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的骑射特种兵——赵边骑,灭中山国,屠杀匈奴十万大军

战国的骑射特种兵——赵边骑,灭中山国,屠杀匈奴十万大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90 更新时间:2024/3/11 18:01:16

赵边骑、齐技击、魏武卒和秦锐士。

齐技击是战国时代最早的特种部队,号称单兵最强,因为招募的个个都是武林高手。

魏武卒是魏国的特种部队,是战国初期战斗力最高的部队,主要依赖是重装,刀枪不入、无坚不摧。最辉煌的战绩是在阴晋之战中,魏国利用5万魏武卒击败了大秦50万大军。

无论是齐技击,还是魏武卒,都是重装部队、步兵,但赵边骑就不一样了。

[var1]

赵边骑是战国骑射特种兵,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骑兵部队。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骑兵的传闻,齐桓公救燕时“破屠何而骑寇始服”,称屠何为骑寇,可见当时它已有不少骑兵。

但春秋战争依然以战车为主,骑兵只是少量,根本不成部队,真正让骑兵成为部队,成为作战军团的是在赵国。

[var1]

翻开当年的地图,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赵国的位置大概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的大部分区域,内蒙古、陕西的部分区域。更主要的是赵国处于四战之地。

它的北方区域有东胡、林胡、楼烦这些异域虎视眈眈,南方有魏国和韩国,东方有燕国,西方有秦国。

总之,在三家分晋中,赵国分的可以说是最差的,以至于赵国建国初期,国力很弱,连中山国都经常欺负赵国,曾经一度将赵国一分为二。

[var1]

正所谓,知耻而后勇,置之死地而后生,赵国人扛住了这样的艰苦。

活下来,杀出去,成为下一个时代!

没错,赵国人不仅活了下来,还杀了出去,同时创造了一个时代,那就是赵国的时代。

战国中后期,赵国是唯一能跟秦国抗衡的国家,如果当年长平之战不败的话,秦国能不能兼并天下还是个未知数。

带领赵国杀出去的就是赵武灵王,一个传奇人物。

[var1]

公元前326年,赵武灵王在一片乱局中继位,担负起了赵国的重任。据说赵武灵王刚继位,还在料理父亲的丧事的时候,秦、楚、魏、齐、燕等五国就按奈不住,蠢蠢欲动。

当时还只有十几岁的赵武灵王表现出了超高的政治智慧,化解了这次政治危机。

这次危机也让赵武灵王彻底的发现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要想活下来,必须强大起来。

[var1]

他,决定痛定思痛,那么,如何带领赵国强大起来呢?

要想强大必须要有稳定的环境,稳定环境的前提是军事实力要强大。于是赵武灵王决定先发展军事,建立一支会打仗、能打仗、打赢仗的强大部队。

这个时候,赵国的劣势就变成了优势,赵国虽然北方有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他发现这些游牧民族部队的优势,那就是快。

[var1]

中原国家主要穿长袍,行军打仗也是靠腿。但北方游牧民族明显不一样,他们的衣服短袖且窄,非常方便在马上作战。他们的部队反应迅速,来如飞鸟,去如绝弦,远程弓射,千里奔袭,朝发夕至,百米之内,能取性命。

想到这些,赵武灵王内心欢喜,这就是我要的部队,于是“胡服骑射”在赵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

《战国策·赵策二》:

“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var1]

赵武灵王还通过这种民族融合政策,将北方的胡人(匈奴、戎狄的统称)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并从那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马匹和兵源。劣势变成了优势。

有了兵源和战马后,赵武灵王训练出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骑射特种部队,当时的人们为了表达对于赵国骑兵的赞誉,将这样一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骑兵部队称为“赵边骑”。

[var1]

那么,赵边骑战力究竟如何?且看下面:

灭中山

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引赵边骑进攻中山国,夺取夺取了中山国的丹丘、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等地,将中山变为赵的“国中之国”。

公元前296年,为彻底解决赵国心腹之患,赵武灵王再次大举进攻中山国,攻破灵寿,中山国灭,史载:“时赵之强,甲于三晋”。

[var1]

破五国大军

公元前283年,“五国伐齐”,廉颇率6000赵边骑大破齐国技击之士,继而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使赵国一跃而成山东六国之首。

阏与之战,大破秦锐士

公元前269年,秦国大将胡阳率兵10万在今山西和顺地界(古名阏与)与赵军展开了一场奔袭战争。

[var1]

此时的秦军已有一统扫六合之风采,秦国的“秦锐士”横扫东方六国无敌手,但在这一场战争中,秦国人引以为傲的秦锐士却在赵边骑面前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溃败。

赵边骑在名将赵奢的指挥下从容不迫,打的秦锐士根本无力招架。本场战役秦锐士伤亡超过5万,而赵国伤亡远不及秦军的十分之一。

尽管阏与之战在当时算不上是规模庞大的战役,但这一场战役赵边骑击败了秦锐士。这是秦锐士少有的大规模溃败战争。

[var1]

