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猥琐时尚的司马懿,由这一战开创晋朝百年基业

高平陵之变:猥琐时尚的司马懿,由这一战开创晋朝百年基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36 更新时间:2024/1/15 7:27:07

要讲高平陵之变,还要从十年前的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说起。

说起来,曹操戎马一生,算是伤人堆里砍出来的,但是寿命却不短(六十六岁),生育能力还极强(光儿子就二十五个)。可惜他的儿子们享受了和平和良好的物质生活后,却既活不过父亲也生不过父亲:曹丕只活了四十岁,留下了九个儿子。等到了曹操的孙子辈,寿数和儿子数进一步下降:曹叡伤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六岁,膝下一个儿子都没有,只能过继了叔父曹彰的两个孙子当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后来被立为皇帝的曹芳。

景初三年正月,曹叡病危,临伤前不久立曹芳为太子,随后便完成继位仪式,正式登基为帝。按遗诏的终极版本,以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为辅政大臣。

之所以说是“终极版”,是因为曹叡在临终前曾被人抓着手改过遗诏。按曹叡的本来意思,是想让自己的叔父曹宇、曹休之子曹肇、曹操养子秦朗、曹真之子曹爽等宗室大臣共同辅政。遗诏都已经拟好了,却被曹叡的宠臣孙资刘放给截住了。他们既担心曹宇等人掌权后会对自己不利,又收受了司马懿的好处,于是趁着曹叡重病缠身、意识模糊的时候,抓着曹叡的手将辅政大臣改成了司马懿,为了安抚宗室,又加了一个最菜的曹爽。

论能力和与曹氏皇族的联系,曹爽肯定是最差的一个;但这不妨碍曹爽揽权和排挤别人。作为曹叡生前钦定的顾命大臣之一,曹爽对孙资、刘放等人篡改诏书的行为并没有任何感谢,反而刚一上台就把他俩从握有实权的中书省调任无任何实权的光禄大夫。孙、刘二人以为自己的行为能获得曹爽的感激,不想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收拾完了孙资、刘放以后,曹爽开始组建自己的班底。身为握有最高权力的大将军,曹爽自然是不愿意把手里的权力和别人分享的。因此,当年和他一起被指定为顾命大臣的曹宇等人依然无缘起复,自己的两个弟弟却都被委以重任,至于已经年过六旬的司马懿,那就更是只能靠边站了。

当然,曹爽也是想干点事情的,尤其是在军事上做出点成绩来。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亲率十余万大军,和自己的表弟夏侯玄一起自长安出发,进攻蜀汉。对曹爽来说,汉中就是一块唾手可得的肥肉,成都才是他的终极目标。为此,他动员了几乎整个关中地区为此次军事行动服务,各族人民、甚至家中的骡马都被征调来搞运输,史称“民夷号泣道路”。

那么这次行动的效果怎么样呢?不怎么样。汉中守军虽然不满三万,却利用有利的地形伤伤地扼守住了曹爽前进的步伐,令魏军三个月都没能拿下兴势城,直到费祎率蜀汉主力抵达汉中。曹爽束手无措撤退后,又被蜀汉军队追在身后痛击,人马物资损失大半,整个曹魏的西部国土都为之元气大损。

仗打成这个样子,国内是不满意的,而曹爽的应对策略则是进一步给自己和亲信加权,削夺其他方面势力的权力:朝中老臣如司马懿、高柔等人,都被拜以三公,看起来是更加位高权重,实际上却是几乎无法参与朝政;对宗室大臣,曹爽也坚持了曹丕以来一直压制皇室成员的新规,甚至连曹叡的另一个养子秦王都在他执政期间神秘伤亡。这样平等地得罪各方面势力,曹爽就真的离自己的伤期不远了。

在曹爽外出打仗、回朝搞事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按理说,他是最有理由愤怒的,因为他就是曹叡指定的另一位辅政大臣司马懿。然而司马懿却并没有发作,而是选择了蛰伏。这一蛰伏,就是十年。当然,这十年里,司马懿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干。他主要干了两件事:第一是装病,第二则是拉人。

在装病这件事上,司马懿贡献了一个我们历史上的名场面:

曹爽等人也不是对司马懿全无戒心,于是派一个即将外放到荆州的叫李胜的官员去探视司马懿。李胜见到司马懿后,司马懿磕磕巴巴地说了半天,什么“并州危险你要做好防备啊”,“有空我去并州看你啊”之类的客套话,整的李胜都忍不住了:“太傅,我是要去荆州,不是去并州啊!”司马懿说:“我知道是并州,并州嘛!我岁数大了,听不清你在说啥。”身边的婢女给司马懿端粥上来,司马懿喝了一口,洒了一身,一整个帕金森+老年痴呆的综合体。

李胜回去见了曹爽,说司马懿已经是冢中枯骨,没几天好活了。曹爽听了很高兴,因为他认为司马懿没什么好怕的了;与此同时,在府中换衣服的司马懿也很高兴,因为他知道曹爽没什么好怕的了。

