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桀酒池肉林的地方,原来在这里

夏桀酒池肉林的地方,原来在这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06 更新时间:2024/3/7 21:19:58

夏朝时期的仪狄作酒醪、少康酿秫酒是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已是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共识。仪狄作酒醪和少康酿秫酒,是两种不同的酒类,在产生的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在使用原料上有南方的的稻米与北方的原始高粱之别;在酒的类别上有甜酒与白酒之分。夏朝之所以成为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并繁荣发展流行,与夏朝的建立与夏朝国都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因为夏朝国都独特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南方的稻米甜酒与北方的高粱白酒在夏朝国都的诞生与繁荣。

“仪狄作酒醪”的人物仪狄,有两种文献记载与传说,一种认为仪狄为舜帝的女儿,一种认为仪狄为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因为酒醪为以南方糯米为原料生产的男女老少皆宜的甜酒,以蒸熟的米饭而加工的甜酒,笔者更倾向于“昔者帝女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之说。因为米甜酒是南方的米饭发酵而成的低度甜酒,酒醪当为中国南方女子在日常饮食生活中而发明,帝女仪狄与大禹也当为中国南方部落,夏朝国都与中心区域理应在中国南方地区。

《韩诗外传》“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为我们提供了夏朝末代帝王夏桀时期,夏朝国都的酒文化生活景象,其透露的历史信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男女相饮、人数众多、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为我们破解夏朝国都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夏朝国都气候与地理信息,确定夏朝国都的具体环境,必须具备的条件。

男女相饮说明了低度的南方甜酒与北方的白酒秫酒,在夏朝国都都适宜生产。而甜酒与白酒产量的丰富,也说明了当地的南方稻米与北方旱作物黑秫(黑秫是高粱的一种)物产极为丰富,盛产稻米与粟秫作物,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的淮河流域的标志特征。而《孟子》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的记述,明确了夏朝国都的米粟作物收成的富足、夏朝国都的城郭特征。笔者据此描述,考证了淮河流域的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真是夏朝国的唯一遗址。

酒池可以运舟,体现了夏朝国都相邻河流湖泊,舟楫是夏朝国都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舟楫即是人们的代步工具,也是大量酒水的运输的工具,大量酒池的酒通过舟楫运输到酒池。水网纵横、舟楫众多是夏朝国都的一项显著特点。

糟丘足以望十里,说明生产白酒的酒糟堆积很高,十里之外可以看见。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明白酒的生产量很大,白酒的酒糟堆积已经相当丰厚,也是旱作物产量富足的体现;二是体现了夏朝国都独特的地势特征:地势相对较高、周围环境平坦,才使得堆积的酒糟,在十里之外皆可以远远望见。

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具有以上酒文化所透露的夏朝国都所有信息特征,是我们破解夏朝历史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以目前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对夏文化研究状况看,四方湖古城也是唯一可以证实中国五千年文明信史地位的夏朝国都遗址。其他任何的文化遗址被冠以夏文化遗址,都体现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对夏文化研究中的无奈与附会。

四方湖畔的古城有明确的地方,可以充分展现夏朝夏桀时期的这些酒文化的描述吗?当然是有的,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延续不断、从未间断地展现。

在古城遗址的四方湖西岸,距离古城西南四公里处,有一个酒坊村,以生产浑酒而闻名周边。酒坊村位于夏水北淝河北岸,三面环水,地理自然环境优越,是生产优质酒品的优质环境。酒坊村地处古城西南,四季所常见的东风、南风、东南风、北风,因造酒而产生的酒糟之味基本不会对古城产生影响。这也是糟丘足以望十里、堆积如山的根本原因,也体现了夏朝国都的高度文明水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形成四方汇聚、四方来贺、四方来朝的天下四方之中。

酒坊村的三面环水处于淝北河的半岛之上,因酿酒而产生的酒糟堆积如山,“糟丘足以望十里”不是一个传说中的夸张描写,而是中国传说中包含的中国信史。穿梭于夏水北淝河往来的舟楫,四方汇聚夏朝国都的各方部落人士,十里之外远远望见糟丘,是夏都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是从西北方向而来的北淝河上游的商丘地区部落氏族人士的目的地标志。“糟丘足以望十里”其隐含的夏朝历史信息,才是我们高高在上、象牙塔之中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在空调房中、学术殿堂中该认真深入研究的课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封神有位商纣将领,手握一件来历不明的法宝,西周阵营能人虽多,却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除此之外,在商纣临潼关也出现过一位谜一般的人物,他就是临潼关小将卞吉,之所以说他是谜一般的人物,是因为在他手中有一件来历不明的法宝,而这件法宝对于西周阵营的将领来说,可谓是恶梦一般的存在。卞吉是临潼关先行官卞金龙之子,在西周军队攻至临潼关时,卞金龙出阵对战黄飞虎,结果双方在对战三十回合后,卞金龙因不

