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之韩国三大政治乌龙:坑惨了自己和队友,养肥了秦国!

战国之韩国三大政治乌龙:坑惨了自己和队友,养肥了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08 更新时间:2023/12/11 21:02:12

本来,山东六国联手,秦国再强也不可能撬动六国,可是,山东六国之中却有一根“搅屎棍”——韩国,这个国家君臣的谋划简直是匪夷所思,其中的“三大政治乌龙”,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也没有谁每次都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既养肥对手,把对手送上神坛的同时,挖个坑,把自己和队友给埋了……

[var1]

第一件政治乌龙:移祸大邦

公元前二百六十二年,秦国的“虎狼之军”攻克韩国野,将韩国本土与上党郡的联系切断,韩王为了罢兵止戈,下令上党郡守冯亭献出上党郡。上党郡守冯亭以“移祸大邦,托我存亡之危”为由,拒绝将上党郡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拱手交给秦国,反而将上党郡转送给了赵国,而赵孝成王和平原君两叔侄也是被这个“大馅饼”砸昏了头,竟然欣欣然的接受了。

结果,秦昭襄王勃然大怒,调集重兵进攻赵国,韩国“驱虎吞狼”的计谋暂时奏效,事关战国格局的长平之战爆发。

可笑的是,在赵国渐渐不支的时候,韩国君臣还在作壁上观,结果身不由己的卷入其中——上党、野王等黄河北岸的要塞险地悉数丢失,黄河南岸的水路要道也被秦国占据。而被韩国坑了的队友赵国呢?

四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从此元气大伤,不复强盛,纵观山东六国,从此再也没有一国能够制衡秦国,合纵联盟又如同一盘散沙,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var1]

第二件政治乌龙:肥周退秦

公元前二百四十九年,见秦国日益强盛,不断东出,压得韩国喘不过气来,韩国君臣又心生一计——周王室是咱们天下的共主,秦国步步紧逼,我们要不然鼓动周王发天下之兵对抗一下秦国试试?

试试就试试,说干咱就干,在这一年里,韩国割让两座城池“奉养”周赫王,鼓动着周赫王号令天下诸侯,讨伐“虎狼之国”强秦。秦国一听不得了了,马上派兵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了周王畿洛阳,又听说周赫王对抗秦国是韩国鼓动的,反手又收拾了韩国一顿。

结果,“肥周退秦”非但没有打击得了秦国,反而使得八百年的周王室宣告灭亡,韩国自己的十二万主力大军还被秦国全歼,从此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var1]

第三件政治乌龙:治水疲秦

公元前二百四十六年,刚被秦国胖揍了一顿的韩国君臣又不甘寂寞了,想着能不能倒腾点什么东西出来,恶心恶心秦国。在一番议论之后,韩国君臣一致决定——派出治水大家郑国入秦,劝阻秦王兴修水利,企图耗尽秦国国力,使其不能从容调集大军东出侵韩。

郑国确实也不负韩国君臣所托,主持修建郑国渠,耗费了秦国大量的国力,秦国国力一时之间有了些许的衰落,可是这只是暂时的衰落啊!郑国渠却为秦国造就了一个富庶的八百里秦川,这是千秋万世的强盛啊!

[var1]

秦国的短板就是农业,郑国修建的郑国渠恰恰弥补了秦国的短板,加上此前赵国衰败、周王室被灭,在韩国的“政治乌龙”之下,秦国日益强盛,六国愈发颓败,为了表示“感谢”,秦王嬴政灭六国的第一战就是亡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国当年何以雄霸天下?请站在大盟主身后的冀家军团亮个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文公能够迅速崛起,是他的老爹晋献公就很会经营也很能打,已经给他扩出了不小的版图。他老爹虽然是个“耙耳朵”,百般宠爱“红颜祸水”骊姬,倒也没耽误正事。就是在他的手里,假虞伐虢,玩出了一石两鸟的花招。终其一朝,还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诸侯纷争

