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胜券在握却选议和,澶渊之盟到底是为国为民,还是祸国殃民?

宋朝胜券在握却选议和,澶渊之盟到底是为国为民,还是祸国殃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57 更新时间:2024/3/9 0:18:22

公元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之后统一了中原地区,在攻取北汉时,契丹就已经开始和北宋针锋相对。到了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在攻下北汉之后,又发动两次了两次对契丹的北伐,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了,而契丹在此之后也曾多次南下侵扰北宋,双方在边境互有胜负。

1004年,契丹在萧太后执宰的情况下,发动对北宋的战争。由于北宋边防武备废弛,军制羁绊,契丹军很快便到达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

黄河对岸,就是汴梁!北宋朝野顿时哗然,迁都避战求和者不在少数,唯有名臣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打退契丹。

宋军看到皇帝亲征,士气大振,契丹主帅萧挞览被宋军射杀,虽然宋军占了上风但是契丹也不弱,双方就以谁也吃不了谁的状态,互相僵持。

第二年,1005年,北宋和契丹签订了《澶渊之盟》,约定北宋每年给银10万,绢20万给契丹,和契丹约为兄弟之国,契丹归还侵占的北宋土地。从此,边境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历史上关于《澶渊之盟》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坏。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次议和呢?

先说钱财,“银10万,绢20万”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寇准说的),尽管北宋花费了岁币,但是这点钱还是能够轻易从辽国身上赚了回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宋辽双方的边境有个叫榷场的,平时双方就在那里贸易,宋朝一年从那里赚回来的钱比给出去的更多。而且所以在双方进行自由贸易的时候,北宋提供茶叶和丝绸,辽国的马匹也就被换到了宋朝,这样双方各取所需,也算共赢。

其次就是省下了大笔军费,后来仁宗朝的宰相富弼就认为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百分之一、二,“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结束了战争状态,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这是《澶渊之盟》最大的好处所在。

但是坏处也明显了,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主张变法,便曾说过“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政府“忘战去兵”,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可见对宋朝的防务冲击不可不大。但是这对辽也是同等的,辽的战斗力也在下降,以至于后来哥俩都被金捡了漏。

无论后续影响好或者坏,上面这些都是后人从后人的角度出发说出来的,毕竟都是事后诸葛亮。签订《澶渊之盟》是当时双方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宋辽双方都没有能力一口气吃掉对方。宋朝面临的不再是传统的游牧民族,而是已经封建政权化的契丹,这注定了之前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处理方式已经过期。而辽也应该注意到,中原不再是之前的军阀混战,想要趁机赚取好处的机会不会太多了。而当双方的军事力量都没能达到消灭对方的程度的时候,议和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老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

至此,宋辽战事基本结束,这一和平局面维持了一百余年,北宋北方州县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生产开始恢复与发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太极伤后,身为皇长子的豪格为什么斗不过多尔衮?真相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豪格的战功与多尔衮相比就如同萤火之光比于皓月之明。多尔衮是一个武将,在关外平定各个部落时就战功彪张。而在少数民族之中战功就决定了一个人在这个部落之中的话语权高低,多尔衮作为一个常胜将军自然比娇滴滴的豪格的功劳大。所以多尔衮的腰板儿就硬,说出来的话也比豪格要管用。豪格呢,身为皇太极长子,身份上就不输给

  • 都说元朝天下无敌,2个山东人一出手,差点把元朝赶出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证据是元朝在创建过程中,消灭的敌国数量最多。据粗略统计,元朝大约先后灭过40多个国家,受到过元朝攻击的国家更是多不胜数。自古以来也从没有哪个王朝,像元朝一样征服击败过如此之多的对手。第二个证据是,元朝建立过程中,多次创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军队出征里程最远、占领面积最大的纪录,元军铁蹄曾经遍及欧亚大

  • 皇太极为何独宠海兰珠,而无视有才华的孝庄呢?原因太不可思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皇太极是历史上少有的同娶姑侄三人的皇帝。但这三个女人都不简单,一个得了皇太极辛苦打下的江山,一个得到了每个女人都想拥有的——男人的心,另外一个就是赢得皇太极的尊重。皇太极作为一个成功的男人,最需要的不是女人多有才华,而是多么善解人意,显然海兰珠做到了。孝庄很聪明从跟多尔衮相处就知道,利用多尔衮对她一

  • 杨家将赫赫有名,为何在北宋灭亡时,却没有上前护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灭了杨家将去哪了,北宋将领杨家将在线观看,北宋杨家将的典故

    北宋的灭亡,也让汉族人民感到痛心,不过,历史不可改写,改朝换代是必然的,只是,在北宋的灭亡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军队来护驾呢?著名的杨家将去哪里了?杨家将不是赫赫有名吗?为何在北宋灭亡的时候,没有上前护驾呢?其实,杨家将虽然在北宋鼎盛的时候,的确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也涌现了一代又一代骁勇善战的将军,杨家

  • 大清灭亡之后,十多万皇族子孙去了哪里?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我们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在明朝朱姓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后来随着实力的强大,志向也从复仇变成了建国,并征服天下,这个家族就是爱新觉罗家族,也是清朝的皇族。清朝的爱新觉罗家族自从入关后,共经历10位皇帝,统治268年,最后在19

  • 打得李自成只剩下7个兵,还差点杀了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大明王朝结束了长达276年的国运,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都能找出几点原因,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四个字——内忧外患。 崇祯皇帝虽有抱负,也算勤勉,但他不是一位能力超群的君主,对于那些“内忧外患”,倘若能想方设法遏制于萌芽状态,力挽狂澜也并非不

  • 奸臣秦桧随口作了两句诗,没想竟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忠臣,也有许多奸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北宋时期的一位奸臣——秦桧,对于秦桧,大家都很熟悉。他为人阴险,结党营私,风评非常不好,但他最被人诟病的还是主张对金投降,还陷害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正因为如此,他被唾骂至今。 其实秦桧在当官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后来的那个模样,秦桧一开始是主张

  • ​清朝皇帝为什么要“秘密立储”?遗诏放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制度千年延续,没有出现非议。但是到了清朝统治者手中却出现了严重分岐。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满族在入主中原之前,是一个以游猎为主要生存手段的民族。在行围打猎时,他们讲究分工合作,猎物人人有份。在政治体制上实行的是“八王共议”新规。皇帝伤后,由八旗旗主以“择贤而立”为标准,公推新君。康熙帝打破了这

  • 一高僧写诗赞美朱元璋,朱元璋看到一个字后,平静的说:你自杀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虽身披龙袍,权倾天下,但是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却不放心,每天疑神疑鬼,就连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写出的每一个字都图谋不轨。因为他觉得,自己身经百战、刀口舔血打下江山,十分不易,谁敢对自己指手画脚,那就是如法忍受的不忠。有一天,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突然想找个高僧和自己聊聊天,看看自己是不是得了心理疾病。于

  • 从宫女到皇贵妃,她为乾隆生下六个孩子,生前却未被封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乌拉那拉氏的这种做法彻底激怒了乾隆。乾隆一回宫,就将乌拉那拉氏的册宝收回,还裁减了她的宫女,最后身边只剩两名宫女。在清朝,只有地位低下的答应才备配两名宫女。乌拉那拉氏变相被废后,乾隆让皇贵妃魏佳氏统领后宫之事。魏佳氏,听起来非常陌生,但一说令妃,就无人不知了。魏佳氏出身并不高,父亲魏清泰是内管领,属