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的六国合纵的的战略是怎么回事?

秦灭六国的六国合纵的的战略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69 更新时间:2024/1/20 22:32:29

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始皇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周密布署统一六国的战争。李斯、尉缭等协助秦王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内容,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敌国。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一场统一战争开始了。

第一次六国合纵:

秦惠王时期,苏秦策动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六国合纵(这时是合纵,因为是为了抵御秦国吞灭他国了)。这一次六国合兵48万,而秦国只有20万兵力。

[var1]

但这一次合纵以战败告终。主因是:楚国子兰将军以楚国出兵最多,而自封为六国联军统帅。而他无法统御各色英雄,他自己能力不足,但是嫉贤妒能,无法统合战斗力,从而错失败秦良机。而秦国张仪用离间计,给了魏韩等国一些好处,就更加分散了六国的统合力,而后一战则败六国联军。(但实际上,秦国的割地许诺并没有实现。)

第二次六国合纵:

秦庄襄王时期,参与过第一次合纵的赵平原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再次发动六国合纵,这一次,少了当年拖后腿的领导班子,几个难兄难弟以信陵君为联军统帅,用了二段埋伏的办法:初战诈败,等秦军先头部队压上后,联军合围,围攻一日再次诈败,让秦军认为六国联军战斗力很弱从而大举压上,二度合围,败秦。但此战虽败秦却并没有有效歼灭秦军主力(这时已经可以看出来天下的大势所趋了,虽胜却不能灭敌的联军战斗力已经可想而知)。故而,信陵君留下一句遗憾的话“平生最后一战而不能全胜,痛哉!”

基本上这就是六国对秦的两次大规模战役。

[var1]

六国合纵抗秦失败原因:

2、秦国采取灵活的策略应对六国合纵:秦国先通过张仪欺楚破坏了齐楚联盟,然后多次击败楚国将其削弱,又参与“五国伐齐”削弱齐国。后来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被秦昭襄王采纳,秦国与同自己不接壤的燕、齐交好,专门打击三晋(韩、赵、魏)和楚国,基本上打垮了楚国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崛起的赵国。到战国后期秦国独霸天下,已经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阻止它统一中国了。

秦统一六国战争的胜利,是由于秦国在战争中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秦王政在位时期,国力富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供应战争,在战略上处于进攻态势,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相继灭掉诸国。在战术上,秦国执行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针,首先灭掉了毗邻的弱国韩赵,然后中央突破,攻燕灭魏,解除了北方的后顾之忧。最后消灭两翼的强敌齐楚,这种战术运用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具体战役中,秦国运用策略正确,如在灭韩赵的战争中,根据具体情况,而不是完全机械地按“先取韩以恐他国”的既定方针,而是机动灵活,赵有机可乘则先攻赵,韩可攻则灭韩。灭楚战役是在检讨了攻楚失策后,根据楚国实力集中优势兵力攻楚而取胜的。攻打齐国避实就虚,出奇制胜。相反,六国方面势力弱小,在战略上又不能联合,各自为战,根本不能阻挡秦国的进攻,战争中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以至一个个被秦国灭亡。

更多文章

  • 青梅煮酒,为什么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里,曾有一段著名的青梅煮酒的故事,曹操与刘备论天下英雄,在曹操眼中:‘袁绍需雄霸四州,兵甲数十万,但刚愎自用、见小利而忘大义,非英雄也;袁术兵精粮足,却只是冢中枯骨,也不是英雄;刘表虽雄居一方,却虚有其表,守城之贼也,不算英雄;孙策、张鲁、刘璋等也不算英雄。’刘备在曹操这番话之后,就说:‘

  • 他辅曹操,结刘备,破孙策,最后却死在一条鱼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01东汉末年,名士许汜来到荆州,荆州牧刘表隆重招待,并让有皇叔之称的刘备从新野赶来陪座。酒过三巡,三人开始纵谈天下大事,品评当世英雄。这时话题谈到了徐州豪族的陈登,许汜不以为然低说道:“陈元龙身处湖海地带,骄狂之气一点也没有(因为读书学问)而减少。”刘备面无表情地问刘表:“您觉得许君说的对不对?”刘

