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嬴姓赵氏,汉朝后姓氏合流故有称其嬴政之说

秦始皇为嬴姓赵氏,汉朝后姓氏合流故有称其嬴政之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29 更新时间:2024/1/20 20:52:09

从“子从父姓”的传统来说,他姓“嬴”。

《史记·秦本纪》云:“大费拜受,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伯翳,舜赐姓嬴氏。”

“大费”是秦人的先祖。再往前追溯,帝颛顼的苗裔孙女脩,吞了天上飞的玄鸟落下的蛋,生了“大业”;“大业”娶了少典的女儿“女华”,生下了“大费”,帝舜夸奖他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将姚姓“玉女”许配他为妻。

之后,经历了夏商,至周,“嬴”姓子孙也延续了许多代。其中不少的苗裔孙,为成汤等商王服务,也曾为周成王驾车“打杂”。周穆王的时候,“嬴姓”后世孙“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于是,“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造父族”,是“大费”传下来的“嬴”姓一支,以地为“氏”,其实还是“嬴”姓。

插上一句,古代之“姓”,最初表示的是“母系传承”,所以各“姓”皆冠以“女”字。大约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黄帝”“炎帝”时期开始,才表示“父系传承”。这一传承“体系”的分支,以“氏”称之。

造父

造父又传了好几代,受周王恩宠,都住于赵城,“姓赵氏”。

后来,造父一个叫“非子”的苗裔孙,迁居到了“犬丘”。《史记正义》说,此地约在今陕西兴平东南,秦更名为“废丘”,汉高祖三年又更名为“槐里”。

非子善于养马,深得周孝王喜欢,说:“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遂“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秦人祖先,一直以善于蓄养牲畜出名,到非子仍然有出色的养马本领。周孝王命其恢复“嬴”姓,分封了城邑土地。

这是说,迁居至“犬丘”,也就是“秦”这个地方“姓赵氏”的非子一支,又恢复了“嬴”姓。这是周孝王十年(前900年)左右的事情。

再过去二百余年,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周幽王于郦山之下,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并送平王东迁,“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秦襄公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前后,秦人终于“出人头地”,从为周王养畜驾车的微末之臣,混成了不大不小的“封疆之吏”。

500年后的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秦庄襄王作为人质住于赵国,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正月在邯郸生下了一个儿子。《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及生,名为政,姓赵氏。”此人,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说秦始皇“姓赵氏”,不为错。第一,他出生于赵地,古人又以地为“氏”之俗。第二,其祖先,追溯至“造父”,的确“姓赵氏”,他属于“嬴”姓的这一支。

秦始皇

关键是,先秦古人另一更重要的习俗,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男子有时候甚至连“氏”也不说,只说“名”或“字”,外加“排行”。这就如同许多人在问,何以孔子名丘,其父怎么叫“叔梁纥”的道理一样。由此可见,对秦始皇的称呼用“赵政”更合适一点。

如果从秦始皇“子承父姓”角度说,他就姓“嬴”,但称“赵氏”,是“嬴”姓的一支。他的父亲是秦庄襄王。那么既然知道,为什么还会出错呢,有一种说法是说因为汉代以后先是出现了“姓氏合流”的现象,之后的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史官也逐渐不区分姓氏的区别,在《史记》里就弄混过,说秦始皇姓赵氏。不过怎么称呼秦始皇在已经出土的许多战国时期的竹简就可以知道了。比如说《赵正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平乐》宋仁宗郭皇后之伤的真相,堪比《妖猫传》中杨贵妃之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平乐曹皇后宋仁宗大结局,清平乐杨贵妃完整版,清平乐郭皇后死亡之谜

    剧中,除开宫斗的本领不说,这位郭皇后,也算是有可爱之处的,那就是,蠢笨得甚是可爱……她因和杨美人、尚美人争执中误伤仁宗赵祯而被废后也确实被废的委屈,不过本就是强扭的瓜不甜,大娘娘硬塞给赵祯的皇后,赵祯左右看都是不顺眼,总算是逮着机会了,赶紧废了。皇后郭氏被废后,很快就是女主曹丹姝的主场了,郭皇后究竟

  • 他是刘宋末代皇帝,因政变而伤,伤前一句话道尽生在帝王家的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宋废帝的真实身份,华阳太后政变,李隆基政变杀韦后

