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厉王的自白书:防民之口,实属无奈

周厉王的自白书:防民之口,实属无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25 更新时间:2024/1/17 19:47:23

寡人叫姬胡,是周朝的第十个君

从寡人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关于寡人的流言蜚语就没有断过。所谓“姬胡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河俱动”之说,不知道出自哪个无聊人之口。

我周朝幅员辽阔,哪一天不死几头牛马,哪一年没有几次地震?冬天田里又没庄稼,下场雹子怎么了?顶多就是影响人们出行,下雪不也一样影响出行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又和寡人的出生有什么关系呢?

至于说寡人抠门吝啬,垄断山川河泽,与民争利,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周朝轮到寡人坐江山的时候,全国大部分山川河泽都已经分封给了天下诸侯,除了宗周寡人可以直接管辖外,其他地方都是按时缴纳钱粮即可,享有高度自治权,寡人从来不干涉他们具体行政,就是想干涉也干涉不了啊。

说到底,寡人也就是在宗周周边地区,搞了一次国有化改革,出发点也是为了巩固大周朝的江山社稷,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国人收入。但这样的改革,触动了宗周周围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们就又编排寡人,说寡人与民争利,是个暴君。

这些鼠目寸光之人,自私自利,根本没有一点大局意识,不爱国家爱自己,不懂得皮之不存将焉附的道理。如果寡人不兴利除弊,加强王权,增收财政,如发展军事,普惠民生?万一西戎打过来怎么办?万一有人造反呢?让谁去抵挡?拿什么去挡呢?

周公,召公为代表的既得利益者,世世代代都辅佐周王室,其中有几代非常优秀,但也有几代非常糟糕。但更糟糕的是,不管周公和召公后人是优秀的还是糟糕的,作为周王室,我们都无权拒绝他们辅佐,这就不好玩了。

寡人兴利除弊,周公和召公作为世卿,不仅不理解寡人支持寡人,反而处处针对寡人,给寡人使绊子,万般无奈之下,寡人只能乾纲独断,改改老祖宗留下这不合理的规矩,让周公和召公靠边站,换上支持寡人改革的荣夷公和虢公,来完成改革大业。

这下,寡人算是捅了马蜂窝,宗周的所有既得利益者都团结起来了,用各种恶毒的话,来非议寡人和寡人的改革措施,将寡人说的一无是处,狗屎里面都挑不出来。

在外面说也就罢了,寡人每天出入宫廷,连走廊上的宫女和太监也在窃窃私语,妄议朝政。

寡人忍了他们好久。

直到有一天,噩国反叛了,一路攻城略地,我大周统治腹地袭来。由于几年里寡人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成功,国家集聚了大批钱粮物资,训练了几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很快便镇压了噩国的叛乱,维护了大周朝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寡人以为终于能够扬眉吐口气,以为国人能够理解寡人了,不料走到丰镐的街头,他们又编排了贬低寡人的新内容,说寡人穷兵黩武。

哪一晚,寡人睡得很晚,嗓子眼堵得慌。第二天清早起来照镜子,发现头发又白了许多。

寡人为大周朝的江山社稷,为周朝百姓的安居乐业操碎了心,可除了荣夷公和虢公,没有人能够理解寡人,寡人做什么他们都说是错的,听说还收买了不少识字之人,在他们的竹简上,把寡人写成了无道昏君,乖戾暴君。

召公甚至来警告寡人,说国人不能忍受寡人的暴虐了------明明是他们那些既得利益者自己忍受不了寡人的德政了,打着国人的幌子来给我施压。

叔可忍,婶不可忍,寡人决定动用我的王权,去封住那些无聊国人的嘴,不,那不是嘴,那是屁股,只要让他们在公众场合出气,就会将大周朝弄的乌烟瘴气。

于是寡人招了一些亲信可靠之人,命令他们到丰镐的大街上去监视,发现谁敢公开议论,就把谁抓起来杀头。宗周的风气马上便让寡人耳目一新,再也听不到那些污言秽语了。

寡人终于睡了两天好觉。但寡人舒心了,召公他们就不爽了,他跑来跟寡人说什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其实就是他们有屁憋着肚子不舒服呗。寡人看着他们那个狼狈样子,想着这些人过去对寡人的嘲热讽,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别拿周王不当干部,老虎不发威,你们以为寡人是病猫?

然而寡人还是太大意了,对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卑劣之心,没有足够的防备。失意的周公和召公,召集了一群亡命之徒,发动了针对寡人的叛乱,还美其名曰“国人暴动”,进攻寡人的王宫。寡人派出了卫队,一交战就什么都明白了,什么国人野人都是假的,这些人绝对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专业武士,战斗力超过了寡人的卫士们。

寡人从王宫的后门溜了出来,逃到了彘地,并在这里的大森林中度过了十四年。在这十四年中,寡人一边打猎,一边反思了寡人的一生。总的来说,寡人就是运气不好,又不甘堕落,想踏踏实实干几件好事实事,最后却因为斗不过那班老家伙,被迫下野。

他们的奸谋险恶,超乎寡人的想象。十四年来,他们明明知道寡人就在这里,却不来抓寡人杀寡人,只因他们知道,寡人只要活着,召公和周公那两个老家伙就能继续打着寡人的旗号执政,以公之位享受王的荣光,而如果寡人死了,他们就得让寡人的儿子姬静即位。掐指一算,姬静也不小了,如果让他继了位,那些老家伙哪能像现在这样好过?