  • 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内不乱夏商何以倾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从夏朝起,我国阶级斗争史的篇章正式揭开。夏代最后的一个王——桀,是一个有名的暴君,在他统治的时期,以他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无限制的加重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奴隶们不断地起来反抗。夏桀无视民力,把自己比作太阳,以为可以长久统治下去,可是人民却指着太阳咒骂他,说:“你几时灭亡,我们宁愿跟你同归于尽!”实际上桀

  • 姜太公困顿半生后名垂青史,来看早期逆袭谋士的风华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来看下这次活动的榜单:接下来小狐为大家展示一些优质作品:人人称赞的姜太公,偏偏碰上了个不赏识他的老婆,年过半百给人当了上门女婿,还因为看那些讲文韬武略“闲书”被老婆马氏看不起。历史上还有个词叫覆水难收,这个词居然也和他们夫妇两有关,想知道这其中的典故吗?来看搜狐号作者@历史驿站为你讲述《史上悲催

  • 湖南出土一商朝青铜器,却被认为是邪物,卖到日本被列为一级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长达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如今的中国有说不完的传统文化和介绍不完的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文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珍贵的物质遗产,每个国家对于文物保护都十分重视,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文物流失最严重的时期就是在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战争时期百姓流离失所,

  • 周朝列国初创记(五):同样的土地,同一个名称,却是两个异姓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既然决定暂时先不讲管、蔡二国,那咱们又该说说哪一国呢?这就是同在《史记·管蔡世家》这一篇文章里,太史公花了较多笔墨的,武王的弟弟曹叔振铎所封的曹国了。不过,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曹国的建国史的讲述并不多一样,在众多史料里关于这个姬姓曹国建国故事也是少之又少。就在笔者以为曹国建国录没有什么内容好叙的

  • 封神中有一西周将领,虽无法宝道术傍身,但却能打仙人和准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邓婵玉是原商纣名将邓九公之女,跟其父亲一样,邓婵玉一无道术傍身,二无法宝制敌,只是个普通凡人武将,然而,她却有一项别人所不具备的绝技,也就是能用五光石伤人,并且还是百发百中弹无虚发。第一个在邓婵玉五光石下吃亏的便是阐教三代门人哪吒。在伐西岐之战中,邓婵玉在与哪吒对战数回合后便诈败而走,哪吒不知是计便

  • JP85《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发行资料及其首日实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首日从北京三源里邮局寄出:首日从北京复外大街邮局寄出,:发行背景:甲骨文是距今约3600多年的商朝的文化产物。商灭亡后,殷都成为废墟,甲骨文也被埋入地下三千多年。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的甲骨,距今已整整100年。最初农民将发现的甲骨当成“龙骨”卖给药店。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

  • 如果周朝不允许诸侯相互兼并,那周朝是不是就永远不会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八百年的王朝,的确算是最长寿的一个朝代了。当然,如果严格意义上来说,恐怕就不能这样算了。因为从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小,甚至比很多诸侯国还弱。到了战国时代,周王室就更是名存实亡了。对于周王朝的灭亡,很多历史爱好者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周王朝的衰弱,其实是源自于诸侯国的强大。如果周王朝不

  • 周夷王活煮了齐哀公,齐人历经九世复仇成功,汉武帝为此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懿王之后的王位传承却出现了问题,按继承制度应该登基的太子燮,却被叔叔夺走了王位,这位叔叔就是周孝王。《史记·周本纪》载,“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周孝王之所以能破坏礼制夺取王位,是因为周朝的统治出现了问题。西周到周昭王时,周王室的权威已经面临挑战了。由于经过了“成康之治”的积累,周朝物阜

  • 姜太公钓鱼——铸铜姜子牙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 ,成为周国军事统帅。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 灭商后受封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为齐国开国之君。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促成成康之治,周康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