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房遗爱谋反案,是唐高宗与长孙无忌制造的一场政治阴谋!(二)

房遗爱谋反案,是唐高宗与长孙无忌制造的一场政治阴谋!(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90 更新时间:2024/1/19 22:59:45

一、谋反者没有威胁皇位的潜质。与公主一样,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这些驸马,对皇位基本上是没有威胁的。唐朝以前,外戚篡位的例子只有王莽,而且王莽还是权臣。

唐高宗初年,大唐董事会成员中,董事长是李治、副董事长是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总经理是长孙无忌、李勣。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是州刺史,连董事会成员都算不上,远没有达到威胁皇权的权臣地位。

至于新来的武媚,这个时候,除了李治宠爱她,王皇后利用它之外,她还是个可怜巴巴,受到朝臣批评打压的女人。一个女人,如果连后宫都还没有摆平,也就不可能摆平朝臣。

既然驸马,公主对皇位的威胁小,但为什么唐高宗、长孙无忌要制造房遗爱谋反案呢?下一次会谈到。

电视剧照:房遗爱

二、与李承乾谋反案不同,房遗爱谋反,史书未记载具体的谋反目标与过程。十年前,643年,李世民在位,太子李承乾谋反,有具体的谋反对象:他父亲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太子之位,他学习他的父亲,遣纥干承基等人刺杀魏王李泰,李泰是李承乾的同母弟,太子之位的有力争夺者。

此举虽然失败,但他依然以他父亲李世民为榜样,又与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驸马都尉杜荷等人谋反,企图纵兵闯入皇宫大内,逼迫李世民让位。

房遗爱谋反,却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史载,他要废黜李治,立荆王李元景为帝(见下)。

三、与李承乾谋反案不同,房遗爱谋反,没有具体明确的告密者。李承乾谋反,告密的人叫纥干承基,是李承乾的侍卫。纥干承基这个人很有能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就在李承乾谋反的同一年,李世民的儿子齐王李祐谋反,纥干承基也参与其中。

纥干承基是如何参与李祐谋反的呢?史书没有直接记载。他既参与李祐谋反,又为李承乾谋反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可见他骨子里有造反基因,也很愿意做双面不法。

李祐谋反失败被抓,经过审查追究,发现纥干承基与李祐谋反有牵连,按律当斩。在大理寺的狱中,纥干承基为了换取自己的一条命,上书李世民,告发太子谋反,阴谋逼宫。

结果,李祐被赐伤;李元昌、侯君集、杜荷被害。李承乾是嫡长子,患有足疾,李世民爱子心切,只将他贬为庶人,流放黔州(今重庆境)。

李世民赦免了告密者纥干承基,并任命他为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李承乾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在次年离去。

房遗爱谋反案中,告密者是房遗直。遗直与遗爱兄弟俩势同水火,遗爱谋反,按理说遗直是不可能知道的。遗直向李治告状,是因为他与遗爱争夺财产,而不是遗爱谋反。

电视剧照:纥干承基

四、与李承乾谋反案不同,房遗爱谋反,没有明确的、对自己有利的目的。受文化习俗的影响,我们人一般不会干既有风险,又损人不利己的事。李承乾谋反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当太子,进而确保皇位。李祐谋反,反映了他的心智不健全。

房遗爱谋反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李治,立荆王李元景为帝。谋反是要杀头,甚至株连九族的!几个驸马、地方刺史,不知天高地厚,居然为了他人而谋反,这有点不可思议:

首先,李元景是李世民的弟弟,按照古代皇位传承的习惯,李元景就不具备当皇帝的资格;除非李世民没有直系子嗣,或者子嗣失德、幼小。

第二,李元景虽贵为司空,手中却没有军队与实权。关于李元景的谋反,在《新、旧唐书》中,只有“永徽四年,坐与房遗爱谋反赐伤”几个字,可见他只是个从犯。在《资治通鉴》中,也是一笔带过:“元景自言,他梦见手持日月”;哈,虽然总算找到了一点证据。

第三、现任皇帝李治,是李世民的嫡子,已经25岁。他没有什么失德行的地方,唯一的一点,就是让武媚进宫,难道房遗爱就凭这点,要改立新君?如果是,为什么史书遮遮掩掩,没有明确的记载?

电视剧照:长孙无忌

第四、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实权人物,他与荆王没有血缘,房遗爱改立新君的意图,在长孙无忌那里过得了关吗?

第五、李世民非常重用李勣,他伤前将李勣贬至叠州(今甘肃迭部县境),就是为了让李治召回李勣,希望李勣知恩图报,效忠于李治。这些安排,已经按部就班地完成,李勣又凭什么要受房遗爱的裹挟,废黜李治,而立一个李世民的兄弟为帝呢?

