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骨文发现123年,收录甲骨文材料数量最多的“甲骨文全集”来了

甲骨文发现123年,收录甲骨文材料数量最多的“甲骨文全集”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77 更新时间:2024/1/23 16:28:35

阳甲碑林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是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到今年已有123年。2017年10月30日,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百年来甲骨文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正如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所指出,虽然甲骨文研究已过百年,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一是认字,二是片数,三是断代。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还发布过一则“悬赏公告”,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此也可见甲骨文识读及整理之难。

与此同时,不断有专家学者迎难而上。黄天树教授主编的《甲骨文摹本大系》就是最新成果之一。它是第一部以摹本的形式按照新的理论和方法综合整理研究甲骨文资料的集大成之作。

2012至2022年,黄天树教授率领其团队,呕心沥血、不畏艰辛,把原本“庞杂无序”的已刊布的7万多片有字甲骨整理成井井有条的科学资料。

黄天树,福建莆田人,1949年生。1988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

他们选择良拓,剔除伪片,删除重片,缀合残片,分类断代,制作摹本,撰写释文,编制索引。《大系》历时十年,方告完成,正可谓“十年磨一剑”。

《甲骨文摹本大系》由“图版”“释文”和“索引”三部分组成,全书共43册(含图版28册,释文10册、索引5册),正八开刊印,收录有字甲骨70659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11月出版。

与《甲骨文合集》等著录书相比,《甲骨文摹本大系》有以下特点:

第一,采用“两系”新说代替“五期”旧说,编排所有甲骨材料,开创了甲骨著录书编纂的新范式。

第二,精心为每版甲骨制作摹本,供学界参考。

第三,给每一版有字甲骨标注字体类别,明确其时代。在当前新的甲骨分类断代理论框架下,先根据字体等特征分为若干类,然后分别判定各类所属时代的研究范式已经确立,一版甲骨的字体类别一旦确定,它的相对年代就可以推定。

第四,增补缀合新材料,是迄今为止收录甲骨数量最多的一部甲骨著录书。《大系》收录2020年12月之前的所有缀合成果,省去学者搜罗、翻检之劳。

第五,撰写释文,编制索引。读者如果要看其拓本,可以通过《大系》索引进行检索,十分便捷。

《甲骨文摹本大系》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是海内外学者、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图书馆等必备的大型工具书。

在《甲骨文摹本大系》新书发布会暨学术论坛上,北大出版社社长马建钧先生致辞(下附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参加《甲骨文摹本大系》一书的新书发布会,备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代表北京大学出版社大会组织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甲骨文摹本大系》的出版,是中国文字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北京大学出版社能够参与其中,与黄天树教授率领的甲骨学团队共襄盛举,倍感光荣。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出版社是一家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北大出版社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服务”的办社方针,坚持“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繁荣学术、服务社会”的办社宗旨,努力承担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出版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学术图书,得到社会的好评。而《甲骨文摹本大系》的出版,是我们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的又一份努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因此,甲骨文之于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事实上,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史学界、语言文字学界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为研究、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了至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研究。

《甲骨文摹本大系》的价值和意义,自有学界共鉴,在此,我想说说在编辑出版这套巨著时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众所周知,这是一部专业性非强的学术巨著。这套书的责任编辑们尽管都是毕业于语言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接受过语言文字学的基本训练,但面对汉字的早期形态——甲骨文,也为其古朴庄严的刻划所震撼,在自豪中也生出敬畏。面对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古文字,从看到的第一个字开始,编辑们逐渐熟悉、加深了对甲骨文的认识。四年,经过四年的时间,在与作者团队的紧密协作中,由对甲骨文所知寥寥,到成为能把甲骨刻辞通读下来的编辑,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通过向作者团队的学习请教,不仅解决了编校格式问题,还比照拓本,对摹本的不完善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到作者的认可,有效地提高了摹本的质量;在释文部分,编辑对释文的用字与作者多次商榷,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对同一个字形的不同隶定做了统一,有的字是在与作者的多次讨论沟通后确定下来的。编辑严谨认真的专业精神,也获得了作者团队的认可和赞赏。

本书主编黄天树教授有言:“《甲骨文摹本大系》,从2012年开始,到2022年出版,耗费十年时光,真是十年磨一剑。”《红楼梦》有两句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以此诉说他创作《红楼梦》的艰辛。我们是做学术研究,自然不是品味人间的爱恨情仇,充满世事沧桑的滴血喟叹。但学术研究尝不是呕心沥血的艰辛历程呢?作者是十年磨一剑,这十年中,有四年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和作者团队一起磨的。现在,面对这洋洋43册的煌煌巨著,回想起过去的日日夜夜,我们一定能深深理解曹雪芹的话:“十年辛苦不寻常”!

