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有家法祖制,下有皇权在握,咸丰为啥还是没防住慈禧掌权

上有家法祖制,下有皇权在握,咸丰为啥还是没防住慈禧掌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09 更新时间:2024/1/24 4:56:22

清朝自建国起,为了保证皇帝一人独掌大权,明文规定:后宫和太监不得干政!并且对后宫和太监做了很多严苛的规定,可以说,清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对后宫干政和太监干政的预防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为什么到了慈禧这里,却不灵了呢?

我们先从热河巡狩讲起。

一、英法联军进京,咸丰帝热河巡狩开始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天津,直逼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当时,国内的太平天国起义已经让江南半壁江山沦陷。

本来就胆小,再加上内忧外患,咸丰帝瞬间没了但,索性直接撂挑子,留下自己的六弟——恭亲王奕䜣,处理内政外交,自己,则回到了满人的北方根据地——热河,开始了上任以来的“巡狩”。

说是巡狩,其实就是逃跑,满朝文武大臣,包括慈禧都明白这里边的意思。

咸丰帝北上,表面小哥还是要做的,几乎每天都要人汇报一下北京的情况,但是几乎没什么好消息。

咸丰皇帝战战兢兢,就用声色犬马来麻痹自己。

他爱看戏,但是逃跑路上哪来的戏班子?

他爱女子,这个要求可以满足。

据《慈禧太后传》记载,咸丰帝本来就是潇洒天子,现在内心焦躁,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后来身体逐渐虚弱(他的离去也与此有关),到每天都要喝鹿血以期强壮身体。

到了热河,咸丰帝稍稍觉得安全了,再加上一路鞍马劳顿,更加骄奢淫逸,想一直呆在热河不走了。

他的想法,必须等奕䜣把洋人摆平,自己才能“回銮”。

二、身体急剧恶化,咸丰皇帝处心积虑保皇权

自小身体不好,再加上纵欲享乐和内忧外患,咸丰皇帝的身体慢慢被掏空,一开始他还他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伤风感冒,但是慢慢的,他已经只能躺在床上了。

咸丰帝自知时日无多,就开始筹划自己走之后的事情。

继位人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他只有一个儿子——爱新觉罗载淳,是他和后来的慈禧太后,当时是懿妃生的。

唯一担心的,是继位人太小(当时只有6岁),懿妃当上皇太后以后会大权旁落的问题。

这个时候,身为重臣,又是同宗的爱新觉罗肃顺为咸丰皇帝出了个主意,要他效仿汉武帝,杀掉太子生母钩弋夫人以防止后宫干政,但是看着年幼的儿子,再加上咸丰帝的慈悲之心,没忍心下手。

这个时候的咸丰皇帝,一心想用政治手段来限制以后的皇太后。

咸丰皇帝想的对吗?当然对,建立一套长效机制限制后宫干政比硬把皇帝生母杀掉更有效,也更人道。

于是,咸丰帝做了以下几件事:

1、安排以肃顺为首的8位顾命大臣辅佐皇帝,所有的内政外交都由8大臣商议后请太后发布懿旨。

这样,就把所有的权力给了顾命大臣,但是还要报太后(也就是咸丰伤后的皇帝的母亲)同意。

咸丰皇帝还给了懿贵妃(后来的慈禧)和太子各一枚私章,太子的当然由母亲保管,作为皇权的象征和日后发布诏谕的信符。

这样,可以确保顾命大臣与太后之间相辅相成又互相牵制,已达到制衡双方,确保皇权的目的。

2、给了当时的皇后慈安一道密旨,让她关键时刻有权利处伤慈禧。

咸丰皇帝的皇后慈安,没有孩子,新君即位,慈禧肯定是皇太后,慈安也是皇太后,这就是著名的“两宫皇太后”时期。咸丰皇帝给慈安这道密旨,就是为了防备慈禧专权。

咸丰皇帝以为此举万无一失,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三、咸丰皇帝千算万算没算准

仔细想来,咸丰皇帝这几项措施看似双保险,却有明显的漏洞。

首先第一点,咸丰皇帝太相信权利的制衡。

安排那么多位顾命大臣,又给慈禧和太子私章,本身是想互相平衡,可见当时咸丰皇帝很纠结,他既怕后宫干政,又怕肃顺像清楚多尔衮一样权臣当道,于是每一方都给了部分权力,这也就给了慈禧干政的理由,为日后的宫廷政变埋下祸根。

第二点,咸丰皇帝太不了解慈安。

慈安这个人,不像慈禧一样功于心计,他对权力没有多大的欲望。

你把密旨给她,她没有子嗣,一旦她把慈禧杀掉,皇帝日后会怎么对付她?

