紧急召见宰相、枢密使入朝,将王峻软禁在别的地方。太祖见到冯道等人,流下眼泪说:“王峻欺朕太甚,想将大臣全部驱逐,翦除朕的左膀右臂。朕只有一子,王峻却专门设置障碍,临时让他进京入朝,王峻得知便已满腔怨恨。况且岂有一身既主持枢密院,又兼任宰相,还要求遥领新的藩镇的道理!观察他的志向意趣,永无满足。目中无君如此,谁能忍受!”甲子(十四日),贬谪王峻为商州司马,制书之辞大略说:“视群臣如案板上的肉,待朕身似几岁孩童。”太祖顾虑邺都留守王殷会自感不安,命王殷儿子尚食使王承诲前往王殷处,告知王峻获罪的情况。王峻到达商州,得了腹泄病,太祖仍然可怜他,命他的女子前往探视,王峻不久便离去了。

《左传·成公·成公二年》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咱们前面有文专一讨论了李嗣源和安重诲这对错位君臣,今天又讨论了郭威和王峻这对错位君臣,安重诲和王峻都是从名和器两方面试图蚕食作为君主的权力,破新其权力基础,这两对君臣的区别在于,李嗣源和安重诲是这对君臣两人都模糊了君臣界限,一方在迁就,一方贪得无厌,二人形成一定时期的共治局面,这破新腐蚀了李嗣源的执政基础,此为后唐短命的一个新的原因。

郭威和王峻这对君臣,虽然同样是一方在迁就,一方贪得无厌,持续时间非常短,但郭威的防范无处不在,郭威其实在给予纵容的同时,也在积累清除王峻的条件和借口,有点“欲让其灭亡,先让其狂”的意味,如果王峻不是在作伤,郭威收拾王峻则缺乏道义的高度,毕竟王峻功劳太大了。

同样的威逼强臣,明君和暗主处理手法的差别可见一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谋士从楚国入手,离间楚国和秦国的联系,糊弄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楚国联合攻打魏国,围困魏国的皮氏。魏国进入窘境。战争是地方和人民的灾难,却是谋士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有人为魏国对楚怀王说:“秦国、楚国如果战胜了魏国,魏襄王畏惧被灭国,必定要与秦国联合,您为什么不背弃秦国而与魏国联合呢?魏王欣喜,必定会把太子送到楚国做人质。秦国畏惧失去楚国这个盟友,必定向您献上

  • 战国第一谋臣颜率,是如何玩弄齐秦两诸侯于股掌之间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颜率是《战国策》中记载的第一位谋士,在东周王室面临秦军压境索要九鼎的情形下,为周君出谋划策,两次出使齐国,保全九鼎安全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把齐秦两个大国玩弄于股掌之间,可谓大神级的人物。九鼎是天子象征,在礼崩乐新的战国时期,有实力的诸侯国谁都想称王称霸。秦国觊觎天下也不是一天

  • 吕不韦一介商人,怎么成为秦国丞相的?编撰《吕氏春秋》有何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您喜欢该作品,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赞加关注!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吕不韦长期以来受到了众多的负面评价,形象被严重扭曲,直到近现代以来,随着学者们研究的深入,附在吕不韦身上的积垢才逐渐被清除,拟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吕不韦,尽量还原其本来面目。[var1]吕不韦以商人的身份进行政治投机,一跃成为秦相

  • 三国武将中,有哪些人是被自己的部下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张飞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六月,刘备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因为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刘备常常告诫张飞:“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果然,张飞临出兵前,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

  • 秦国的诸侯名分是怎样得来的(王根权著武圣王翦传连载21)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秦仲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叫庄公。因伐戎取胜,宣王“复予秦仲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周宣王召见庄公兄弟五人,交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他们继续讨伐西戎。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兄弟击败西戎,周宣王封庄公为西垂大夫,封大骆犬丘(今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庄公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叫世父。世父说

  • 三国:一龙分二虎,刘备的武力到底有多高呢?你看刘备用了啥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二弟刘备军师,三国正史刘备武力排名,刘备妻子恨刘备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下,刘备如果没有当上主公的话,他也算是战场上的一员猛将。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刘备就经常带领士兵上战场。后来,刘备一箭就射死了黄巾将领孙仲。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刘备不仅是臂力惊人,而且,刘备的箭法也不赖。因为刘备是主公的关系,刘备后来就很少亲自带兵冲锋了。世人都以为刘备只会哭鼻子,其实刘备

  • 诸葛亮去世后,此人除掉魏延,最终却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具体来说,杨仪一开始是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也即他一开始为曹魏一方效力。当然,在曹魏阵营的时候,杨仪没有得到重用。后来,杨仪离开曹魏,投奔到关羽旗下,被提拔为功曹。紧接着,关羽派遣杨仪去蜀汉都城成都,在和刘备一番交谈后,杨仪得到了刘备的器重和赞赏,被提拔为尚书。不过,杨仪因为和尚书令刘巴不和,被调任

  • 秦始皇为什么要赶走吕不韦?吕不韦最后离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本来是个做买卖的商人,仗着曾经帮助赢政的父亲当上国君,被封为相国,掌握了秦国的大权。赢政当上国君以后,对吕不韦很尊重,叫他“仲父”(相当于叔父)。秦国的大事,都是吕不韦说了算,他也根本不把赢政放在眼里。吕不韦有很大一块封地养了一万多亲兵,没人敢惹他。赢政一天天地长大了,对吕不韦渐渐不满起来。吕

  • 统一六国的为什么是秦国?而不是别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您喜欢该作品,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赞加关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诸子学术的发轫期一、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和发展社会经济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引发了政治结构的动荡,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的内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各国的卿大夫在经济、政治变化中,也在觊觎地方政权。战国初

  • 刘备在投靠他人时,为什么能以主公的姿态独立着,而其他人就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94年,刘备意外接替陶谦成为徐州牧,正式成为一方诸侯。要知道两年前,曹操才获得兖州;刘表也才因为李傕等人为乱,刚刚成为荆州牧;同年,刘璋继承益州牧;明年,孙策才重新占据江东割据。从189年董卓作乱,诸侯各自开始割据一方算起,刘备自己算是成名非常早的顶尖诸侯了。刘备有名气,为人仁义、得人心。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