最后,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

-End-

来源:汉语编辑室、市场运营中心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原来我们误解了《红楼梦》的核心思想!

看了这些书,我重拾生活的乐趣

何以中国,读懂中国文化精神绕不开的一本书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点赞、收藏和在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王失败,在易水送行时就已注定,原因只有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史记》描述的荆轲易水作别刺秦王的一幕。送别的人和别去的人,都知道此行有去无回,白衣白帽分明是在表达永别之意,用通俗的语言说:这不是送别,这是发丧。抱着必死决心刺秦,以失败告终。对于失败原因人们有各种分析,比如说荆轲手软了,竟想活捉秦王,如果奔着一刀毙命去,就不会失败。还有人说,因为荆轲剑术不精

  • 为什么说邯郸之战没有真正的胜利者?看赵国和秦国的损失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长平之战后,白起计划乘胜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一举灭掉赵国。但丞相范睢妒忌白起的功劳,担心他进一步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上书秦王说士兵们刚打完仗,需要休整,让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座城池请和,秦王同意了他的提议。白起闻知此事,范雎竟然阻止自己的计划,故与范雎结下了仇怨。赵国知道秦国的野心是

  •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只因这3样东西,本不应出现在两千多年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秦始皇一生做过最为令后人瞩目的一件事,却是他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秦朝。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21岁的时候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才开始亲理朝政。统一全国的时候

  • 两个赵国的决战:文武双全的匈奴贵族刘曜,为啥败给羯人奴隶石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规格高,双方都是国君亲自带兵上阵厮杀,两国的军人素质与战斗力在当时属于顶级;规模大,两国几乎倾巢而出,前赵兵力十万、后赵约九万;影响深远,当时北方最强两大政权的决战,将决定今后中原的归属。同时,这也是一场“高帅富与屌丝”的战斗:刘曜出身匈奴贵族,曾是前赵皇室第一悍将,更是西晋的直接终结者;石勒出身底

  • 为什么韩国对中国此省情有独钟?地名、国旗与首都要模仿此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韩国非常青睐我国的一个省,他们对这个省情有独钟,无论是首都、地名还是国旗都在模仿这个省,这个省是哪里?韩国为何对这个省颇有感情?[var1]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韩国的一些地名,韩国有个襄阳郡,外加江陵和丹阳,他们的襄阳郡和湖北的襄阳无论名字还是地理布置都极为相似!再来看韩国的第一大江汉江,汉江在

  • 战国之韩国三大政治乌龙:坑惨了自己和队友,养肥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山东六国联手,秦国再强也不可能撬动六国,可是,山东六国之中却有一根“搅屎棍”——韩国,这个国家君臣的谋划简直是匪夷所思,其中的“三大政治乌龙”,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也没有谁每次都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既养肥对手,把对手送上神坛的同时,挖个坑,把自己和队友给埋了……[var1]第一件政治乌龙:

  • 晋国当年何以雄霸天下?请站在大盟主身后的冀家军团亮个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文公能够迅速崛起,是他的老爹晋献公就很会经营也很能打,已经给他扩出了不小的版图。他老爹虽然是个“耙耳朵”,百般宠爱“红颜祸水”骊姬,倒也没耽误正事。就是在他的手里,假虞伐虢,玩出了一石两鸟的花招。终其一朝,还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诸侯纷争

  • 为什么楚国国君感觉一直叫王,其他六国国君一直叫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楚国在史书上开始频繁出现,则是在西周之后。尤其是从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开始,楚国成了一个地区性大国,在历史上的地位越发重要。此后的楚国国君,都是称王,这就使得后人在读史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楚国一直都称王’的错觉。楚国之所以会在西周时期,便已经称王,这其实和楚国的历史渊源有关。楚国出现的时

  • 为什么说爱国贼比卖国贼更加可恨?荆轲刺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说刺秦事件牵扯着的主要人物:太子丹、秦王政、荆轲、樊於期、秦舞阳、田光。[var1]牵扯的国家:秦国、燕国、赵国背后牵扯的事件:长平之战、太子丹受辱、赵国灭亡、田光献计、樊於期逃亡自杀、荆轲刺秦。刺秦的目的:那就是杀秦王泄私愤,国家大计什么的都是狗屁。刺秦的结果:荆轲秦舞阳被杀、太子丹被杀、燕国

  • 为什么要重男轻女?春秋诸侯告诉你,生男生女真的有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母凭子贵。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集中体现。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生男生女不是都一样吗,为什么一定要生男孩子呢?其实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确实没什么区别,因为我们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没有大家大业需要下一代来继承,如果真有家业没有儿子也没关系,完全可以交给女儿继承。但是古代就不行,王位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