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独一份!康熙封他首辅送皇帝冠服,奖励他怒怼多尔衮鳌拜

独一份!康熙封他首辅送皇帝冠服,奖励他怒怼多尔衮鳌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30 更新时间:2024/1/16 17:32:01

1

巴泰名字像个满人,其实是辽东汉人,姓金,隶属汉军镶蓝旗。他很早就追随皇太极,做二等侍卫。

后金天聪五年(明崇祯四年,1631年),皇太极率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即与祖大寿的那一战。明朝太傅兼兵部尚书孙承宗赶赴锦州,派遣祖大寿的妹夫、总兵吴襄等前往救援。

清军迎战,佐领尼雅汉(纳兰明珠的父亲)中伤坠马,巴泰飞马驰入敌阵,将尼雅汉救出。若非此举,就没有后来的康熙“明相”了(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四月)。

皇太极常服像

巴泰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多次冲进明军重围,奋力拼杀,救出后金大将和战马。他不但是皇太极的忠勇卫士,而且追随过多尔衮、济尔哈朗几度征战,在锦州大战中合力击败明朝总督洪承畴的军队。收兵时,巴泰殿后,明军偷袭,流矢射中巴泰面部,巴泰仍跃马挥刀,斩杀明军一人,迫使追兵退却。

崇德六年,皇太极对勇士巴泰进行嘉奖,授云骑尉世职,擢升一等侍卫。巴泰以忠诚、勇敢,赢得了皇太极的赏识和信任。

3

不仅皇太极喜欢巴泰,而且顺治朝摄政睿亲王对他也是青眼有加,先以其功劳多,晋升世职骑都尉,又根据大清朝特殊人才奖励制度,加一骑都尉。这个加,加的是薪资待遇。如后来康熙帝为了回报索尼率四辅臣、满朝文武请他亲政,特地下诏褒奖索尼忠心为国,加授一等公,与前授一等伯一起世袭,这是升新爵、加旧爵,无限光荣。索尼受宠若惊,力辞,康熙帝没有准许。

多尔衮这样做,是为了拉拢顺治帝的高级保镖巴泰,但碰了一鼻子灰。

当时,多尔衮因内大臣索尼、侍卫巴哈、护军统领鳌拜等曾拥立太宗子嗣,结下了怨恨。但,多尔衮还是极力拉拢他们。

如索尼。顺治帝刚继位不久,多尔衮的胞兄、英亲王阿济格将顺治帝私下呼为“孺子”,索尼请求以藐视君王罪进行处罚,多尔衮置之不理。多尔衮召集诸大臣商议分封诸王,索尼坚决反对。巩阿岱、锡翰向多尔衮进言,称索尼不想让他执掌天下,请求处置索尼,多尔衮不准。然而,索尼还是坚决不依附多尔衮,哪怕被削爵,被夺官抄家,安排去盛京守昭陵,也不退半步。

如鳌拜。顺治二年八月,阿济格没有及时奉旨班师,谎报战功,受到处罚,并藐视小皇帝。多尔衮在索尼催促下,发布谕令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会同护军统领鳌拜召集部众,将阿济格“称上为孺子”之语传示晓谕。鳌拜因听从了谭泰之言未奉行谕旨。顺治五年三月,贝子屯齐告发郑亲王济尔哈朗、鳌拜等当年拥立肃亲王豪格、后又包庇豪格的种种罪状,多尔衮兴起大狱,严讯诸人。鳌拜虽以大功凯旋,在短短数月间却被论伤两次,可见其所受打击之严酷、境遇之窘迫。

多尔衮擅权自专,是实权的王,而巴泰坚决不向他表效忠。

谭泰隐匿谕旨不召集部众宣布阿济格的罪行,老战友索尼告发,谭泰被降世职昂邦章京,革职。谭泰怨恨索尼,攻讦他于内库牧马鼓琴及禁门桥下捕鱼,索尼被处罚。

鳌拜庇护索尼。多尔衮以摄政睿亲王之威,找巴泰谈话,想打击索尼和鳌拜。

鳌拜画像

多尔衮问道:索尼和鳌拜联系好吗?

巴泰说:不知道!

多尔衮又问:你和索尼联系好吗?

巴泰说:我和索尼都在皇帝身边当差,联系很好!

