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杨思勖并不是中原人,他出生在岭南的一个土著世家,他父母的家族都是当地的豪族。
公元659年,罗州土著王朝覆灭,思勖时年六岁,由于年幼免死被阉,从事内侍省,由京城宦官杨氏收养,故改姓杨。从岭南部落土著王子到入京为奴,杨思勖从天堂来到了地狱,但他依靠着自己的才能和对于机会的把握,从头开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李重俊发动景龙政变时,他率军击败李重俊手下大将李多祚,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被唐中宗李显越级提拔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
之后他又找准时机,跟随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一同诛杀韦皇后。等到李隆基即位之后,杨思勖也被李隆基重用,成为了他的心腹。
在这两次政变中,杨思勖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也因此从七品下变为了唐玄宗的心腹。
多次平叛
唐玄宗开元初年,安南首领梅玄成叛乱,自称“黑帝”。与林邑、真腊国通谋,攻陷安南府。唐玄宗命杨思勖率兵讨之。杨思勖一路走到岭南,招募士兵十余万,他沿着当年伏波将军马援走过的路线行军,率军斩杀了叛军的首领梅玄成。
开元十二年,五溪蛮族首领覃行璋作乱,杨思勖又奉命前往讨伐,生擒行璋,斩其党三万余级。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防止宦官干政,曾经定下规矩,宦官不得登三品。可唐玄宗见杨思勖接连立下大功,任命他为辅国大将军。依照唐代的官职制度,这是正二品的官职。从此以后,唐朝宦官的地位大大提高,这也为唐朝后期宦官干政埋下了伏笔。
在这之后,杨思勖又在开元十四年和开元十六年两次率军平定叛乱。开元二十八年三月壬寅,杨思勖因病卒于长安翊善里私宅,时年八十七岁
人物评价
杨思勖虽然是太监,但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性情刚烈,治军威严。尽管他并不是中原出生的,但他对于唐王朝可谓是忠心耿耿,最后也得以善终。但也是从他开始,唐玄宗开始重用,宠信宦官,以至于唐朝后期宦官势力过于庞大,甚至能随意废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