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邯郸之谜(5)——秦赵“长平之战”存疑探讨

邯郸之谜(5)——秦赵“长平之战”存疑探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58 更新时间:2024/3/9 14:11:27

长平之战,《史记》和诸多古籍中均有记载,无论是从战略、战例的实效性,还是战争的残酷、无情性;无论是史学的角度,还是36计灵活使用上,历来都使很多人关注。秦赵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合围歼灭战,超过西方经典战例40多年。秦胜后,一次性坑杀赵国兵将40万。由于其在军事、社会的特殊意义,历史的真实性让我们有责任对这一事件去伪存真,探明真相。

这一段历史是真的吗?现存很多历史疑点,致使诸多史学家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陡生疑虑。

秦兵马俑揭示了当时在服装、兵器、战略安排上的经典之术

[var1]

据现代史学描述,大致意思是:公元前260年,秦国与韩赵联军在古上党交战(韩国献上党成为秦赵大战的由头,随后为大家分析“冯亭献上党是为邯还是为韩,还是为秦”),韩赵不敌,退至长平。两军久战不下,对峙近半年之久。

随后,秦国利用反间计,诱使赵国任命赵括为将,把老将廉颇换下。反间计见效后,白起率秦军佯退,其实是调虎离山,诱赵括出兵追击。秦军一边坚守,一边派兵2.5万,形成包围之势。又迅速派出500兵马,突袭空虚的赵营,使赵军首尾不能兼顾。

秦国闻讯,立即增兵。秦亲自征招15岁以上青年入营开往长平,围而不打。赵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苦撑46天。

40多天内,饥饿交迫,竟然内部自相杀食。赵括在无奈之下,率兵多次肉搏突围,被乱箭穿身而亡。兵中无帅,疲惫之军悉数归降。至此,秦国大胜,一举完胜赵国。

为进一步夺取赵国,秦攻心为上,仅仅释放了240人回赵,传递兵败消息。赵国闻者无不惊悚,人人自危,人心、兵心顿丧殆尽。

胡服骑射故事雕塑

[var1]

那么,有多少疑点令今天的邯郸人不能信服呢?史料证据,迷雾重重。

质疑其一:宏观讲,秦赵两国兵员数量,根本不具备这么多人。据古籍人口考证,战国七雄总人口只有2000万,推算赵国人口223万,秦国600万。按当时兵役制度计算,赵国服兵役人数在50—60万,秦国150——160万之间。

质疑之二:秦赵为韩国倾巢而战,不具备直接冲突爆发你死我活的残酷决战。秦赵之战,当时没有决战的可能,只是因为韩国归降赵国,献上党后,秦国到口的领地给了赵国,秦难咽恶气,所以才起冲突,但绝不至于两国倾全国之力一赌高下。

质疑之三:不符合军事常理,所以不能成立。自古以来,军事常理一直是“十则围之,五则歼之”之说。按兵家常理推断,秦国必有400——500万兵力才能围歼。秦国总兵力600万,不会倾巢而出的。

出土的兵马俑戎装复原图

[var1]

西安出土的兵马俑

[var1]

质疑之四:所有古籍记载,从未有40万之说。据名著《战国策》所有重要人物,如白起、廉颇、平原君等,均无一提及,对此进行过任描述。

质疑之五:两国实力不可能导致大规模战争,局部战争可能性极大。七雄混战时期,国与国既有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又有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更有扩大疆域的扩疆野心。在这种背景下,谁也不会倾全国之力发生大规模争战。都留着一手,留着后路可退。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了。在人才云集、商贾发达的重要地区,大规模战争根本不太可能。

西安古城楼

[var1]

针对以上五点质疑,很有可能是百姓在连年战火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背景下,带着仇恨编纂的故事和愿望而已。经过秦国立国,霸主地位确立,为维护封建统治,为当权政治服务,而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沿袭下来的“戏说”“野史”而已,并无史实依据。中国历史上,根本就不乏这种误传案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这3句话,时至今日依然彪炳日月!可惜第一句,很多人就误读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开创私人讲学的之风,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