只怪寡人脑子反应太慢,到现在才想通这一点,明白了寡人还活着的真正原因。既然寡人明白了,就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得逞,写完这些字,寡人就要跳崖去了,不用找寡人,因为崖下住着一窝老虎,早就想吃寡人的肉了。寡人的怨念会化成一个“王”字,在老虎的额头上显现,以证明寡人今天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周王姬胡绝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 | 第一次会面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两人离别时,老子指着黄河说道:“你为何不能学习水的德行呢?”孔子不解,问道:“水的德行又是怎样的?”老子回答说

  • 夏桀灭亡后,他的后代逃到大漠,1400年后繁衍出汉人的“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桀纣”是有两个人的名字组成的词汇,但却成为了几千年以来所有暴君的代名词。夏桀有个宠爱的妃子叫妺喜,非常喜欢喝酒。夏桀为了博得妺喜的欢心,就聚集全国的粮食酿造了一个大酒池。这个酒池有多大呢?大到可以在里面划船,而且还可以在里面游泳,果然妺喜开心的爆笑。每个朝代都有很有能力的人,夏朝也是如此,他有伊尹

  •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秦国一部血泪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最精锐三大军团,秦国张禄,秦国甘茂简介

    我们知道是秦国统一了六国,结束了纷乱的战国时代。秦国就像是当代的“屌丝”逆袭成功,可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堪称是一部血泪发展史。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祖先竟是个养马官,原来弼马温不仅仅是孙猴子的专职啊。说来话长:一支汉族中原秦人向西迁移走到渭河,看到两岸水土肥沃,决定驻扎此地不走了。族中年长的秦非子很会养马

  • 封神演义:兰盈大婚之日,姜子牙为何让她走19步?原来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姬发游历江湖的过程,还遇到了姜子牙的女儿兰盈,两人一见钟情,迅速陷入了爱河,在伯邑考死后,姬发也重回西岐,接任了西岐少主之位,而兰盈也同姬发一同回到了西岐。后来,姬昌得知姜子牙乃昆仑山神人,便邀请他出任西岐丞相,而姬发也准备娶兰盈为妻,在兰盈大婚之日,姜子牙却让兰盈独自一人上花轿,很多人都表示不

  • 从一个放马的小国到战国七雄,到一统天下,秦国逆袭走的何其艰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七雄之秦国大战略,战国七雄关于秦国的战略分析,战国七雄秦国实力变化

    秦国的祖先最初只是一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后来因秦非子养马有功,得到周天子赏识封在秦地,秦地临近西戎,常年与西戎征战,直到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秦襄公护送周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但秦地远离中原,发展落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弱小的地方,后因为各代国君励精图治,延续商鞅变法,秦国才慢慢强大起来。自秦孝

  • 吕不韦:射将先射马 从一介商人一跃为大秦国的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不韦的故事简介,吕不韦历史典故,与吕不韦有关的一个典故

    战国时代末期,有一个人由商人直升为大秦国的宰相,而拥有相当大的权势,这个人就是吕不韦。[var1]一说起吕不韦,很多人便会想起“奇货”这个辞。这段典例是说吕不韦因为经常到赵都邯郸行商,偶然的机会里,遇见秦在赵国当人质的王子子楚,以及子楚在赵国的穷困情形。看准时机是商人成功的着眼点,如果不能适时地将“

  • 秦国灭六国是从哪一个国开始的,你知道顺序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国如何化解六国合围,秦国六国密探完整版,秦国灭六国顺口溜大全

    公元前230年,秦军发动强大攻势,一举消灭国外,拉开了统一六国的序幕。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率兵攻打赵国国都邯郸,俘虏赵国国王,赵亡,秦势如破竹。秦于公元前225年灭魏国,公元前223年灭楚国,公元前222年灭燕国,公元前221年,秦攻灭六国最后一个堡垒齐国,将六国领土全部纳入秦国的版图。[var

  • 商鞅为秦奉献一生,居功至伟,最终被车裂,这个结果是值得深思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商鞅剧照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崛起,并为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么一个牛人,为秦国奉献一生,且居功至伟,最终为何还要被秦车裂、灭族?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了解商鞅其人,商鞅其法。商鞅其人。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史记·商君列传》)商鞅是卫国的“

  • 战国四公子名扬天下,为何最强大的秦国,却没有公子名列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秦国的历代名将,战国之秦国篇完整版,战国秦国统一过程

    [var1]秦国四大公子中,秦国的大公子都不是,秦国的制度,不会容许这种人的存在。秦国有个不立军功不授爵的规定,就算有了爵位,也不是真的有爵位。不是说,地方会把一块地交给你,让你自立门户。你的意思是,政府会给你一块你无法掌控的土地。这种制度的特殊性,直接导致秦国的公子哥,基本都是‘贫民’,无法直接剥

  • 秦晋之好,历史上秦国和晋国真的“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周平王东迁之后,将岐、丰之地封给秦襄公,当时这块地大多数被戎狄等少数民族占领,秦襄公和他的子孙们经过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这些少数民众,扩充了地盘,到了秦穆公时已经成为春秋强国了。[var1]春秋列国区域图秦国和春秋时期另一个强国晋国接壤,两国为了各自利益免不了发生冲突。晋献公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