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散乐人:我是唐玄宗的暗桩吗?

唐散乐人:我是唐玄宗的暗桩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28 更新时间:2024/2/4 18:43:03

类似这样的情节在《长安十二时辰》里还有很多,各方的细作、暗探伺机而动,他们可能是舞女歌妓,可能是商人衙役,看似平平无奇的他们,有时却能决定着一场战役、一次危机的成败。

做为盛唐的缔造者,唐玄宗必有他不为人知的情报来源,精通音律的他,会不会以歌舞音声为掩护来打造他的情报国呢?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散乐源自西周,本是指民间百姓自娱自乐的小歌舞、杂技或带有简单情节、装扮的小戏剧等,发展到唐朝,它已成为囊括了魔术、幻术、武术、杂技、曲艺等各种民间百戏的统称,从事这些百戏技艺的人,就被成为散乐人。

在唐玄宗之前,散乐并不归属于宫廷。

初唐时,朝廷设立了太常寺总管祭祀朝拜之雅乐、宴飨庆功之燕乐等礼仪乐舞。唐高祖即位后,又在禁中成立了与礼乐无关,只为满足皇家娱乐之用的内教坊,专习以声词音律为主的俗乐。

唐玄宗登基后的第二年,以角斗、喷火、登梯、掷剑、杂技等为重的散乐正式被纳入了蓬莱宫侧新成立的内教坊,另在“京都置左右教坊”,散乐人从此归天家宫禁所管。

五代彩绘散乐图浮雕,河北省博物馆藏

那唐玄宗为何会如此看重散乐人呢?崔令钦的《教坊记》也许给了我们答案,书中说:

“玄宗之在藩邸,有散乐一部,戢定妖氛,颇借其力。”

原来,当玄宗还是临淄王时,他府中便收留有散乐人,这些各具技艺的人在唐隆之变(唐玄宗联合太平公主,共同剿灭了韦后集团的宫廷政变)中发挥出了强大的武力值,出于欣赏,又或者是出于忌惮,玄宗决定将他们正式收编,亲自对他们进行训练、管理,培养成自己可靠的贴身甲士。

唐玄宗对散乐人的掌控,可谓是步步为营。

第一步,在开元元年的十月初七,突然下发了一道《禁断腊月乞寒敕》。

秋末乞寒,乃祈求天神降下雨雪风霜润泽大地,是西域蕃地的传统风俗。因民间散乐人中多勇猛、豪放的异邦人士,因此每到十月、十一月,长安城的大街上就会出现一些形体裸露的胡族男女,他们手里拿着大壶,用冷水互相泼洒的同时,口中还念念有词、载歌载舞,欢快地氛围也感染了围观的人群,导致乞寒的人群越来越壮大。

这种在中原贵族眼中有伤风化的习俗,早在唐中宗时期便有朝臣不断上书请求废止,可皇帝们都不以为然,随意应付一下便不了了之,怎么到了风流开放的唐玄宗这,反而会被禁止了呢?

别急,咱接着往下看。

唐胡人俑 甘肃省庆城县博物馆藏

第二步,在开元二年初下令成立上文所说的内教坊,同年八月,颁发了措辞严厉的《禁断女乐敕》,说女乐“事切骄淫,伤风害政”。

看出什么了吗?唐玄宗先是整合民间伶人、散乐人等资源,将他们收进自己手里,后又把全民喜爱的轻歌曼乐上升到事关国运的政治问题,要“严加捉搦……务令杜绝”,这种一边重视、一边打压的做法,究竟是何用意?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步,在《禁断女乐敕》后的第二个月,唐玄宗紧接着又下发了第三道敕令,明确禁断“散乐巡村”:

‬散乐巡村,特宜禁断。如有犯者,并容止主人及村正,决三十。所由官附考奏。其散乐人仍递送本贯入重役。

这道敕令等于告诉天下人,如若再看到有散乐人在村县公开表演,“村正”等相关人员就要受到处罚,而散乐人则要“递送本贯”,“本贯”就是“原籍”,散乐人这时的原籍在哪呢?自然是蓬莱宫侧的内教坊了。

体会到敕令文字中的深意了吗?也就是说,当某地有违背禁令的散乐人出现后,当地官员不仅没有处置权,还得派官兵把他们押送回长安,难道是宫里真得缺人手,需要他们回去“入重役”吗?

图片来自网络

综合以上,我们不妨大胆地猜测下,唐玄宗的这三道敕令,表面上看是为了肃清社会风气,实则是断了靠卖艺糊口的散乐人的后路,好让他们进入教坊,受自己的统一指挥,待到有需要时,便从中选出优秀人才,或派去王公权贵的宅邸,或去混迹鱼龙混杂的江湖,一方面可以借机宣扬天子的神威,另一方面也可以收集各地的舆情民意、军政商吏等情报信息,如遇危险,则可以公然露面,来一场轰动的表演,并借由这种有违天命的所谓罪行保全性命,获官府护送回京。

倘若以上推测成立,那我们对唐朝的一些历史就又多了一份解读,如安禄山攻进长安后,为什么一定要囚禁大乐丞王维、怒杀“梨园祖师”雷海清呢?他想要的,会不会是乐人背后的情报网呢?

