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灭亡时画面有多惨烈?50多万人被杀或沦为奴隶,帝辛自焚而死

商朝灭亡时画面有多惨烈?50多万人被杀或沦为奴隶,帝辛自焚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90 更新时间:2024/4/9 19:52:57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朝的历史也是悠久的,历经500多年,却亡于帝辛之手。

随着牧野之战的胜利,武王登上了大统,建立了周朝。后世传说中,武王伐纣的战争中,没有杀一个人,没有流一滴血,商军就已溃不成军。

但事实不是如此。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大多都是血腥的,姬发兵临城下,商纣王自焚于鹿台。他的臣民被屠者或沦为奴隶者多达50万。

和人类一起诞生的,还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几千年前,祖先创造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即使再灿烂的文明,也无法阻挡王朝的更替。

似乎每一个朝代的末代皇帝,名声都是不好的。翻开史书去瞧,属于他们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暴政,仿佛他们没有做成过一件好事。

总有天选之子,手持利刃,劈开暴政者的世界。他们是英雄,救百姓于水火之间。他们的君临天下永远是带着鲜活的色彩的。

商朝末年,战争是很频繁的,内部矛盾也是不断的。帝辛是个有雄才伟略的君主。他一边削弱贵族们的政权,一边将力量集中起来扩充领土。

帝辛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上天并没有给他时间。他没有等到自己理想实现的那一天,他只等到手握重兵的周武王。

作为一个诸侯国,有野心是很正常的事情。周文王也是个励精图治的好君主。他的思想流传后世,造福后人。他在人们的心中,是个接近完美的形象。

他深受百姓爱戴,周王朝境内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这样的人物却没有得到帝辛的善待。

日益壮大的国力引来了帝辛的忌惮。帝辛将他囚禁起来,在周朝官员的努力下,周文王才得以解放回国。

史书记载,由于帝辛的暴行,民怨沸腾。周文王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一番蓄力之下,联合周边大大小小的众多诸侯国,一起讨伐帝辛。

周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当时的史记记载,天下九州,有八州都是支持武王的。

商纣王推行的改革有利有弊,无数的诸侯记恨他。他自然被群起而攻之。周武王看到的,是他已经处于众叛亲离的地步了。

他认为时机已到,自然要起兵,他列举了帝辛的罪行,慷慨激昂的陈词让众人士气大涨。他们很快打了胜仗。

历史上很多的事情,都是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去进行的。我们没有资格批判千年前的先人,我们能做的,是尽力去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历史。

站在周武王的角度,帝辛是个异类。他是个暴君也好,被人误解的明君也罢,势在必行的事情。谁也无法阻止。

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时间是存疑的。但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姬昌一族从一开始就有吞并商朝,取而代之的想法。

传说中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真实性暂且不说。武王挑了个极好的时机。当时的帝辛刚好结束了与东夷的交战。

面对周武王的屠刀,东夷俘虏的倒戈,以及商朝内部改革埋下的祸根。帝辛来不及反应。此时已毫无还手之力的他见大势已去。不卑不亢,穿戴整齐,从容赴死。

但周武王大权在握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帝辛死后还要惨遭鞭尸。声称为父报仇。而商朝的百姓有17万人死在这场政变中。沦为奴隶的多达30多万人。

帝辛的死,没有换来百姓的安逸,反而是这么多的人沦为奴隶。奴隶制社会中,死亡反而是幸运的,因为奴隶会过得更加凄惨。

百姓的命运令人惋惜。而身为君主的帝辛死后,也得了个不好的“谥号”,以至于“商纣王”三个字就概括了他的一生。

没有什么替天行道,为百姓谋福祉的伟大理由。王朝更替的背后不过是野心和实力都具备了而已。

双方死战的结果就是成王败寇。对于不愿意归顺周朝的百姓,成功者的做法也并没有高尚到哪去。十几万条性命是商朝做的最后的抵抗了。

世人眼里他是无恶不作,荒淫无度的君主。和他齐名的还有妲己。几千年来备受人们的抨击。但商纣王的罪行大多都是后世加上去的。

几千年后,陕西临潼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商纣王。商纣王是个被低估的君王。

他曾经推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当时的百姓过于信奉鬼神,沉迷于旧风俗,他也刻意地纠正过这一现象。他以身作则,不祭天地,只祭祖先。

贵族的世袭制,也是导致民间阶级化的重大原因,他成功废除了世袭制。将集权向中央靠拢。

他也并没有像影视剧中那样宠信小人,反倒是善于提拔那些官位不高的人员。有才能者皆得到重用。

帝辛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了华夏领土统一的人,这一成果,奠定了日后几千年王朝的主要领土权。

