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是英主还是淫主?对女皇武则天的再认识

是英主还是淫主?对女皇武则天的再认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690 更新时间:2024/1/27 15:55:48

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女性,她从显庆五年(660年)以皇后身份参预朝政到神龙元年(705年)因“神龙兵变”退位,活跃在我们古代最高的政治舞台上将近半个世纪。在这期间以六十七岁的高龄登基称帝,这在我们古代皇帝中是称帝时年龄最大的皇帝。作为我们古代历史上影响、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从古至今,不同时代、阶层的人从不同的立场和感情角度出发,对她的所作所为及影响褒贬不一。

一、作为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成功的原因

我们自汉代儒家大一统之后,传统儒家文化强调“阳贵阴贱”、 “夫为妻纲”,而“牝鸡司晨”则是我们传统文化之大忌。武则天之所以能打破传统、进位称帝是当时的社会客观形势造成的,是历史的产物。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带来魏晋、南朝的礼崩乐新,传统儒学受到冲击,亦带来了女性地位的提高,思想也比较解放。

永嘉之际,中原失据,北朝沦陷于五胡,受胡风的影响,统治者几无礼法可言,民间亦深受胡风影响。北方女子往往像男子一样,能够走出闺房,甚至冲锋陷阵,女英雄花木兰就是证明。

隋唐政权继承的是北朝体系,胡汉杂揉。胡风直接冲击了汉人传统的儒家礼法观念,也带来了妇女地位的提高。初唐习俗,妇女在家中地位很高,不但主内,且也主外,可以坐着车子为家庭利益去交结官府。唐人心目中的理想女人既柔和婉顺、遵守礼节,又有出众的才智,能够睦处六姻、光大本族。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隋唐时期出现了女性长期影响朝政的局面。我们历代都有后妃干政的现象,但基本是在皇帝多病或年幼的时候,隋唐则不然,皇后公主干政相袭成为惯例,即使是精明强干的君主在位,后妃辅助也是非常新的的。隋文帝独孤皇后、唐高祖窦皇后、唐太宗长孙皇后、高宗武皇后、中宗韦皇后等皆在政治中发挥新的作用。隋文帝之所以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与独孤皇后的态度有很大联系。公主中也出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女子,如唐高祖平阳公主和常乐公主,高宗太平公主,中宗安乐公主,肃宗和政公主等。此外,上官婉儿等也频频干涉政事,俨然成为了女宰相。

李唐王朝的女子们视国事为家事、己事,李渊父子晋阳起兵之际,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高举义旗反隋,所率军队被称为“娘子军”,所向披靡,成为唐朝的开国元勋之一。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出现与长孙皇后善于劝谏有密切联系。长孙皇后深得群臣的敬仰,是唐太宗新的的政治助手。唐太宗统治后期的徐才人也颇具政治远见,她公然上奏评判地方大事,批评贞观后期的弊政,受到太宗的赞许。高宗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深有韬略,参预发动宫廷政变,恢复李氏家族的统治。远嫁异族的多位“和亲”公主也为大唐作出巨大贡献,这些勇敢而有智谋的年轻公主远离家人故土,冒着生命危险周旋在汉蕃之间,以青春和生命捍卫了大唐的安全。

永徽四年(653年),浙江一带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民女陈硕真与妹夫章叔胤在睦州清溪县的覆船山组织农民起义,自称文佳皇帝,号召附近数千人参加了起义队伍。最后起义被镇压,陈硕真英勇就义。虽然起义失败,但作为一个民间的普通女人,陈硕真有勇气称女皇帝,并用称皇帝的名义来号召大众,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此时女性地位的提高。

综上所述,唐代社会具备了出现像武则天这样的女性当皇帝的社会文化土壤。历史之所以选择武则天,就在于她不仅自身刚强睿智、富有才华、精通文史;还在于她比较早就身处宫廷,了解上层政务和太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再加上她不屈不挠地奋斗,多次身处逆境而不气馁,利用了唐高宗喜欢信任自己和多病的机会,由代皇帝批答奏章开始,处理政务得体,即得到了高宗的肯定和信任,也赢得了臣下的认可,借助皇帝的权威,逐渐掌管了权力,最终成为我们历史上登上皇帝宝座的唯一女子。

二、历代对武则天褒贬不一的评价

终唐一代,人们大多对武则天的评价是扬长避短,赞赏有加。例如武则天同时代的官吏、著名诗人陈子昂多次上书提出一些政治主张,但却不被武则天重用,所提的政治主张也不被采纳。即使这样,陈子昂对武则天有很高的评价,说她“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是以至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对她的用人是非常肯定的。

