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周文王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论周文王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13 更新时间:2024/4/9 19:43:31

开国皇帝之为“祖”,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等,遭遇灾难或夭折一般谥号“哀”比如唐哀帝李祝,汉哀帝刘欣等,当然,这种根据皇帝自身作为与统治手段作为谥号的方法早在封建社会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早在奴隶制社会的君王制度下就有了死后根据平生作为谥号的习惯,比如商纣王,周厉王,周幽王等等,尤其是周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奴隶制国家,周文王姬昌常被讨论,周文王是怎样的人?他“文王”的形象究竟是如何生成与演变的?

一、周文王之生平

1.继承父志

周文王姬昌出生在商朝末年,早从其父辈开始就是商朝的诸侯王,最早的时候是完全忠心于商朝的,由于商朝逐渐颓废的统治,周边的戎狄等部落发生了骚动,商王选择姬昌的父亲季历前去平定这些有动乱迹象的部落。

季历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非常清楚商朝的现状,在接手军队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投入战斗,而是励精图治,进行训练和强化战斗力,而后季历在多次战争之中大获全胜,当然,这种行为也遭到了商王的怀疑。

他认为季历私自练兵,乃是笼络人心,大有谋反的嫌疑,所以以论功行赏和封王的名义将其召入宫中,虽说封为了周西伯,但同时也被软禁,此后更是以多种莫须有的罪名将季历杀害,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承了他的位置。

2.称王与巩固

按照古代人们“有仇必报”的性格,姬昌继位之后本应该集结重兵,讨伐商朝,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并不是不想报仇,而是姬昌清楚的认识到现在的实力还做不到这一点,他选择了隐忍,并且暗自发展自己。

作为当时的诸侯王,他没有再像父亲一样用武力的方式震慑周边部落,而是从内部不断发展和运营自己的国家,广纳周边人才,许多商朝被判定为奴隶的大贤大才全都闻声来到了姬昌麾下,比如伯夷叔齐等。

当然,这种势力扩充的手段很快就被商朝的统治者注意到了,朝臣向纣王进言说,姬昌到处行善,交好四方诸侯,恐有谋反之心,将来必不利于朝廷啊,商纣王得知后直接将姬昌拘禁了起来。

无奈,商纣王终究是昏庸无道,周人以财宝美女进贡商王,纣王终究是难逃财色的诱惑,赦免了姬昌不说还将兵器相赠,自此,重获自由的姬昌获得了更大的权力。

回归周帝之后,姬昌在百信的建议之下称王,病故之后,史称“周文王”,这也是此称号的第一次出现,究竟是什么,让姬昌生成了“文”的形象,最后又向何种方向演变。

二、“周文王”形象的生成

1.怀柔尚和,德政治国

首先,周文王的形象可以根据其平常的作为和习惯来形成,首先就是主张和平与共同发展,这一点在周文王早年巩固势力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对其他国家奴隶的收留与宽容,对周边部落的停战与和平共处等等。

虽然这可能是周文王用于笼络人才的手段,但是其注重和平发展的形象已经深深影响到了周边小部落,此外,姬昌之所以最后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而称王,与其主张和平和德治的形象也是分不开的。

又一次周国相邻的两个国家发生了矛盾,甚至将要大刀阔斧刀兵相向,就在两国君王准备动手的时候,看到了周国内部在姬昌的治理下彬彬有礼,相互谦让的局面,彼此都深感惭愧,但是碍于面子又都不肯后退一步。

无奈之下只能招来姬昌前来评判,最终这场闹剧在姬昌的调解之下以双方的和解而告终,此后但凡是周边的诸侯国,都以周国的国家状况为榜样进行学习,一旦发生矛盾冲突都请姬昌出面解决,可以说其崇尚以德治国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2.自身勤俭,端正后人

周文王勤俭节约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其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周文王并没有自视自己高人一等,提倡生活节俭,以身作则,亲自下地耕种劳作,此外,并不因为自己的身份而穿金戴银,衣着华丽。

在着装方面,周文王也是以普通人的粗布服装为主,从不加之以绫罗绸缎等一些贵重的丝织品。

在这种“走进群众”状态下的周文王,感受到了人民的不易,所以大量减轻税收,调动了劳作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这一形象流传给后世是因为一份遗嘱。

