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迁往往是令人无可奈何的,同时也更是人类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因为一个时代被改换并非是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而是一群人凝聚成一股力量才能实现的目的。
如此情况下势力单薄的人们要如何去与他们抗衡,当时代走到尽头关乎于君臣忠义、以及家族兴旺等等事情都会成为羁绊,或许就连生命也会因此变得而渺小起来。
一个朝代的灭亡是时势所造就,绝非以个人力量就能够力挽狂澜,这般血淋淋地现实着实令人痛心,那些被灭掉王朝的忠臣们,多数也都会追随着亡国而离开。
而能活下来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亡国之时自保也成为了人人心中的唯一目标,彼时吃饱穿暖有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便是亡国人心中的奢侈梦想。
殊不知安宁的日子里这种奢望也是普通至极的生活,战乱时代哪怕是位高权重的贵族们也都会选择分家自保,一个鲜明案例就出现在秦朝灭亡后。
某位将军选择分家自保未料后世竟造就了两个千年豪族。
注重家族观念 战火中的分家
古时候百姓们十分注重家族观念,在尚未成年期间分家乃是坚决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甚至严重到凡是在未成人阶段,以及家中老父母还没有松口能分家的情况提出分家,这竟都算是大逆不道的行径,毫无预兆便决定分家就是不敬重家族的表现。
也不论究竟怀揣着怎样的理由,只要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提分家,轻则会遭到周围人的言辞攻击与谩骂,重则还会被家法教训一次。
总之分家这个话题在古时候极为敏感,不过若是形势已然到达不分家就会没命的阶段,分家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折中办法。
人所共知古时候了通讯技术几乎等于没有发展,书信往来的速度根本追不上战火传播的高速度。
所以决定分家后的一个家族中人未来重逢的几率会很小,若不是分家乃是战乱中为数不多自保的好办法,那些视家族荣誉为珍宝的老人们也断不会同意分家。
所谓的分家乃是将家族中几房人口都分出去,每一房的主人只有一个,分家后就不是一个大家族在战乱中逃亡,而是一个个小家庭在躲避战火。
这样做目标也会缩小更利于自保,试想一下饶是将军家族都逼到分家的地步,这说明当时的战况已经很不利于百姓生存了。
战场之上刀剑不长眼,人们自保也需要承担在逃亡路上遇到的风险,当然是家中人越少越好,这位被逼到走投无路只能分家的将军。
其实是历史中大名鼎鼎的名将王翦,王翦的军事能力在一众武将中始终能名列前茅,王翦一生中所获的胜利数不胜数,就连秦王嬴政对其军事才能也是赞赏有加。
嬴政作为一代乱世枭雄看人的眼光自然也不容小觑,能够入了秦王嬴政的双眼代表王翦实力没有作假,值得一提的是起初王翦也并未辜负朝廷的看重。
王翦也因为领兵能力着实优秀而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王翦成家立业后在教子方面也拿出了巨大精力。
王贲后来在父亲王翦的英明指导下也受到了朝廷的赏识,可以说那个时代下王翦父子二人一时间风头无两,某次王翦的意见与朝廷不合还是以秦王嬴政亲自抱歉才做了了结。
王翦失踪 被项羽斩杀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公元前224年,当王翦领兵讨伐楚国成功后他居然离奇失踪了,到了王离这一代家族威望也不见削弱。
是王离大败于项羽之手,自此以后王氏一族的存在感也逐渐变弱,也是在这一代王离的两个儿子一拍即合决定分家求自保,分家也是无可奈何之举父亲王离已经被项羽斩杀。
凭他们两个后代去复仇无疑是痴心妄想,分家后这两人一个成为了琅琊郡临沂王氏与太原郡王氏的祖先,这两个家族后面均成为了千年豪族。
其中以儒家学术出名的琅琊郡临沂王氏,也算是赶上了属于儒学的好时代,临沂王氏借着汉朝对儒学的看重开始名噪一时,在民间的声望也是一年高过一年。
而到了东晋时期琅琊郡临沂王氏竟能够与司马家平分秋色,足见在东晋时期的朝堂之上王氏到底风光到何种地步,乱世分家也的确是无比明智的选择了。
从汉朝到东晋重获新生的琅琊郡临沂王氏,在祖先逃亡之路上受过无数的苦楚,却也都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若是没有当年的坚持便也不会有东晋朝堂德高望重的王氏。
另一个则是垄断了太原地区教育资源的太原郡王氏,这一支王氏家族一共出现了11名权倾朝野的宰相,算是名副其实的宰相摇篮了。
这也令太原郡王氏在皇室与民间皆受到了爱戴,并且太原郡王氏也曾前后飞出了三只金凤凰,太原郡王氏为皇室培养出三位母仪天下的皇后。
直到唐朝到来太原郡王氏的威望也丝毫不减当年,这说明一支具备着深厚底蕴的家族无惧时间流逝,更不会惧怕朝代的更迭与国家的灭亡。
因为那无法取代的家族精神刻进了每位家族中人的骨血内,纵然时过境迁祖先们都已不在人世,可这也并不是阻扰后代们成龙成凤的枷锁,体内流淌着家族血液不论何时都不会变。
家族灭亡 千年豪族
偶然间的分家竟变成了振兴后代的契机,战乱并不是昭示着一个家族会灭亡的信号,相反可能会是重塑家族辉煌的机会。
无疑王翦将军的后代们,明智地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只不过是因为血流成河的战乱环境下,基本上没有人还会想起应该如何振兴家族,同时振兴家族也绝非一代人的努力便可达到的成就。
王离的两个儿子是琅琊郡临沂王氏的祖先,与太原郡王氏的祖先,当年得知父亲战死之后他们选择了先苦后甜。
作为祖先他们会代替后代们吃了多数的苦楚,为后代建立伟业打好优秀的地基,如若没有这两位祖先的英明远见,也就不会有两个千年豪族的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