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反者没有威胁皇位的潜质。与公主一样,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这些驸马,对皇位基本上是没有威胁的。唐朝以前,外戚篡位的例子只有王莽,而且王莽还是权臣。
唐高宗初年,大唐董事会成员中,董事长是李治、副董事长是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总经理是长孙无忌、李勣。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是州刺史,连董事会成员都算不上,远没有达到威胁皇权的权臣地位。
至于新来的武媚,这个时候,除了李治宠爱她,王皇后利用它之外,她还是个可怜巴巴,受到朝臣批评打压的女人。一个女人,如果连后宫都还没有摆平,也就不可能摆平朝臣。
既然驸马,公主对皇位的威胁小,但为什么唐高宗、长孙无忌要制造房遗爱谋反案呢?下一次会谈到。
电视剧照:房遗爱
二、与李承乾谋反案不同,房遗爱谋反,史书未记载具体的谋反目标与过程。十年前,643年,李世民在位,太子李承乾谋反,有具体的谋反对象:他父亲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太子之位,他学习他的父亲,遣纥干承基等人刺杀魏王李泰,李泰是李承乾的同母弟,太子之位的有力争夺者。
此举虽然失败,但他依然以他父亲李世民为榜样,又与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驸马都尉杜荷等人谋反,企图纵兵闯入皇宫大内,逼迫李世民让位。
房遗爱谋反,却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史载,他要废黜李治,立荆王李元景为帝(见下)。
三、与李承乾谋反案不同,房遗爱谋反,没有具体明确的告密者。李承乾谋反,告密的人叫纥干承基,是李承乾的侍卫。纥干承基这个人很有能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就在李承乾谋反的同一年,李世民的儿子齐王李祐谋反,纥干承基也参与其中。
纥干承基是如何参与李祐谋反的呢?史书没有直接记载。他既参与李祐谋反,又为李承乾谋反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可见他骨子里有造反基因,也很愿意做双面不法。
李祐谋反失败被抓,经过审查追究,发现纥干承基与李祐谋反有牵连,按律当斩。在大理寺的狱中,纥干承基为了换取自己的一条命,上书李世民,告发太子谋反,阴谋逼宫。
结果,李祐被赐伤;李元昌、侯君集、杜荷被害。李承乾是嫡长子,患有足疾,李世民爱子心切,只将他贬为庶人,流放黔州(今重庆境)。
李世民赦免了告密者纥干承基,并任命他为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李承乾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在次年离去。
房遗爱谋反案中,告密者是房遗直。遗直与遗爱兄弟俩势同水火,遗爱谋反,按理说遗直是不可能知道的。遗直向李治告状,是因为他与遗爱争夺财产,而不是遗爱谋反。
电视剧照:纥干承基
四、与李承乾谋反案不同,房遗爱谋反,没有明确的、对自己有利的目的。受文化习俗的影响,我们人一般不会干既有风险,又损人不利己的事。李承乾谋反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当太子,进而确保皇位。李祐谋反,反映了他的心智不健全。
房遗爱谋反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李治,立荆王李元景为帝。谋反是要杀头,甚至株连九族的!几个驸马、地方刺史,不知天高地厚,居然为了他人而谋反,这有点不可思议:
首先,李元景是李世民的弟弟,按照古代皇位传承的习惯,李元景就不具备当皇帝的资格;除非李世民没有直系子嗣,或者子嗣失德、幼小。
第二,李元景虽贵为司空,手中却没有军队与实权。关于李元景的谋反,在《新、旧唐书》中,只有“永徽四年,坐与房遗爱谋反赐伤”几个字,可见他只是个从犯。在《资治通鉴》中,也是一笔带过:“元景自言,他梦见手持日月”;哈,虽然总算找到了一点证据。
第三、现任皇帝李治,是李世民的嫡子,已经25岁。他没有什么失德行的地方,唯一的一点,就是让武媚进宫,难道房遗爱就凭这点,要改立新君?如果是,为什么史书遮遮掩掩,没有明确的记载?
电视剧照:长孙无忌
第四、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实权人物,他与荆王没有血缘,房遗爱改立新君的意图,在长孙无忌那里过得了关吗?
第五、李世民非常重用李勣,他伤前将李勣贬至叠州(今甘肃迭部县境),就是为了让李治召回李勣,希望李勣知恩图报,效忠于李治。这些安排,已经按部就班地完成,李勣又凭什么要受房遗爱的裹挟,废黜李治,而立一个李世民的兄弟为帝呢?
房遗爱谋反,执失思力也牵连其中;执失思力是李世民的妹夫,他的女子是九江公主。结果,驸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被害;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被赐伤、执失思力夫妇被流放,丹阳公主结局不详。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