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杨贵妃真的死在马嵬坡?

历史上,杨贵妃真的死在马嵬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4/2/17 15:59:26

杨贵妃是不是死在马嵬坡?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于范阳起兵谋反,后世称为“安史之乱”。公元756年,安禄山的军队直逼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人逃往四川蜀地(杨国忠的地盘)。

唐玄宗等人一路西行到达马嵬坡,在马嵬坡禁军发生兵变。以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围住了杨贵妃歇息的驿站,杀死了杨国忠和杨氏族人,杨国忠死后还不算完,禁军们一起围住唐玄宗的住处,请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陈玄礼以及兵变的士兵,自然清楚自己做的事,犯的是杀头的大罪。他们杀了杨国忠和杨氏族人,如果杨贵妃不死,必会秋后算账,所以他们一定会斩草除根,杨贵妃假死的机会微乎其微。

深更半夜,禁军哗变。此时的唐玄宗不是朝堂上高高在上的帝王,他这个时候没有能力保护杨贵妃。于是,让身边的近侍高力士用白绫处死杨贵妃,以安抚军心。

如果杨贵妃假死被发现,可能他自己性命也不保。即使唐玄宗再爱杨贵妃,但他终究是个帝王,不会因为一个女人,冒这个险。所以杨贵妃确实死在马嵬坡。

杨贵妃东渡到日本?

现在位于陕西省咸阳的马嵬坡是一座“衣冠冢”,让杨贵妃是不是死在马嵬坡一直存在争议。在野史中,杨贵妃并没有死。在电视剧中也经常出现过这样的片段,杨贵妃假死,在躲过士兵检查后,在众人的帮助下,前往日本。但这种说法是不太可能的。

所谓“衣冠冢”就是没有尸骸的人,大多将其穿过的衣服或用过的东西放进棺木里。历史中,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丧葬形式。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兵变,战争中尸横遍野。唐玄宗在那个时候都能舍下杨贵妃的命了,又怎么会在意她的尸体。等安史之乱平息,再去迁葬杨贵妃的时候,还去哪找尸身。所以这个衣冠冢并不奇怪。

假如杨贵妃真的活了下来,在那个时代找个深山老林隐姓埋名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漂洋过海前往日本。

在电视剧里,说东渡到日本,切一个画面就到了。可在那个年代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到达相隔那么远的日本。以鉴真东渡为例,公元743年,鉴真准备第一次东渡。历经四次失败,鉴真第五次东渡终于成功,此时与第一次东渡已相隔11年。

日本距离那么远,鉴真东渡历经11年才成功一次。杨贵妃一个女人家,还是久居深宫、娇生惯养的娘娘, 又怎么可能受得了漂洋过海的苦。所以杨贵妃东渡到日本可信度很低。

安史之乱的锅不应该杨贵妃来背

杨贵妃死于安史之乱,可安史之乱的锅不应该她来背。安史之乱究其原因还在于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执政前期,确实是开元盛世,清河海宴,四海升平。

可到了开元末年,边疆局势动荡。唐玄宗却只顾享乐,先将朝政交给李林甫 后来又交给了杨国忠。他却只想美人杨贵妃。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安禄山更是兼任三地节度使,势力不可估计,唐玄宗却没有一点危机感。

有人说是杨贵妃祸国殃民,魅惑君王不上朝。杨家更是借着她的势力,为所欲为,权倾朝野。

可是这个错也不能只怪杨贵妃,唐玄宗理不理朝政,也不是她能左右的。她是贵妃,可她没有权利干政,权利在唐玄宗身上。她也管束不了娘家,娘家只怕她不讨皇帝欢心,会影响他们的富贵。

伴君如伴虎,唐玄宗虽宠爱杨贵妃,可终究是把她当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跟君王的命相比,她是可以舍弃的。

杨贵妃也是可怜的政治牺牲品。大唐繁荣,她是贵妃彰显大唐盛世之景;大唐衰败,她便是导致国家动荡的罪人。随着杨贵妃自缢,也代表着大唐盛世随安史之乱一起画上了句号。

国家动荡不安,是帝王的错,又有后妃几分过错。或许人们心中并不希望杨贵妃死,才会有那么多的美好幻想,让杨贵妃在后世心中多了神秘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吴大族顾氏的盘根错节,一文读懂叱咤三百年的顾氏家族如何起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顾氏三兄弟,香港顾氏家族,亚瑟王骂顾氏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东吴篇第十二章:东吴大族顾氏的盘根错节,一文读懂叱咤三百年的顾氏家族如何起家顾雍是孙权用的最“趁手”的丞相之一,除了他政绩卓越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顾雍已然成为江东世族代表之一,最终形成一个累朝显赫数百年的超级大族。今天我们从顾雍开始,捋一捋他到东晋时期的后代情况。第一代

