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乌江自刎以后,他手下的部将结局如何?

项羽乌江自刎以后,他手下的部将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25 更新时间:2024/2/3 23:25:37

第一位:季布

项羽兵败自刎以后,首先被刘邦追杀的是大将季布,季布曾经奉项羽之命多次追杀刘邦,让刘邦吃尽苦头。刘邦登基以后,悬赏千金通缉季布,而且下令窝藏季布者灭三族。

项羽兵败后,季布逃到了周家藏了起来,朝廷大力搜捕季布,周家主人也知道很快就会查到周家。周家的主人很有智谋,他替季布出谋划策,季布采纳周家的建议将头发剃光,在脖子上戴上铁箍,穿上粗布短衣,装扮成奴隶的样子,跟着周家几十个奴隶一起被送往鲁地赫赫有名的大侠朱家家中。

朱家见到季布以后,就猜出了他的身份,便花钱将季布买下,将他安排在田地里耕作,朱家叮嘱他的儿子说:“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史记.季布列传》

意思就是田间耕作的事情,要听从这位奴隶的吩咐,一日三餐要与他一起吃饭。朱家叮嘱完儿子以后,便乘坐轻便车来到洛阳拜见刘邦的亲信夏侯婴,夏侯婴早就知道朱家在江湖上的名气。

朱家对夏侯婴说:“季布犯了什么大错,皇上必杀之”,夏侯婴说:“季布当初为项羽部将时,多次追杀皇上,皇上对他恨之入骨。”

朱家劝诫夏侯婴说做臣子的都是各为其主,难道有什么错吗?而且季布是位贤人,建国之初,皇上仅为一己私仇而去追杀一位贤者,是不是显得自己太过于心胸狭隘了呢?夏侯婴听后猜想季布一定藏在朱家家中。夏侯婴便找了个机会劝刘邦赦免季布,就这样季布被刘邦赦免,封其为郎中。到了汉文帝时期,季布做了河东郡守,也算是得以善终。

第二位:丁公

丁公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是季布的亲舅舅。彭城之战刘邦惨败,带着儿子、女儿逃亡,项羽派丁公追杀刘邦,丁公追上刘邦以后,刘邦说了一句:“两个好汉非要你死我亡吗?”丁公听后便放了刘邦。

项羽乌江自刎以后,手下部将全部逃跑躲了起来,只有丁公胸有成竹地跑去见刘邦,他觉得自己曾经救过刘邦一家三口的命,现在刘邦当皇帝了,怎么地也会给自己一官半职。让他出乎意料的是,丁公见到刘邦以后,刘邦却说:“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刘邦说完就将丁公处死了,并以此来警告他手下的臣子要效忠自己的主人,不可效仿丁公。——《史记.季布列传》

第三位:钟离眜

钟离眜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骁勇善战,他在楚军中的地位很高,是项羽最信任的武将。刘邦在荥阳被项羽打得无还手之力时,陈平使用反间计,离间钟离眜和项羽,项羽中计开始不信任钟离眜。在项羽第二次回兵打通粮道之时,由于钟离眜不受信任,项羽没有派他镇守广武,而是派了曹咎,钟离眜只是带了少量的军队协助曹咎。

曹咎不懂军事而且情商又低,项羽走时叮嘱他不要主动出击,只要坚守15天即可,15天他就回来了。可是项羽走后,刘邦就派人大骂曹咎,骂得曹咎难以忍受,于是曹咎违背军令主动率兵与刘邦交战,结果楚军惨败,曹咎战死,当初只有钟离眜一人带着一支小分队在坚守。所以说钟离眜很能打,他在楚军主力被击溃以后,还能坚守,很不容易,而且钟离眜对项羽很忠诚。

项羽兵败以后,钟离眜投靠了楚王韩信,钟离眜先前与韩信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韩信便收留了他。刘邦知道钟离眜是非常出色的军事家,所以在他称帝以后,对钟离眜下了必杀令。

刘邦查来查去,最终查到钟离眜逃往了楚地,刘邦命韩信派兵逮捕钟离眜,韩信不但没有杀钟离眜,还派兵保护他。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采纳陈平的建议南下巡游,并在陈地会集天下诸侯,趁机秘密逮捕韩信。韩信自然不敢去陈地,他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此时有人向韩信出了一个馊主意,让他把钟离眜杀了,带着他的头去见刘邦,说不定刘邦一高兴就不追究谋反一事。韩信便找到了钟离眜商讨,没想到钟离眜大骂韩信是卖友求荣的小人,说完自刎。

由此可见,刘邦对项羽部下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他处死自己的恩人,却重用自己的仇人,这便反映出,刘邦晚年是大力倡导忠诚的,他要在朝中树立一种忠心为主的风气。

比如韩信临死前说了一句,他最后悔没有听蒯通之言,蒯通是韩信的谋士,当初他劝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可是韩信誓死不背叛刘邦。韩信死后,刘邦便召见了蒯通,欲处死蒯通。蒯通辩解说,当初韩信是他的主人,各为其主,为主子办事,他有什么错?一条狗不咬他的主人,专咬陌生人,难道能够说明这条狗不好吗?刘邦听后便赦免了蒯通。

所以说刘邦晚年是非常尊敬忠臣的,他处死丁公可以杀一儆百,言外之意警告他手下的臣子要对他忠诚。而不杀季布还可以安抚项羽部下,项羽手下那么多的部将,刘邦能杀完吗?如果逼得太紧,他们联合起来反汉,或者是逃亡他国,那么便将成为大敌。

所以说刘邦不杀季布只能说明他不是一位昏聩的皇帝,俗话说人越是缺什么就会刻意去掩饰什么,刘邦是位草根皇帝,他缺少的就是那种高雅的气度,重用季布不仅能倡导忠诚,还能体现自己的雍容大度何乐而不为?

