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恢复西周旧制,仿效姜子牙“封神”,项羽的复古道义与“智慧”

恢复西周旧制,仿效姜子牙“封神”,项羽的复古道义与“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80 更新时间:2024/3/21 9:16:53

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我们想到一个故事。

有人养了一只鸽子,后来鸽子死了。他立志要好好送鸽子最后一程。开始他想土葬,后来想到火葬。在火葬鸽子的过程中,他闻到了鸽肉的味道,于是买了瓶二锅头,鸽子肉成了下酒菜。

我们常讲不忘初心,项羽和烧鸽子的人一样,忘记了初心。世上有很多项羽这种人,下定决心做出某种行动,但随着情境改变,渐渐忘掉初心,让事情走向不知名的道路。诸多史学家都说项羽有妇人之仁,这是错误的判断,他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恢复西周时代—一个错误的选择

项羽攻入咸阳消灭秦王朝,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条,继承秦帝国的遗产称帝,使华夏大地仍然延大一统的帝国面貌。

第二条,恢复秦帝国前的世界格局,也就是战国时代。

很多时候,个人选择的余地很小,大都是形势所迫。秦帝国覆灭的教训,已让所有人产生了错觉,那就是秦帝国的政体有致命缺陷,再加上六国后裔不愿对某一个人俯首称臣,所以第一种“继承秦帝国遗产”的选择,几乎已是不证自明的错误答案。而第二种选择,完全顺应了那些诸侯的心意,项羽不是无敌的,至少他还不想和所有诸侯为敌。

有人认为,项羽即使无法继承秦帝国的留下的遗产,也不要恢复战国时代,最好的方式是恢复到西周时代。这是不在其中,不知其难。西周封建时代,西周国王是天下共主,诸侯都要听从共主的命令。

如今,那些六国后裔早就习惯了各自为政的日子,谁肯心甘情愿再受他人指使?所以,项羽唯一的一条路只能是恢复战国时的格局,连春秋那样的“尊王”时代都无法恢复。

匪夷所思的“封神”

如同姜子牙当年封神一般的威风凛凛,项羽开始封神。和姜子牙封神的庄重不同,他的封神方式很随意,完全出于个人喜好。他不喜刘邦,虽然封其为汉王,却将其封地都城设在今陕西南郑区,又把秦在关中的地盘一分为三,设置三个国,用来阻挡刘邦的东进。

项羽在恢复了其他六国的同时,还封了和自己比较亲近的几个草头王为国王,算上他自己的西楚王国,当时的共有十八国。历史重回战国时代,比战国还要“战国”。项羽封神完毕,看到各路诸侯纷纷返回封地,不禁扬扬得意,认为这是他高度智慧的结晶。

沐猴而冠

项羽下令集结西楚兵团,回西楚王国国都彭城,有个叫韩生的人对他说:“关中是战略要地,据之可控制四方,不如定都咸阳。”

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就如穿着新衣服夜行,有谁知?”韩生从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讥笑说:“大家都说楚人是戴帽子的猴子看来真是如此。”项羽大怒,让人把韩生捉住,他无法理解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而被嘲笑,在将其处死前说:

“你说富贵还乡怎么了?这是人之常情。回老家是给老家做贡献,修桥铺路,还能用我自己给家乡人树立榜样,只要肯走出去努力奋斗,就能获取成功。”

韩生依然冷笑。项羽接着说:

“江苏是我家乡,起义军头领们都回了自己的封地,我不回,是何道理?你说关中战略位置重要,我觉得最好的战略位置是一个天下无敌的兵团。”

韩生还在冷笑,但当项羽把他扔进锅里煮时,他开始哭爹喊娘,最后被煮成了肉粥。项羽的“富贵还乡”其实时至今日也有人仿效,功成名就回自己的老家看一看,有种说不出的感慨。

当年舜和孔子提出的家的观念和孝的理念,深深影响了每个人。使我们无论在何方,只要略有小成,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家乡,这是家观念和孝理念的升华。也正是在这种传统思维的千年主导下,我们才热爱家和家乡,才有更多在外成功的人,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给父母尽孝,为家乡贡献物质和精神力量。

另外,项羽对韩生说的最后一段话相当正确,他做出恢复战国时代的决定就注定了他必须回到家乡,这让他在道义和力量上都言之成理。然而,很多“复古”都可能正确,但决策上的复古不一定正确,甚至可能是致命错误。项羽将为这个注定的、不可更改的错误付出疲于奔命的代价。

第一个挑战者

第一个挑战他的不是对他耿耿于怀的刘邦,而是复兴的齐王国丞相田荣。项羽的叔叔项梁对秦将章邯发动全面攻击前,派人要田荣提供帮助,田荣断然拒绝,结果项梁战败身死,项羽记下了这个仇恨。

后来项羽封王时,故意把田荣辅佐的田市封为胶东王,把听从他号令的原齐国王室成员田都封为齐王,至于田荣,项羽连理都未理他。田荣没有反省自己的过错,而是把错误全归于项羽。项羽回到彭城后,田荣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直接除掉了齐地的诸侯王,然后率兵反抗项羽。

