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悲催的唐朝公主:远嫁回纥,为保贞洁自毁容颜

最悲催的唐朝公主:远嫁回纥,为保贞洁自毁容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47 更新时间:2024/1/15 16:52:30

古代的和亲政策,简单地说,就是以公主下嫁番邦国主或者王子,以换取暂时的和平。

汉唐时期,一般都是以宗室女子,或者宫女代替公主,很少以正宗的公主去和亲。

如汉朝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的王昭君,本为宫女出身,唐朝出嫁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是李唐远支的宗室女子。

唐朝的宁国公主李氏嫁给了回纥毗伽阙可汗,她可是正宗的大唐公主,唐肃宗李亨的女儿。

宁国公主李氏,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次女,初封宁国郡主,曾“下嫁郑巽,又嫁薛康衡。”

驸马郑巽病逝,宁国郡主再嫁薛康衡,薛康衡也是个短命之人,不久也死去了,宁国郡主年纪轻轻就两度守寡,可谓红颜薄命。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太子李亨留在京城平定叛乱,因叛军势力强大,为了鼓舞士气,李亨在部将的拥立之下,自称皇帝,史称唐肃宗。

唐肃宗部下的唐军兵力严重不足,无力单挑叛军,只好派使者与回纥人通好,趁机借兵联合对付叛军。在唐军、回纥军的联合打压之下,叛军逐渐瓦解。

唐肃宗明知道女儿远嫁,将成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但不得不这么做,彼时的大唐早已江河日下,昨是今非。

唐肃宗亲自到城门相送,宁国公主非常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流泪对父亲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

唐肃宗李亨听到女儿掷地有声的话语,忍不住潸然泪下,“流涕而还”。

宁国公主在册礼使李瑀、副使李巽等人的陪同之下,远离故土,跨越黄河,赶往千里之外的回纥。

毗伽阙可汗(原名磨延啜,受唐朝册封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因协助唐朝平叛有功而居高自傲,又因为宁国公主是嫁过人的女子,而表现出不屑和冷漠。

《资治通鉴》记载:“瑀等至回纥牙帐,可汗衣赭袍胡帽,坐帐中榻上,仪卫甚盛……”

李瑀勃然变色道:“历来大唐与诸国和亲,都是以宗室女子,当今天子认为可汗有功,才以自己亲生的女儿与可汗和亲,皇恩浩荡,可汗身为子婿,竟敢如此蔑视岳丈,难道要坐着接受册封吗?”

李瑀的话犹如无数利箭,箭箭诛心,毗伽阙可汗不觉为之“改容”,慌忙起身叩拜,随即为宁国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并向使者承诺,一定会继续帮助大唐,剿灭反叛朝廷的残余势力,此后两次入朝谢恩。

宁国公主和册礼使李瑀不辱使命,维护了大唐帝国的尊严。

宁国公主无子,按照回纥人的习俗,丈夫死了,没有生育子女的妻妾要为丈夫殉葬。

回纥守旧势力怂恿新任可汗登里,以回纥习俗,令宁国公主为丈夫殉葬。

宁国公主义正辞严怒斥道:“按照大唐的习俗,丈夫去世,妻子服丧三年服满,可改嫁他人,此为‘终礼’。回纥既然不远万里,与大唐和亲通婚,这说明回纥仰慕大唐的风俗,因此,按照大唐的风俗,我不应该为老可汗殉葬!”

登里可汗认为公主的话在理,于是斥退那些怂恿他杀掉公主的大臣。宁国公主维护了大唐的尊严,同时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守旧大臣依旧不依不饶,于是撺掇可汗,令宁国公主接受“剺[lí]面”的回纥习俗。

剺面就是用刀割破自己的脸颊,以示对丈夫的忠诚。

宁国公主为了不引发旷日持久的争议,于是毅然决然挥刀自毁容颜,在灵前哭祭丈夫。

宁国公主虽然饱受孤独之苦和自毁容颜的委屈,但总算是落叶归根,回到了故土,比起那些客死异乡的和亲公主,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位了。

贞元元年(785年),宁国公主被侄子——唐德宗李适改封为萧国公主,留居皇城。至此,史书对宁国公主的记载戛然而止,后事不详。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最经典的战术,成功挡住曹操数十万大军,后世却无人再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历史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八卦阵”顾名思义,就是与民俗上的八卦有关。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的这套“八卦阵”,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景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此阵为战国时期孙膑首创,有上述八门,至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中间加上了指挥使台,由弓兵和步兵守护,指挥变阵

