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的一次无厘头泄密,成就了千古君臣佳话

春秋的一次无厘头泄密,成就了千古君臣佳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66 更新时间:2023/12/31 19:05:03

[var1]

君臣相得

春秋时期夷狄逐渐强大,华夏各国受到夷狄不同程度的侵扰,损失惨重。齐桓公管仲准备帮助诸侯国发动攘斥夷狄战争。离齐、鲁两国较近的东夷国家有莒、莱、任、宿、须句、郯、谭、费等东夷诸国,其中实力较强的是莒国、莱国。

[var1]

形势图

为实现“尊攘夷”政治目标和去除东、东南战略方的掣肘之患,齐桓公和管仲准备首先讨伐实力最强的莒国,对东夷各国形成威慑然后再逐步剪除其他小国。秋收后的一天,农时已过,齐国开始修补城墙加紧楼台建设,构筑各类防御工事,巩固国防设施。从民间征调来的大量的劳役人员来来往往,挥汗如雨紧张地忙碌着。齐桓公与管仲轻车简从,来到工地,摒却旁人二人登上工地附近的楼台,两个人现在是君臣如鱼得水,在一起轻松愉快相得益彰尽显性情本色。一边检视施工进展,一边面向东南,迎风远眺,踌躇满志,颐指气使谋划攻打莒国。商议良久他们对计划方案取得了一致十分满意,乘兴而归。

[var1]

攻莒之谋

过了两天,齐桓公发现准备发兵攻打莒国的消息竟然传遍了齐国各地,连邻国莒国都探得了消息,开始加紧军事调动准备抵抗齐国的攻击。

“兵者,诡道也”泄露了军事机密,行动也就失去了突然性和先机,这仗就不好打了。齐桓公很生气,赶紧命人请来管仲。

齐桓公说“机事不密则害成,与仲父谋划攻打莒国,谋划的事尚未公布就被国人知道了,真是不可思议,这是什么原因呢?”

管仲想想说。“国内一定有聪明睿智的高人。”

齐恒公也不是泛泛之辈,满脸疑惑回忆了一会,突然大叫一声,若有所思说:“嘻!那天服役的人有一个执席而食向上张望的,我料想大概就是这个人吧!”

“那人可曾相识?”管仲问道。

齐桓公说,“不相识,当时他总往我们这方向观望。我心生疑惑但不知何故所以有些印象。”

[var1]

东郭望台

于是管仲经过调查核实,为防打草惊蛇就命令那天服役的人必须无条件再来服役,不得任何借口替代和请假。人群陆陆续续的聚集过来了,又过了一会儿,东郭牙麻衣草鞋器宇轩昂的走了过来。管仲看东郭牙举手投足气度不凡就断言道:“有了,这人一定是那个把消息传出去的。”于是就派礼宾官员领他上来,东郭牙迈著方步,从台下拾级而上,态度从容不卑不亢,庄重而稳健,来到他们面前,行礼已过,管仲和他分宾主在台阶上站定。

管仲平静地说:“传播攻打莒国的消息的人是你吧?”

东郭牙面无惧色,对此也不隐瞒,语调严肃而清晰地坦然答道:“没错,是我。”

管仲说;“我没有说过攻打莒国的话,你为什么要传播攻打莒国的消息呢?”

东郭牙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善于谋划,小人善于揣测,我是私下里揣测出来的。”

管仲对之很是好奇说;“我没有说过攻打莒国的话,你根据什么揣测出来的?”

东郭牙拱手回答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神色:面露喜悦之色,这是欣赏钟鼓等乐器时的神色;面带清冷安静之色,这是居丧时的神色;怒气冲冲、手足挥动,这是要用兵打仗的神色。那天我望见您在台上怒气冲冲、手足挥动,这就是要用兵打仗的神色。您的嘴张开了,没有闭上,这表明您所说的是‘莒’。您举起胳膊指点,被指的正是莒国。我私下考虑,诸侯当中不肯归服齐国的,大概只有莒国了吧,因此我就传播了攻打莒国的消息。”

[var1]

东郭辨事

管仲听后点头称道,管仲自诩政治高手,善于保守国政秘密,现在东郭牙没有听到声音,却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与手臂动作了解别人的意图,能在无声之中有所听闻,能在无形之中有所察见(现代称为肢体心理学,东郭牙是真正的微表情专家)。管仲不禁拍声称快,对东郭牙佩服得五体投地,上下打量喜欢得很,二人惺惺相惜又畅谈一番,管仲对东郭牙大为赞赏。

[var1]

谈论

分别后管仲又对东郭牙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考察,断定为奇异之才,推荐给了齐桓公说:“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齐桓公采纳了,委以重任,最终东郭牙成为齐桓公五杰名臣。

[var1]

荐贤任能

莒国是个大国已经有了准备,是攻打不成了。管仲行“素赏之谋”一战灭亡了同为强国的东夷莱国(西莱),俘虏了莱国君主,实现了齐国15代君主的愿望,终结了齐、莱两国历时314年的积怨,完成了攘夷的另一个目标。后来管仲、东郭牙等各显才干 勠力同心辅佐齐桓公成就了春秋霸业,遂成为了明君良臣的千古佳话。