商朝最好的一点是提倡男女平等,那时还处于母系社会的末期。在帝辛的统治下,男女皆拥有一样的权利,女人也可以谏言。也可以向帝王提出建议。

他被世人做诟病的,无外乎杀害忠良,荒淫,宠信小人,设置非人的刑罚这几条罪。随着历史学家们的考证,还原了真实的历史。

说他杀害比干,但真实的比干还比他晚死十几年。说他荒淫,但真实的妲己与帝辛年龄相差甚多。妲己还没来得及祸乱朝纲商朝就灭亡了。

后人咒骂的几大奸臣其实在历史上是很有作为的忠臣良将。他们忠心耿耿,帝辛死后,他们也随之而去。

帝辛是几千年前伟大改革的先驱者。但人们往往接受不了超前的思想。信奉的鬼神一旦被冒犯,他们就会变身成张牙舞爪的豹子。

商朝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王权和族权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帝辛的改革惹怒了他们。

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和神权论的存在,是两条天堑。帝辛敢于同他们作斗争且得到了成功,他的政治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黄土掩住了部分真相,曾经的风云故事已成过去,唯一真实的,是那些战乱中无辜的生命和那个时代制度的不平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朝曾经征服过世界?关于殷商的一些猜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的特点首先让我们提炼一下商朝都具备哪些特点?通过提炼这些特点,我们根据上下两个朝代,就能看出商朝的一些独特之处。特点一,青铜冶炼技术商朝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根据现代考古学的分析,商朝时候的青铜器是采用的铜锡合金技术。这也为后世的金属冶炼开创了新的思路。同时,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已

  • 夏朝灭亡是众望所归,商汤是怎么打败起义的群雄,最终问鼎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累世衰败的夏,又碰上能作的主子,真是走到了尽头一个王朝的兴衰,绝不是一时一世之事。夏从部落走向王朝,历经了几代人呕心沥血地治水,直到大禹登上帝位,才得以走向历史的巅峰;之后的启夺回帝位,则真正开创了夏朝四百年基业。这四百年沟沟坎坎,有过太康失国,有过后羿篡位,中间几度衰败,又几度复兴,踉踉跄跄地传了

  • 夏朝之前还存在一个1600年的王朝?为何连国人都不承认它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这些年,在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那就是在夏朝之前,存在一个中国最神秘的古老王朝,而且,这个王朝存在长达1600年之久,可是,就连中国人自己都不承认它的存在,那么,这么个王朝是哪里来的?其中又有哪些缘故?图片来源于网络:最神秘的古老王朝一、虞朝传说这个在传说中,说存在了1600年的王朝,被

  • 周王室的衰落:先祖的“弥天大谎”,没想到竟坑了周朝后代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在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而先前周朝王室贵族的祖先曾经撒下“弥天大谎”,成为了周王室逐渐的衰弱的原因之一。西周建立周人是在陕甘一带后起的姬姓部落并且十分重视农业,周人十分重视农业,他们认为后稷是他们的始祖,因此把他尊称为农神,此后西周的农官便以“后稷

  • 夏朝之前还有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历史不只5000年!!在夏朝之前还有朝代![震惊]讲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认为我在胡言乱语,[打脸]但请您先听我说。夏朝之前的朝代,大家可能不清楚,但如果我说三皇五帝,大家肯定了解吧!那好,有了三皇五帝做基础,我就可以上资料了:虞朝 ( 前2095----前2067;前2064----前2025年(

  •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史学界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

  • 为什么铁器普及之后,奴隶制社会就崩溃了?这到底是必然还是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耕牛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施行变化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复国强兵,在兼并战争当中取胜。对于这段话,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都不太理解。大家最不理解的地方就在于:为啥铁制农具和耕牛的普及,会导

  • 封神中,姜子牙下山后为何不直奔西岐,而是要先去朝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此,时年已经七十二岁的姜子牙并不气馁,仍然一如既往地在昆仑山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想以此去感化元始天尊。然而,姜子牙最终等来的却是元始天尊一句“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任劳任怨四十年,却被告知仙道难成,试想一下,姜子牙听到这句话之后该有多绝望,对于此,作为仙界大佬的元始天尊又岂会不

  • 北川城市IP《少年禹传奇》助推大禹文化传播全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北川是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大禹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文化传承,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大禹治水,代代传颂。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中国大禹文化之乡”、“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基地”、“中国羌绣之乡”、“四川天府旅游名县”、“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 『甲骨文』新书速递 | 《最危险的间谍:多面特工与大国的核竞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8十二月星期四在她看来,他是个可敬的人一一这种形容与公众对此的普遍看法截然相反,而流行的观点认为,此人曾是“国家有史以来最危险的间谍。”——《最危险的间谍:多面特工与大国的核竞赛》 序 幕牛津,1967年“我是‘痔疮’!”这句费解的话是一个戴眼镜的六旬白发老人说的,他身穿浅灰色运动夹克,口袋里露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