多尔衮没料到一个小侍卫,敢在皇叔父摄政王的淫威下,大义凛然,于是以巴泰对索尼与鳌拜联系“弗知”之罪,削其云骑尉世职,并处以罚款。

拉拢不成,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进行严惩。

顺治帝亲政后,慢慢提拔巴泰,入列散秩大臣,擢升内大臣。散秩大臣是清朝官名,从二品,是2023警卫局侍卫处的官员。内大臣,从一品,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管统率侍卫亲军,护卫皇帝,地位颇为尊崇,镶黄、正黄、正白旗各二人。巴泰以汉军镶蓝旗人入列,是顺治帝对他破格选拨。

3

康熙三年六月,巴泰授内国史院大学士,位列正一品。这个任命,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协商的结果。康熙帝还是坐在龙椅上没有话语权的傀儡皇帝。

四辅臣将巴泰由侍卫处调入内阁,给出的理由是他当年不依附多尔衮,还给了他一个三等男的爵位。他们让巴泰入国史院,特将蒋赫德改任弘文院大学士。这个安排,应该与索尼和鳌拜有关,更准确的说,是鳌拜要拉拢他,还委任他做主持纂修《世祖实录》的总裁官。

鳌拜的出手,比多尔衮更大方,但没想到巴泰还是不吃这一套。

鳌拜对巴泰是有所忌惮的。《清史列传·巴泰传》说:“时鳌拜辅政,恶巴泰不附己,会以辅政大臣苏克萨哈论事龃龉,构陷其罪,集众定谳,虑巴泰有异议,弗使与闻。”鳌拜被迫康熙帝下旨凌迟苏克萨哈,气势汹汹,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清史稿·苏克萨哈传》),罔顾人臣之礼,但他却怕巴泰反对。

《康熙王朝》鳌拜威逼康熙

鳌拜“凡一时威福,尽出其门”(昭梿《啸亭杂录·圣祖拿鳌拜》),为了一次镶黄旗与正白旗换地事情,就将反对的国史院大学士兼管户部尚书事苏纳海和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联登直接绞杀。

巴泰聪明,不久便办了病退手续。

鳌拜失败后,康熙帝迅速处伤依附鳌拜的皇亲、秘书院首席大学士班布尔善,将巴泰请出山顶替其职,继续主持纂修《世祖实录》。康熙九年十一月,圣祖改内院为殿阁,以中和殿为诸殿阁为首,命巴泰为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另一位中和殿大学士图海,隶满洲正黄旗,兼礼部尚书),晋爵一等子。巴泰是康熙帝真正亲政后的第一位领班大学士,被加太子太傅,后来退休后还被请出担任皇帝亲率的正黄旗汉军都统。

康熙二十三年,巴泰正式退休解任,圣祖仍命他以内大臣的身份参预朝会,一直干到临终前。康熙帝对这位汉人,更是特别的看重,除了赏赐银币、鞍马,还将他御用的皇帝冠服送给巴泰。这样的奖励,在有清一代无疑是顶级荣耀。

大家要知道,后来康熙帝严惩曾帮助他铲除鳌拜、平定三藩、抗衡沙俄立了大功的索额图,称他是“本朝第一罪人”,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胤礽为皇太子时,索额图怀私倡议,胤礽的服饰僭越使用皇帝专用的黄色。这更莫说大臣拥有皇帝御用的冠服了。当年,多尔衮遭到顺治帝清算,其中有一条大罪是被举报藏了御用物品。

更多文章

  • 猪腰麻脸?揭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相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位皇帝的一生真的可谓是十分传奇,他一生有过很多“职业”,至今他的身上还存在着很多谜团。朱元璋是猪腰子麻脸吗?朱元璋童年是孩儿王吗?朱元璋是怎样进入佛门的?朱元璋怎样与马姑巧结良缘?朱元璋残暴无人性?这些问题在一套给孩子的历史书中都有讲到。《说给儿童的我们历史》专为5-10岁孩子打造,以历史人物

  • 宋代宰相权倾朝野,皇帝成“提线木偶”,为何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宋朝宰相,提线 木偶,提线人形木偶是哪的习俗