[var1]

五霸功业

参考献:《管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那些年你读过的屈原名句,满满的全是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屈原经典语录句子,屈原经典名句是什么,屈原诗词名句20句品读

    一、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出自《楚辞》,大意是:我愿意与你同生共死相与长做知音挚友。[var1][var1][var1]二、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出自战国屈原的《九歌·礼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 诸葛亮为何53岁就走了?真实病因曝光,专家:他被活生生累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曾带领蜀汉北伐却以失败收场。(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日前有专家揭密了诸葛亮的死亡之谜,当中就有两种说法,分别是“肠胃疾病”与“肺结核病”。诸葛亮大大小小的战事都亲自参与,对于蜀汉政权的维护,身上肩负着刘备托孤重任,几乎是鞠躬尽瘁,但从一名被司马懿掳走的俘虏口中可得知,诸葛亮早起晚睡,几乎忙

  • 他是蜀国后期第一名将,如果此人不死,魏国很难能灭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看的就是三国乱世,在这个群雄割据,各方势力相互讨伐的年代,最终形成的局面是天下三分,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不过这种平衡和相互对立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蜀汉率先被魏国攻破。出现这样的情况,想必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大遗憾,毕竟刘皇叔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所积攒下的江山基业,只是传到了他儿子这一代

  • 因为一场内斗,蜀国失去了两大精英,从此蜀汉王朝走向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陈恭,蜀汉走向灭亡的5大憾事,蜀汉英雄传人物培养

    自从费祎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制约的了魏延了,魏延本来就想一路带兵挥师南下,但费祎在的时候被费祎一再的制止,一直都没能如愿。但是如今费祎已经死了,就再也没有人能阻拦他带兵挥师南下了,在途中一直向汉中的方向撤退,并且过去之后还将路途之中全部的栈道都给烧毁了。与此同时还派出了信使向蜀汉后主刘禅告发说,当时蜀

  • 孙权比曹操、刘备多活那么久,为何还是没有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不打孙权结果如何,孙权为啥不能统一三国,刘备真的娶了孙权妹妹

    那么真的是孙权能力不足才没有统一天下吗?非也。孙权接手父兄打下的江东基业时才19岁,继位之后非但没有丢失江山,还能够任用周瑜、鲁肃、陆逊等贤才好好经营江东,顺利守下了这来之不易的基业。在曹操势大时联刘抗曹,在刘备势大时又肯屈尊降曹抵御蜀汉,可见其突出的政治能力。若历史能够假设,没有孙权联刘打赢赤壁之

  • 都江堰就这样被李冰搞成了-春秋战国(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冰父子与都江堰简介,都江堰李冰文化产业园书记,都江堰客运中心李冰父子塑像

    [var1]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作物最主要的有:粟、黍、稻、麦、梁、菽、麻等。农作物产量有了提高。在一般年景下,一市亩的田地约可产粟9斗6升多,最好的年成,可以产3石8斗5升。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最初只是在木工具上镶铁刃,但因冶炼技术水平所限,多为白口铁,铁中的碳以极脆硬的碳化铁形式存在,农具易断裂

  • 李牧为什么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李牧不死,赵国就不会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李牧之父,李牧在哪个时期被重用,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吗

    [var1]李牧(图片来源于网络)李牧是一位颇具悲情色彩的英雄人物,他胆识过人,用兵如神,生平未尝一败,战国末年面对强大的秦军,他更是多次以弱胜强,以一己之力阻挡着秦军一统六国的步伐,几乎让拥有白起和王翦等名将,且实力远胜赵国的秦帝国也束手无策,而只能采用那下三滥的反间计,可昏庸无能的赵王迁,偏偏便

  • 有人采访吕雉:听说汉高祖去世时,您没哭?吕雉:我没笑就不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记者:对于您丈夫的去世,您现在有什么感想?吕雉:对于丈夫的逝去,我的内心其实是很悲痛的。记者:既然您这么悲痛,为何民间却有了您在葬礼上根本没有哭的传言呢?吕雉:既然是传言,那就说明这是不可信的。记者:可是,据小道消息说,您和丈夫的感情早已破裂,您可以仔细谈谈这件事么?吕雉:谁说我们感情破裂的?我们的

  • 汉朝公主远嫁波斯,中途不幸怀孕,生子就地建国,此地已归属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时过境迁,矗立在西北群山中的神秘小国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汉朝公主在和亲途中生子建国的故事将永传于世。 一、汉朝公主远嫁波斯 这里山峰陡峭,势如刀刃,千里之外黄沙连绵不断犹如“虬龙蜿蜒”。这里有金色的垣坡,无叶的桑拓,夕阳泛着耀眼的琥珀色光芒。这里就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中转站,是穿越中原去往波斯国的

  • 尧舜禹禅让真相并不比李世民上位光彩 孔子和韩非子各用6字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对于中国人而言,对禅让这个概念似乎并不陌生,因为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三个人被誉为禅让的典范,而且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传颂和纪念。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在此,我们需要弄清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禅让,第二是尧舜禹之间的权力更替真的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