  • 唐散乐人:我是唐玄宗的暗桩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类似这样的情节在《长安十二时辰》里还有很多,各方的细作、暗探伺机而动,他们可能是舞女歌妓,可能是商人衙役,看似平平无奇的他们,有时却能决定着一场战役、一次危机的成败。做为盛唐的缔造者,唐玄宗必有他不为人知的情报来源,精通音律的他,会不会以歌舞音声为掩护来打造他的情报王国呢?《长安十二时辰》剧照散乐源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退出皇权后一年离去?史书不记载生活太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有吕后开启了女性掌权的时代,但吕后没有称帝,只是辅佐自己的皇子。但女皇武则天不但称帝成为了女皇帝,还将大唐的国号改为大周。因此武则天的故事更具传奇性。公元683年,56岁的李治皇帝离去,当时60岁的武则天成为了女皇帝,统治大周的时间长达20年,但是在武则天退位后的一年以后就突然病逝,这又是为什么

  • 秦朝为何仅仅15年就灭亡?不是因为暴政,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是我们非常熟知的古代帝王,秦始皇一统六国,为以后的华夏文明奠定了版图。秦国通过各种方式对其他六国进行了统一,按理说统一之后的秦朝应该有百年盛世出现,可惜秦朝二世而亡。 仅仅在历史上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灭亡呢?说起秦朝灭亡的原因大家就会想到秦

  • 秦始皇唐玄宗明成祖天启皇帝:来自皇帝身边的诡异故事,心虚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比方说刘邦出生时他娘梦见与神人相遇,临盆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天地为之昏暗,由蛟龙自天外破窗而入,盘旋于产床之上;赵匡胤说他出生时是香气四溢,三日不散,所以的外号叫"香孩儿"刘裕出生时神光照耀产房,还有白露降到他家树上;萧道成出生时身上有鳞片,像龙一样。其实我们现代人一听这就是鬼扯,不就是为了证明你

  • 李世民也喜好美色,给李治留下了一堆后妈,其中一个成为新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的一生是辉煌的,他把大唐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但是,同时他的上位也是不光彩的,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踩着自己兄弟的尸身踏上皇位的。也正是由于他属于政变上位的,他给大唐的储位之争起了个非常不好的榜样,使得大唐由他开始变的夺嫡之势不断。同时,他还喜好女子,他后宫嫔妃众多。李治从

  • 无论名相名士,都是汉文帝夺权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主笔:闲乐生朱晖诛诸吕,安刘氏,太尉周勃功劳最大,汉文帝刘恒自然亏待不了他。于是两个月后,刘恒正式下诏,拜周勃为右丞相(汉初有设左右丞相,以右相为尊),并赐金五千,加邑万户。汉时一金为万钱,五千金就是五千万钱,相当于当时五百户中产人家财产的总和。而且周勃本就有万户封邑,如今再加封万户,哇塞,发了。而

  • 从诏敕看唐代皇帝与丞相的“爱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是对统治者的称谓。那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纵观历史,臣子对统治者的称呼有所不同。夏朝时期,统治者生前被称为“后”,这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皇后”、“后代”等,伤后被称为“帝”,我们第一个有统治权力的家族——大禹的后代,便自称为“夏后氏”;商朝早期的统治者仍然被称为“后”,随着经济各方面的发展

  • 薛仁贵的“一字并肩王“究竟是什么官位?见皇帝都免跪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薛仁贵为什么是并肩王,薛仁贵征东全集免费下载,薛仁贵回窑16集

    而相信熟悉各色演义或是长期听名家评书的朋友们一定会对"一字并肩王"这个称号十分好奇。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爵位呢?其实一字并肩王按照字面上的意思,非常的好理解,那就是拥有和皇帝比肩的地位。在古代,皇帝一般都会有很多的孩子,在这么多的孩子当中自然就会存在着争斗,所以最终胜出的那

  • 汉宣帝年少遭遇不幸流落民间,深知民间疾苦,故能缔造昭宣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昭宣篇,昭宣之治简介,昭宣中兴读后感

    宣帝刘询因少遭不幸(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流落民间,察知民间疾苦,所以即位之后,能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刘询为人聪明刚毅,高才好学,为政励精图治,史称“中兴”。然而宣帝刘询从出生到即位,再到亲政,既坎坷多难,又极富传奇色彩。废黜昌邑王刘贺之后,光禄大夫、给事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