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阿哥永琪受尽乾隆宠爱,为何生母珂里叶特氏却只是个妃位?

五阿哥永琪受尽乾隆宠爱,为何生母珂里叶特氏却只是个妃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552 更新时间:2024/2/6 11:26:59

要说乾隆皇帝一生中最出名的儿子,那绝对是非永琪莫属。

如果能来一次投票的话,这位《还珠格格》里的第一男主角绝对会以遥遥领先的票数高居榜首。

和永琪相比,不管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永琏和永琮,还是孝仪纯皇后所生的腹黑男嘉庆帝都要黯然失色。

乾隆皇帝非常疼爱永琪,甚至到了想要立他为太子的地步。

只可惜,永琪的英年早逝让这一切都成为了空想。

1.永琪其人

他是乾隆皇帝第五个儿子,被封为荣亲王。

乾隆六年,也就是公元1741年,永琪出生。

他天纵多才,并且文武双全,尤善骑射,并且精通满汉双语。

如果不是因为永琪只活了26年,他或许是下一届皇位最有利的继承人。

清朝前期一般见不到活着的亲王,绝大多数都是死后被追封的,但永琪却是个例外。

他在活着的时候就被追封为亲王,并且还是极其尊贵的“荣”亲王。

哪怕是在永琪逝世的二十多年后,乾隆皇帝仍然不吝惜对他的怀念与赞美。

《清史稿列传八·诸王七·》:荣纯荣纯亲王永琪,高宗第五子。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永琪少习骑射,嫺国语,上锺爱之。三十一年三月,薨,谥曰纯。子绵亿,四十九年十一月,封贝勒。嘉庆四年正月,袭荣郡王。绵亿少孤,体羸多病,特聪敏,工书,熟经史。

封建王朝时代的妃嫔们向来都是母凭子贵,甚至有一些还因为孩子而一步登天。

比如清朝末期的实际掌门人慈禧太后,她本来只是一个贵妃,后来因为他生下了同治皇帝才破格成为了皇后。

后来由于东太后慈安去世,慈禧才真正成为了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那为什么生下永琪的珂里叶特氏却不仅没有母凭子贵,反而连后宫位置都没有攀升,并止步愉妃呢?

1.愉妃与乾隆感情并不深,所以本身并不受宠爱。

永琪的生母愉妃在乾隆的府邸只是一个“格格”身份,大体相当于“侍妾”。

而乾隆皇帝未迎娶富察皇后之时,府里就有八九个格格了。

1735年,乾隆正式登基,大封后宫,我们的珂里叶特氏才被升级为“海常在”。

PS:因为珂里叶特氏又叫海佳氏,所以她才被封为“海常在”。

1741年,珂里叶特氏生下永琪,被升为愉嫔。

1745年,晋升愉妃。

1792年,死后追封愉贵妃。

从珂里叶特氏一生的轨迹来看,她并不受宠,与乾隆的关系更没有那么亲密。

乾隆登基前,最重视的人是富察皇后。

虽然不知他是要保证嫡系血脉的诞生,还是因为喜爱富察氏,但富察氏受重视是真的。

五年时间里,富察氏为乾隆生下了两个嫡子和一个嫡女。

乾隆登基之后,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乱花渐欲迷人眼。

淑嘉皇贵妃和纯慧皇贵妃受到了乾隆的青睐。

乾隆登基之后,两人频繁生子,而且对两人的封赏也要多出一般人许多。

而“透明人”珂里叶特氏连生永琪都只是个意外。

2.珂里叶特氏家世低微,没什么权势。

珂里叶特氏的父亲额尔吉图是一名员外郎,这个官职在小县城里几乎可以横着走,但在权贵遍地的京城,这个芝麻小官就有点不够看了。

如果自己的家室不够显赫的话,女子在后宫的晋升是非常缓慢的。

如果是身份尊贵的人,她们嫁给皇子的时候不是嫡福晋就是侧福晋,可以甩普通人好几条街。

而出身低微的人,则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

3.唯一的儿子永琪英年早逝,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高宗诸妃有子女者:忻贵妃,戴佳氏,总督那苏涂女。女二,皆殇。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子一,永琪。舒妃,叶赫那拉氏。子一,殇,未命名。惇妃,汪氏。尝笞宫婢死,上命降为嫔。未几,复封。女一,下嫁。

1741年永琪出生之后,珂里叶特氏曾经迎来过短暂的春天。

三年三封,一路从海贵人逆袭到了愉妃。

1766年,五阿哥永琪去世后,愉妃就再也没有过什么“惊人举动”,成为了透明人。

多年的后宫生活逐渐磨平了她的棱角,儿子的去世更带走了她最后的希望。

而且妃的职位也不低,愉妃没有了儿子,贵妃几乎不可能,皇贵妃更是痴心妄想。

在家族势力无法让她更进一步的情况之下,或许这样的选择对于她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