图片来自小红书木渔

#历史开讲##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退出皇权后一年离去?史书不记载生活太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有吕后开启了女性掌权的时代,但吕后没有称帝,只是辅佐自己的皇子。但女皇武则天不但称帝成为了女皇帝,还将大唐的国号改为大周。因此武则天的故事更具传奇性。公元683年,56岁的李治皇帝离去,当时60岁的武则天成为了女皇帝,统治大周的时间长达20年,但是在武则天退位后的一年以后就突然病逝,这又是为什么

  • 秦朝为何仅仅15年就灭亡?不是因为暴政,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是我们非常熟知的古代帝王,秦始皇一统六国,为以后的华夏文明奠定了版图。秦国通过各种方式对其他六国进行了统一,按理说统一之后的秦朝应该有百年盛世出现,可惜秦朝二世而亡。 仅仅在历史上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灭亡呢?说起秦朝灭亡的原因大家就会想到秦

  • 秦始皇唐玄宗明成祖天启皇帝:来自皇帝身边的诡异故事,心虚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比方说刘邦出生时他娘梦见与神人相遇,临盆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天地为之昏暗,由蛟龙自天外破窗而入,盘旋于产床之上;赵匡胤说他出生时是香气四溢,三日不散,所以的外号叫"香孩儿"刘裕出生时神光照耀产房,还有白露降到他家树上;萧道成出生时身上有鳞片,像龙一样。其实我们现代人一听这就是鬼扯,不就是为了证明你

  • 李世民也喜好美色,给李治留下了一堆后妈,其中一个成为新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的一生是辉煌的,他把大唐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但是,同时他的上位也是不光彩的,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踩着自己兄弟的尸身踏上皇位的。也正是由于他属于政变上位的,他给大唐的储位之争起了个非常不好的榜样,使得大唐由他开始变的夺嫡之势不断。同时,他还喜好女子,他后宫嫔妃众多。李治从

  • 无论名相名士,都是汉文帝夺权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主笔:闲乐生朱晖诛诸吕,安刘氏,太尉周勃功劳最大,汉文帝刘恒自然亏待不了他。于是两个月后,刘恒正式下诏,拜周勃为右丞相(汉初有设左右丞相,以右相为尊),并赐金五千,加邑万户。汉时一金为万钱,五千金就是五千万钱,相当于当时五百户中产人家财产的总和。而且周勃本就有万户封邑,如今再加封万户,哇塞,发了。而

  • 从诏敕看唐代皇帝与丞相的“爱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是对统治者的称谓。那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纵观历史,臣子对统治者的称呼有所不同。夏朝时期,统治者生前被称为“后”,这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皇后”、“后代”等,伤后被称为“帝”,我们第一个有统治权力的家族——大禹的后代,便自称为“夏后氏”;商朝早期的统治者仍然被称为“后”,随着经济各方面的发展

  • 薛仁贵的“一字并肩王“究竟是什么官位?见皇帝都免跪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薛仁贵为什么是并肩王,薛仁贵征东全集免费下载,薛仁贵回窑16集

    而相信熟悉各色演义或是长期听名家评书的朋友们一定会对"一字并肩王"这个称号十分好奇。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爵位呢?其实一字并肩王按照字面上的意思,非常的好理解,那就是拥有和皇帝比肩的地位。在古代,皇帝一般都会有很多的孩子,在这么多的孩子当中自然就会存在着争斗,所以最终胜出的那

  • 汉宣帝年少遭遇不幸流落民间,深知民间疾苦,故能缔造昭宣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昭宣篇,昭宣之治简介,昭宣中兴读后感

    宣帝刘询因少遭不幸(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流落民间,察知民间疾苦,所以即位之后,能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刘询为人聪明刚毅,高才好学,为政励精图治,史称“中兴”。然而宣帝刘询从出生到即位,再到亲政,既坎坷多难,又极富传奇色彩。废黜昌邑王刘贺之后,光禄大夫、给事中(内

  • 隋炀帝的爱妻萧皇后并不是潇洒成性,而是风华绝代的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灭亡和唐朝建立后,她仍然受到所有政治力量的尊敬。她存在的原因和文化意义是什么?他们的经历之间有什么文化思考吗?可以这样说,萧皇后的存在也许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南朝宫廷女性的代际文化传承与萧皇后文学素养之形成她作为萧梁文坛领袖之一、昭明太子萧 统的曾孙女,以及机辨有文采的后梁国主萧岿的女儿,自然秉承

  • 唐朝最大方的皇子,主动把皇位让给弟弟,弟弟终开创太平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老李家的皇位抢来抢去,最后落到了武则天的手里,但是老李家的子孙李显还是成功抢了回来。皇位虽然回来,可权力还有许多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把持。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母女两为了更好的掌握权力,合谋毒伤了唐中宗李显,此后拥立其幼子温王李重茂为帝,史称唐殇帝。韦后的目的很明确,想当武则天第二。但是她忽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