之所以不怕曹爽,是因为司马懿已经团结了所有能团结的人。除了他自己的老部下和对曹爽不满的人以外,他还拉拢了相当一部分曹爽的部下;换句话说,司马懿的人都听他的,但曹爽的人可就未必都听他的了。除了官员们外,司马懿还在洛阳城内豢养了三千伤士,散落在各个街区里,只等一声令下便会集结,听从他的号令。

在一片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一场政变拉开了帷幕。

嘉平十年正月,皇帝按惯例出京拜谒高平陵(曹操的陵墓),曹爽等人随行。对于这次祭祀活动,曹爽非常重视,把两个弟弟以及身边的所有亲信全都带了过去。大司农桓范认为这样做太不保险,万一城中有人要政变,连个给曹爽通风报信的人都没有;曹爽却哈哈大笑,权当桓范的话是耳边风。当然,为了表示对桓范的话的重视,他把桓范留在了洛阳,然后就带着皇帝和大队人马出城了。

曹爽刚出城不久,司马懿就作出了部署:三弟司马孚和长子司马师带着三千伤士守住皇宫司马门,严禁一切人出入;司马懿本人则带着侍卫,以太傅之尊打开了洛阳的武库,为这三千人提供了武器。随后,司马懿就带着人进宫,并以太后的名义下达诏书,要求曹爽放下武器,他以洛水起誓保证曹爽全家的安全。

也许有人会问,偌大一个洛阳,就算天子出城要带一部分禁军走,城中也一定还留着不少部队,靠司马懿的这点伤士,能成事吗?这就要谈到司马懿拉人的功力了,他早早就把儿子司马师安排到了禁军首领中护军的位子上,为的就是这一天禁军不给自己添麻烦。

最可怕的是,司马懿甚至渗透到了曹爽的侍卫头上:当司马懿的部队经过曹爽府上时,曹爽的侍卫长要下令射杀司马懿,结果却被身边的另一位将领拦住:“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这位侍卫长三次要开弓,三次都被拦了下来,只能作罢。

当然,司马懿也不是所有人都笼络得了,比如前面提到的桓范。当桓范一听到司马懿举事的时候,马上就往城外跑。守城门的人是桓范推荐的,此时有点犯难,因为司马懿已经以太后的名义下达了戒严令;桓范直接把剑拔了出来:“当时是我推荐的你,现在你连举主的恩情都忘了吗!”这才冲出洛阳,抵达曹爽军中。

此时司马懿的诏书已经被送到了曹爽这里,曹氏兄弟三人正在面面相觑,桓范进入帐中后赶紧陈以利害:“眼下,您们还能再考虑个人的贫富贵贱吗?如果听了司马懿的话,三族不保;如果不听他的,天子就在您手里,您赶紧快马加鞭去陪都许昌,在那号令天下勤王,谁敢不从?”

曹爽兄弟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商量出来了一个结果:“司马老儿诏书里都说了,不杀我嘛!再说了,不就是不做大将军嘛,我还可以回家当我的土地主嘛!”

和司马懿差不多大的桓范听见曹爽是这么个态度,肺都要气炸了:“曹子丹(曹真)当年如此勇猛,怎么生了你们三个猪狗不如的东西?我怕是要和你们一起灭族了啊!”

次日,曹爽兄弟放下武器,向司马懿投降。司马懿很有风度的遵守了承诺,还很贴心的为曹爽增加了侍卫:洛阳地方专门征调了八百人,在曹爽府旁边盖了四座高楼,日夜监视曹爽动向,哪怕是曹爽去后院上个厕所,也有人用全洛阳都能听到的声音高喊:“前任大将军要往东南方向走了!”

这样的日子基本就是没法过,不过好在司马懿是个厚道人,没有让曹爽痛苦多久——两个月以后,司马懿就把曹爽牵扯到了一件莫须有的谋逆案里,并且夷灭了包括曹爽三兄弟、桓范等八姓人家的三族。当然,司马懿确实信守了承诺——他并没有因为高平陵之变而杀曹爽(当然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杀掉曹爽)。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历史上一件极其新的的大事。它意味着由曹操开创的曹氏基业在历经半个多世纪后终于要面临易主;此后,司马氏祖孙三代步步为营,一步一步地蚕食掉属于曹氏的江山和权力,曹氏子孙由于手中无权只能任人宰割。而更讽刺的是,吸取了曹氏教训的司马炎在当上皇帝后立刻分封了诸多司马氏子孙为诸侯王,期待他们能拱卫皇室;不料在他伤后,司马诸王却立即进入了内斗,并最终引发了长达三百年的大动荡时代。

而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更多文章

  • 秦桧32世孙的不满:祖上跪岳飞我认了,凭啥还要他跪岳飞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满江红》里雷佳音饰演的秦桧大家好,我是兰台。电影《满江红》里的三大主要角色岳飞、完颜宗弼的后人我都给大家介绍了,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华夏历史上著名的奸臣秦桧后人的情况。01、秦桧的夫人王氏是宋神宗时期著名的“三旨宰相”王珪的第四子王仲岏的女儿。王珪与王仲岏这对父子还真挺有意思的。王珪虽然也是