周文王病故之前因为不能见到儿子姬发最后一面,所以用口述的方式为其留下遗嘱,与其说是遗嘱,不如说是一种勤俭节约,勉励自我的行为准则。

大致内容为“我已经时日无多,你继承位置之后一定要牢记我说的话,舜二人之所以能获得君位,无疑不是爱戴人民,勤俭节约,亲自参加劳动,我希望你能够时常自查,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这篇口训虽然简短,但是字里行间都是孜孜不倦的教诲,所以一直流传至今,当然,与其一同传承了数千年的,还有周文王勤俭节约,教导后人的形象。

三、后世中形象的演变

1.从史书中看文王形象的演变

文王死后,能了解其形象的唯一方式就是史书,当然,史书中的形象可能会出现些许的变动,可能与此前理解背道而驰,比如出现在宋朝时期出现了一些描写武王伐纣的书籍,书中自然是提到了其父周文王的形象。

从书中的描写来看,周文王是一个“敢于直言劝谏,刚正不阿”的朝臣,根据书中的描写来看,周文王作为商朝的诸侯,去朝中觐见是常有的事情,有次周文王与八位诸侯上朝之时,发现纣王的宠妃妲己也坐在其后,心生不满。

在众人都不敢发声的时候,周文王直言到“今日君臣相聚于此,乃是商讨国家文武等军国大事,大王如今令妃子坐于身后,是不是太重美色而轻了朝臣呢?”

此话直接震惊了满堂朝臣,要知道,当时周文王还没有那么大的势力,触怒纣王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此书对周文王的刚正描写还体现在其被囚禁期间,当时在进京之前就曾对周人说过,“此去难免牢狱之灾,但若是有幸存活,归来之日,就是破无道之君之时”,不得不说,这句话大有气魄,完全不像是出自周文王口中。

但是就周文王自身而言,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其结交诸侯,仁德施政,就是为了强大自己,最终剿灭商朝,一统天下,口出此豪言壮语也不足为奇,所以宋朝书籍中的描写也算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气吞天下的形象也符合周文王。

2.传说与《封神演义》中的周文王

周文王去世之后,后续朝代对其的传说和描写议论不在少数,这就对其形象做了有一个补充,其中在一些传言和故事中的周文王形象是比较符合周文王的,甚至可以理解为自身衍生的形象。

其中就有一个周文王对父亲问安的传说,也就是说,文王姬昌小的时候,每日早中晚三次会去父亲房中问候,主要是关心父亲前一晚睡的如何,身体是否安好,甚至会派遣专门人员看守。

有次被告知说父亲身体不爽之后,姬昌整天都是魂不守舍的样子,走路都是飘忽不定,期间一直照顾父亲,连一日三餐的食用量都非常清楚,因为随着吃饭量变多,说明病情也在好转。

这个传说给周文王演变出了“至孝”的形象,这种形象是由上述提到的德政与爱民演变而来的,一个对国家和人民都深爱的人,对父母自然是无微不至。

“封神演义”中的周文王形象也是源自其自身的爱好和平,反对杀伐,但是在形象塑造上过于夸张,导致其演变为到了愚忠的程度。

书中将伐商作为文王最后的无奈之举,此前的文王一直是忠君反战的典范,甚至直言“商虽无道,但我们必须恪尽职守。”

在战争问题之上,周文王完全反对杀伐,一切以道德和人民为主,看到战争中亡者的尸体会大惊失色,此处周文王的形象也演化为“过分书生,略带迂腐。”

总结

总体来看,周文王这个形象在后世之中褒贬皆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褒奖是占大多数的,虽然后续各种史书,描写存在偏差甚至矛盾,同时也让世人看到了周文王的多面形象,并且都是偏正面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玛雅出土"甲骨文",引发巨大猜想:玛雅文化是殷商创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 达·芬奇世间万事万物,变化无常,转瞬间,沧海桑田。对于一些人来说,拨开重重迷雾,探索真相,追求真理,便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牵挂。物质在运动发展,它如此复杂,好像我们无论如何都探寻不到真谛。玛雅人出土的东西中,镌刻着众多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几乎与我国古代的甲

