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

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80 更新时间:2024/1/23 5:30:46

[var1]

| 第一次会面 |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朝藏书室中做史官。

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

两人离别时,老子指着黄河说道:“你为不能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不解,问道:“水的德行又是怎样的?”

老子回答说:

“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逐利,处于天下众生所厌恶的地方,反而更接近于道,这是谦虚的德行。

江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成为百谷之王。

天地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事物,水滴石穿。

可见,柔能克刚,弱能胜强。

不见具体形状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

由此可知,无言的教化和无为的益处更甚于有为。”

孔子恍然大悟,说:

“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幵。天下之人都高高在上,只有水处在下方。

天下之人都喜欢安逸,只有水处于艰险;天下之人都喜欢洁净,只有水处在污秽之中。

水趋的处境都是天下人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

老子接着说:

“当你不与天下人相争时,天下将没有人能与你相争,这就是效仿水德行事。

水最接近于道,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水避高趋下,从不回流,善于利用地势的起伏。

你看那深潭中的一碧水,表面淸澈而平静,却是那样的深不可测。

水也会有流失,但却从不会枯竭。

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这就是水至善至仁的品格。

它遇到圆形障碍就绕其而行,遇到方形障碍就折回而走,遇到堵塞就暂时停止,一旦出现决口就浩荡奔流,这就是水的信誉。

它能洗涤肮脏污秽,能使崎岖的地势趋于平缓,这就是水的能力。

它用浮力载物,用清面照人,用坚毅的恒心克服障碍,这就是水的长处。

它日夜而人、贤人和聪明的人都善于选择时机,能随机应变、顺天应时,就像皓皓明月,静观世事沧桑。

你现在冋去,应该戒骄戒躁。

要不然,你人还没到,名声就已经传来,身体还未动,声势已经先行,张张扬扬,就像老虎走在大街上。

这样,谁还敢用你呢?”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

[var1]

[var1]

| 第二次会面 |

两人第二次会见,是在老子辞官回到故乡苦县曲仁里。

这次会见,两人谈到了仁义,但老子并没有认同孔子所言的仁义。

在老子看来,这扰乱了人的本性,人应该顺应自然。

老子说:

“人出生在世界上是—种自然现象,因此人的行为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你看,天地按自然规律运行,日月星辰按次序周而复始的运转,飞禽走兽按彼此的生存之道和谐共处。

这并不是人为的刻意安排, 而是它们遵循自然之理,按天性生存、发展。”

人生于宇宙之间,和天地万物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生存之理。

人的生、死、荣、 辱,都应遵循自然之道。

顺天而行,顺理而作,任凭人们按自己的喜好自得其乐,人的本性就显示出来了。

人为的标榜仁义的结果,只能离仁义越来越远。

你苦苦求索仁义,意在实现人的本性,可结果却适得其反,扰乱了人的本性。”

| 第三次会面 |

两人第三次会面是在很多年后了,此时孔子已闻名于世,老子隐居于世。

这次,主要探讨的是何谓天道。

对此,老子说:

“阴阳之道,深不可测,人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到,有语言却不能传授,是平常人的智慧所不能理解的。

因此,所谓的得道并非真正得道,而只是体道。

假若你像认识宇宙中的有形事物一样去认识它,借助于眼、耳和语言,那将永远无法懂得道。

求道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如果内心体悟不到道的存在,道将不能保留。

心中体悟到了道的存在,还要在现实中进一步印证,得不到现实印证的道,不能畅通无阻的前进。

这就是得道的圣人虽内心有所领悟,却不能为外人道的原因。

一个人仅仅希望能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识,而不去用心体会,即便是圣人也不愿意教授他。”

学问渊博也不一定懂得大道,就像擅长辩论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一样。

无用的知识和辩术早已被圣人所摒弃,所以得道的圣人总是处于一种体悟大道的状态。

道,渊深似海,高耸如山,周而复始循环运转,主宰万物并赋予万物以永无穷尽的动力。

宇宙万物,都是因为有了道的给予,才不至于匮乏。

你觉得好,就动动手指转到你的朋友圈共享或点“在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桀灭亡后,他的后代逃到大漠,1400年后繁衍出汉人的“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桀纣”是有两个人的名字组成的词汇,但却成为了几千年以来所有暴君的代名词。夏桀有个宠爱的妃子叫妺喜,非常喜欢喝酒。夏桀为了博得妺喜的欢心,就聚集全国的粮食酿造了一个大酒池。这个酒池有多大呢?大到可以在里面划船,而且还可以在里面游泳,果然妺喜开心的爆笑。每个朝代都有很有能力的人,夏朝也是如此,他有伊尹

