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纣王伤后,再无人皇?商朝的消亡真的只因为纣王宠幸妲己?

为什么纣王伤后,再无人皇?商朝的消亡真的只因为纣王宠幸妲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48 更新时间:2024/1/22 23:59:45

同时,它也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直接由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与夏、周并称为我们的三代,在我们历史上有着相当新的的地位。

商朝图

公元前1600年,夏‘残暴不仁,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商汤‘带领氏族‬举兵伐夏。在如今的河南封丘附近,双方爆发了“鸣‬条之战”,商汤‘大败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成为了商朝的第一任老大,在位30年后无疾而终。

商汤图

商汤‘伤后,商衰王和商议王先后继承了商汤‘的遗志,商氏‬集团过得也算安稳,可惜这兄弟俩都很短命,一共在位七年就双双离世。

等到商汤‘的长孙商太宗即位后,就开始不安分了,因为颠覆了汤之典型,被四朝元老伊尹‘放逐到了桐宫,折腾三年一看没人搭理他,决定改过自新,后被复立,史称“伊尹放太甲”。

在此后的100年里,商朝又经历了四任老大,几个人都没啥大能耐,也不理国政,靠着商集团的垄断资本,日子倒也过的潇洒。

直到第九任老大商中宗太晤‘上任后,商集团才出现新的转机。在位第七年,后院的桑树下长出一颗楚树,这古人讲风水啊,太晤‘就认为这是先祖对他的警示,于是开始治国勤政、抚民安邦,这颗楚树还真慢慢枯萎了…

商中宗在位了75年,也是商集团在位时间最长的老大,等到他儿子商孝王即位后才发现,能干的都被他老子干光了,那他干点啥呢?

于是,迁都!由如今的河南商丘牵到了嚣‘。

商朝迁都图

就这样,商孝王在位了11年就因病离去,孝王伤后,他几个弟弟为了争王位,开始了“九世之乱”,这也导致了商集团的第一次中衰。

最终商孝王的弟弟商思王成功即位,成为了商集团的第11任老大,在位了15年病逝。

等到商平王做老大的时候,就有点能动手别吵吵的意思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也想像祖辈那样,开疆拓土,干点业绩。于是他就迁都于项,又出兵征讨东南各部落,结果把商集团越打越穷,在位9年就草草结束了。

接下来他的儿子商穆王就不一般了,先学他爹又迁都到了庇,后又出兵打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对商朝的威胁,就这样商集团再次中兴,在位19年病逝。

商朝军队图

商穆王伤后的100年里,商集团又经历了商桓王、商熙王、商庄王、商清王四位老大,商朝开始内乱不断,日子那是过的一天不如一天,贵族之间互相残杀,这时商朝500多年的历史已经走过了一半。

直到商世祖盘庚即位,一听这称号就知道这青年不一般,为了缓解阶级矛盾,开始了自商汤‘以来的第六次迁都殷,史称“盘庚迁殷”。

此后的270年里呢,商朝的都城也一直定居于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殷商。后来的殷墟也成了我们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的都城遗迹。

安阳殷墟博物苑

盘庚下课后呢,他的两个弟弟即位商张王和商惠王,俩人在位40多年,可真对应了那句老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俩人不仅只顾着贪图享乐,后又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集团再一次进入没落时代。

直到商集团另一位传奇帝王商高宗武丁即位,商朝才又一次崛起。武丁从小就被父亲下放到农村隐姓埋名,尝尽了民间疾苦,他也成为了我们历史上第一个下乡历练的有志青年。

即位后‬的‬武丁‘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发重兵击败羌方,深入荆楚之地,击败荆楚军,征伐一方巴方、蜀及虎方等势力,拓展了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齐大漠,乃于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在位59年,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中兴图

自商高宗武丁之后呢,商集团又经历了七任老大,真是一个比一个彪,

商后平王、商世宗、商贾宗、商康祖、商武祖、商匡王、商德王七人‬先后在位近200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前往打仗的路上,把周边的什么羌‬方啊、西方啊‬这些势力挨个打了个遍,但却都没有真正的征服他们,商朝的国力也逐渐衰落。

等到了商纣王时期,又一次迁都到了末,也就是我都都熟知的朝歌。传说商纣王聪颖过人,更是天生神力,曾大举攻打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作出一定的贡献。

商纣王和妲己图

但商纣王为人残暴,宠幸妲己,大修公舍,致使民不聊生,无休止的战争加上繁重的劳役,成为了压倒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此时西方的周却在逐渐壮大,最终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商纣王‬,商纣王也自焚而伤。