  • 后羿不但不是射日的英雄,相反,他只是一个叛乱的酒鬼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山海经》《楚辞》《淮南子》这些文献里,都有提到过大羿射日的故事。我们这里引用《楚辞》的来简单说一下。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尧帝的时候,天上十个太阳一起出来了,把大地都烤焦了(方便大家吃

  • 盘点十大谋士,诸葛亮未排上名?姜子牙只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十,徐茂公英国贞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

  • 封神中,姜子牙麾下的三大押粮官都是谁?彼此之间实力该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之所以姜子牙要让此三人来押送粮草,是因为粮草对于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姜子牙才会让身负道术的他们来负责这一重要的任务,用以保证粮草在押送过程中的万无一失。那么,这三位押粮官都有何过人之处呢?头路押粮官杨戬;杨戬是阐教三代门人中的佼佼者,在西岐保卫战中,杨戬凭借八九玄功变化之术曾破掉过魔家

  • 纣王是人间天子,女娲是神界神仙,纣王为何敢在女娲庙亵渎女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诗作出来后,丞相第一时间就看出了问题,委婉地同纣王表示,女娲是神界大神,是她创造了人类,人民百姓年年都要跪拜她,给她上香。现如今,陛下却在诗中亵渎她,如此一来,一旦百姓知道了,陛下必定会失去民心。从中可见,丞相隐晦地表明了纣王与女娲地位不对等,纣王尽管是万人之上,却也只是个普通人类,人家女娲可是整

  • 两次活捉杨戬,斩周文王俩儿子,诛杀五岳神将,他最后被围攻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张奎最擅长的技艺,则不可不提地行术了,日行千里,非常人可望其项背。然,即使能力出众如千里马,也得有伯乐为之赏识。可惜的是张奎虽有千里马之能,纣王却无伯乐之心,如此良将,仅划一弹丸之地让其看守,实在糟蹋。即便如此,张奎最终还是在守卫国家,守卫商朝中惨遭围攻,惨死战场,实在是可悲可叹。若要说到他的作

  • 封神中,宋异人毫无保留地帮助姜子牙,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姜子牙的到来,早已富甲一方的宋异人并没有嫌贫爱富,而是摆下酒宴热情地招待了姜子牙,除此之外,在想到姜子牙今后将孤苦无依时,宋异人便出面为姜子牙操持了一门婚事,也就是让姜子牙娶了六十八岁的黄花女马氏为妻,在两人完婚后,宋异人也是承诺可以养活姜子牙和马氏的后半辈子,但马氏认为男人就应该有自己的事业,

  • 支付宝蚂蚁庄园10月21日答案:猜一猜甲骨文的发现与什么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小鸡宝宝考考你!2022年10月21日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今日问题是:1:喝汽水经常会有辣的感觉,主要是因为?2:猜一猜甲骨文的发现与什么有关?答对即可获得小鸡饲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吧!问题1:喝汽水经常会有辣的感觉,主要是因为?答案: 二氧化碳答案解析 :汽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

  • 《庆余年》里,庆帝说的一段话,印证了商朝的哪个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商朝,搭起高台,让皇族有尊严的不是繁琐礼教,而是迷信,也可以说是对上天和神的信仰。有了信仰,百姓就有了敬畏;有了敬畏,皇族就有了尊严;有了尊严,皇族就可以安心地统治华夏大地。所以,商朝专门给巫师设立了官职,也就是巫职人员。史书里称“巫贤任职”。抬高巫师的权力,通过他们来统治人们的思想。图片来自网络

  • 姒杼:夏朝第七任君主,发明甲和矛的王,中国的犀牛为什么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上期讲到少康为了一统天下带兵讨伐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在少康的统治下,夏朝的生产力越来越好了,少康在位21年后驾崩了,由他的儿子姒杼(zhù)继承大统,姒杼是夏朝的第七任君主。姒少康在40岁的时候讨伐寒浞重建夏王朝,姒杼功不可没,姒杼是一位勇猛的大将,而且武艺非凡,是少康的得力干将,姒杼在带兵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