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今未成年犯罪原因多样,宋代少年犯罪行为又有何特点?

今未成年犯罪原因多样,宋代少年犯罪行为又有何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20 更新时间:2024/2/20 19:27:34

代未成年人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与手段比较单一

1类型单一

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较为单一。在一些宋代法制史方面的通史性著作中,已有学者对宋代整体犯罪类型进行了归纳。

如薛梅卿的《两宋法制通论》建国的《南宋法制史》,他们主要根据犯罪人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将宋代的犯罪类型大体上分为:十恶类、危害皇权类、侵犯人身相关权利类、侵犯官私财产类、危害公共安全类、妨害管理秩序类、以及职务犯罪类。

但是由于未成年人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及其人微言轻的社会地位,与上述宋代整体犯罪类型相比,宋代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于侵犯人身相关权利罪和侵犯官私财产罪两类。

而像职务犯罪类、妨害管理秩序类等犯罪类型,显而易见未成年人基本不会涉身其中。所以,宋代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较单一。

未成年人的犯罪手段较为单一,以暴力为主。在现代法律中犯罪手段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的方式。它主要包括暴力手段、胁迫手段、哄骗手段、教唆手段以及其他方式等。宋代法律中虽然对犯罪手段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在一些处罚规定中涉及到了犯罪的手段,说明宋人会采用教唆手段实施犯罪。

由于身体、心理发育不成熟,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时,通会采取比较直接、暴力的手段如杀人、伤害、强盗、窃盗等。通过搜集相关的史料,我们发现宋代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基本是以暴力手段为主。

2犯罪手法呈现阶层差异性

在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有特定的社会属性,阶层性是人本质的一种属性。因此,只要是人,无论种身份,无论年纪大小,只要身处社会中,都会受到本身阶层属性的影响。

在对宋代社会阶层分类方面,南宋人黄震在《词诉约束》中早有提及。他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依据职业将宋代社会阶层大体分为士人、吏人、农民、商人、僧人、工匠人和杂人等七类,其中杂人包含各种被雇佣人群如仆从等。

平民阶层由于受自身化水平的限制,很难进行高智商犯罪。他们通常采取较为直接的犯罪手法,并没有什么高深的谋略或者相当复杂筹划过程,所以案情一目了然。

而贱民阶层的未成年人较为特殊,通常“身不由已”,多作为从犯而被惩罚。如犯背主不忠罪的仆从小童,跟随主犯萧真孙私自搬运主家财物,还有官衍伤人案中随主犯犯下伤害罪的爪牙二。但是他们最后的处罚会因年龄小而被减轻处罚。

二多为团伙作案,具有群体性特征

未成年人由于自身身心发育不健全,在实施犯罪时,经常将年龄、性格相仿的人集合在一起,形成团伙,所以他们的犯罪行为具有群体性特点。宋代未成年人犯罪的群体性特征,体现为共同犯罪。

共搜集17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其中共同犯罪有7件,几乎占据案件总数量的一半。所以共同犯罪案件所占比重较大也体现宋代未成年人犯罪的群体性特征。

与成年人犯罪相比,宋代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比较单一,且以暴力为主;在未成年人群体内部,不同阶层人的犯罪手法具有差异性;从犯罪行为来看,宋代未成年人的犯罪多为团伙作案,表现出共同犯罪的群体性特征。

1自身能力

宋代未成年人因自身能力不足往往结成团伙进行违法犯罪。由于身体发育不成熟,犯罪能力有限,未成年人会与其他不轨之人勾结在一起,形成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小型恶势力集团。甚至一些未成年人会利用自身的地位、特权优势,成为犯罪团伙的主谋。

他纠结当地同龄的无赖恶少年,形成危害当地社会治安的恶势力集团。他们实施的多种类别的犯罪行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如未成年人官衍“年十三”,在他家庭几代为恶行径的影响下宋代未成年人因受成年人引诱或教唆加入团伙作案。

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引诱或教唆而成为共同犯罪或犯罪团伙中的一员。

他们中有受到家人引诱而犯罪的,如前文提到的文次,他在至道二年(996年),“年十三,其父令持兵器从行从而犯下强盗罪。

再如天禧元年(1017年),遂之子受父亲教唆,“同盗杀驴”从而犯下窃盗罪。当然,宋代未成年人也有受到外人教唆而犯罪的,据《明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载。此案中的未成年人孙某因自身年幼而受到犯罪团伙的教唆,竟然私自典当家中的田产契约,最后被判处杖刑。

