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与萧何、张良同为汉初三杰,唯一封王者,为何正史评价低很多

韩信与萧何、张良同为汉初三杰,唯一封王者,为何正史评价低很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4/1/6 22:35:34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高祖置酒雒阳南宫。

刘邦在洛阳的南宫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

身为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同时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在军事方面,韩信的确是有着过人的能力,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统一天下的愿望就很难实现,可说是谁拥有韩信、能用好韩信,谁就能获得天下。然而,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和张良都被列入“世家”,但是韩信却只能入“列传”。

萧何不是萧丞相世家,而是萧相国世家,说明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萧何在朝廷之中位极人臣。而且萧何也是汉朝功劳最大的功臣。

张良是韩国的贵族,而且几次解救刘邦于危难之中。楚汉战争期间,“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史记把他列为留侯世家。

前两人列为世家都无可争议,为何在司马迁的眼中,韩信的地位和评价都比两人低呢?

韩信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四个角色都当过,比之前两人最高爵位封侯,他可是封过两个异姓王的。“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本纪主要记录的是帝王得天下者,世家是功臣或者诸侯,列传是传奇人物。虽然大体上是这么个标准,但是也有例外比如韩信,隐含着司马迁对人物历史功过的褒贬。按照常理应该是楚王信世家或者淮阴侯世家,但是他的传记确是淮阴侯列传,韩信被低看的原因大致有二:

他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常理,自立为齐王的时候,蒯通苦口婆心的劝他逐鹿天下,他总是回绝,说明他对于时局的把握是不敏感的,政治上犹豫不决,为将帅可以,但自身的缺陷是非常大的,没有帝王命。

韩信可以说是军事巨人、政治侏儒。他手握重兵、功高震主极易招来杀身之祸却毫无自我保护意识,多次受到猜疑诬陷却从不在意、不知进退。

他相信刘邦曾经答应“五不死”的承诺,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须知,自古以来办法总是比困难多,何况是真想杀一个人还需要理由吗?最终吕后将韩信置于一口大钟之下,让宫女用白练布将其活活勒死。

当刘邦班师回朝的路上听闻韩信被杀之时,史记记载了他当时的心情:“且喜且怜之”。

这五个字表明了刘邦当时复杂的心态,韩信的军事才能可谓是千百年难得一见,为了大汉江山的永固,杀了他无可厚非,此刻刘邦是高兴欢喜的;身兼百战,亡赵国灭齐国,战楚霸王,多年来沙场征伐,为报答知遇之恩,交出钟离昧,不理睬蒯通之三分天下之计,对刘邦可谓是仁至义尽,虽不免有点狂妄,可却是功勋卓著,从齐王转封为楚王,从楚王降为淮阴侯,刘邦一个个举措,对待韩信实为不公,这点刘邦深明却也不得不防,一个“怜”字,可见刘邦对韩信之死的深深同情,杀你不是因为忠不忠心,而是因为你有造反的能力,仅此而已。

为臣者做到韩信这份上,功高震主,又不知收敛,被后世之人认为是自寻死路。以上的缺陷,最终落了个悲惨的结局,史官对他的评价自然不会太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今第一战神,人以7千白袍军,灭掉百万大军的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七雄最有名的军队,魏国历届大将军,历史上真实的魏国将领

    [var1]萧衍出身寒门的陈庆之自幼便随从梁武帝萧衍,当时萧隐还没有起兵反秦,陈庆之在霄云府中的身份只是一个小书童。公元五百零二年,萧衍单上的南梁皇帝的宝座,当时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这个官职是晋朝设立的,隶属于中书省,最初由武官担任,南朝宋时改为文职,所以在萧衍登基的时候。是把陈庆之作为

  • 神童献10条妙计,曹操仅用一条便破了城,为何最后却把他杀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曹操在能慧眼识才的基础上,他又是一个多疑的人。不能说曹操是个妒贤嫉能的人,因为他爱惜人才之名是青史有名的,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曹操杀害了很多才能出众的人物,比如祢衡、杨修、孔融等等。虽然曹操杀害他们是有自己理由的,祢衡目中无人、杨修恃才傲物、孔融冥顽不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曹操手上夭折的人才是不