慈安就是再没心眼,也万万不会做这愚蠢之事。

所以,这两点安排看似巧妙,实则愚蠢至极。

那么,慈禧到底是怎样一步步走到权力2023的呢?有句话可以解释: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四、慈禧走上前台,她有基础

慈禧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和祖父等都做过不算大的官,但是足以保证慈禧衣食无忧。

更新的的,慈禧的父亲很开明,从小就让慈禧和家里的男孩子一样上私塾,所以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慈禧不但有文化还写得一手好字。

以上说的这些,看似和慈禧干政毫无关联,实际上有莫大的联系。因为慈禧凭借读过几年私塾和写得一手好字,再加上自身的聪慧,干了一件后宫的嫔妃们包括皇后伤害也不敢干的事——批阅奏折。

是的,咸丰皇帝在北巡的过程中,日日声色犬马,哪有时间看奏折?一开始是让慈禧读给他听,自己批阅,后来一看奏折上都没什么好消息,就让慈禧代笔,甚至直接让她批阅后再汇报。

批阅奏折的作用大不大,当然大。

它让慈禧知道了基层民生,更知道了政治为何物,如何与百官周旋。纵观慈禧的后半生,就是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五、慈禧走上前台,他有同盟

咸丰伤后,慈禧和慈安与顾命8大臣成为权力中枢,可以想象,双方矛盾不断。

8大臣认为他们掌握决策权,只要事后通报两位太后一声就可以了,但是慈禧却认为,自己没有同意,他们商量也百搭。

不过,慈禧心里也明白,自己这边慈安不顶用,孤儿寡母的,想要和肃顺斗,还差得远。

她必须寻找同盟!

这个同盟不在热河,而在京城,而在恭亲王奕䜣。

其实,奕䜣在与英法周旋的过程中,就一直劝咸丰皇帝回銮,不过,肃顺等人为了掌握权力,一直向咸丰进言不能回去,再加上咸丰吓破了胆,也一直以形势尚不明朗为由拒绝回銮,所以,奕䜣对肃顺等人是有很大意见的。

再加上他也是以留守大臣,有临机决策权,也害怕肃顺等人掌权后会削弱自己的权力,所以,他也想尽快除掉肃顺。

这次,咸丰帝一伤,他正好有理由去热河奔丧,肃顺等当然不同意他来热河,奕䜣感到,一场宫廷政变山雨欲来。

这个时候,慈禧也敏锐地认识到了自己必须与奕䜣联合,但是当时肃顺等人严密看管之下,热河密不透风,她根本无法与奕䜣取得联系。

安德海就在这个时候成为这场政变的关键人物,他想办法,冒着生命危险去京城向奕䜣传达信息,慈禧和奕䜣就这样隔空连线,定下了盟约。

六、尘埃落定,慈禧时代开

没几天,奕䜣就不顾八大臣反对来到热河。

慈禧率先召见奕䜣,商量了一个以分而治之为主要策略的“辛酉政变”。

政变之后,8大臣被害,慈安没多久离去,奕䜣被封为议政王,慈禧垂帘听政,开始了长达47年的慈禧时代。

参考资料:《慈禧太后传》《清史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康熙帝等清朝皇帝推崇朱元璋超过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朱元璋谁更精明,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谁厉害,自古帝王知兵者唯李世民与朱元璋

    在我们古代王朝的帝王中,李世民一向是被排在前几位的,他不仅有赫赫武功(不仅在李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还打败了强悍的突厥人,被草原各族推举为“天可汗”。),文治上也开创了贞观之治,留下了《帝范》和《贞观政要》等著作(非亲自编写),堪称明君中的明君。与李世民比起来,朱元璋创建了大明王朝,地位当

  • “皇太极”这么闪耀的名字竟然是乾隆时期改的,原名土到掉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班德海与皇太极的故事,皇太极妻子顺序列表,评书皇太极全集在线收听

