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隐忍宽容?没有大智慧?清平乐里的宋仁宗在历史上是一个好皇帝吗

隐忍宽容?没有大智慧?清平乐里的宋仁宗在历史上是一个好皇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75 更新时间:2024/1/31 11:55:01

01 遵从文治天下的祖训

宋朝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到宋少帝赵伟,于崖山海战中投海自尽,这个朝代一共历时319年。宋徽宗时发生金国入侵,导致半壁江山沦丧的靖康之难,宋朝从汴梁迁都临安,以这一事情为标志,以往的历史称为北宋,其后称为南宋。

宋朝是一个崇尚文化的年代。提到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我们多半会想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典故。据说,赵匡胤在太庙里立下誓碑留下祖训,命子孙为皇帝者,要优待前朝宗室之后裔,且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否则天必讨灭之。

宋朝皇帝们也始终对文人优待有加,也正是宋朝不杀士大夫的传统,让宋朝的台谏机构也就是今天的检察机构发挥着极其新的的作用,成为了制衡相权和军权新的的一股力量。

02 背诵默写天团诞生

这种善待知识分子的地方文化传统影响了宋朝几百年。在宋仁宗时期尤为突出。赵祯是一个低调的皇帝,他性格温和宽厚,极其自律,崇尚节俭。嘉佑是宋仁宗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宋代的制度和社会风气在嘉佑年间达到时尚。

赵祯是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的朝堂上,诞生了一个星光熠熠的文化团队,被现在的网友们称之为"背诵默写天团",包括开展庆历新政的范仲淹,编修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文坛明珠三苏(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还有欧阳修,晏殊等人。

这些人既是文学家又是政治家,这种双重身份,在宋朝很常见,但在其他朝代很少见。另外,老百姓最爱的包青天包拯也出自这个时期。所以,提拔他们的皇帝赵祯功不可没。

宋朝的理想政治模式,虚君实相,天子御史大夫共治天下,在仁宗皇帝这里被贯彻得最好。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记住了那些群星璀璨的名臣,却对赵祯不熟悉的原因。

03 经济发展计划三大发明

在经济领域,北宋时期手工业蓬勃发展,也计划了手工业技术的革新。我们历史上的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其他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罗盘都出现在仁宗时代。

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城市商贸经济和海外贸易的进一步繁荣,我们历史上最早的纸币货币交子也出现在这个时期。

交子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发行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交子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新的发明,是我们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国外(1692年)、国外(1716年)等西方地方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赵祯作为一代君主给地方带来的发展不言而喻。然而,仁宗时代也存在许多弊端。

04 名臣极多,然而变化失败

宋神宗时期科举的一道试题是问:像宋仁宗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治理天下的方式,真的好么?

这也就是说赵祯这个老好人在他能看到的、听到的、管到的范围内,尽量让大家都开心。做人嘛,最新的的就是开心。当他看到问题时,也有想解决的意愿,但是不够积极。比如,庆历新政一推行,他发现朝堂上很多人不开心,为了让大家心情好起来,新政就没有推行下去了。

宋仁宗在位40多年,亲政30年,在他的时期文坛璀璨群星闪耀,地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北宋三冗问题基本就是在他这一朝凸显出来的。

虽然北宋时期名臣大量集中于他治下的几十年间:王曾吕夷简、曹利用、张士逊宋庠、宋绶、陈饶佐、范仲淹、韩琦富弼等等,但是地方的三冗问题却正是自仁宗朝而不可收拾。

宋代养兵花费巨大,作战能力并不能算理想。司马光则直接指责,仁宗中期为了应对西夏和辽国的军事压力,大举募兵,结果军队规模虽然扩大,但却多而不精,战斗力反而下降。

财政入不敷出,主要原因冗兵冗官祭祀费,僧侣费等。

赵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用范仲淹意欲开展变化。范仲淹提出减省冗兵,量入为出,修武备和发展农业,最终达到强兵节财的目的。同时提出革滥赏,省冗官等一系列变化措施。然而,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刚起步,他本人就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宋仁宗看到有人不高兴了,也就没有坚持下去,问题一直拖到了宋神宗时代。

差役法是当时农业社会发展一个拖后腿的新规。宋仁宗晚年有1100万户,应役农民48万人。这些壮劳动力没在地里做农活,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

仁宗,英宗都想过对田赋变化,没成功。积贫积弱的状况日益加重,一部分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希望可以彻底变化。这是王安石变法前的状况。

对种种弊端进行变化这件事即使明知道会得罪人,后来宋神宗还是去做了。宋仁宗却只是听过就算了。这一点,可以明显看出赵祯的执政倾向,在官僚阶级和百姓之间,他选择讨好官僚来维持现状。

执政四十多年,人才不可谓不盛,但军兵多于前代而仅能守土,财赋倍于过往仍入敷不出。变化创新没有能力让其顺利开展。所以说,宋仁宗没有大智慧。

05 对身边人乐施,对宋朝军民不够大方

但另一方面,宋朝军民却没从仁宗的慷慨中得到什么好处,几十年后宋神宗特意提到仁宗时对宋夏战争中流血功臣的人赏赐太薄,受重伤也只给2000钱实在太过分了。"庆历中,西方用兵,刘平、葛怀敏失律,士卒伤伤数万,方赠官,超绝推恩,子孙至及二十人者;士卒用命被重伤才得钱二千,何其薄也!结语