  • 孙膑为什么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干的事比挖骨更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兵法家,孙武算一个,孙武的后代孙膑也得算一个。孙膑似乎是兵法上面的天纵奇才,他师从有名的权谋家鬼谷子,一直是鬼谷子最得意的弟子。孙膑出山之后,虽然被剔去了膝盖骨,脸上被刺了字,但他还是成为了齐国国主的座上宾。齐国能成为霸主,孙膑功不可没。似乎历史上的孙膑,是完美的。他又聪明又仁善,

  • 到许昌,看当年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忠义之名从这里开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夜读春秋标准图,关羽忠义的文案,关羽忠义仁勇图片壁纸

    [var1]东汉末年,群雄四起,战火纷飞,在群雄争霸中,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无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还是白手起家的刘备,抑或是雄踞东南的孙权,围绕着他们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在众多的传奇故事中,关羽,无疑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位,而让关羽流传千年,树立忠义信誉的就数发生在许昌的春秋楼了。

  • 西域都护任尚丢掉西域,班超儿子班勇出马,西域再次收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班勇简介,班勇后代子孙,班超儿子班勇结局

    元初六年(119),敦煌太守曹宗派长史索班率领上千人住在伊吾。这时候,匈奴已经大举侵入西域,迫使西域诸国臣服。而车师前部王和鄯善王不想被匈奴控制,逃亡到了索班这里求救。几个月后,匈奴杀至,索班拼死抵抗,不敌被杀。车师前部王逃走,并最终降了匈奴。而鄯善王则逃到敦煌,向敦煌太守曹宗求救。情况紧急,曹宗立

  • 同样是演吕布,张光北最霸气,何润东最帅气,黄磊最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老版《三国》中的张光北,事实告诉我们,无论什么翻拍,都是第一版最经典,而那时候的人物演技都是专业的,张光北的吕布在很多人心中留下的非常深刻的印象,年轻的张光北不仅仅帅气,而且身高184,可以说非常的威猛,扮演吕布应该是最佳人选。其次吕良伟也扮演过吕布。早在2006年的《貂蝉》中,吕

  • 秦始皇用活人烧制兵马俑?西安一尊兵马俑裂开后,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在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历史上,秦朝可以说是个“里程碑式”的存在了。不过,这个朝代也是以大部分“负面”的印象留在人们心中,残暴、专政是我们对秦朝的最深印象。而提起秦朝,我们最先想到的也就是兵马俑了。许多人见那上万个兵马俑形态各异、各不相同,便怀疑是否残

  • 最早“奉天子令诸侯”的并非曹操,是出自春秋时的“假命伐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宋殇公剧照(?—前710年)这个宋国国君子与夷很生气,后果呢?很严重,但是这个严重,是对于一个小国来说的,这个小国呢?就是宋国他旁边的一个国家叫邾国。公元前718年的秋天,宋国呢?就把这个旁边的这个小国邾国呢,给欺负了一下。邾国呢?他只是一个子爵国,很小,当然是没有实力跟宋国硬杠的了,然

  • 本来长平一战,秦军已经消灭了赵军主力,为何40年后才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前262年到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即长平之战。在这场战争中,秦国出动了六十余万兵力,主将是战神白起;赵国投入的兵力也达到了了四十五万,主将先是主张防守的廉颇,后来在秦国离间计作用下,主将变成了主张进攻的赵括。由于赵括只知道按兵书出招,不懂得随战场形势变化而灵活变通,

  • 项羽找刘邦单挑,刘邦不敢应战用8个字回怼,没成想流传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场战争持续了五年之久,最终以项羽的西楚败亡,刘邦建立汉朝而告终。在此之前,项羽还曾找刘邦单挑,刘邦用了8个字来羞辱项羽,而这句话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了我们现代人的口头禅。迥然不同的早年经历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但他年轻时其实就是个“混混”,游手好闲,在地方上名声也不怎么样,秦朝建立后,他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