    早在我们历史的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位末代皇帝,也是因为政变而被害,他伤前就说了这句“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的话,道尽了帝王之家的残酷、危险、悲哀。这位末代皇帝就是刘宋王朝的宋顺帝刘准。宋顺帝刘准是刘宋王朝第九代皇帝兼末代皇帝,也是刘宋王朝第七代皇帝宋明帝刘彧第三子、第八代皇帝宋后废帝刘昱异母弟,当

  • 霍去病和李靖为何能几千人就横扫草原 游牧民族的这个特点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霍去病、李靖都是和草原民族打出超高交换比的汉人将领,他们的经典战例中兵力并不多。霍去病有八百骑兵横扫草原的初战,河西之战也只是带着一万骑兵就打穿了匈奴人的五个王国,李靖灭亡东突厥的突击部队更是只有3000人,他们一点都不怕兵力少。卫青和霍去病敢于用少量兵力冒险,和游牧民族的一个特点有关。游牧民族最大

  • 一市井小民,先睡公主,28岁又睡了武则天,当上大将军却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唐朝的时候,洛阳城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卖货小郎,作为一个市井小民,每天都要奔波于忙碌的生活,每天都靠着买山上的也要来勉强维持生活。虽然生活过得一塌糊涂,但他却非常的会说话,会哄人。长相也是长得非常英俊,身材也是非常的硬朗,后俩勾搭上了一个有钱人家府中的丫鬟,一来二去和小丫鬟成了情人,当时这个市井小

  • 汉朝覆灭的背后推手,不仅董卓得感谢他,还打碎了曹操的忠臣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董卓简介,董卓田丰,董卓戏弄貂蝉全部视频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标志着汉朝的正式灭亡。但是,在前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汉献帝只是董卓、曹操这些军阀的傀儡,汉朝早就名存实亡了。回顾那段历史,有一个人直接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可以说他就是汉朝覆灭的背后推手。这个人是谁呢?且听慢慢道来。十常侍之乱故事回到汉朝覆灭之路的源头——十常侍之乱。所谓的十

  • 汉宣帝开创了西汉最鼎盛的时代,为何名气却很低?只因做错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他的名气却远远比不上汉武帝,甚至居然被历史湮没,这又是为什么呢?汉宣帝刘病已:坎坷的帝路汉宣帝刘询,原名叫刘病已,他是史皇孙刘进的儿子,原本出身高贵的他却在没出生没几个月,就遭逢巫蛊之祸。当时的皇太子刘据,也就是刘病已的爷爷遭到奸人的陷害,最终选择了自缢,他们一家人也基本上因为此次之乱而遇害,

  • 韩信背水一战真的是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打赢的吗?真相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的灭赵之战在历史上也被称为“背水一战”。“背水一战”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意为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顾一切地往前冲。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像韩信“背水一战”一般实现绝地反击,以弱胜强的成功案例其实并不多。也就是说,“背水一战”的背后逻辑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它的成功绝对不是依靠简单的不管不顾

  • 杨广东征高句丽因将军难自主加之后勤困难、气候不适等因素而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弱小”而又欠揍的高句丽在很多人看来,高句丽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很小的国家,而这就是对于高句丽最大的误解!高句丽是前一世纪至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高句丽极盛时期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部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而据耿铁华先生在《中国高句丽史》一书中所

  • 韩信打仗是把好手,但是在政治上太过幼稚,才导致亲兵来不及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一直没意识到:自己必须死韩信必须死,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刘邦从一开始就没有信任过韩信,只是将他当做夺取天下的工具罢了。一旦天下尽入刘邦手中,韩信就没用了,他的存在对于刘邦来说只是威胁,说白了还是缺乏信任。这主要和刘邦的用人方针有关,刘邦用人,忠心第一,至于能力反而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是不是和你想象

  • 董卓手下一员干将!号称三国“毒士之首”,史学家:下场老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家都知道是曹操的战略,殊不知玩这一套董卓才是第一人,而李儒更是精通此道,因而李儒是为董卓手下第一智囊团。李儒被人称“毒”,这是为何?原来李儒的计策多半心狠手辣,为君子所不齿。比如《三国演义》第二回时,董卓欲废少帝为陈留王,立汉献帝刘协。李儒号令百官,说道:“现在朝廷没有主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