  •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繁荣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从西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开始,直到南朝宋明帝泰始(465—471)中的160多年间,先后掀起过七次北民南下的浪潮。司马睿移镇江南时,北方大量流民随之过江,仅琅邪人就有1000余户。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地区被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南下流民为数更多。东晋成帝在位时期,由苏峻、祖约之乱引起外患,北

  • 关羽一生看得起几人?2兄弟2名将,诸葛亮都没能入他的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关羽来说,世俗人他看不上眼,朝臣无可畏惧,对霸主曹操也不屑一顾,让他看得起的人屈指可数。纵观大将关羽的一生,数来数去也只有4个人备受关羽敬佩, 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竟不在其中。关羽其人一直以来,世人在评价关羽时都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度,一部分人认为关羽此人心有大义,可勇冠三军,可称“万人敌”。但也有人认

  • 唐代社会的婚姻制度逐步演化,社会更加繁荣,妇女的意志受到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封建社会,男女关系的发展与传统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但唐代以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过去男女关系的模式和女性几乎没有什么安全保障的状况不同。到了唐代,妇女的婚姻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社会对妇女的接纳程度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唐代,随着再婚制度的发展,我国的离婚制度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后汉书揭露真相,曹操做得太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发生过一次流星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流星雨,降落地点在鲁国西北。这个地方恰好是搬迁到山东的杞国位置,历史记载这次流星雨给杞国带来了很大灾难,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才会有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同样埋藏在历史中的还有三国年间曹操杀华佗的故事,而后《后汉书》记载的与在民间流传的有很大区别

  • 李治提高武则天的权力,武则天为何不培养武氏后人为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武氏家谱,武则天封了哪些武氏子弟,殷桃武则天与李治的吻戏视频

    武则天武氏一族没有什么出色的皇位继承人,她无从培养对于武氏一族来说,其虽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但能单拎出来说的就只有武三思和武承嗣两人,可他们两个在武则天眼中又只是庸碌之辈,一点儿都不值得武则天花心思培养他们。再者,武则天虽然改国号为大周,但江山毕竟是她一手经营的,她自然要选择一个能够担此重担之人。狄

  • 从何时开始中国人喜欢用“吃醋” 为何与唐太宗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房玄龄是初唐名相,在唐太宗即位后便任职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获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位高权重。不过房玄龄年轻时出身寒微,却得一漂亮女子为妻。为此,房玄龄曾经表示害怕妻子看不起他、抛弃他另就高枝的顾虑。结果其妻二话不说,抓起剪刀自刺一目,表示永不变心,并且全力支援丈夫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为什么还有很多中国商人,跑到日本做生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当清朝闭关锁国之时各国在做什么,清朝闭关锁国的利与弊,清朝为什么闭关锁国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然而,到了清朝后期,它的发展却渐渐放缓,以至于到了几乎止步不前的地步。在面对飞速发展的外部世界,封建统治者自诩天朝上国,严格限制与外部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最终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潮流,导致整个中国的近代史都成为了一部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但是闭关锁

  • 唐朝李世民和明朝朱棣,都是篡位当上皇帝,为什么评价差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李世民简介,朱标不死朱棣会篡位吗知乎,朱棣篡位小说

    对于李世民的评价,很多人都说他是明君,并且是千古无二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奠定了基础。对于朱棣的评价,很多人都说他是暴君,并且是残暴的代表,虽然有永乐盛世,但毕竟残暴过头了,很多人只记得他的残暴。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两个人。一: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首先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是一场政治变革,历史上真

  • 她嫁民国泰斗成第4任妻子,丈夫不再风流,规矩50年,秘诀仅一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刘海粟,名字取自苏轼的“渺沧海之一粟”,是我国美术教育最早的创始人,他学贯中西,艺通古今,有民国“文妖”之称。作为凡人,就如我们无法理解大师们激荡的灵魂一样,也无法理解他们热烈却又决绝的爱情。几十年的生活里,刘海粟一直过着结婚、离婚、再婚的循环生活。直到他遇到夏伊乔,找到了真爱,收获了幸福。夏伊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