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怎么样?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怎么样?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4/2/15 22:34:40

这恐怕就连李自成,这个曾经的快递小哥也难以预料的。

有时候,历史的耦合性非常耐人寻味。

就比如说,李自成的造反早一年晚一年都可以,绝不会引发外族入主中原。

甚至于李自成可以在北京城待得更久一些,这种可能性很大。

然而,就在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候,满清的多尔衮,却从关东硬生生插一杠子。

直接把崇祯帝送上歪脖子枣树,顺便把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赶出北京,从此一蹶不振。

那么在李自成被杀之后,闯王夫人高桂英,是怎样一个结局?

这一点史料缺乏记载,但是高桂英的惨烈,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甚至给人一些悬念,比如李自成到底死没有死等等悬疑。

追随高闯王娶来高桂英

李自成,原本是陕西驿站的跑腿的,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物流快递员。

恰逢陕西五年大旱,民不聊生,自然会影响到一众快递小哥的生计,于是不安分的李自成,就带着人们打家劫舍。

然而正是因为起点太低,即便是有人命在身,朝廷也没拿正眼看李自成。

这种显而易见的蔑视,叫李自成非常郁闷,一气之下,他便投靠了当时赫赫有名的闯王旗下混江湖。

常言说,有江湖就有阶级,有阶级就有差别。

也算是命运有济,李自成在高闯王麾下屡立战功,人又长得很机灵,于是闯王有意把自己的女儿高桂英许配给他。

此般年龄的高桂英,虽然谈不上白富美,但也是妥妥的高大上。

李自成深知高枝起飞的社会常识,自然是百般讨好迎合,终于成为闯王的乘龙快婿。

而这高桂英自然不是什么大家闺秀,战场杀敌却是一把好手。

这样的节奏与李自成也算是珠联璧合,小两口子相得益彰,配合默契,居然成为闯王阵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后来不用猜也知道,高迎祥战死沙场,李自成顺势上位。

接过闯王的大旗彪悍出局,直接把战线推进到河北前沿,顿时门户大开,李自成趁虚而入,北京城危在旦夕。

事情到了这个局面,原本情节是这样走的,李自成的大军与崇祯帝对峙,然后崇祯招安,李自成不从,两家鏖战,这一晃就是十来年。

然而就像黑天鹅事件一样,历史上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开始重叠。

守卫山海关的袁崇焕,大概是觉得崇祯有点守不住了,于是便想起自己的异族兄弟多尔衮,想叫这位帮着把李自成赶走。

多尔衮接到袁崇焕的 求救信,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便借机闯进关内。

这边老袁还在从内心感激多尔衮的兄弟之情。没想到多尔衮撵走了李自成,却并没有打算回到关外。

事态的发展,让袁崇焕非常意外,于是便写信叫多尔衮离开。

可以想见,此时的满清早就是窥视大明江山已久,又岂能就这样无功而返?

于是便打发人在崇祯的面前,数落袁崇焕的卖国求荣的嘴脸,可怜的袁大将军就这样含冤而死。

这样一来,山海关无将可派,多尔衮就这样赖在北京东郊虎视眈眈。

此时的崇祯可真是走投无路,往西有李自成的农民军,往东有多尔衮的百万雄师,大明江山危在旦夕。

为了践行天子守国门的老朱家的遗训,崇祯只好上得煤山。

可怜的崇祯帝,只晓得是李自成的贼寇谋取了大明江山,这也是朝代更替的原本节奏。

又怎能料到,是自己亲手把大明江山拱手送给满清异族。

攻陷北京城为人做嫁衣

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李自成的明末农民战争,不仅仅是流寇的作为,更是助推了满清统治华夏近三百年的耻辱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自成对于华夏历史来说,简直就是搅屎棍。

这一方面是因为李自成胸无大志,打进北京城坐在龙椅上就忘乎所以。

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洞开北京门户叫异族有机可乘,从此,给华夏民族带来无尽的灾难和耻辱。

翻阅历史的记载,似乎觉得李自成的败走非常诡异。

即便是在满清的铁蹄下,曾经彪悍的农民军,也不至于在几个月时间内就迅速坍塌,以至于仓皇之中宣布大顺政权的建立。

即便是在多尔衮铁蹄的碾压之下,曾经不可一世的闯王大军,不可能在半月之内灰飞烟灭。

总的看来,李自成的分崩离析有点不可思议。

只不过在这期间,闯王之女高桂英并没有随波逐流。

反而是因为李自成的败北,更加越战越勇,以至于成为满清的心腹大患,也因此引来多尔衮的围追堵截。

尽管高桂英的策应,吸引了满清的兵力,减轻了闯王李自成撤退的压力,然而却引来多尔衮的恼怒,在满清的合围下,高桂英且战且退。

史料介绍,高桂英最后为了自己的尊严,一把火烧焚了老高家上上下下几百户人家。

自此以后,曾经的闯王高迎祥家族灰飞烟灭,淡出江湖。

后来,坊间不断传出李自成并没有战死,而是在湖北的大山里出家为僧,这样的版本层出无穷,比如李自成的后人依然在世等等。

其实借着这个逻辑线,人们甚至可以追溯,这高桂英是不是真的自毁家园?

既然李自成能够在千军万马中得以脱身,就高桂英的身手,岂能自废武功梦断烟火?

在后来的民间传说中,说李自成的儿子流落在南阳镇平县的曲屯镇一带。

人们在想,既然儿子在镇平的曲屯镇,那么他的母亲还会远吗?

