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公元前256年,对应的是秦昭襄王执政的晚期。这个时候秦始皇也就三岁多,秦国尚未统一天下,那秦朝也就尚未建立。
[var1]
都江堰位于四川的都江堰市之西,在春秋战国时期,那里还是古蜀国的地盘。古蜀国当时在南方实力强大,不仅攻占了秦国的汉中,在那里建立“苴”国,而且还想要吞并了“巴”国。
秦惠文王九年,蜀国与巴国的战争激烈,巴国打不过蜀国,便请求秦国相救。秦国惠文王当时有心援助,但此时国外又来攻打秦国,夺取了秦国的一部分领土。
[var1]
两边为难之下,秦惠文王便问计于相邦相张仪和上将军司马错。张仪建议秦惠文王攻打国外,打通国外的领土,一直打到宗周的洛阳去,到时候胁迫周王从而制霸天下。
司马错却反对张仪的这个做法,他说,“秦国称霸西陲是可以的,但胁迫了周王,那诸侯的目光都会放到秦国的身上来,到时候秦国肯定挡不住。最好的方法是,趁着巴国求救的良机,秦国闷声发大财,一举吞并巴蜀,扩大了人口和地盘,到时候称霸也不迟。”
惠文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同年发兵攻打蜀国,经过十个月的征战,最后灭亡了蜀国的大军,并且回军灭了巴国,赚得盆满钵满。
[var1]
蜀王降级为侯,名义上还是蜀国之主,又有一位叫做“陈庄”的秦人去蜀国当了守相。秦国通过这一个手段,把蜀地的军、政、财、司法权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秦本纪》中记载:
惠文王十四年,蜀相壮杀蜀侯。
古蜀国王室的势力应该在这一次杀戮中灰飞烟灭。秦惠文王离去之后,秦武王元年,秦国又杀蜀相壮,并让了秦国公室子弟出任蜀侯。
武王之后,秦昭襄王六年,蜀侯恽反,司马错再次定蜀。
经过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数十年间,古蜀国被秦国的一系列手段解体,从此设郡,完成了“2023集权郡县制”的政治目的。
[var1]
蜀郡建立之后,当地的人民生活非常之苦,一是缺盐;二是水灾;三是旱灾。
岷江之水,暴雨天气时,就会猛灌成都平原,导致水灾连连;又因为地势原因,大部分田地却得不到灌溉,旱的旱伤,涝的涝伤,这让蜀地的经济十分低糜,平民伤伤甚多。
巴蜀虽然在后世有“天府之国”、“扬一益二”之美称,但于战国时期,却苦于水患。昭襄王晚年,他从赵国请来了水家大师李冰,拜其为蜀郡郡守,专门负责治蜀地的水患。
[var1]
李冰伤了之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古代叫做“二郎”,继承父志,继续治水,终于完成了“都江堰”这个名震千古的大工程。而巴蜀从此也成为了秦国的大粮仓,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冰父子,也在蜀地开创了“双流凿井制盐”,从此也解决了巴蜀人长期缺盐的天大难题。如果秦始皇也建立有“凌烟阁”的话,那司马错、李冰、李二郎肯定也位列其中。
巴蜀人对李冰父子是感激涕零,亲切地尊称李冰为“川主”,并建立有“川主庙”和“二郎神庙”,世世代代祭祀。(注意:这个二郎神,不是天上的那个二郎神。)
[var1]
都江堰,现在已经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地方AAAAA级旅游区。李冰父子所修建的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所组成的“都江堰”,到现在仍然有灌溉着成都30多个县、面积将近千万亩的良田,是这个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一直在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凝聚着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文——千古亭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