愉妃死后,丧葬规格完全按照贵妃职位来办理的。

虽然比起忻贵妃和庆贵妃来说,愉妃仍然差的远。

但在死后还能受到乾隆的追封,就足以证明乾隆心里绝对还有她的影子。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清史稿》《封建的终结》《走向共和》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对大明的好感高于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明朝皇帝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初,成祖亲征大漠归来,意气风发地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句话的大意是:我大明王朝就是厉害啊,嗨害嗨之前所有的王朝都比不

  • 《雍正王朝》之火烧《百官行述》,为何说这是九子夺嫡半决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九子夺嫡过程中出现过几次大事件,光太子就被废两次,再加上各个阿哥轮番被圈禁,可谓百转千回惊心动魄。其中有一段戏可能会被一些观众忽视,那就是“四阿哥火烧《百官行述》”,这段戏有些诡谲,还有不少反转,看着很精彩,但有些观众不一定能看出其中的大文章,那就是,这段戏其实就是“九子夺嫡”的半决赛。一、《百官

  • 《雍正王朝》一个迷局,为什么胤禛要公开烧掉《百官行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百官行述精彩片段,雍正王朝百官行述全集,百官行述被烧第几集

    礼部相对事情比较少,那有没有涉及到吏部的大事件呢?当然也有,那就是胤禛火烧《百官行述》,因为《百官行述》是吏部官员任伯安在任时编写的。《百官行述》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被太子所觊觎,为了索要《百官行述》他不惜屈尊答应任伯安的条件,那么,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什么胤禛要将其一把火烧了呢,而且还要当着太子、老

  • 《雍正王朝》中胤禛为什么不接刑部的差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胤禛大结局,雍正和胤禛的读音,雍正该不该查刑部

    《雍正王朝》是二月河写的一部小说,而电视剧也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有不少观众看的只是电视剧,没有看原著小说。所以对康熙君臣父子之间的争斗,看的不是那么明了。而电视剧在改编上把胤禛即雍正刻画的过于正面,形象也描写的高大上。实际上在小说中邬思道对雍正的评价是与天子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对于不让胤禛接刑

  • 《雍正王朝》固然经典, 但八爷当皇帝未必不如四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剧中的皇四子胤禛被塑造成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全正面形象,的确有些很贴近历史。单说勤政这一点,雍正是无可挑剔的。但是要说到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就值得商榷了。在《雍正王朝》中,太子有太子党,八爷胤禩有八爷党。看来看去,就四爷胤禛没有党羽,只有十三爷、李卫这样的奴才和田文镜这样爱国爱民的好官支持

  • 古代穷人娶不起媳妇如何延续香火?想出的一个办法,延用到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句子,咋看香火呢,清朝末年大西北的穷人

    在我们中国,最注重的就是家庭,很多人心中都在认为,传承是一个国家和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古代人也很注重家庭的传承。在古人的眼中,结婚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家庭传承下去,因此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的婚姻都是有父母为之指定的,到了成年的年纪之后,自然而然的就结婚了,想要自由恋爱?完全不存在。 在古代的时候,

  • 纪晓岚是否与和珅斗法呢?不管怎么样影视拍得实属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和珅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王刚老师,而且大家还会想到张国立、张铁林老师他们一起合作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 在电视剧当中纪晓岚和和珅的斗法那叫一个层出不穷的精彩。而张铁林老师饰演的乾隆皇帝,似乎也乐在其中与两位爱卿打成一片。纪晓岚更是时不时的喜欢捉弄捉弄和珅,让他出尽洋相并以此为乐。可是历史

  • 孝庄死前提了一个要求,百官尴尬不已,康熙至死都没想通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庄死后康熙做了什么,孝庄陵,孝庄歌曲大全100首

    努尔哈赤,一个从汉人府宅逃出来的落魄贵族,吃尽了人生之苦,才努力经营起来一个盛放并燃烧着鲜血的铁饭碗,要想持续获得超凡的创造力,就要不断向碗里添加新的血液。一个即将大放异彩的国度正在如画卷般展开。努尔哈赤深知天下易得不易守,所以他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帝国由内而外的糜烂,可是最害怕的事情也就是发生几率最高

  • 为什么乾隆不早早除掉和珅?只因和珅有一个连皇帝都不敢动的靠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文/小伟观史这个人明明只是一个臣子而已,为什么却有这么大的名气居然能够和皇帝并肩?而且还可以得到皇帝特殊的照顾的他,到底是凭借什么能够为皇上如此的赏识?可以称得上清朝第一大贪官,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乾隆皇帝没有早早除掉和珅呢?只因和珅有一个连皇帝都不敢动的靠山。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探索一下关

  • 我们古代天命观——纣王的变化激进,商朝的最终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图1那么商朝,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它本身的社会组织架构是什么样的?商朝人们心中所依赖的天命观是怎样形成的?而又是什么样的天命观是促使商朝衰落的主要原因呢?商朝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传商的始祖契,曾经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后其部落受封于商(今商丘南),此后就用“商”来称其部落。夏朝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