    清朝十二帝说起清朝,大多数人就会自然的想到康乾盛世,毕竟这是我们封建帝国史的最后一缕光辉,康乾盛世的启始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平三藩,收台,平准葛尔叛乱,奠定了清朝基本的版图格局,他的儿子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整顿吏治,推行新政,使得清朝国力元气大增,而至乾隆皇帝时(爱新觉罗·弘历),这

  • 女皇武则天最霸气的一首诗,只有20个字,却有吞吐宇宙的气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最震撼的诗句,武则天最有名的一首诗,武则天十首帝王诗

    武则天的原名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有影视剧说是武媚娘,这恐怕只是杜撰。不过武则天称帝前一年,自己改名为“曌”,取“日月当空”之意,而且这个字是武则天自创的,她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这个名字代表了她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正是一代女皇应有的气质。武则天不但在政治上霸气果断,而且她写的诗

  • 李渊手中有大权, 为何被李世民逼宫后, 直接把皇位交出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其实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已经做好的万全的准备,可以说把各种的可能性都准备好了。把士兵已经安排妥当,也已经把兵器都携带好。他早就买通了玄武门的守门的人,就准备在这儿就要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给杀掉。结果当李建成和李元吉到这的时候,他们没有一点点的防备,就直接被

  • 他是乾隆唯一存活的嫡子 却因一个女人无缘皇位 只活了25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永璂,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他出生的时候,乾隆帝十分高兴,不仅为其写诗纪念,还让大臣与他“同喜”,并将其取名为“璂”,这个字在古代的汉语里是皮件里镶嵌的玉饰,以此表明这个皇子的身份尊贵,然而虽然如此,可乾隆帝却从没有想过要立永璂为储,乾隆帝原本一直想立嫡子为储,为何不考虑永璂呢?这要从永璂

  • 我们历史上最傻的皇帝,晋惠帝听说百姓饿伤,问灾民为何不吃肉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惠帝谢柯,晋惠帝和刘禅哪个傻,晋惠帝女儿照片

    在位17年。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伤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

  • 清朝第一例废后之后的故事:顺治帝的后三位皇后,包括挚爱董鄂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废了两任皇后,董鄂妃和顺治怎么死的,董鄂妃与顺治情景剧

    第一任皇后是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强塞过来的,顺治皇帝极其不喜,最终在两年后成功废后,这也是清朝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但是在我们古代封建社会,皇后代表着一国之母,皇后的位置一般不可以久虚,特别是代表清朝统一天下后的一国之母,而且顺治皇帝又是年纪轻轻的。顺治皇帝废掉皇后才不久,孝庄太后

  • 她是李世民的岳母,一生竟嫁了5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的最牛妃子,李世民的女儿都被哪些人娶了,李世民娶了几个老婆

    为皇家正统,是孝明帝萧岿之女。随贵为公主,但其生于二月,按当地风俗视为不详,遂寄养于她叔父东平王萧岌之家。仅过活一年,萧岌夫妻就不幸离世,萧氏又被其舅父张轲收养,虽然身份显贵,但也必须为生计操劳。公元582年,隋文帝为次子也就是杨广选嫔妃,当时梁国诸多公主占卜结果都为不吉,于是这份彩头就落于从小寄养

  • 断发皇后乌拉那拉氏始终不是乾隆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真的断发了吗,揭秘乌拉那拉氏的断发,乌拉那拉如懿断发配乐

    乾隆皇帝的乌拉那拉皇后伤后被按皇贵妃礼下葬,这是极其少见的,内幕多不为人知。乌拉那拉是满洲正黄旗佐领那尔布的女儿,原来地位就不高,是乾隆的第二个皇后。十三岁时被选为秀女,被雍正帝选中赐给四阿哥弘历为侧福晋。乾隆继位之后,在乾隆二年举行册立大典时,乌拉那拉被封为妃,由于温顺贤惠,颇受皇太后的喜欢,因此

  •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但最后为何没立她为皇后?因为玩物上不了台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玄宗晚年沉迷享乐,最出名的就是他宠爱杨贵妃了。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都知道一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思是杨贵妃想要吃南方的荔枝,唐玄宗二话不说就派人千里迢迢赶赴岭南一带,采摘最新鲜的荔枝,用六百里加急送过来。这种宠爱,简直可以与以前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