试想唐太宗以前,尽管科举制度已经兴起,但科举选官有限,用人大多还是讲究门第高下,武则天打破原来的规则,使用各种办法破格选拔人才,同时代的陈子昂是深有体会的。另外,尽管她几乎杀尽李唐宗室,但从中宗开始的李唐皇帝们,武则天的李氏子孙们,对她的治国方略和威严还是赞赏有加,把她同高祖太穆皇后、太宗文德皇后等列在一起,称为“则天顺圣皇后”,享受李唐子孙的敬拜。可见武则天伤后的李唐宗室还是看重她的功绩的。

然而,女性在政治上的辉煌是短暂的,武则天也只是我们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后期,贵族女子在政治上的作用远远不及前期,虽然也有一些皇室女子介入国政,但没有一位敢于登基为帝。玄宗在连续发动两次宫廷政变,铲除了韦后和太平公主两股势力后才坐上了皇帝宝座,所以对皇室女性高度警惕。安史之乱长达八年,富庶的黄河流域遭受毁灭性打击,人民流离失所。男性文人们痛定思痛,将之归罪于宫廷的宠妃。士大夫们反复告诫君主警惕美丽女子的诱惑,希望用儒家的礼制重新整顿家庭秩序,重申妇德,强化夫权。此类红颜祸水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入影响社会心理。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兴起,儒家的人生规范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士大夫们严格按照儒家的规范束缚女性生活的细节,女性生活受到更多的限制。女性的地位发生显著变化,夫权得到强化。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泛滥,于是极力地歪曲、丑化、贬斥甚至诬陷武则天。只有把武则天描写成为一个丧尽天良的暴君、昏君和淫君,这样才能找回男人在“武则天时代”失去的颜面,才能震慑那些欲效法武则天的优秀女性,其用意显然是在垂戒后世,女性称帝已经不可能再发生了。

唐后的五代时期,对武则天的评价还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例如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先指出了武则天的残暴,把武则天称帝称为“牝鸡司晨”。但最后肯定了武则天用人的优点:“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

对武则天的全面否定始于两宋。例如在《新唐书》中,欧阳修、宋祁等人说:“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把武则天比喻成周幽王的王后褒姒,除了美貌,几乎是一无是处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通鉴纲目》中贬责武则天,说他:“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元明清时期师承两宋,对武氏的评价极尽贬损。如明代学者胡应麟说:“恶之穷天地亘古今者谁乎?武曌是已。”称武则天是从古至今最凶恶的人。清代学者王夫之借古讽今,称武周政权为“伪周”,说武则天为“嗜杀之淫妪”。认为“武氏之恶,浮于韦氏多矣!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万世闻其腥,而无不思按剑以起”。《二十二史扎记》的作者赵翼在“武后之忍”条中,写到:“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

近现代以来,史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武则天的评价是或左或右,因人而异。例如1959年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出版。该书认为武则天是暴君,不仅滥刑害人,残酷异常,大兴土木,奢侈腐化,而且御边无方,用人不当,对后世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唐史大家岑仲勉也持相同观点。林语堂的《武则天正传》对武则天极尽残暴、淫荡、恶毒、残忍的描写。但是更多的史家是肯定武则天不仅具有乐观向上的气概,勇于革新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日理万机的才干,而且具有良好的政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变化时尚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研讨武则天的热潮。文史学者和广大读者要求重新认识武则天的呼声越来越大。以武则天为题材的历史、文学书籍可谓是琳琅满目,据不完全统计也有几十种之多,每本书都有各自的特点。鉴于人们对武则天的兴趣,在荧屏上武则天也随之热了起来,以武则天为主角的电视连续剧就有数十部之多,尤其以刘晓庆版的《武则天》、《武则天秘史》影响最广。范姐姐版的《武媚娘传奇》尽管演绎杜撰居多,也受到观众的喜爱,创造了收视神话。

三、武则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古至今,对武则天的评价大多过于极端,或左或右。写作者多从自己的阶级立场或感情出发,把武则天要么说成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似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要么把她写成为是一个丧尽天良的暴君、昏君和淫君。

其实对武则天的评价要全面和客观,要结合她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各种势力斗争和矛盾作全面分析。首她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政治家。她头脑冷静,博通经史,才思敏捷,处事果断,善于用人,善于思考,敢于打破传统和变化,关注民间生活,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采取措施调整自己的施新规略。