    一、宋朝臣子对皇帝的认识跟前朝相比,伴随着理学在宋朝内部的兴盛跟普及,宋朝臣子们对天下产生了新的认识。跟其他的王朝不同,从建立开始,宋朝就一直面对着来自于外部少数民族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结合理学的思想,邓牧能提出,君主其实并不是神龙,他们也仅仅是普通人罢了;而范仲淹也说出:“寇莱公遭渊之役 , 而

  • 延禧攻略:乾隆与尔晴不为人知的联系,富察皇后气伤在巡游船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与尔晴的对话,尔晴给富察家族蒙羞,富察傅恒尔晴续写

    经过这一部戏的渲染,很多人开始对乾隆那段时间的历史感兴趣。原来在清朝的历史上,不仅皇太极很痴情,就连乾隆也是一个痴情胚子。但是,在民间的野史中,却说富察傅恒的福晋,与乾隆有过一个私生子,叫福康安。按理来说,乾隆应该不可能喜欢上尔情的,毕竟这是他的弟妹来着,两人这联系可是在一起。在后期的剧情当中,香妃

  • 圣旨是朱元璋发明的,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们一直都读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圣旨是我们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有着严格区别:一品是玉轴,二品是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官是黑牛角轴。圣旨的材料也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官员的官衔也就越高。根据

  • 她在康熙面前无名无分,因儿子得两任帝王尊重,离去皇帝亲自送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与太子妃全文免费阅读,一生无子却被康熙宠爱,康熙张廷玉

    这位妃子就是纯裕勤妃陈氏,是一位汉人妃子,当时汉人在清朝的后宫里面并不受重视,皇帝也很少将汉人纳入自己的后宫里面,知道康熙皇帝的出现,满汉之间的联系才有所缓和,康熙成为皇帝之后开始将汉族的子女进入后宫,但汉族的妃子数量依然很少,自然地位也不会很高,陈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入后宫的。虽然康熙皇帝表面上

  • 马皇后下葬时天降暴雨,朱元璋大怒,和尚1句话救了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那个时候,由于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几乎每个封建君主对于有功之臣都不太放心。史料告诉我们,朱元璋这位封建帝王做的尤为甚之,诛杀了不少的开国功臣。明初的洪武四大案杀的人就超过了十万之数,这也体现出了朱元璋的暴戾与嗜杀。同时,这一点也成为他被世人所诟病的地方。马皇后是历史上难得的贤惠女王。当朱元璋不

  • 清朝灭亡后,12位皇帝在地府相聚,努尔哈赤第一个要揍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在天命元年(1616年)建立政权,到宣统三年(1911年)宣统退位,这296年的历史当中,清朝共出现了12位皇帝,不知道大家想没想过一个问题,清朝灭亡后,这12位皇帝在地府相聚的话,努尔哈赤会第一个会抽谁的耳光呢?有人会把矛头指向溥仪,因为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

  • 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看到菜后吓出冷汗:小心,皇帝要屠戮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称帝了之后,又一次在宫里面宴请开国功臣。当时朱元璋邀请的人,都是跟随他打江山,新封的三十多位有功之臣。刘伯温、徐达、蓝玉、李文忠这些知名历史人物都在场,刚开始朱元璋让人上的菜都是素菜,比如“水煮豆腐”、“小葱拌豆腐”等等。然后朱元璋就拿起酒杯与各位大臣们开始喝酒了,这个时候开国功臣们都不乐意了

  • 为了蒙古血统的延续,皇太极连续与姑侄女三人结婚,完成生育大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努尔哈赤创建大清朝基业开始,就非常重视满蒙联姻,清朝皇族与漠南的蒙古族,保持了近三个世纪的通婚,建立了世代姻亲联系。也正是这种姻亲联系,对我们北方这两大民族的长期和好、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起到了新的的作用。满蒙联姻是清朝对蒙古:''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是以制

  • 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三人的军事能力应该怎样评价?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创业之初,靠十三副铠甲起兵,曾经有过以八十人击败八百人的壮举。直到称大汗建八旗之后,才算打过几次大仗。但是,如果按照时间的推断万历三大征的前期,努尔哈赤正在壮大女真族并建立金国,后期才开始攻关。趁着明朝打疲倦时再攻打是正道,不过当明朝抽兵防守时,努尔就要考虑战线拉长后备是否足够的问题,毕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