  • 为什么楚国国君感觉一直叫王,其他六国国君一直叫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楚国在史书上开始频繁出现,则是在西周之后。尤其是从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开始,楚国成了一个地区性大国,在历史上的地位越发重要。此后的楚国国君,都是称王,这就使得后人在读史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楚国一直都称王’的错觉。楚国之所以会在西周时期,便已经称王,这其实和楚国的历史渊源有关。楚国出现的时

  • 为什么说爱国贼比卖国贼更加可恨?荆轲刺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说刺秦事件牵扯着的主要人物:太子丹、秦王政、荆轲、樊於期、秦舞阳、田光。[var1]牵扯的国家:秦国、燕国、赵国背后牵扯的事件:长平之战、太子丹受辱、赵国灭亡、田光献计、樊於期逃亡自杀、荆轲刺秦。刺秦的目的:那就是杀秦王泄私愤,国家大计什么的都是狗屁。刺秦的结果:荆轲秦舞阳被杀、太子丹被杀、燕国

  • 为什么要重男轻女?春秋诸侯告诉你,生男生女真的有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母凭子贵。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集中体现。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生男生女不是都一样吗,为什么一定要生男孩子呢?其实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确实没什么区别,因为我们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没有大家大业需要下一代来继承,如果真有家业没有儿子也没关系,完全可以交给女儿继承。但是古代就不行,王位自古

  • 为什么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名士辈出,将星闪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同时这段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一段大变革时期,这个时期虽然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但也人才辈出。经过春秋时期持续将近三百年各诸侯国之间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之后,东周境内的诸侯国数量相比西周时期大大减少。虽然战国时期战争不断,但是战国时期却

  • 战国名将一生没打过败仗,却因此物丢掉性命,现在每年还死数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争,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从诞生之初就参与征伐,在不断进攻与防守过程中,赵国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和果实。自赵武灵王开始,赵国达到兴盛顶峰,而随着战争不断逝去的无数生命,一位位名将也浮现出而出。那么李牧凭什么可以获得众人如此高的评价和赞扬呢?[var1]李将军参与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多残暴?被人嘲讽矮,就杀光了县城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其父靖郭君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因他是五月出生,传说会这个月出生的孩子会长得和门户一样高,将来还会谋害父母。故他生下来时,田婴就不让其母养活孟尝君,母亲还是偷偷地把他养大成人。长大后,母亲通过他的兄弟,把他引荐给父亲。田婴见到孟尝君后很愤怒,质问

  • 春秋战国的诸侯国中,国家意识最强的是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的为人,算不算“爱国”,是每年端午都要被拉出来扯一次的老题目。要争论屈原是否爱国,先要说清楚屈原是否有国可爱。当今世界上的这些 “国家”,界定时有一整套复杂的标准,复杂到学者也没有办法精确定义。但譬如下面这几种要素,大概应该具备:1.明确的国境存在;2.国家主权意识;3.以领土为空间单位的民族主

  • 春秋时期的诸侯们,为何热衷于争霸,而不是吞并和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简单来说,就是我只要打服你就行,而不是直接吞并你。那么,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据记载,春秋初期分封的诸侯国有一百四十多个,中期活跃的还剩四十多个。由此可见,虽然春秋时期只是大国之间没有进行吞并和灭国,但是对小国的兼并可是毫不手软。在春秋时期,是有灭国战争的。不过,跟战

  • 庞涓设计将孙膑害成残废,孙膑掌权后在树上刻8字,庞涓看后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时候众多将领纷纷请战,都声称自己可以打败华雄,如俞涉、潘凤等等,结果他们都是不到三合就被华雄斩了,最后还是关羽出马才干掉华雄。这里的问题就很有意思,那就是俞涉、潘凤他们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战胜华雄呢?[var1]这是因为人要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非常难,俞涉、潘凤觉得自己很厉害,并且不知道华雄有多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