  •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秦国一部血泪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最精锐三大军团,秦国张禄,秦国甘茂简介

    我们知道是秦国统一了六国,结束了纷乱的战国时代。秦国就像是当代的“屌丝”逆袭成功,可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堪称是一部血泪发展史。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祖先竟是个养马官,原来弼马温不仅仅是孙猴子的专职啊。说来话长:一支汉族中原秦人向西迁移走到渭河,看到两岸水土肥沃,决定驻扎此地不走了。族中年长的秦非子很会养马

  • 封神演义:兰盈大婚之日,姜子牙为何让她走19步?原来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姬发游历江湖的过程,还遇到了姜子牙的女儿兰盈,两人一见钟情,迅速陷入了爱河,在伯邑考死后,姬发也重回西岐,接任了西岐少主之位,而兰盈也同姬发一同回到了西岐。后来,姬昌得知姜子牙乃昆仑山神人,便邀请他出任西岐丞相,而姬发也准备娶兰盈为妻,在兰盈大婚之日,姜子牙却让兰盈独自一人上花轿,很多人都表示不

  • 从一个放马的小国到战国七雄,到一统天下,秦国逆袭走的何其艰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七雄之秦国大战略,战国七雄关于秦国的战略分析,战国七雄秦国实力变化

    秦国的祖先最初只是一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后来因秦非子养马有功,得到周天子赏识封在秦地,秦地临近西戎,常年与西戎征战,直到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秦襄公护送周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但秦地远离中原,发展落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弱小的地方,后因为各代国君励精图治,延续商鞅变法,秦国才慢慢强大起来。自秦孝

  • 吕不韦:射将先射马 从一介商人一跃为大秦国的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不韦的故事简介,吕不韦历史典故,与吕不韦有关的一个典故

    战国时代末期,有一个人由商人直升为大秦国的宰相,而拥有相当大的权势,这个人就是吕不韦。[var1]一说起吕不韦,很多人便会想起“奇货”这个辞。这段典例是说吕不韦因为经常到赵都邯郸行商,偶然的机会里,遇见秦在赵国当人质的王子子楚,以及子楚在赵国的穷困情形。看准时机是商人成功的着眼点,如果不能适时地将“

  • 秦国灭六国是从哪一个国开始的,你知道顺序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国如何化解六国合围,秦国六国密探完整版,秦国灭六国顺口溜大全

    公元前230年,秦军发动强大攻势,一举消灭国外,拉开了统一六国的序幕。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率兵攻打赵国国都邯郸,俘虏赵国国王,赵亡,秦势如破竹。秦于公元前225年灭魏国,公元前223年灭楚国,公元前222年灭燕国,公元前221年,秦攻灭六国最后一个堡垒齐国,将六国领土全部纳入秦国的版图。[var

  • 商鞅为秦奉献一生,居功至伟,最终被车裂,这个结果是值得深思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商鞅剧照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崛起,并为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么一个牛人,为秦国奉献一生,且居功至伟,最终为何还要被秦车裂、灭族?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了解商鞅其人,商鞅其法。商鞅其人。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史记·商君列传》)商鞅是卫国的“

  • 战国四公子名扬天下,为何最强大的秦国,却没有公子名列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秦国的历代名将,战国之秦国篇完整版,战国秦国统一过程

    [var1]秦国四大公子中,秦国的大公子都不是,秦国的制度,不会容许这种人的存在。秦国有个不立军功不授爵的规定,就算有了爵位,也不是真的有爵位。不是说,地方会把一块地交给你,让你自立门户。你的意思是,政府会给你一块你无法掌控的土地。这种制度的特殊性,直接导致秦国的公子哥,基本都是‘贫民’,无法直接剥

  • 秦晋之好,历史上秦国和晋国真的“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周平王东迁之后,将岐、丰之地封给秦襄公,当时这块地大多数被戎狄等少数民族占领,秦襄公和他的子孙们经过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这些少数民众,扩充了地盘,到了秦穆公时已经成为春秋强国了。[var1]春秋列国区域图秦国和春秋时期另一个强国晋国接壤,两国为了各自利益免不了发生冲突。晋献公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

  • 以赏立信!吴起靠它拿下秦国岗哨,商鞅靠它施行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军无钱,士不前。军无赏,士不往。”赏赐,不仅可以激发人的为国而战的热情,也可以激发老百姓积极做事的热情。以赏立信,战国时期的两位历史名人吴起和商鞅做得最好,起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var1][var1]先说说吴起,他是我国战国初期的名将,军事家、政治家、变法家。吴起是一位猛人,平生大小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