房遗爱谋反,执失思力也牵连其中;执失思力是李世民的妹夫,他的女子是九江公主。结果,驸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被害;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被赐伤、执失思力夫妇被流放,丹阳公主结局不详。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

更多文章

  • 多尔衮旧臣的作死之路:时代抛弃你时,又何止是不打招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当社会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政治逻辑也会跟着发生根本性改变,于是便产生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当这种改变悄无声息地发生时,一个在旧逻辑中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老人,他的旧经验可能不但不会成为他在新环境中生存的助力,反而有可能变成要自己命的催命符。蹩脚的野心家清顺治7年(公元1650年),清廷发生了一次剧烈的政治地

  • 天道好轮回:李世民因同室操戈登上皇位,众皇子却接连谋反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我们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的集大成者,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是后世无所争议的千古一帝之一。然而,纵观李世民辉煌的一生,与其彪炳千古的伟大功绩所如影随形的,是数千年风霜也洗刷不去的“玄武门”污点。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在太极宫内听着门外厮杀震天而自己却被迫与朝臣“泛舟海池”的李渊,在看到

  • 理性讨论:为什么康熙如此看重《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得益于修订时间长、纂修者整体素养较高等因素,《明史》一直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梁启超认为:“除马(《史记》)、班(《汉书》)、范(《后汉书》)、陈(《三国志》)四书外,(《明史》)最为精善”; 《剑桥中国史》也将《明史》“评价为“二十四史”中“编纂得最仔细因而也是

  • 国外统治者的天皇称号,竟然是抄袭唐高宗李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国外天皇德仁答案是肯定的,“天皇”一词最初特指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天皇氏,相传他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捏土造人之后的第一个人类君主,也是伏羲氏乃至炎黄二帝的先祖,华夏民族的血缘之源。不仅如此,拿天皇作为君主称号的最早也不是国外,而是我们历史上的天皇大帝,唐高宗李治李治在位期间武功赫赫,唐军先后攻灭高句丽、

  • 历史上鳌拜到底有没有谋反?他是怎么伤的?后来为什么给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索尼本来是为了制衡鳌拜的,可是他一离去,平衡被打破,鳌拜又利用自己的权势把苏克萨哈处伤了,权势一时无俩。康熙亲政后,由于鳌拜的专权,康熙做什么都不能得道很好的实行,你说康熙心里能舒服吗?到底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康熙利用一些少年把鳌拜擒下,随后罗列30条罪状,这跟雍正处置年羹尧如出一辙,从罪状上看鳌

  • 比蒙古突厥还让欧洲各国害怕的民族,称霸三百年,让世界帝国臣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突厥是今天的哪里,突厥姓氏,突厥女子照片真实照片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进入了暂时性的统一时代,在这一段时期,日耳曼人成为了主体,他们将西欧各邦仅仅的联系在一起。不过,这样的统一却是短暂的,很快,他们就来自于北方维京人的侵略。维京人是海盗的代名词,中世纪以前,他们就是欧洲人的噩梦,几乎和后来的突厥、蒙古不相上下。在公元8世纪到11世纪这一段时间内,

  • 雍正36:四爷刚继位想鸟尽弓藏?看邬思道安稳退场,不愧顶级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臣想半隐。”这是雍正王朝第一谋士,邬思道的退场时刻。所谓鸟尽弓藏,对于已经坐上龙椅的雍正来说,精通屠龙术的邬思道,不再是助力,不再是挚友,已然成了威胁,最熟悉自己底细的威胁!迎着风雪,大清新一届话事人雍正,返回了自己的亲王府。他打眼一看,只问了一个问题。“邬先生呢?”高公公心领神会,表示邬先生早早

  • 房陵公主:李渊之女,和外甥在一起,引发命案,全身而退分手再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房陵,李渊之妹夫,房陵公主被杀

    公主府进入一片哀悼之声中,全府都穿着素衣,为公主守丧。然而,还没等守丧期结束,又传来噩耗:长广公主的小儿子杨豫之,在长安郊外被人残忍地伤害了。连公主的孩子都敢杀,是谁会如此大胆?大理寺官员紧锣密鼓地侦办此案。谁料,案件竟然牵扯出一件皇家的惊天八卦。当时的皇帝李世民得知此事后,愁得食不下咽,不知道该如

  • 清朝末年,一名蒙古女子,被锁在狭窄封闭的木箱中。这是当时一种残酷的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过去,清朝有明文规定:蒙古王公是没有权利处决犯人,如果必须处决犯人,就得先上报理藩院。理藩院是清政府统治蒙古的最高权力机构,只有理藩院同意,蒙古王公才能行使处决犯人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蒙古王公要惩罚一些重刑犯人时,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饿刑。犯人被锁进一个木箱中,木箱上留有一个孔,犯人刚好能把

  • 岳飞被杀,连晋朝官员都替他告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绍兴,晋人派秘书刘韬、监事聘用,问岳飞犯了什么罪而死。计划叛国,将军们控告我挑战刑罚。”道曰:“江南忠臣,善用兵者,唯岳飞一人,纪律甚严。“图书馆合作伙伴不可能是对的。”晋朝使者刘韬显然是汉人。他问岳飞犯了什么罪,被处死了。宋朝官员说,岳飞要造反,部下举报,就被处死了。而刘韬评价说,南宋时期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