自此,延续了500多年的商王朝最终被周所取代。

(内容有所不对的地方请老师们评论区批评指正)

下期我们侃一侃西周的历史吧

更多文章

  • 他笑看三国争霸,隐忍不发,最终夺得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首先是因为曹操出身于宦官世家,身世来路都不怎么干净,更不必说在当时以血统讨论高低的东汉了。所以他很看不起曹操,不想放低自己的身价去为曹操服务。他不肯接受曹操的第二点就是想和诸葛亮较个高下,想仿效刘备三顾茅庐招徕诸葛亮那样寻得一个有远见的明主。结果呢,曹操也是锲而不舍,不过他可

  • 都江堰,郡县制,三代秦王,可爱的古代劳动人民,厚重的历史感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都江堰简介,都江堰秦王统一六国,都江堰今日最新消息

    而公元前256年,对应的是秦昭襄王执政的晚期。这个时候秦始皇也就三岁多,秦国尚未统一天下,那秦朝也就尚未建立。[var1]都江堰位于四川的都江堰市之西,在春秋战国时期,那里还是古蜀国的地盘。古蜀国当时在南方实力强大,不仅攻占了秦国的汉中,在那里建立“苴”国,而且还想要吞并了“巴”国。秦惠文王九年,蜀

  • 越王勾剑,为何埋葬千年还锋利无比,古代人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即健身黑色菱形花纹可能是健身,流化,处然后表面抛光,离开黑色diamond纹饰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越王勾、剑、剑、千年不锈钢原因的提取10个分,并不容易,这仍然是高温-resistant金属的一种,它的熔点大约是4000摄氏度。谁能想到,在20世纪50年代,年代科学发明会出现在公元前20

  • 话三国:武将队伍里的文人在魏国最受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武将不相上下,都有一批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所以才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如魏国的大将典韦、许楮、徐晃、张辽等,蜀国的五虎上将,吴国的名将周瑜、黄盖、陆逊等,这些名将的本领都是不要不要的。[var1](曹植)但是文人,似乎魏国遥遥领先,魏国可谓“文武双全”,也许这也是魏国能够统一中原

  • 蜀国缺少战马,诸葛亮临终前发明一种暗器,专门对付魏国的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粮尽而还”,蜀军因缺乏粮草,不得不选择了撤退。三年过后,诸葛亮率军联合东吴,再度向中原挺进。当时,联军与魏军僵持不下,魏军主帅司马懿命人掘壕以为堡垒,准备与诸葛亮死磕。司马懿不想和诸葛亮正面交锋,但诸葛亮却如坐针毡,他吸取前几次被迫

  • 日本战国捡漏史:谢天谢地,对手是个大胖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图解日本战国史,交流会捡漏战国管子,小伙花50捡漏战国古币

    [var1]01众所周知,日本也有个战国时代,从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几乎是日本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豆丁点大的日本国土,被分成了六十六国,你打过来我打过去,无止无休。乱世么,肯定是要出英雄的。[var1]俗话说得好,“国之将兴必有祥瑞,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谁也不晓得,织田信长到底是天神降世还是妖

  • 如果“韩、魏、赵”三家没有瓜分“晋国”!秦国还会统一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可是华夏历史文化河流里的一笔浓墨,这个时期被统称为“周朝”,各大诸侯国均由周天子分封!彼时的诸侯国你攻我打,弱肉强食,最终统统归于“强秦”。华夏的社会体质,也正式由“奴隶制度”过渡为“封建制度”!在许多人眼中,“春秋”和“战国”被混淆为一个时期,要说“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不少

  • 秦王卫兵为何眼睁睁看着秦始皇落荒而逃不肯上前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01高中课本里有一名篇《荆轲刺秦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该文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文中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感动多少热血男儿!因为一场失败的刺杀事件,荆轲名垂青史,位列古今十大刺客榜,而故事的另外一位主角——秦王政,则在那以后横扫六国,走上人生巅峰。史书里将荆轲的失

  • 秦灭六国的六国合纵的的战略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六国第一次合纵攻秦推谁为王,六国合纵视频动画,六国合纵伐齐

    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始皇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

  • 青梅煮酒,为什么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里,曾有一段著名的青梅煮酒的故事,曹操与刘备论天下英雄,在曹操眼中:‘袁绍需雄霸四州,兵甲数十万,但刚愎自用、见小利而忘大义,非英雄也;袁术兵精粮足,却只是冢中枯骨,也不是英雄;刘表虽雄居一方,却虚有其表,守城之贼也,不算英雄;孙策、张鲁、刘璋等也不算英雄。’刘备在曹操这番话之后,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