  • 秦国灭赵,为何一定要除掉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有谁能对付李牧,李牧对秦国灭赵的评价,李牧赵国还能灭吗

    01公元前238年,铲除丞相吕不韦和嫪毐(假太监,秦始皇母亲情人)集团后。秦王嬴政亲政,李斯等人认为统一天下时机成熟,建议他发动灭六国之战,并为他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按顺序,韩国被列为第一个要干掉的国家。它太弱小,也是“战国

  • 他是西汉汉文帝!叛贼攻破长安,叹道:他的墓,别挖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汉历史上的奇葩事,西汉最黑暗的一个人,西汉三大功臣结局

    摘要:西汉的第五位皇帝刘恒,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俭力行,与其子景帝共同缔造了西汉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死后葬于霸陵。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历代帝王墓被洗劫一空,而霸凌基本未遭劫。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开创大汉王朝,西汉由此开始。经历了吕后乱政后,刘姓家族势力被削弱,西汉的国力也没有很

  • 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2)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北宋年间,姑苏慕容成为江南第一大世家,其世代传承的武功绝技斗转星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更是威震江湖。相传这套绝学乃是其先祖慕容龙城所创,五代乱世间,慕容龙城不忘祖宗遗训,纠集了一众豪杰意图复国。可惜造化弄人,后周御前点检赵匡胤领先一步创建大宋,时值天下初定,人心思安,一世强人慕容龙城

  • 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3)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北宋年间,姑苏慕容成为江南第一大世家,其世代传承的武功绝技斗转星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更是威震江湖。相传这套绝学乃是其先祖慕容龙城所创,五代乱世间,慕容龙城不忘祖宗遗训,纠集了一众豪杰意图复国。可惜造化弄人,后周御前点检赵匡胤领先一步创建大宋,时值天下初定,人心思安,一世强人慕容龙城

  • 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燕王朝的慕容复,慕容复光复大燕搞笑视频,慕容复有复国可能么

    [var1]北宋年间,姑苏慕容成为江南第一大世家,其世代传承的武功绝技斗转星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更是威震江湖。相传这套绝学乃是其先祖慕容龙城所创,五代乱世间,慕容龙城不忘祖宗遗训,纠集了一众豪杰意图复国。可惜造化弄人,后周御前点检赵匡胤领先一步创建大宋,时值天下初定,人心思安,一世强人慕容龙城

  • 定军山一战,此人一死,曹操把刘备恨到骨子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定军山,兵家必争之地,一句“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阐明。定军山如此重要,曹操当然会选一个让人放心的武将来镇守,夏侯渊便是最佳人选。夏侯渊,最早跟随曹操的元老,一直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不世之功。平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征伐关中与凉州,斩梁兴、逐马超、破韩遂、灭

  • 凭什么是秦国灭掉六国?举个例子再举个例子再举个例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灭六国简短概括,秦国灭六国的沙雕视频,老梁谈秦国横扫六国

    原文01[var1]国力强盛,这是决定因素!商鞅变法之后,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六世君主代代积累,攻取巴蜀,修都江堰郑国渠,又不断蚕食六国,国力远非六国可比。更别说君正臣贤。反观六国,合纵只是权谋,尚且不能同心合力。更不明白国力才是根本。02[var1]举个例子:秦军伐赵,桓齮领兵20万伐赵,被李

  • 李世民为何评价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李世民的这句“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可不是在批评曹操或是夸耀自己,而是别有用意,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第一次亲征高句丽,路过当年曹操的王都邺城时,不禁感慨万分,亲自为曹操作文祭奠。原文如下:“夫大德曰生,资二仪以成化;大宝曰位,应五运而递昌。贵贱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