在男权当道的社会里,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流之辈,能够坚持梦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遇到困难不后退,想方设法扫除障碍,最后一步步走向成功和权力的最高峰,这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心血,实在是难能可贵。

武则天并不是个一开始就有野心想做皇帝的女人。她从太宗的才人到高宗的昭仪、皇后、天后,到最后成为女皇帝,每一步都是客观形势的发展和武则天个人努力的结果。而作为一个女人,在严酷的宫廷斗争和皇权争夺中取得成功,武则天确实也采用一些违背人性、违背社会正统观念的非常手段,如栽赃陷害、重用酷吏、宠爱男宠、诛杀李唐宗室及大臣等。

武则天这些非常手段消极的一面。但作为武则天来说,其并不像历史上其他有能力争夺皇位的人物一样,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势力集团。例如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在和李建成、李元吉争夺皇位中取得胜利,就在于其背后有秦王府中的文臣武将的支持。李世民称帝后,这一集团继续成为他统治的支柱力量。而作为武则天来说,她并没有固定依靠的力量。

她先是利用朝中和长孙无忌为首的太宗临终托孤大臣有仇的以李义府、许敬宗等为首的所谓翊赞集团为自己服务;在李义府、许敬宗伤后,又依靠北门学士的力量来分化部分宰相的权力;在北门学士主干人员伤后,又依靠酷吏和自己的亲戚诸武子弟,但酷吏只能用来对付政敌,诸武子弟才能又不足以治理地方;武则天束手无措曾经一度想依靠自己宠幸的面首薛怀义、张氏兄弟来掌管地方。但薛怀义、张氏兄弟很难担当大任,为了政权的稳定和地方的长治久安,武则天必须重用大批像魏全忠、李昭德、娄师德、狄仁杰、张柬之等为代表的能臣,但这些人从骨子里是想在武则天伤后恢复李唐统治的。因此,武则天对这些能臣不得不有所防范,但最终还是在“神龙政变”中被赶下了台。

在权力圈子中,若有人说一些逆耳的话,或犯她的禁忌,她也还宽容,像宰相苏良嗣就是一例。薛怀义是她的男宠,专宠无比,因不守规矩,被宰相苏良嗣遇见,明知是皇上的情人,竞下令揪下马来,将那拱在龙床上的高贵的屁股,狠狠地打了一顿。鲜血淋漓的怀义,倒在她怀中表示,要她为自己报仇,她却反数落怀义说,南衙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你怎么可随意乱走呢? 这种淫而不乱,公私分明,把宫廷与朝廷分开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

女皇帝是孤独的,武则天晚年反对她的人太多了。从有关史料来看,神龙政变不但武家人参与了,就连她的亲生女儿太平公主和亲生儿子太子李显、相王李旦,都加入了反对她的行列。

政变后只几个月,她便伤了。临伤传下遗命:去帝号,称圣母皇太后——武周的开国之君,终于又回李家做李治的媳妇儿了。晚年的武则天虽然是由于政变被赶下台的,但她做的两件事体现出她过人的政治头脑:任命李显为太子和取消帝号称皇太后。这为她后来终唐一代被褒扬赢得了机会。

四、总论

总之,武周之世,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作为两大盛世的过渡,武则天的功业,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下的作用,她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她的所谓淫乱,南朝宋孝武帝刘骏长女山阴公主刘楚玉有面首三十人却仍不满足,武则天区区几个面首不足道也,且与男皇帝动辄成千上万的宫女妃嫔比起来更不值一提;她重用酷吏,鼓励告密,秦始皇已做在前头;她建明堂、造天枢、铸九鼎,劳民伤财,虚耗国力,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她诛杀大臣、实行特务政治,明代更甚。在我们历史上四百多个皇帝中,她是一个唯一的女皇帝,且能做到在几乎杀尽李唐宗室、改变李唐国号后统治又被推翻、国号再被改变的情况下,以高宗皇后身份陪葬乾陵,享受李唐子孙的祭拜。可以说是千百年来集万千荣辱及议论于一身的千古一帝,谁说不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最“作”的三位公主,最后一位还想当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公主也是比较能作的,但是大多都在初唐时期,可能因为大唐有鲜卑血统,还有武则天后对女人干政比较忌讳了。一 高阳公主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贞观长歌里面的安康公主就是以她为原型,但是她是不是长孙皇后的女儿,史书没有记载。贞观长歌里面讲的和事实差不多,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所以希望他找个好婆

