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化观察:“失散”2000多年,良渚玉琮为何出现在西周墓中?

文化观察:“失散”2000多年,良渚玉琮为何出现在西周墓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68 更新时间:2024/4/9 19:53:05

现场展出的玉琮,左侧那件出土于晋侯墓,右侧的出土于瑶山遗址。童笑雨摄

中新网杭州12月7日电 题:化观察:“失散”2000多年,良渚玉琮为出现在西周墓中?

记者 童笑雨

一件良渚时期的玉琮,跨越长江与黄河,出现在2000年后的西周墓中,你能想象吗?

12月6日,“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院开幕,现场展出170件(组)文物,包含玉器、青铜器和金器,且大多来自西周的晋侯墓地。

这件“穿越”的玉琮,就在展出之列。只见展柜中并排放着两件形制极其相似的玉琮。

一件出土于良渚瑶山遗址,因5000多年来都深埋地下,质地受沁,通体呈鸡骨白色,棱角分明;另一件出土于晋侯墓地,呈黄褐色,器体稍显圆润。

天进手绘玉琮纹样。徐天进供图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东峰说,两者埋藏时代虽相隔2000多年,出土地点也不同,但经科学鉴定,它们都产自5000多年前的良渚。“就像是失散了几千年的兄弟,现在终于相遇了。”

这件玉琮为何“背井离乡”?“失散”的2000多年,它经历了什么?为何出现在西周墓中?马东峰坦言,因为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这个问题,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认为,这件玉琮肯定不是从良渚直接“流浪”到西周的,应该是经历了夏商两个朝之后的传世玉器。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良渚和西周之间隔着夏商两个王朝,玉琮可能在这几千年中,经了若干代人之手。作为良渚文化的标志性器物,玉琮具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良渚玉琮还曾在中国西南的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玉琮这一形制也在齐家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出现,可见良渚文化影响范围之广。

这件玉琮在夏商这两个朝代经历了什么不得而知,徐天进推测,晋侯墓地出土的玉琮有可能来自周王的赏赐。

文献记载,周武王伐商时,曾俘获“旧宝玉万四千,佩玉亿有八万。”如此数量庞大的前朝旧玉,通过“分宝玉于伯叔之国”的形式,赏赐给了宗族功臣。晋侯墓地是晋国早期国君埋葬地,墓主人或其祖先,应在受赏赐之列。

晋侯墓地出土的五璜玉组佩。童笑雨 摄

其实,不止这件玉琮,展厅里还有多件来自距今4000多年的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的文物,它们都出土于晋侯墓中。这说明,玉琮的传世,不是个例。

从文物改制角度来看,这件玉琮有着后加工的痕迹。徐天进给记者展示了两件玉琮的纹样绘图,一些在文物上难以看清的细节,此刻变得清晰了起来。

如瑶山遗址出土的“原装”玉琮,神人兽面纹的刻画线条略显涩、钝,欠流畅,这和当时的加工技术相关。晋侯墓地出土玉琮的纹样则明显线条圆润、流畅。

最大的变化在于,工匠将良渚玉琮上神人兽面纹的一些螺旋纹样磨去,改成了商代青铜器上的见纹饰——云雷纹。

马东峰表示,玉琮上纹样的改变,虽然表明良渚先民和商周时期人信仰的不是同一个神,但他们对玉的认识,对玉文化崇拜的源头,是可以追溯到良渚时期的。

现场展出的玉璧。童笑雨 摄

一件玉琮的出现,或许是巧合,但展览现场,更多出自晋侯墓、带有良渚特色的玉器,如玉璧、玉钺、玉璜等的展出,则证明了这个结论,这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体现。

如玉琮、玉钺、玉璧,在后来商周的玉礼器中也经常见到,而它们最早成体系地出现就是在良渚文化时期。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形制和功能上,西周和良渚的玉璧相差无几。《周礼》曰“苍璧礼天,黄琮礼地”,说的就是玉璧和玉琮的祭祀功能。良渚时期,玉琮的地位比玉璧高,更多时候出现在高等级墓葬中,是良渚先民用来通天的。

展柜内有一件铜琮形器,是完全仿照齐家式玉琮样式铸造的,徐天进说“这可能是最早的文创。”其功能和玉琮最初的祭祀功能当然已经完全不同了。

代的龙泉窑也烧制过玉琮样式的青瓷,被当作容器。

但无论用途怎么改变,可以看到的是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良渚的玉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如良渚时期王的权杖——玉钺也成为西周时期权力的象征,最后因为材料的改进,升级为铜钺;代表良渚贵族女性身份的玉璜也出现在晋侯墓地中,在西周那时,璜是代表礼制的六器之一。