  • 精湛的玉器雕工-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一、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玉器雕工-玉雕工具根据考古发掘记录显示,最早的铁器在春秋时期出现,由于铁器的大力发展,并且应用广泛,因此铁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重要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玉雕工具基本上还处于铜工具和铁工具并用的时代,直到汉代才完全取代了青铜工具。[var1]二、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玉器雕工-玉雕

  • 秦国在位最短的帝王,在位仅三天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样坐上王位仅三天的帝王——秦孝文王嬴柱,他是秦始皇的爷爷。当时秦孝文王的父亲秦昭襄王已经在王位上坐了56年,而也正是由于秦昭襄王的长寿,秦昭襄王的两个儿子即使年过五十也都还是只是储君。在秦昭襄王于公元前251年去世之后,本该继承皇位的是长子,但是长子在秦昭襄王退位之前就

  • 追思世界第一思想家世界首位文化名人孔子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9月28日,农历壬寅年九月初三日,龙城天水,晴空万里,秋高气爽,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千年文庙彩旗猎猎,古乐声声,全场庄严肃立,2022(壬寅)年纪念孔子诞辰2573周年祭祀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平凉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秦治一行四人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73周年典

  • 河南省先锋教育纪念孔子诞辰2573年祭祀大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据悉,这是由先锋教育发起,由黄河人文传习馆承办,面向有志于传承中华文化的各界同仁,共同参与,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文化论坛、六艺课程、场域资源共享、中华家学共建等多种方式,更好地解读黄河、认识中国、传承文化。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会长徐东彬在活动致辞中说,纪念孔子是中华民族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增强

  • 越国在战国时鲜有记载其进行顺应时代的改革,故迅速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的春秋霸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唯我独尊、具备横扫天下实力的超级强国。起初,所谓的“霸”,能够替周天子行使部分职能:对北反击游牧部落的侵略,即所谓的“攘夷”;对南对抗咄咄逼人的楚国,维护周王室分封制度的尊严。对内,诸侯国之间起了争执、冲突,可以寻求霸主的仲裁、调节;参与尊奉霸主的诸侯国,一旦国内出现

  • 越国因存在时间短且未完成心理的转化故未列入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在淮泗之间,有大约十余个小国,以宋、鲁最大,郑、卫次之,剩下的莒、邹、周、杞、蔡、郯等国则更小,《史记》记载,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余,因此他们被统称为泗上十二诸侯。可见,此时韩、赵、魏、楚、齐、燕六国,与泗上十二诸侯的实力差距已经拉开。除此之外,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北部到河北中部,还存在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崛起,可和强秦对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梁启超写这篇文章可能包含了特定目的(主张自上而下改革,师夷长技以制夷),但赵武灵王在历史上的地位确实值得肯定:作为战国时期首个亲自发起改革的君王,他的胡服骑射具有特殊的意义——彻底提升了赵国的实力,跃升为能在军事方面足以对抗虎狼之秦的强国;首次打破了华尊夷卑的思想束缚,为后世演示了开放、务实观念

  • 田单复国后齐国再未参与中原战事,忘记唇亡齿寒被秦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田单复国之后,齐国虽然名义上仍旧跻身七雄,可历经此前五国伐齐,齐国元气大伤,人口剧减经济虚弱,再也没有能力参与诸侯征战,此后多年,如同隐形了一般。田齐称帝,五国伐齐齐威王时代,经过多番改革后的齐国,自姜氏齐国之后再次变得强大起来,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相继称王,这个时候的齐国,

  • 秦始皇是私生子还是真天子?他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一文读懂始皇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1.民间说法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私生子的故事,自六国统一开始,便广为流传。据说,当吕不韦发现在赵国邯郸为人质的子楚是“奇货可居”者,决心投资便可操控政事,先刻意结交处于困窘处境中的子楚,为其谋划,获子楚“如君策,若得秦国与君共之”的承诺,然后去秦国通过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太子安国君的嗣子。从此吕不韦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