更多文章

  • 在历史长河里,楚汉之争是秦国的第二次行动,灭了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刘邦是六国中的一位,这些诸侯虽然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是他们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所以在历史上关于他们和战争之间的记载非常少。[var1]汉国继承了秦国的制度,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清朝的影子,刘邦在政治制度上有着特别的地方,首先是他统一了整个汉王朝。并且在整体的安排上采取的是郡县制,

  • 管仲这几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一段极分裂的时期,群雄相争、四分五裂,最著名的还属“春秋五霸”,但春秋时期同样也是我们历史上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各家思想百花绽放,儒、道、法、墨各个学派各执己见,对我们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var1]正是由于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于是诞生了

  • 万国来朝,兼容并包,唐朝究竟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开的最娇艳的那朵牡丹花,是中国古代著名朝代之一。它在华夏民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直至今日,仍旧有许多海外华人将自己称之为唐人。唐朝又被称之为盛唐,唐朝最为强盛之时,缔造了万国来朝拜的空前盛况,大唐王朝之所以如此之繁盛,就是因为他足够开放,兼容并蓄。它的开放既体现在思想文风的开

  • 盘点古代的4大盛世,汉武盛世上榜,最后一个议论纷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盛世,汉朝初期,中原大地饱经战乱,国力孱弱,经过几个皇帝的休养生息之策后,汉武帝时期,汉朝达到极盛。在经济方面,汉武帝采取重农抑商、统一货币、官营盐铁等政策,在社会发展上,汉武帝时期,国家的财产和粮食都相当充足,百姓也安居乐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汉武帝后期时汉朝也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开元盛世,在

  • 脏唐的唐朝到底有多脏 唐朝脏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的魅力在哪里,唐朝灭亡后思念唐朝的句子,唐朝为何被称为脏唐

    民间一直流传着“脏唐乱宋”的说法,唐朝作为一个强盛的王朝,唐朝脏在什么地方?又到底有多脏呢?其实这个脏时代引号的脏,所指的不是环境,指的是道德伦理,鉴于皇室生活极度混乱, 男女关系又有悖于道德伦理,所以才有了这种说法。说起这件事情,还得从李世民说起,历史上夺权的人那么多,但李世民做皇帝后,却娶了自己

  • 历史上,杨贵妃真的死在马嵬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是不是死在马嵬坡?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于范阳起兵谋反,后世称为“安史之乱”。公元756年,安禄山的军队直逼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人逃往四川蜀地(杨国忠的地盘)。唐玄宗等人一路西行到达马嵬坡,在马嵬坡禁军发生兵变。以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围住了杨贵妃歇息的驿站,杀死了杨国忠和杨氏族人,杨国忠

  • 东吴大族顾氏的盘根错节,一文读懂叱咤三百年的顾氏家族如何起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顾氏三兄弟,香港顾氏家族,亚瑟王骂顾氏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东吴篇第十二章:东吴大族顾氏的盘根错节,一文读懂叱咤三百年的顾氏家族如何起家顾雍是孙权用的最“趁手”的丞相之一,除了他政绩卓越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顾雍已然成为江东世族代表之一,最终形成一个累朝显赫数百年的超级大族。今天我们从顾雍开始,捋一捋他到东晋时期的后代情况。第一代

  •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繁荣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从西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开始,直到南朝宋明帝泰始(465—471)中的160多年间,先后掀起过七次北民南下的浪潮。司马睿移镇江南时,北方大量流民随之过江,仅琅邪人就有1000余户。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地区被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南下流民为数更多。东晋成帝在位时期,由苏峻、祖约之乱引起外患,北

  • 关羽一生看得起几人?2兄弟2名将,诸葛亮都没能入他的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关羽来说,世俗人他看不上眼,朝臣无可畏惧,对霸主曹操也不屑一顾,让他看得起的人屈指可数。纵观大将关羽的一生,数来数去也只有4个人备受关羽敬佩, 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竟不在其中。关羽其人一直以来,世人在评价关羽时都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度,一部分人认为关羽此人心有大义,可勇冠三军,可称“万人敌”。但也有人认

  • 唐代社会的婚姻制度逐步演化,社会更加繁荣,妇女的意志受到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封建社会,男女关系的发展与传统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但唐代以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过去男女关系的模式和女性几乎没有什么安全保障的状况不同。到了唐代,妇女的婚姻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社会对妇女的接纳程度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唐代,随着再婚制度的发展,我国的离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