  • 上有家法祖制,下有皇权在握,咸丰为啥还是没防住慈禧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自建国起,为了保证皇帝一人独掌大权,明文规定:后宫和太监不得干政!并且对后宫和太监做了很多严苛的规定,可以说,清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对后宫干政和太监干政的预防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为什么到了慈禧这里,却不灵了呢?我们先从热河巡狩讲起。一、英法联军进京,咸丰帝热河巡狩开始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

  • 为什么康熙帝等清朝皇帝推崇朱元璋超过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朱元璋谁更精明,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谁厉害,自古帝王知兵者唯李世民与朱元璋

    在我们古代王朝的帝王中,李世民一向是被排在前几位的,他不仅有赫赫武功(不仅在李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还打败了强悍的突厥人,被草原各族推举为“天可汗”。),文治上也开创了贞观之治,留下了《帝范》和《贞观政要》等著作(非亲自编写),堪称明君中的明君。与李世民比起来,朱元璋创建了大明王朝,地位当

  • “皇太极”这么闪耀的名字竟然是乾隆时期改的,原名土到掉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班德海与皇太极的故事,皇太极妻子顺序列表,评书皇太极全集在线收听

    清朝十二帝说起清朝,大多数人就会自然的想到康乾盛世,毕竟这是我们封建帝国史的最后一缕光辉,康乾盛世的启始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平三藩,收台,平准葛尔叛乱,奠定了清朝基本的版图格局,他的儿子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整顿吏治,推行新政,使得清朝国力元气大增,而至乾隆皇帝时(爱新觉罗·弘历),这

  • 女皇武则天最霸气的一首诗,只有20个字,却有吞吐宇宙的气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最震撼的诗句,武则天最有名的一首诗,武则天十首帝王诗

    武则天的原名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有影视剧说是武媚娘,这恐怕只是杜撰。不过武则天称帝前一年,自己改名为“曌”,取“日月当空”之意,而且这个字是武则天自创的,她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这个名字代表了她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正是一代女皇应有的气质。武则天不但在政治上霸气果断,而且她写的诗

  • 李渊手中有大权, 为何被李世民逼宫后, 直接把皇位交出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其实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已经做好的万全的准备,可以说把各种的可能性都准备好了。把士兵已经安排妥当,也已经把兵器都携带好。他早就买通了玄武门的守门的人,就准备在这儿就要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给杀掉。结果当李建成和李元吉到这的时候,他们没有一点点的防备,就直接被

  • 他是乾隆唯一存活的嫡子 却因一个女人无缘皇位 只活了25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永璂,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他出生的时候,乾隆帝十分高兴,不仅为其写诗纪念,还让大臣与他“同喜”,并将其取名为“璂”,这个字在古代的汉语里是皮件里镶嵌的玉饰,以此表明这个皇子的身份尊贵,然而虽然如此,可乾隆帝却从没有想过要立永璂为储,乾隆帝原本一直想立嫡子为储,为何不考虑永璂呢?这要从永璂

  • 我们历史上最傻的皇帝,晋惠帝听说百姓饿伤,问灾民为何不吃肉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惠帝谢柯,晋惠帝和刘禅哪个傻,晋惠帝女儿照片

    在位17年。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伤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

  • 清朝第一例废后之后的故事:顺治帝的后三位皇后,包括挚爱董鄂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废了两任皇后,董鄂妃和顺治怎么死的,董鄂妃与顺治情景剧

    第一任皇后是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强塞过来的,顺治皇帝极其不喜,最终在两年后成功废后,这也是清朝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但是在我们古代封建社会,皇后代表着一国之母,皇后的位置一般不可以久虚,特别是代表清朝统一天下后的一国之母,而且顺治皇帝又是年纪轻轻的。顺治皇帝废掉皇后才不久,孝庄太后

  • 她是李世民的岳母,一生竟嫁了5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的最牛妃子,李世民的女儿都被哪些人娶了,李世民娶了几个老婆

    为皇家正统,是孝明帝萧岿之女。随贵为公主,但其生于二月,按当地风俗视为不详,遂寄养于她叔父东平王萧岌之家。仅过活一年,萧岌夫妻就不幸离世,萧氏又被其舅父张轲收养,虽然身份显贵,但也必须为生计操劳。公元582年,隋文帝为次子也就是杨广选嫔妃,当时梁国诸多公主占卜结果都为不吉,于是这份彩头就落于从小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