最后的话

曾经辉煌一时的李闯王已经成为传说。

他的不幸,如堪堪的一枚流寇,没有自己的根据地,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就闯王之女高桂英的大义,人们却是无比崇敬。

尽管高桂英在大火中销声匿迹,但是她的伟大的牺牲精神叫人倍感骄傲。

其实历史就会这样,伟大的创举就会有伟大的牺牲。

尽管李自成农民起义,在历史前进的进程中,仅仅是一掬浪花,然而高桂英视死如归的精神,却依旧会鼓舞着人们继续前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桧是否真的通金,历史上的宋朝三大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了976年撒手归西,正史中无他伤亡的明确记载,《宋史 太祖本纪》中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为太宗。”宋太祖伤后,其弟弟晋王赵光义即位,改年号元年。不久,其另一亲弟赵廷美被流放至伤,其儿子赵德昭离去,另

  • 略论南宋时期的权相问题:以秦桧为核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能与秦桧抗衡的人,宋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措施,南宋丞相秦桧家书

    高宗对议和之事有着极高的热情,但朝中大臣却有着不同的意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之后,反对议和的宰相赵鼎离开了相位,秦桧一跃成为朝中宰相。一、高宗朝政局与秦桧独相一旦成为惟一的宰相,秦桧便盘算着促成和议,平息朝廷上的反对意见,条件是皇帝必须毫无保留地信任他,毫不动摇地支持他。他十分谨慎,不要求立即答复

  • 秦桧等人被铸成铁像任人唾说,为何不将赵构跪像摆在岳飞像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现在为什么不让赵构跪在岳飞墓前,赵构在秦桧死后说了啥,赵构从什么时候开始防秦桧

    历史上,岳飞曾经四次北伐,多次收复失地,郾城之战和颖昌府之战,更是以少胜多,大败金军主帅金兀术率领的主力,一直追击金兵直到距离汴京只有40多里的朱仙镇,留下了““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但岳飞的节节胜利,特别是“迎二帝”的主张,却可能动摇宋高宗赵构的统治基础,于是,听信了秦桧、万俟卨(因

  • 朱棣很厌恶这个胖子,甚至因为造反想对他动手,他以行动证明,自己有资格参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身死后,朱高炽即位称帝,史称明仁宗。他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上位后定制了很多,对老百姓对朝廷有利的政策,去除了朱棣朝的痹症,让明朝实现了短暂的兴盛。说他做皇帝不错,也是正确的选择,可惜身体太差了。不过换句话说,能当皇帝的人除了运气,还真要靠自己的实力。朱高炽也是有这样有能力的人,他生性端重仁厚,喜好

  • 西夏皇族基因类型确定是D-Y14813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夏基因,明皇族基因序列,古羌人基因单倍体

    一、党项拓跋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出身党项人八大部落之一的“拓跋”部,他的本姓是“拓跋”。西夏拓跋家族的历史,根据2013年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发表的《元昊改姓考》一文的研究,这个部落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初期,“李彝兴,夏州人也,本姓拓跋氏。唐贞观初,有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

  • 「满江红」秦桧铁铸跪像曾被隐入西湖,孰料第二天西湖水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桧跪像为什么在杭州,满江红秦桧说的是什么,满江红秦桧全军复诵bgm

    岳飞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秦桧曾来绍兴镀金当知府,之后被拜为宰相。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因绍兴是“京畿要地”“帝陵在所”,所以一直被视作“陪都”。历任绍兴知府,多由能臣干吏担任,其中不乏像辛弃疾、汪纲这样耀眼的文化巨匠或政治明星。绍兴六年(1136),秦桧(1090-1155)出任绍兴知府,半

  • 岳飞被害究竟谁是罪魁祸首?是宋高宗赵构还是大奸臣秦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为什么被赵构赐死,赵构和秦桧为什么要杀死岳飞呢,岳飞为什么死于秦桧

    岳飞擅长打仗,与汉朝名将韩信一样,他们是牛逼哄哄的军事家,他们不是圆滑的政治家,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打起仗来那是一个行云流水,那是一个天下无敌,但是他们不懂政治,更不懂帝王的驭人之术,帝王住往需要的是朝廷各方势力的相互制衡来达到自己皇权的稳固。宋朝皇帝因得位不正,而重文轻武,以致整个宋朝那简直是文臣的

  • 崖山海战-大宋最后的气节,宋末三节十万军民捐躯赴国,视死如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崖山之战电影完整版,崖山之战简介,广东新会崖山海战遗址

    朝在重文轻武的政策下,文臣权力渗透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军队首领也是文官担任,武将自然得不到重用。外敌入侵的时候,你说一个精通兵法的人能打胜仗,还是一个只知道儒家温良恭俭让的人能打胜仗?因此,后来我们看到,无论是北宋时期的辽人,金人,还是到了南宋时期的的蒙古人,都打得宋朝哑口无言。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南

  • 还原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始末,一场精心谋划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大意的韩通在陈桥兵变发生之前,赵匡胤担任后周殿前都督,这是一个实权官职,统领着三万名禁军精锐,这也是赵匡胤的家底。但是,当时后周帝国武力的最高统领其实是韩通,韩通为当时后周的副都指挥使,既是赵匡胤的直属也是后周帝国的最高军事长官。韩通此人对后周王朝忠心耿耿,而且掌管着6万人的侍卫亲军。韩通的儿子

  • 赵构不为求和杀岳飞,而是杀岳飞而和谈?岳飞为何不敢谋反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赵构简介,赵构妻子受金人欺负,主角重生为赵构

    那么这个“新宋”就不再是文官集团那帮人期待中的宋了,所以文官集团团结起来一起造成了风波遗恨。(文官集团指汉弗莱式的维护集团、个人利益的政客集团。个人认为这在南宋的文官群体中占据很大部分,尤其是在秦桧当政时期),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当时的爱国文官群体对待岳飞的态度有没有因为文武区别而有分化?这个说法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