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家国天下”?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之所以能够呼风唤雨、杀伐决断,控制整个地方的运行中枢与关键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把家和国一体化了。对他们来讲,家就是国,因为他们家控制着整个国;国就是家,因为在他们看来,整个国都是他们家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于是,我们再来理解“家国天下”也就比较容易了。在古代的封建统治者看来:一个家控制着一个国,一个国属于一个家,于是他们就拥有了天下。
大清朝的女真爷们儿肯定也不会例外。他们家姓爱新觉罗,在中原大地混迹了276年。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开始,一共产生了12位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是第四位,爱新觉罗·溥仪(宣统)是最后一位。首先,我们要肯定,他们是一家人,而且是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一家人。
但是按照古代皇位传承的大体原则,有八个字:父伤子继,兄终弟及。也就是说,皇帝老子殡天,要么是儿子来继承皇位,比如康熙就是继承的他爸顺治(爱新觉罗·福临)的皇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弟弟继承哥哥的皇位,比如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就是继承的他哥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但无论是儿子继承父亲,还是弟弟继承哥哥,这都是直接的血缘联系。除了这两种继承的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呢?有的。
溥仪的皇位继承就是属于这两种以外的方式。由于这里还有牵涉到康熙的问题,因此我们还是从头说起。以便大家对整个大清皇位的传承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准确的讲,大清王朝只有十一位皇帝。刚才不是说十二位吗?还有一位是后来追封的。他就是大清朝的开创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因为努尔哈赤当时建立的政权叫“后金”,他伤之后,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这才真正的建立了大清政权。
这之后,爱新觉罗·皇太极将皇位传给了儿子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爱新觉罗·福临将皇位传给了儿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将皇位传给儿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爱新觉罗·胤禛传位给儿子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传位给儿子爱新觉罗·永琰(嘉庆);爱新觉罗·永琰传位给儿子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爱新觉罗·旻宁传位给儿子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爱新觉罗·奕詝传位给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父伤子继: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
到这时,大清朝一共产生了十位皇帝,并且其皇位的继承都是以父伤子继的形式进行的。接下来的同治帝19岁就殡天了。伤前虽然已经结婚,但是还没有小孩。于是由太后(慈禧)作主,将道光帝的第七子爱新觉罗·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光绪)过继给咸丰皇帝作养子,然后登基称帝。由于咸丰皇帝和光绪的爹爱新觉罗·奕譞是亲兄弟,而且光绪的妈又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此光绪和同治既是堂兄弟,又是表兄弟。光绪虽然过继给了咸丰,但继承的却是同治的皇位,算是“兄终弟及”吧。
兄终弟及:同治—光绪
接下来要说到大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伤的时候39岁,但是和同治帝一样,没有生下一个小孩。在光绪伤之前,慈禧就已经安排好了接班的人选。选的仍然是爱新觉罗·奕譞的子孙。不过这次选的不是奕譞的儿子,而是奕譞的孙子,光绪帝的亲弟弟爱新觉罗·载沣的长子爱新觉罗·溥仪。溥仪是光绪的亲侄子,但和同治之间就没有直接的血缘联系了。
这样看来,溥仪的爷爷是道光皇帝的亲儿子,那么道光就是溥仪的太爷爷。而道光的太爷爷又是康熙。因此,溥仪和康熙是有血缘联系的。但从皇位继承的正统性来看,溥仪并不具备与康熙一脉相传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