仁宗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是个好人。他对身边人宽容厚道,使他在任期,文人名臣辈出,经济有所发展。但他也有普通人的弱点,就是缺乏大局观,推行变化时意志不够坚定,对于为宋作战的普通军民奖励不够厚道。所以,作为皇帝来说,宋仁宗赵祯可算是一个没有大智慧的守成之君。

欢迎关注“赏心阅目”,和你一起发现不一样的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独一份!康熙封他首辅送皇帝冠服,奖励他怒怼多尔衮鳌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超亲王冠服,康熙平定天下的三个人,清初的冠服

    1巴泰名字像个满人,其实是辽东汉人,姓金,隶属汉军镶蓝旗。他很早就追随皇太极,做二等侍卫。后金天聪五年(明崇祯四年,1631年),皇太极率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即与祖大寿的那一战。明朝太傅兼兵部尚书孙承宗赶赴锦州,派遣祖大寿的妹夫、总兵吴襄等前往救援。清军迎战,佐领尼雅汉(纳兰明珠的父亲)中

  • 猪腰麻脸?揭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相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位皇帝的一生真的可谓是十分传奇,他一生有过很多“职业”,至今他的身上还存在着很多谜团。朱元璋是猪腰子麻脸吗?朱元璋童年是孩儿王吗?朱元璋是怎样进入佛门的?朱元璋怎样与马姑巧结良缘?朱元璋残暴无人性?这些问题在一套给孩子的历史书中都有讲到。《说给儿童的我们历史》专为5-10岁孩子打造,以历史人物

  • 宋代宰相权倾朝野,皇帝成“提线木偶”,为何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宋朝宰相,提线 木偶,提线人形木偶是哪的习俗

    一、宋朝臣子对皇帝的认识跟前朝相比,伴随着理学在宋朝内部的兴盛跟普及,宋朝臣子们对天下产生了新的认识。跟其他的王朝不同,从建立开始,宋朝就一直面对着来自于外部少数民族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结合理学的思想,邓牧能提出,君主其实并不是神龙,他们也仅仅是普通人罢了;而范仲淹也说出:“寇莱公遭渊之役 , 而

  • 延禧攻略:乾隆与尔晴不为人知的联系,富察皇后气伤在巡游船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与尔晴的对话,尔晴给富察家族蒙羞,富察傅恒尔晴续写

    经过这一部戏的渲染,很多人开始对乾隆那段时间的历史感兴趣。原来在清朝的历史上,不仅皇太极很痴情,就连乾隆也是一个痴情胚子。但是,在民间的野史中,却说富察傅恒的福晋,与乾隆有过一个私生子,叫福康安。按理来说,乾隆应该不可能喜欢上尔情的,毕竟这是他的弟妹来着,两人这联系可是在一起。在后期的剧情当中,香妃

  • 圣旨是朱元璋发明的,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们一直都读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圣旨是我们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有着严格区别:一品是玉轴,二品是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官是黑牛角轴。圣旨的材料也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官员的官衔也就越高。根据

  • 她在康熙面前无名无分,因儿子得两任帝王尊重,离去皇帝亲自送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与太子妃全文免费阅读,一生无子却被康熙宠爱,康熙张廷玉

    这位妃子就是纯裕勤妃陈氏,是一位汉人妃子,当时汉人在清朝的后宫里面并不受重视,皇帝也很少将汉人纳入自己的后宫里面,知道康熙皇帝的出现,满汉之间的联系才有所缓和,康熙成为皇帝之后开始将汉族的子女进入后宫,但汉族的妃子数量依然很少,自然地位也不会很高,陈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入后宫的。虽然康熙皇帝表面上

  • 马皇后下葬时天降暴雨,朱元璋大怒,和尚1句话救了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那个时候,由于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几乎每个封建君主对于有功之臣都不太放心。史料告诉我们,朱元璋这位封建帝王做的尤为甚之,诛杀了不少的开国功臣。明初的洪武四大案杀的人就超过了十万之数,这也体现出了朱元璋的暴戾与嗜杀。同时,这一点也成为他被世人所诟病的地方。马皇后是历史上难得的贤惠女王。当朱元璋不

  • 清朝灭亡后,12位皇帝在地府相聚,努尔哈赤第一个要揍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在天命元年(1616年)建立政权,到宣统三年(1911年)宣统退位,这296年的历史当中,清朝共出现了12位皇帝,不知道大家想没想过一个问题,清朝灭亡后,这12位皇帝在地府相聚的话,努尔哈赤会第一个会抽谁的耳光呢?有人会把矛头指向溥仪,因为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

  • 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看到菜后吓出冷汗:小心,皇帝要屠戮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称帝了之后,又一次在宫里面宴请开国功臣。当时朱元璋邀请的人,都是跟随他打江山,新封的三十多位有功之臣。刘伯温、徐达、蓝玉、李文忠这些知名历史人物都在场,刚开始朱元璋让人上的菜都是素菜,比如“水煮豆腐”、“小葱拌豆腐”等等。然后朱元璋就拿起酒杯与各位大臣们开始喝酒了,这个时候开国功臣们都不乐意了

  • 为了蒙古血统的延续,皇太极连续与姑侄女三人结婚,完成生育大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努尔哈赤创建大清朝基业开始,就非常重视满蒙联姻,清朝皇族与漠南的蒙古族,保持了近三个世纪的通婚,建立了世代姻亲联系。也正是这种姻亲联系,对我们北方这两大民族的长期和好、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起到了新的的作用。满蒙联姻是清朝对蒙古:''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是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