而此战后,秦国一度放弃灭赵计划,赵边骑闻名于诸侯。

北击匈奴

而赵边骑,最出彩的一战,发生在公元前250年前后。长期驻守在赵国与游牧边疆地区的赵国名将李牧,带领赵边骑,斩杀了匈奴十万多人,打败了东胡,降林胡,迫使单于逃跑。在此后十多年时间里,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赵边骑这一战,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让赵国无后顾之忧,能够专心对付强秦。

[var1]

总之,关于赵边骑神勇的战绩在历史中还有不少的记载,赵边骑可以说是继魏武卒、齐技击之后,唯一能让“秦锐士”胆寒的军队。同时,赵国名将辈出,廉颇、李牧等,很好的诠释了良将配锐卒的传奇经典。

可惜的是,赵武灵王之后,赵国没有像样的王,以至于屡出昏招,葬送了大好前程,而赵边骑跟魏武卒一样逐渐沦落,丧失战斗力,被秦锐士挫骨扬灰。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与高平骷髅王庙相关问题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岳莉培(晋城博物馆,山西晋城048000)摘 要∶长平之战是冷兵器时期最大的围歼战,其胜负结局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长平之战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影响很深,从唐玄宗亲祭省冤谷,宋金官员数次效仿,至明清官民结合在谷口村建立骷髅王庙进行春秋庙祭,这些均是后人对这场战争的追溯与反思。文章在对长平之战简要

  • 日本历史上,战国八大枭雄,第一堪称千古奇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TOP、8 北条早云[var1]北条早云原名伊势长氏,早年并不出名,只是在公卿身边工作;其实相对其他枭雄而言,北条早云根本不值一提,不说弱小,但也不强,但他却是“战国大名”的先驱,也就是说,他是日本战国的开启者;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奋斗,不断的运用自身优秀智谋来对抗势力庞大的两上杉的早云,终于取下了伊豆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平博珍藏在线鉴赏】四骏纹“秦王”铜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珍藏四骏纹“秦王”铜镜[var1]时代:唐 直径14.7cm。圆形,圆钮,圆钮座。弦纹将镜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四马形态不一,有的四处顾盼,有的昂首张口,但多作奔驰状。外区铭文带“尚得秦王镜,非不惜千金,非吴欲照瞻”,因锈蚀严重其它字难以辨认。双重缘。

  • 齐鲁孔子国际范 西方圈粉四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9月26日至28日在山东曲阜举行。[var1]论坛以“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为主题,通过论坛的形式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人类共同价值的关系,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出新思路、描绘新蓝图。孔

  • 为何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能统一天下,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却无疾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五十年后,随着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的完成,这两个国家一跃成为当时两个最牛的两个超级大国,天下的格局也由“战国七雄”变成为“两超五强”;所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说谁最有机会统一天下,恐怕非楚国和秦国莫属。那么,为何最后偏偏是秦国统一天下,而非楚国呢?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var1]受个人英雄

  • 怀仁战国古城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浅谈汉代雁门郡所辖阳城、阴城的地理位置及始建年代《文物世界》 2010年02期 □ 李丽娟 安孝文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专家学者和原雁北文物工作站的前辈们就爬山涉水,在相当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忘我工作,经过持续不断的考古调查,先后在晋北地区发现确认了西汉雁门郡所辖十四县中的九个县的故城遗址,

  • 春秋战国时期大型城池遗址被发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考古工作者发掘的一段城墙解剖面。新华社记者 朱国亮 摄江苏无锡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大型城池遗址在江苏省无锡市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城池遗址——吴家浜遗址,经考古勘探,轮廓已初步呈现。这座城池以河为路,城内河流纵横交错。目前考古发掘工作还在进行中。吴家浜遗址系意外发现。2019

  • 江苏无锡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大型城池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江苏省无锡市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城池遗址——吴家浜遗址,经考古勘探,轮廓已初步呈现。这座城池以河为路,城内河流纵横交错。目前考古发掘工作还在进行中。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光日介绍,经对出土文物特征分析和碳14测定,判断这一遗址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城池。

  • 赵国实力的强大和中山国的特殊性导致赵武灵王灭中山并无连锁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战争在一国的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释放政权力量、分散矛盾的最直接途径,成功后带来的好处更有可能促进国家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近代日本)。战国,作为我国古代唯一以“战争”为符号的特殊时期,上述特征更加明显。那时各国间之所以疯了似的不断交战,既是生存所迫,更是发展所需。其中,赵国就是个典

  • 魏文侯堪称战国前期最强优秀的君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齐国底子厚,客观战略优势远强于战国初期的魏国“齐四塞之国,地方二千余里”,齐国北、东、南临海,西北面临黄河、济水,形成了两道天堑;西南方向,依次排列着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尼山等诸多山脉。海洋、大河、山岭与长城,齐国的地理战略安全性与秦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齐国自然资源优越,《史记》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