宋代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

犯罪行为的产生是外界环境因素和犯罪人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方面,而个人因素则主要涉及犯罪人自身心理、行为等方面。因此对宋代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探析主要从宋代未成年人所身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其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风气的变化

在社会环境方面占主导因素的就是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的好坏会影响人的行为,尤其是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形成不良的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

宋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刺激着民众对资产、财富等物质的重视,追逐利益成为社会新的风尚。新的社会风尚导致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受到挑战,重利轻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社会重利轻义观念下,社会逐利的不良风气和奢靡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中蔓延开来。

1社会逐利的不良风气

它会影响民众的思想及行为,尤其是一些身心不成熟未成年人,他们最容易受到社会逐利不良风气的侵袭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当时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些亡赖恶子群聚形成不务正业、违法乱罪的小型恶势力集团,他们追逐利益的不良行为对社会风气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不仅会引起当地未成年人的效仿,而且还危害地方正常的治安及秩序。

2社会民众追逐奢靡的生活方式

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宋代民众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民众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前提之下,还会追逐奢靡生活方式。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享受奢靡生活的现象,尤其是宗室和商人。

表明宋代一些阶层的民众受社会奢靡生活方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如挥霍钱财,饮酒赌博。这些不良的社会归根结底,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风气的变化。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风气发生变化。

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逐利的不良风气是导致未成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当时社会的统治者通过打击不良行为来维护社会的良好环境,为当时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是出于对社会长久稳定发展的考虑。

二不良的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宋代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外在因素。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认识和接触社会的重要媒介,所以会影响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成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尊长不良的言传身教和包庇行为。宋代一些家庭中尊长不良的言传身教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重要原因。尊长不良的言传身教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日常不良言行的影响,二是教唆。

1受尊长不良言行的影响而犯罪

在宋代,家中尊长的不良言行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几代人均作恶多端,如此上行下效,也会影响家中未成年子弟官衍的行为。所以导致官衍年仅13岁,便已经开始“同恶相济,蓄养恶少过犯,百十为群,以为爪牙鹰犬。

私置牢獄,造惨酷狱具,……最惨酷者,取細砂炒令红赤,灌入平民何大二、罗五二、五三、廖六乙耳内,使之立见耳溃。”13岁的官衍正处于养成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但他却受到家中尊长不良行为的影响,导致他道德观念被歪曲,从而犯下多种罪行。

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影响宋代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尊长的不良言传身教和包庇行为。前述的几个未成年人因为接受了不良家庭教育,所以他们的道德和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们一些有犯罪的隐患,一些已经犯下罪行。

2未成年人自身的因素

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未成年人的身心一般处于发展不成熟的时期,所以他们往往因心理发育不健全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宋代未成年人自身的因素具体来说就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普遍性不足,辨别是非、区分良莠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自身从众心理的影响或法律意识淡薄而犯下罪行。

一是未成年人易受自身从众心理影响而犯罪。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同伴不良行为的影响。未成年人的从众心理会影响他们容易被不良行为所同化,进而导致犯罪。如追随官衍犯罪的人。

几年后因内部分赃不均,同伙便将其阴谋告至官府,所有参与的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些少年就是因为受从众心理影响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才导致自身被犯罪主谋利用,因骗取钱财而走上犯罪之路。

未成年人因自身缺乏法律意识而犯罪。宋代社会法律的普及程度较低,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未成年人就更容易因缺乏法律意识而犯罪。

宋代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也是诱发其犯罪的因素。由于他们身心发育的不成熟,导致他们容易受到自身从众心理的影响和法律意识淡薄而产生犯罪行为。

综上所述,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家庭教育以及未成年人自身方面的因素等都是影响宋代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宋朝就出现了交子这种纸币,为何以后没能普及开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交子纸币反映宋代科技,宋朝最早出现纸币的原因,交子纸币图片

    交子产生之初,是金银本位货币的补充,在私人商务流通领域,由于挤兑产生的纠纷,让北宋官方对交子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有信用的大商家运营交子行,到官营交子行,再到官方发行交子,这种货币在商务活动中的比重不断地变大,然而其实在北宋末年,交子便已经开始呈现了对经济破坏的一面了。金银本位制度下的纸币,应该有严格的

  • 《水浒传》中,林冲马上第一,武松步战第一,江湖为何讲马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松与林冲的真实关系,林冲大战武松完整版,武松林冲老婆吻戏

