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都具备,所以只有他们三位是无可争议的霸主。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也具备,但他们始终被视为东南蛮夷。宋襄公虽然也尊王,但他没什么实力,况且只有小国尊崇他,所以名不副实。秦穆公有实力,同时他也尊王,但是却没有诸侯国尊崇他。
[var1]
更甚的是,春秋五霸中有三位跟他是亲戚关系,一位是他的女婿,一位是他的老丈人,还有一位是他的亲儿子。此人是春秋五霸之外,隐藏的最深的真霸主——晋献公,堪称历史上最低调的君主。《左传》中记载晋献公“在位二十六年,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也就是说晋献公在位二十六年间,先后消灭了十七个诸侯国,并使三十八个诸侯国心悦诚服。
晋献公的夫人是齐姜,而齐姜的父亲正是齐桓公,所以晋献公是霸主齐桓公的老丈人。而晋献公与夫人齐姜生的女儿伯姬(嫁给秦穆公后称穆姬),于公元前656年嫁给了另一位霸主秦穆公。所以晋献公也是霸主秦穆公的女婿,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晋之好”的开端。
[var1]
接下来更重磅的人物登场了,公元前636年重耳回晋国继位,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霸主晋文公。晋文公称霸之后,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而晋文公正是晋献公的亲儿子,所以他们是父子关系。提起晋献公,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说到典故“假道伐虢”大家便明白了。
晋国的邻国虢国和虞国经常支持晋国的内乱势力,晋献公便想吞并这两个诸侯国。但是虢国和虞国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唇亡齿寒,一家有难另外一家都不会坐视不理。所以晋献公攻打虢国,虞国便会出兵救虢,反之,晋献公攻打虞国,虢国也不会坐视不理。
[var1]
这让晋献公非常头疼,虽然两个诸侯国都是小国,但他们联手抗晋势必会对晋国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就会使宿敌楚国有可乘之机。为了顺利瓦解虢国和虞国的联盟,并吞并他们,晋献公用了离间计。首先,将晋国所产的良马与美玉赠予虞国国君,并假装与其结盟,使其不要出兵助虢国。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找了个机会出兵征讨虢国,并让虞国国君虞公借道与他。经过数月激战,虢国被灭,虢国国君虢公丑也逃往周王畿。晋国军队又在回师途中假装修整,驻扎在虞国都城附近,随后又趁机一并灭了虞国。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晋献公“假道伐虢“的典故。
[var1]
其实晋献公对于晋国的功绩远不止如此,晋献公在位二十六年间,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从未停止过步伐。他先后灭了南方的芮国、郇国、耿国、冀国等诸侯国。向北又灭了的霍国、杨国,同时遏制了戎狄的势力。正可谓是拓地千里,晋献公治下的晋国几乎独占了黄河以南的中原腹心地带,疆域扩大了两倍有余。
既然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且与春秋五霸中的三位非亲即戚,为何晋献公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呢?原来晋献公做了两件事为后人所诟病。其一,晋献公的夫人齐姜,其实最初是他的父亲晋武公的妾室,也就是说,晋献公将父亲的妻子纳为自己的夫人。
[var1]
其实早在晋武公晚年的时候,由于长期卧病在床,齐姜趁机经常与太子姬诡诸(也就是后来的晋献公)私下苟且。不但如此,晋献公还将父亲的妻子齐姜的肚子给搞大了,生了一名儿子,取名姬申生。公元前677年,父亲晋武公去世,姬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
晋献公继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父亲的妾室齐姜立为自己的夫人,还将之前所生的儿子姬申生立为太子。晋献公的这种行为颇为不齿,毕竟古人对于这种有悖于人伦的事是不能够接受的。其二,晋献公晚年昏聩,造成晋国长期的内乱,同齐桓公晚年时期如出一辙。
[var1]
晋献公五年,晋献公击败北方的骊戎部落,骊戎国君将女儿骊姬和少姬送给晋献公求和。骊姬在齐姜去世后成为了晋献公的新宠,她为晋献公生下公子奚齐。晋献公晚年逐渐昏聩,放任阴险狡诈骊姬的插手朝中大事,对她百依百顺。不但如此,骊姬还想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为此他进谗言使晋献公与太子申生反目成仇。
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废太子申生,并迫使申生自杀。晋文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和夷吾(后来的晋惠公)被迫流亡他国。这件事便是晋国历史上著名的“骊姬之乱”,晋国由此进入几十年的内乱之中。因为晋献公和父亲晋武公的妾室齐姜苟且,并且晚年昏聩一手制造了“骊姬之乱”。
导致了本应该与儿子晋文公一样青史留名的晋献公颇受世人所诟病。不过无论后人如何说,都否定不了这位为晋国历史作出过极大贡献的君主。如若没有晋献公奠定的基础,数十年之后,晋文公重耳是否能够带领晋国称霸,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说晋文公是晋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那么晋献公就是晋国百年霸业的奠基者。
参考资料:《左传》、《春秋》、《史记》、《东周列国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