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寻吕氏先祖伯夷墓,访南阳谋圣姜子牙的故里

寻吕氏先祖伯夷墓,访南阳谋圣姜子牙的故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36 更新时间:2023/12/18 8:21:30

汉吕侯,即天下吕氏的先祖伯夷。2016年,汉吕侯墓被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南阳城寨西门“永安门”内额曰“吕城肇封”,即南阳向西临近古吕国。如今的卧龙区王村董营,其实就是吕姓发源地、古吕国遗址、吕尚故里(姜子牙)。

吕氏先祖伯夷是炎帝的第15世孙,号太岳。帝时,伯夷掌管礼仪,后尽心辅佐夏禹。以其为股肱心膂之重臣,封号“吕侯”,受封于吕国,虞夏之际又封申,因此南阳被称为申吕之国。

公元688年,吕与申、缯等国被楚文王所灭。汉初,刘邦之妻吕雉曾封其族侄孙吕忿为吕城侯于此,祭祀先祖,后按汉时形制重修伯夷墓。

南北朝时,吕氏开始南迁。彪炳史册的吕氏名人枚不胜举,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还有“三世四人”的吕蒙正家族,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等。

如今,董吕村还残存着姜尚庙,庙里敬奉有姜子牙像。姜尚庙又称双氏庙,寓意吕姓、董姓村民和睦相处。

秋斋老师指着院内盘根错节的双树,讲了兄弟俩赶考途径此地,不幸殒命的故事,因此民间也称“双树庙”。

因庙门紧锁,未能入内。看着造型奇怪的蹲狮,心里不免叹息。虽抢注了“南阳五圣”,却没有用心地开发这么一个神级大IP。谁能想到谋圣姜子牙,就蜗居在这么一个窘迫的土庙呢。

若是南方人肯定会将双树,包装成“夫妻树”“兄弟树”“连理枝”的传说,脑子灵活的还会在旁兜售同心锁、许愿牌、合欢绳。

听老乡说,董吕村东头曾经还有三通元代石碑,即古吕城遗址碑、董吕村碑、吕尚故里碑,可惜1958年大炼钢铁被摧毁后,不知所踪。

更劲爆的是,原来古梅溪河就是源出吕岗的“沐垢河”,因吕城百姓在此沐浴洗垢而得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百年耕耘、薪火赓续的重要成就,是学习理解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借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系统回顾了90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

  • 10、一部商朝史,也是一部搬家(迁都) 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从第十任君主仲丁开始,商朝就在不断迁都搬家的路途中越走越远。(不是在搬家,就是在准备搬家)一继位,仲丁将都城从亳(今河南省商丘市谷熟镇)西迁到了嚣(今河南省郑州市)。与此同时,在商的东南方,夷族开始兴起。几年后,夷族中的蓝夷进攻商朝 。尽管仲丁出兵击退了蓝夷,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商朝的实力受到了重

  • 被吃掉的商朝历史,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要从1899年讲起。这一年,有一个生病的老学究叫王懿荣,他是大清国子监祭酒。这个名称听起来很怪,不要以为他是什么造酒厂的厂长,国子监祭酒,意思就是国立大学校长,而且这是大清朝当时唯一的国立大学,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今天的北大校长。能担任这样职位的人,一定是一个大学问家,他对中国的

  • “夏朝”是否存在?二里头遗址曾出土“七孔玉刀”,用途至今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众所周知,华夏历史自“夏商周”开始。这种说法也有争议,今天有人说:“夏”之前还有“虞”,不过算不上主流观点;原因很简单,“文明”

  • 传承之美 越趣之诚丨原创大型越剧《海上光启》致敬先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为纪念徐光启诞辰460周年,11月9、10日晚,由上海如意越剧团出品,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指导的原创大型越剧《海上光启》在宛平剧院迎来正式公演,引领观众致敬这位生活在400多年前的先贤。《海上光启》通过“治蝗虫”“译洋书”“种红薯”“修历法”等故事,讲述了徐光启

  • 名单公布!我市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入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2020~2021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评项目名单1.繁昌人字洞早期人类活动遗址2.合肥市巢湖市柳家2号遗址(该项目同时被评为2020—2021年安徽优秀考古工地)3.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4.怀宁县琚新屋遗址5.合肥市安定寺大墩遗址(该项目同时被评为2020—2021年安徽优秀考古工地)6.寿

  • 三门峡市花园北街发现一座西周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原载《文物》1999年第11期)三、结语 M1位于上村岭虢国贵族墓地的北部边缘,长方形竖穴土坑,,一椁双棺,出土铜礼器为鼎、簋、盘、盉各1件,与上村岭 虢国贵族墓地的一鼎墓[1]基本一致,当属西周晚期。铜器上的重环纹﹑垂鳞纹﹑波曲纹等,属西周晚期流行的纹饰,铜器的形制也与上村岭

  • 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考古发掘的甲骨文残片。(国家文物局供图)本报电 (记者赵晓霞)“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万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甲骨文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日前,在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

  • 殷商考古发现:实证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 对王陵区布局的认识再突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洹北商城铸铜作坊区墓葬M89出土铜斝(国家文物局供图,央广网发)徐良高进一步指出,新时代殷墟考古坚持聚落考古理念引领,深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力求揭示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文化。考古工作系统揭示了洹北铸铜、制骨、制陶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

  • 我国甲骨文发现总计约十五万片 单字数量逾四千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是早期成熟汉字体系文字的代表,也是殷墟作为商代都城的实证。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介绍了一百二十余年来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成果。甲骨文发现总计约十五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三万五千余片,单字数量已逾四千字,内容涉及商代政治与生活的各方面,是重建殷商信史的直接史料。殷墟甲骨共有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