或许,这也是徐天进将展览取名为“郁郁乎文哉”的原因。这取自孔子的一句名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代借鉴于夏、商二代的不仅是政治、礼仪制度,还有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成就。中华文明也因源远而流长,在继承中不断发展而始终拥有活力。(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浙江杭州举办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2022年12月6日,“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位于杭州的良渚博物院开幕。展览共展出170余件(组)以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的精美玉器为主的文物精品,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三千年前中国西周时期玉文化的历史巅峰。龙巍摄(人民图片网)

  • 迁都最频繁的王朝:商朝迁都十几次,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商朝建立之初,定都的地点是山东的曹县。随后商朝的都城就一直在山东,河南和河北到处迁都,从山东到河北,再从河北到河南。就连我们都很熟悉的河南安阳,也不能算是商朝最后一个首都。商朝的建立,是在夏朝之后的,而商这个部落,原本就是习惯于经商的,或许是商人的流动性,决定了商朝的都

  • 夏、商、西周时期的城池建设还不完备,如何搭建防御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在我国的早期国家阶段,夏商周时期,城池建设还不完备的时候,又是如何搭建防御体系的呢?城市的出现在很久很久以前,居无定所的远古先民过着三五成群、渔猎而食的生活,由于群体日渐庞大,收集的猎物也越来越丰盛,也不再像从前一样便于携带,于是先民们找地方将食物贮藏起来,久而久之便在那地方定居下来,定居点一般

  • 商朝灭亡时画面有多惨烈?50多万人被杀或沦为奴隶,帝辛自焚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朝的历史也是悠久的,历经500多年,却亡于帝辛之手。随着牧野之战的胜利,武王登上了大统,建立了周朝。后世传说中,武王伐纣的战争中,没有杀一个人,没有流一滴血,商军就已溃不成军。但事实不是如此。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大多都是血腥的,姬发兵临城下,商纣王自焚于鹿台。他的臣民被屠者或

  • 商朝曾经征服过世界?关于殷商的一些猜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的特点首先让我们提炼一下商朝都具备哪些特点?通过提炼这些特点,我们根据上下两个朝代,就能看出商朝的一些独特之处。特点一,青铜冶炼技术商朝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根据现代考古学的分析,商朝时候的青铜器是采用的铜锡合金技术。这也为后世的金属冶炼开创了新的思路。同时,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已

  • 夏朝灭亡是众望所归,商汤是怎么打败起义的群雄,最终问鼎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累世衰败的夏,又碰上能作的主子,真是走到了尽头一个王朝的兴衰,绝不是一时一世之事。夏从部落走向王朝,历经了几代人呕心沥血地治水,直到大禹登上帝位,才得以走向历史的巅峰;之后的启夺回帝位,则真正开创了夏朝四百年基业。这四百年沟沟坎坎,有过太康失国,有过后羿篡位,中间几度衰败,又几度复兴,踉踉跄跄地传了

  • 夏朝之前还存在一个1600年的王朝?为何连国人都不承认它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这些年,在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那就是在夏朝之前,存在一个中国最神秘的古老王朝,而且,这个王朝存在长达1600年之久,可是,就连中国人自己都不承认它的存在,那么,这么个王朝是哪里来的?其中又有哪些缘故?图片来源于网络:最神秘的古老王朝一、虞朝传说这个在传说中,说存在了1600年的王朝,被

  • 周王室的衰落:先祖的“弥天大谎”,没想到竟坑了周朝后代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在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而先前周朝王室贵族的祖先曾经撒下“弥天大谎”,成为了周王室逐渐的衰弱的原因之一。西周建立周人是在陕甘一带后起的姬姓部落并且十分重视农业,周人十分重视农业,他们认为后稷是他们的始祖,因此把他尊称为农神,此后西周的农官便以“后稷

  • 夏朝之前还有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历史不只5000年!!在夏朝之前还有朝代![震惊]讲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认为我在胡言乱语,[打脸]但请您先听我说。夏朝之前的朝代,大家可能不清楚,但如果我说三皇五帝,大家肯定了解吧!那好,有了三皇五帝做基础,我就可以上资料了:虞朝 ( 前2095----前2067;前2064----前2025年(

  •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史学界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