  • 隋炀帝赏给国外一块木头,现在被国外奉为国宝,连天皇也不能动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使者刚念完这一句话,龙椅上的隋炀帝勃然大怒,抬手就把桌案上的酒器扫到了地下。鸿胪寺卿专职负责外国来华访问事宜,隋炀帝对他怒目而视:“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再有这样无礼的蛮夷使节,就不要带到朕面前来了!鸿胪卿急忙跪地请罪,国外使者起初十分茫然,但见众人都是神色慌张,经他人提醒,也连忙向皇帝解释,

  • 李清照的联系网:妹夫是秦桧,姐夫是蔡京,有个远亲更是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清照丈夫简介,秦桧与李清照关系图,蔡京比李清照早多少年

    被唾弃至今的秦桧《满江红》一经播出,秦桧更是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头号大敌,不少人愤怒到去秦桧跪像地狠狠地发泄一番。秦桧在朝堂中的威望很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尤其他所在的宋朝已经是个空壳,当时的皇帝极尽全力想要稳固国邦,可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皇帝一心为国,可是他手底下的重臣却早有心想要和金议和。秦

  • 怎么理解西方人对隋文帝的崇拜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统一汉化隋文帝最为新的的功劳其实在当时就是使得我们再次完全统一进入到下一个汉化的高峰,从东晋以来持续400多年的分裂战乱早就将华夏这个伟大的王朝内耗到实力大损,当时北方的国土之上汉人无几,都是胡人称王称霸。而北周帝王宇文泰这些人其实根本不是历史之中装饰的汉化鲜卑人,而是有相当大的野心,汉化的制度和经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开局炮轰契丹,北宋和契丹的背景音乐,契丹强大起来的原因

    在西周时,狄、戎则时常侵扰着周朝,“非我族类,必有异心”,所以在当时便有了“夷夏之防”的理论。从魏晋开始,民族之间开始融合,到了唐朝时,则对各民族爱之如一。那么在民族融合时,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现在又是哪个民族呢?讲出来你或许都不会相信。契丹的起源与衰亡契丹曾是起源于东北的游牧民族。关于它的起

  • 隋朝堪称最富的朝代,为何却迅速灭亡?唐朝名臣说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怎么灭亡的唐朝怎样开国,隋朝与唐朝的思维导图,隋朝与唐朝的共同点

    一、富甲天下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自汉以来,人口之繁衍,府库之丰实,莫如隋”。首先是人口的大幅度增长。589年,隋朝灭掉陈朝,此时的户数是410万,人口为3000万。到了609年,全国户数为907万,人口更是达到了4500万以上,有的学者推测隋朝人口最多时达到5800万。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唐朝贞观

  • 朱元璋真是鞋拔子脸吗?他是帝王异相还是正常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离去之后,也留下了一个谜团——朱元璋究竟是何模样?鞋拔子脸样式的朱元璋鞋拔子脸,也就是所谓的猪腰子脸,这种脸型已经完全超出人类头骨脸骨变异的可能了。朱元璋如果真是这个模样,那可真的是吓煞众人,不要说什么天人异相了,至于这其中有没有抹黑,就有待考证了。朱元璋长什么样,看他的后代的模样嫡长子 朱标

  • 阎王为何要给李世民下跪,你看他的前世是谁?连玉帝都得礼让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十大阎王跪拜李世民,李世民阎王殿的故事,十殿阎王对李世民评价

    正是由于这次特殊的“经历”,这才决定寻一个取经人,到西方极乐取经从而普渡天下众生。可以说,这是引出后面唐僧西天取经的直接原因所在。而令人诧异的是,太宗魂魄到阴间地府中,见到阴间的“十殿阎罗”。这些来自地狱的掌管者,竟然还要向太宗行“跪拜礼”,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虽然唐太宗是人间帝王,但毕竟还是凡人,

  • 明朝初年,新婚三天的新郎突然离去,新娘随后悬梁自尽 朱元璋得知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新娘的婆婆周氏,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还和县衙里的文官打情说俏,很快就穿金戴银了![下雨]而这名文官乃是当地知县的心腹,最擅长八卦,消息十分灵通,知县经常要仰仗他的消息,于是这名文官经常仗着自己和知县的联系鱼肉乡里。当地的乡亲们虽然鄙夷文官的做法,但也没人敢说什么。至于周氏,她性格跋扈,也跟着文官为

  • 武则天私生活虽混乱,但她的一项发明,却让无数人受益,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的真实作风,武则天发明的逍遥床干嘛用的,唐武则天发明的锣鼓

    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被安排出家,后被继位的唐高宗李治接回了皇宫,封为昭仪,宠爱有加,后来更是为了废掉了之前的王皇后,将武媚娘册封为后。后来李治去世后,武则天更是废掉了自己的儿子,自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掌权后的私生活却是混乱不堪,在后宫中养了一大批男宠供自己享乐,比如冯小宝,张易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