项羽权威受到挑战,他反应快如闪电,带领兵团北上攻击田荣。项羽的兵团天下无敌,田荣渐渐不能支撑,在这关键时刻,有人帮了田荣一把。如各位所知,这个人正是刘邦。刘邦的介入,开了楚汉争的序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央视纪录片摄制组走进禹会村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摄制组一行拍摄了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垣与祭祀台基,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禹会村考古研究基地拍摄了出土文物,并对话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有关专家,通过专家解读,把历史遗迹最大限度地还原为历史现场。在为期2天的拍摄过程中,禹会村遗址这处淮河中游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所包含的自然景观和聚落生活都将一一入

  • 封神:姜子牙、申公豹、四不相的前世今生,恩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被捉后的四不相在求生欲的驱使下,便想到了嫁祸于飞熊,于是它就对饕餮说:我体格小,肯定喂不饱你,飞熊身躯庞大,肉质鲜美,一定符合你的味口。饕餮一听,觉得四不相说的有理,于是就放了四不相,去捉飞熊去了。面对凶恶的饕餮,飞熊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于是便心生一计对饕餮说:我这身躯根本喂不饱你,你看那太阳又

  • 夏朝研究中的几点答疑、说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与《诗经》是中国的两大历史之谜,目前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对此都无法给出明确或相当合理解释与答案。夏朝历史研究也成为中国学界的一个轻易无人敢碰触的领域,以致谁说话谁挨骂,即使是作为夏文化研究的标志人物许宏先生也是如此。一般学者只能进行一些夏文化研究方法论方面的探讨,显示夏文化研究还不至于太落寞,但对

  • 夏桀酒池肉林的地方,原来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时期的仪狄作酒醪、少康酿秫酒是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已是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共识。仪狄作酒醪和少康酿秫酒,是两种不同的酒类,在产生的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在使用原料上有南方的的稻米与北方的原始高粱之别;在酒的类别上有甜酒与白酒之分。夏朝之所以成为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并繁荣发展流行,与夏朝的建立与夏朝国都

  • 封神有位商纣将领,手握一件来历不明的法宝,西周阵营能人虽多,却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除此之外,在商纣临潼关也出现过一位谜一般的人物,他就是临潼关小将卞吉,之所以说他是谜一般的人物,是因为在他手中有一件来历不明的法宝,而这件法宝对于西周阵营的将领来说,可谓是恶梦一般的存在。卞吉是临潼关先行官卞金龙之子,在西周军队攻至临潼关时,卞金龙出阵对战黄飞虎,结果双方在对战三十回合后,卞金龙因不

  • 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内不乱夏商何以倾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从夏朝起,我国阶级斗争史的篇章正式揭开。夏代最后的一个王——桀,是一个有名的暴君,在他统治的时期,以他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无限制的加重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奴隶们不断地起来反抗。夏桀无视民力,把自己比作太阳,以为可以长久统治下去,可是人民却指着太阳咒骂他,说:“你几时灭亡,我们宁愿跟你同归于尽!”实际上桀

  • 姜太公困顿半生后名垂青史,来看早期逆袭谋士的风华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来看下这次活动的榜单:接下来小狐为大家展示一些优质作品:人人称赞的姜太公,偏偏碰上了个不赏识他的老婆,年过半百给人当了上门女婿,还因为看那些讲文韬武略“闲书”被老婆马氏看不起。历史上还有个词叫覆水难收,这个词居然也和他们夫妇两有关,想知道这其中的典故吗?来看搜狐号作者@历史驿站为你讲述《史上悲催

  • 湖南出土一商朝青铜器,却被认为是邪物,卖到日本被列为一级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长达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如今的中国有说不完的传统文化和介绍不完的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文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珍贵的物质遗产,每个国家对于文物保护都十分重视,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文物流失最严重的时期就是在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战争时期百姓流离失所,

  • 周朝列国初创记(五):同样的土地,同一个名称,却是两个异姓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既然决定暂时先不讲管、蔡二国,那咱们又该说说哪一国呢?这就是同在《史记·管蔡世家》这一篇文章里,太史公花了较多笔墨的,武王的弟弟曹叔振铎所封的曹国了。不过,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曹国的建国史的讲述并不多一样,在众多史料里关于这个姬姓曹国建国故事也是少之又少。就在笔者以为曹国建国录没有什么内容好叙的

  • 封神中有一西周将领,虽无法宝道术傍身,但却能打仙人和准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邓婵玉是原商纣名将邓九公之女,跟其父亲一样,邓婵玉一无道术傍身,二无法宝制敌,只是个普通凡人武将,然而,她却有一项别人所不具备的绝技,也就是能用五光石伤人,并且还是百发百中弹无虚发。第一个在邓婵玉五光石下吃亏的便是阐教三代门人哪吒。在伐西岐之战中,邓婵玉在与哪吒对战数回合后便诈败而走,哪吒不知是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