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继位以后,大刀阔斧改革朝政,剥夺生母问政权力,诛杀嫪毐一族众人,下贬吕不韦,从而开启秦国统一六国大门。
但嬴政起初的想法并不是先灭韩国,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攻打赵国上,他的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中原六国中,唯有赵国屡次跟秦国针锋相对,长平之战、两次邯郸之战,虽然白起将赵国打得几乎亡国,但赵国仍然挺立诸侯并没倒下。
[var1]
嬴政原想先自北而南把家门口三晋邻居灭亡后,再向东灭亡其它三国,没想到深居北方的赵国却是块硬骨头,嬴政派人攻打了四次,损失了十五万秦兵仍然没有灭掉赵国,无奈之下他把目标进行调整,直接改向六国中实力最弱的韩国。
但灭亡韩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秦赵争斗时,夹在两国中间的魏王率先献城求和,韩王安眼看情势不妙,赵国能打是块硬骨头,魏国实力比韩国强都忍痛割地,韩王只好也把南阳等二十几座城池献了出来,期望以此换来暂时的安宁。
[var1]
嬴政分析了一下形势,总的来看效果不错,敲山震虎,攻打赵国不成反而吓唬住了魏韩两国,于是他派出心腹大将内史腾从韩国手中接收南阳等地,并让他长期驻守。这个内史腾可是秦国的一大功臣,不仅仗打得好,而且善于治理经济,他到任南阳最高军事首领后,下发告示,治理府政,很快南阳就成了秦国南方的一块重要基地。
有了内史腾这位得力干将,秦王把目光看得更远,本来南阳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又出过无数历史名人,姜子牙、百里奚、范蠡,还有后面的诸葛亮等都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于是,秦王在第二年就命令内史腾一鼓作气把韩国给灭了,韩王安也被活捉,至此,从晋国分离出来的韩国成了秦灭六国的第一个牺牲品。
[var1]
但秦国灭亡韩国的意义不在于此,因为论实力,韩国灭亡是迟早的事,重要的是韩国灭亡后为秦国南下灭楚提供了巩固的后方基地,同时又为随后秦国南征百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韩国灭亡,嬴政把韩国的最后一片领地设置为颖川郡。有了这块横亘南北的战略缓冲,从此秦国南出北往就有了攻守自如的筹码。即使到了两汉时期,颖川郡的作用也因为汉承秦制并没改变,颖川与西边的长安、东边的洛阳形成了三足鼎立之态势。
[var1]
从秦灭韩看秦王雄霸天下的眼光,就知道他当时每走一步都是环环相扣。都说东方不亮西方亮,秦灭赵国不成转而灭韩,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六国变成了五国,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大势所趋。
不同视角写历史,换位思考悟人生。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新鲜的历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