    戏剧中的林冲古代封建社会当中,底层的人们被奴役的日子定也是极其辛苦,但他们身上也具备一定的反抗精神,他们身上也携带着浪漫和英雄情怀。《水浒传》中描写的江湖引人入胜,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从它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当时的江湖所具有的特点。远离朝堂,但带有浓重的朝廷色彩1.江湖之人虽蔑视朝堂之上的人,但却离不

  • 《太常因革礼》:历史转折中的礼制用乐,北宋礼制的重要史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为什么注重礼制,北宋太师的历史,北宋中央集权措施和影响

    《太常因革礼》作为这一时期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礼制变革,另一方面其文本内容又加入了除传统礼书中“五礼”之外新的篇目,是记录北宋时期礼制的经典文本。一、北宋时期的礼制用乐的背景北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北宋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印刷业、纺织业、造船业等方面造诣远远高于其他王朝。尽管如

  • 一代名将蓝玉被剥皮实草,他觊觎朱家天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蓝玉剥皮后的下场,蓝玉守洪都,蓝玉武力值历史排名

    蓝玉武者蓝玉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年蓝玉效命于蓝玉春帐下。因个性鲜明,临敌勇敢,小范围阻击战屡屡获胜,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和举荐,从而由管军镇抚升任大都督府佥事,由此蓝玉成功地迈出了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洪武四年(1371年),蓝玉随傅友德伐蜀,攻克绵州(副帅);五年,随徐达北征,率先出雁门关,

  • 陈靖:“糊名”“誉录”完善科举,宋太宗称之循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科考龙虎榜,宋朝宰相科举考试文章,科举制发展史表格

    一、割据藩镇,谓之忠贤建隆四年(963),任清源军节度副使的陈洪进软禁了上司张汉思,南唐后主李煜便顺势任命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等州观察使,陈洪进自此割据泉、漳二州,成为自安史之乱两百年来割据一方的最后几个军阀之一。在泉州别驾陈仁璧的建议下,陈洪进一边仍向南唐后主李煜表示依附,另一边则是向宋太祖

  • 慈禧生命的最后一天:早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作为能够和女帝武则天一拼的女强人,她深刻体会到了权利的快乐,然而却没能和武则天一样留下光辉的历史。她本人也确实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就如在她生命最后一天,上午竟然还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自己穿上了寿衣。光绪帝和慈禧是外甥和姨母的关系,并且两个人还是一前一后逝去的。光绪帝在前(1908年11月14日

  • 清朝时,几个四川农民凿了口千米深井,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用什么凿墙,清朝四川巴中图片,清朝四川状元名单

    近来以来,由于中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导致在科技创新领域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后头。科技的落后使中国在抵抗入侵的进程中,显得尤为艰难。这一点戳中了我们的痛处,也让无数国人对清政府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客观上来看,我国科技清朝期间也并不是毫无建树,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科技成果。这项成果毫不夸

  • 陈圆圆色艺双绝,嫁给吴三桂后并未受宠,最终是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圆圆多大嫁给吴三桂的,吴三桂陈圆圆配乐,吴三桂兵败胡逸之救陈圆圆

    陈圆圆,作为明清交际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并不友好。有人说她和西周的褒姒,西汉的赵飞燕,南陈的萧美娘一样,是个因美色导致国破家亡的坏女人。也有人说她只是个女人,在封建社会怎么可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为陈圆圆说好话的人也不少。史书上记载陈圆圆一生一共跟过四个男人,而她的最终归宿就是为了她“

  • 影视解析:《雍正王朝》康熙传位之前有哪些细节说明胤禛是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康熙之死,胤禛传位给谁,胤禛和雍正什么关系

    《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的篇章是最精彩的,为了营造康熙最终传位给胤禛的本剧第一个高潮,主创人员为此做了太多的铺垫,最终康熙在传位之夜历经了重重波折后,才把大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禛。那么一个问题来了,康熙在正式传位之前,有没有迹象说明康熙已经有意想让胤禛做接班人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其实电视剧中并没有很明

  • 《康熙王朝》有没有被高估?康熙要为容妃撰写本纪,凸显细节硬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如何评价容妃,康熙容妃去世,康熙容妃的结局

    《康熙王朝》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历史启蒙大剧,想必有不少人就是以该剧为切入点,深入地认识到了康熙大帝的魅力,进而喜欢上了历史。然则,在不少网友看来,《康熙王朝》是一部被高估的电视剧。此话怎讲?凡事要讲究一个前有车后有辙,研究历史更需要发扬钻牛角尖的精神。图|《康熙王朝》剧照笔者每一年基本上都要看一遍《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